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丽
摘要:高职学生重在培养其实践、发现、探索等技能。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明确学生与教师的任务,扩大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形式。
关键词:高职语文;探究性;空间;形式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习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学习模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获取、应用知识,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模式,要求改变传授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教学,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发现、探索等技能。语文的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借助语文提高我们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系列能力。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探索实践活动。这涉及到学生和教师的任务的转变,要努力扩大学习空间,丰富探究性学习形式。如何开展高职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从下面三个方面说明:
一、学生和教师的任务
实施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不再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能只扮演发号施令者的角色,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要以唯一性去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倡导多元化、多视角解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做到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错误,积极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考虑成熟的见解。允许保留意见,在师生对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时,不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本着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方法如下:
1、善于发现问题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内涵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探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无所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学习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我为何而生》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我为何而生?提出的背景又是什么?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可以布置学生课余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学会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监督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实,教师的职责应转向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都需要由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传统节日这一单元时,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有描绘節日传说的,有说明节日起源的,有用相关节日诗歌抒发情感的,资料丰富,形象生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教师主导作用
语文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会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帮助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关键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求证,获得知识,从而提升素养。
二、扩大学习空间
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广阔、富有个性的学习空间,才能有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封闭、一统的状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突破那些有悖于创新精神的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语文探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我们告诉学生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报刊、网络、图书馆、纪念馆、戏剧表演、演讲会、辩论会等,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的语文活动将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语言交流等。学生可以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是非常开阔的。
三、丰富探究性学习形式
1、设立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现代社会的创新成果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舞台。研究学习中,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形成小组,也可以以教室临近座位同学形成小组,各研究小组之间,进行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调动学生合作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写小论文
小论文是总结课题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也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所以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告诉学生“学术论文”的一般知识。高职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并描述其成果的文章,自然不能用学术论文的标准对待,但我们必须讲明基本要求,让学生有“专业意识”和“学术意识”。
3、其他
专题比赛活动、创作表演活动、作品展评活动、课外阅读活动、课外练笔活动、文学社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人际交往实践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活动、参观游览活动、公益性社区活动。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加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熟悉,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能力,增长才干。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社会,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进行听、看、想、说、写一系列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高职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实现了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发现、探索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張建伟、陈琦:《从认识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3]范维军:《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4]郑桂华:《探究式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5)
[5]潘涌.论语文探究性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05(04)
[6]郑桂华.探究式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7]赵毅.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5第12期下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