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新
202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出台“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下简称“协同提质计划”),全力推进东中西部师范教育协作体建设,赋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落实,标志着我国教育扶贫攻坚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无疑,优秀教师的就地培养与批量供给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优质师范教育体系建设更是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体制保障,从这一意义上看,“协同提质计划”的颁布是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重要举措,标示着我国新一轮“强师、强教、强国”行动的新动向、新发展。
从“优师”到“优师范”: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新发展
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启动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拉开了支援中西部基础教育的帷幕;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优师计划”,将面向欠发达地区的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推向新阶段,将中西部部分地方师范院校也纳入计划实施院校之列,一种覆盖面更广的公费师范生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这两项计划尽管有力解决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优秀师范生培养体系建设问题,因为没有本地优秀师范院校的同步建设,大批优秀师范生就地培养、本土培养的任务始终无法实现。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协同提质计划”应运而生,敦促国家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现了由“优师计划”向“优师范计划”的历史性飞跃,走出了由“优秀教师定向培养”向“优秀教师培养院校定向帮扶”的关键一步。该计划的出台将从两个方面助力我国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整体实现——
一方面,“协同提质计划”是助推东中西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武器”。因为,各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只能保障欠发达地区获得少数有限的优秀教师资源,却难以满足这些地区对优秀教师的批量化需求。相比而言,“协同提质计划”的优势在于:其更关注中西部师范院校的造血功能与优师培养能力提升问题,更看重高水平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理念方式的输出与支援,这无疑是从根源上解决中西部优秀教师匮乏问题的得力举措。
另一方面,“协同提质计划”远远超出了“特岗计划”“银龄计划”“援藏计划”等外援型教育脱贫方案的功能局限。薄弱地区教育脱贫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本地优秀教师,而本地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是其持续供给之源,薄弱地区教育扶贫事业的最可靠同盟军是本地师范院校。因之,从本地师范院校帮扶角度切入,是极为理想的一种教育扶贫方案。如果说教育经费扶贫是教育扶贫计划的初级版,公费师范生培养扶贫是教育扶贫计划的升级版,那么,基于高水平师范院校支撑的地方师范院校办学能力扶贫就是我国教育扶贫计划的“顶级版”,其科学性、合理性毋庸置疑。
协作增效: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的内在机理
每所师范院校都是一个能动的师范教育办学主体,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其办学要素品质与运行质量。相比而言,欠发达地区的一批师范院校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成为国家教师教育体系的薄弱链环,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在这一格局中,借助师范院校协作体建设,借力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先发优势”,促使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迎头赶上,成为国家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性考虑。基于这一考虑,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关键举措是搭建高水平师范院校与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间的结对帮扶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师范院校间的协作共同体,其核心机理是:院校协同发力,达成教师教育体系“协作增效”的改革目标。在这一意义上,基于“协作增效”的内在机理来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系统性建设,是深入推进“协同提质计划”的原理依据。
在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所谓“协作增效”,就是借助跨地区、跨层级教师教育协作体的建设,打破不同发展层次师范院校之间的种种壁垒,加速教师教育人才、资源、信息在协作体内的交流、互动与共享,以此带动薄弱师范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快速提升。值得强调的是,“协作增效”不改变薄弱师范院校的独立办学主体地位和行政归属,其改变的是师范院校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办学合作的深度与效能。
在师范院校协作体建设中,“协作增效”机理的基本内容是:借助不同水平师范院校之间的交流“连通器”建设,开展种种学科专业共建、共创、共享活动,利用高水平师范院校的办学“势能”,带动协作师范院校办学实力的持续提升。如果说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的原发点是协作院校间的教师教育人才流动、资源流动、思想流动,那么,聚力点则是师范学科专业建设的合作与共建,其最终目标点是要全面提升薄弱师范院校的内生发展力与办学竞争力,这就是师范院校“协作增效”机理的具体体现。
协作共创:师范院校协同提质的有效路径
要将“协同提质计划”落到实处,参与协作体建设的各级师范院校必须遵循“协作增效”的原理,善于搭建、打通协作院校间的内部互动通道,实现师范院校之间的协同共生与融合发展。面向未来,我国师范院校间实现协同提质目标的可行路径为:在承认、尊重、夯实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自我发展力的指导原则上,大力推进三项建设工作,即用校际协作点建设来打通师范院校协作体的内部经脉,用师范院校协同创新体建设来开辟共生共强发展模式,用师范专业底部“连通器”建设来实现校际深度融通。
首先,找准校际协作点是不同层次院校协同提质的切入点。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国情所限,我国师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水平上必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历史特征,但必须承认的是:每所师范院校都是自主发展、独立存在的办学主体,都是优势与劣勢集于一体的复杂办学实体。善于发现协作体内不同院校间的互补点、整合点等协作点至关重要。例如,高水平师范院校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办学资源,但缺乏底层师范学院宽松的办学氛围与环境,缺少那种本土化生长的情怀与特质。鉴于此,找准校际协作点,细化协作项目,在优势互补、协作互促理念指引下开创协作发展的局面,才是践行“协同提质计划”的始发点。
其次,构建协同创新体是不同层次院校间协同提质的关键点。师范院校间的协同与提质,协同只是手段,提质才是根本目的,其中不仅包括提高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也包括促成高水平师范院校办学理念的新生与升级,构筑双赢共创格局。进言之,这种协同提质是两所或多所师范院校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体”意义上的共赢或共同提质,是以承认每一所师范院校都是一个教育创新体为前提的。高水平师范院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但这种理念能否在中西部发展中地方师范院校中推广、应用,还需要经历一个“本土化”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是高水平师范院校办学理念的试验场、改进场与再生场。在跨校应用中持续创生、完善、优化高水平师范院校办学理念,同时促使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办学理念的新陈代谢与升级换代,这才是协作多方都能接受的观念、立场。所以,参与“协同提质计划”的师范院校之间一定是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盟友关系,而非师范教育办学理念的“输出—受体”关系,基于此,师范教育整体提质的目标才可能达成。
最后,构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间的底部“连通器”是不同层次院校间协同提质的生发点。“连通器原理”告诉我们:只要两个容器之间底部相通,二者间就可能达到或保持同等水位。在师范院校协作体建设中,要促成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就必须借助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互联共建这一实质性环节来实现。为此,推进校际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协同组织与平台建设,如虚拟联合教研室、学科专业负责人交流机制、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的建设,是最终达成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意图的实质性举措。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