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璇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音乐和旋律,足以引导人们走进灵魂的秘境。”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产生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纵观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都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理念。以“原本性”为追寻方向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城市教育中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同,其教育理念中的“多元性”,以及在《为幼儿们的音乐》中对“本土化”的呼吁,也让看到了这一理念更多的价值。但是我国农村地区该体系使用范围较小,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教育形式不够灵活、生搬硬套等问题。农村地区拥有凝聚浓厚地区特色的文化资源,那么农村幼儿教育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促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本土化,发展这一教育体系,形成独特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具体针对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与本土化音乐教育的情况,浅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本土化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学前教育;本土化音乐教育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著名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教育理念强调:“诉诸感性,回归人本”[1],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原本性、创作性和参与性等。在他的教育理念中,真正将音乐的快乐还给了孩子,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感知、享受和体验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意义即必然性
该部分的研究将从两个大方面着手分析:为什么在促进本土音乐教育发展的时候要选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对音乐教育发展具有何种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幼儿园毛入园率为56.60%,到2018年为81.70%。入园率的增加,说明了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显然实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其中对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引导和促进同样不可或缺。就音乐教育而言,寻找到适合的音乐教育形式、理念,全面促进幼儿的成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兒美的感受力的培养,以及欣赏美和敢于创造美的能力的目标要求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正是该教育体系对艺术教育原本性的永恒追求。
(二)与国家政策契合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计划对教育发展起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为此分析国家政策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解释该教育体系实行意义的必要前提。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艺术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纲要》与奥尔夫乐教育理念之间存在多个共通点。
1.注重自然的情感表达,追求学习的主动性
《纲要》中指出需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艺术中美的氛围的能力。这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即兴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教育体系对幼儿的发展始终坚持以兴趣和情感体验的追求为核心,而非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自由的选择表现形式,以抒发内心的情绪,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教育形式上以“集体教学”为主,强调全员参与,而非仅属于精英的教育[2]。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即承担倾听和指导的角色。如,在活动过程中设置创编活动,给予每个幼儿表现自我的机会。奥尔夫音乐教学使用的乐器多为具有原始特征、易于大肌肉动作演奏的乐器,甚至还包括自制乐器,操作较为简单,而有的直接使用人类最原始的乐器——身体[1]。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同时也让幼儿能够参与。《纲要》中,同样要求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幼儿,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陶冶。
(三)发展特色音乐教育的有效形式
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民族底蕴的国家,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地区文化,这些丰富的地区文化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对这些特色教育资源起到宣传和传承的作用,也能使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产生新的价值。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有利于深化幼儿对本地区文化的了解,能够让他们在一种“熟悉”的文化背景下更加自在的活动。我国《纲要》总则中也提到:“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该目标给教师教育本土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教学体系的实行仅停留在借鉴和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挖掘到自身特点和优势并将其巧妙结合和内化,这时才真正赋予了该体系灵魂。
奥尔夫音乐体系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就在于其掌握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多样性”。它向往优秀教育形式的同时,注重学习与融合,尊重本土化。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形式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更具国际性、民族性。
农村奥尔夫音乐教学与城市相比,其实施质量、乐器资源会相对落后。但如果能够认真思考,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教育形式,无疑不是促进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三、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缺乏,创新效果不佳
知识的缺乏主要集中于“体系理念”和“本土有效资源”,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具体操作知识的缺乏是主要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内容较为综合,但总体学习难度不大。其课程表现形式多元,没有过分强调乐器的使用,所以教师在学习这一体系时没有过高的门槛。但是它仍需建立在一定的音乐素养之上,如,具备基本的音乐专业知识,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过农村教师接触系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机会较少,理解程度不足。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条件也有限,这些可能导致教师因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撑,而丢失自信,不敢轻易尝试。另一方面是对本土有效文化资源的了解不够,以致在教学设计中容易缺乏创新素材。另一个问题是对找到的文化资源熟悉和理解程度低,未深入探究其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具体操作方式等,在教学中未能发挥本土资源的作用,呈现效果不佳。
(二)生搬硬套,教学形式呆板
受传统音乐教育形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关注幼儿对知识、技能的发展,注重音乐活动过程中歌曲的掌握情况,教学设计相对固定。这种常规思维让教师在接受新的教育形式时,容易出现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的现象。为了设计而设计,将文化资源不合时宜的安放在活动过程中,一味追求本土内容的加入,忽略教学的灵活性。
四、实施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原则与要求
(一)原本性原则
即在活动中追求对音乐最自然和原始的体验和表达形式。音乐本身来源于个体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集舞蹈、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形式[1],它伴随人们的情绪反应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人们高兴时,会不由自主地随意哼唱,没有固定的旋律和歌词;当幼儿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这都是人们对音乐原始的反应和表达[3]。所以在实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时,也应秉持这一原则,让幼儿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而不是要求幼儿反复模仿歌曲,也不应该以“整齐、声音洪亮、音调准确”为判断幼儿音乐活动成果的标准[3]。
(二)尊重性原则
人们欣赏美的角度和方式各有千秋,对于音乐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不同的艺术需求,因材施教。不实行“填鸭式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多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包容和接纳他们的想法[3]。如,在活动过程中,不对问题的结果设置固定的答案,多使用开放性提问的方法,给予幼儿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三)科学性原则
即注意身边有效资源的积累和利用,活动内容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巧妙运用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資源。并选择适合幼儿的方式开展,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其次也应该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相符,活动内容难度不适、与兴趣不符均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科学选择、灵活设计。
五、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学习,师园同行
教师音乐素养的专业培养是实现农村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前提。教师的角色特点具有多元性,他们既是教学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因此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做好基础音乐知识的积累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教师接触新的教学体系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所以幼儿园也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成为教师学习的引领者,给予教师成长的自信。同时幼儿园也应该充分挖掘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帮助教师与当地的文化部门、组织搭建桥梁。加强当地文化资源的学习,帮助教师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化设计中打基础。
(二)巧妙选择,合理设计
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器乐造型是奥尔夫体系课程内容的三个方面[1]。本文将以湖南为例,浅析该体系课程内容本土化的实施策略。在嗓音造型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的童谣、民谣、歌曲等作为素材。如耳熟能详的《月亮粑粑》、颇具烟火气息的洞庭渔歌。这些曲子内容简单、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过程中,幼儿既能感受到当地方言的韵味,也能够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体验凝聚本土特色的文化氛围。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民谣基本背景的讲解,其次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切身体验。如,在洞庭渔歌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幼儿想象唱歌时可以运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渔歌”。在动作造型上,教学设计内容可以从特有的民族舞蹈和典型音乐出发,体验音乐教育中舞蹈所营造的氛围。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都是不错的课程素材。但是教师应注意对舞蹈难度的选择,从而激发幼儿自由创作和表达的兴趣。器乐造型的选择,可以考虑湖南的特色乐器。但是应注意乐器的可操作性,尽量选择操作简单,多为大肌肉动作的乐器。戏剧是最能体现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在表演中常综合使用舞蹈、语言、歌唱、乐器等。因此在内容上,湖南的湘剧、祁剧、花鼓戏都可供选择。
六、结束语
选择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对教学理念的规划,但使其“本土化”才是真正为它注入灵魂。在进行本土化教学工作时,切勿邯郸学步,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始终坚持本土化的原则与要求,积极思考奥尔夫教学理念与本土有效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巧妙融合,发挥资源最佳效果,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2]赵楠.《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纲要》[J].学前教育研究订阅2019年21期,2019.11
[3]华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指导老师: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