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构成与提升途径

2022-05-15 13:43陈希
民族文汇 2022年15期
关键词:能力素养培养路径师范生

陈希

摘 要:师范生的能力素质要符合教师的专业需求,具体体现在“能言善辩”、“贯通家校”、“自主创新”三个方面,即“自身素养”、“交往素养”、“创新素养”。高校要从课程设置、协同建设实习基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师范生;能力素养;培养路径

引言

师范生是有潜力的,是职前的和将来的老师。师范教育是师范专业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两大类。随着教育的繁荣,中小学教师也第一次躋身于国家急需的工作岗位。在“新教师教育”与“双减”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如何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教育需要,是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把教师的职业素质转化为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就成了对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明确要求。

一、师范生“三维”素质教育

1.沟通能力,家庭和学校的联系

教育,示范,处理学生的能力。教育是以学生为目标的,它不只是“有目标地训练人,而是指“人努力在某一方面不断改进别人的精神结构,或保持其精神品质中有价值的一部分,或防止其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与学生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而且必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进行。其交往模式主要有“课堂教学”、“班会”、“个别约谈”等,以及非正式的交流,如课后闲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角度来看,教师只有与学生融洽相处,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只有身体力行,老师才能以身作则;教师要想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要学会和应用公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作为一名未来的老师,师范生既要学习怎样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进行教育,又要能够以典型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技能去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创造性思维:自我创造

创造性素质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的教师专业素质。自主创新是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应体现为“勇于创新”意识和“实践性”。

要有跨领域的眼光,客观世界是多种多样的,从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充分地反映出它的本质。而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就要从多角度、分类层次、循序渐进的角度出发。2002年,卡内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奖的一半,正是由于他“将心理学的结果和经济结合起来”。他开创了一种新的视野,使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发生了变化,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跨学科”的研究将促进各学科的科学思想的交融、思维的整合、思维的创新[1]。

二、师范生的能力素质教育途径

1.加强对师范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合理调整

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国普通的正规课程和非正式的课程在国内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目前国内师范院校完成本科专业所需的学分数量超过150个,而绝大多数都是从正规的课程中获取。从部分案例学校的专业培训计划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学分过高、课类比例失衡、师范类课程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师范生能力素质的重要因素。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第一,对普通课程进行优化。尽管很多大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识课程,并且在个别学校中所占比例已达18%,但是,在怎样开设通识课程方面,还是有一些困难。此外,除英语以外,一般通识课程的学分也是以选修学分为主。师范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跨学科能力强,而这种素质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很难得到体现。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突出通识教育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第二,强化教师教育。不管是在师范院校,还是在综合类高校中,教师的“师范”性质都是其基本特点。以学科为分类法,形成了几乎永久的学术和教育性。但如果按照专业的话,教育和学术是不冲突的,只需要做好老师的职业规划就可以了。教师的专业准备,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具备对课堂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牵涉到教育、教学中的多个主体、各种关系,涉及到各种教育、教学方法等,并对教育教学的实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必须提师范范院校的课程数量、精炼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又要使学生具备信息技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能力。

2.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培养

第一,要强化学校的统筹,促进资源的共享。当前,各学院承担着各自的师范专业教学实践工作,部分院校由于师范生的数量较少,存在着一、两个班、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专门的指导老师,教学实习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综合类院校中尤为普遍。强化学校统筹,使实习基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教育实习制度的建立,并能实现教育实习机构的相对统一和流程的管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实行好的教学。要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和现实的教育教学条件来实现。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师范生可以亲身体验教育教学的现场,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检验,了解教育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高校既要安排有责任心、有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教育教学实际的专业老师,又要有大批优秀的一线教师来进行教学实践。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不仅为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而且还能实现“双导师”的培养,从而增强了师范生的实践性和实效性[2]。

三、结束语

教师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动力源。培养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主体,高等师范院校和从事师范生教育的高等学府,必须不断地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并使师范生具有相应的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光敏,卓春蕊,齐海燕.高校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培养途径研究[J].明日风尚,2017(22):1.

[2]吴小林.师范生师范教学技能的培养途径[J].卷宗,2019,009(015):219.

猜你喜欢
能力素养培养路径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浅谈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企业政工师能力素养分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