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素养可以表述为注重“德”的职业品行和注重“技”的职业能力总和,其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面对生源结构复杂,个性鲜明,教育诉求多种多样的高职学生,单一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较明显。本文积极探索通过“多课堂”联动提高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提高新营销环境下学生就业岗位匹配度,提高就业质量,推进高职教育人才目标的实现,更好的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关键词: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策略
Abstract:Professional quality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sum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focusing on "mor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focusing on "technolog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the fa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complex student source structure,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various educational demands, the limitation of single classroom teaching is obvious.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utomobile marketing through "multi-classroom" linkage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job matching degree of students under the new market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employment qualit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lent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trategy
1 引言
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下,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创造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比例持续增长,同时日趋成熟的消费者也对服务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为例,在汽车智能化时代,要求汽车营销人员的显性职业素养包括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客户谈判能力、抗压能力,还包括基于大数据的线上线下销售能力、客户心理把控能力、智能工具使用能力等。随着互联网数字体验服务的爆炸式发展,品牌年轻化营销策略异常明显,对营销人员的隐性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以客为本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外,还应该具备认真、执着的职业发展定力和自主能动性的发展潜能。
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分析
2.1 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弱和职业迷茫是就业受阻主要症结
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对智联招聘网站应届毕业生的供给端数据进行分析,除了未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未获得offer,21.4%的毕业生表示面对新职场的迷茫和缺乏动力是主要症结。有相关实习经历(56.0%)、求职目标明确(51.3%)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44.3%)是毕业生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87.5%的大学生认为实习经历有利于求职,此外,以本文作者所在高职院校A学院毕业生生培养质量麦克思报告数据为例,最新两届毕业生回答“认为专业教学中应该改进的是哪些方面?”超过半数毕业生的改进需求最强烈的是实习和实践环节。
2.2 粗放式职业指导效果甚微,断层现象明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职业认知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比如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对即将实习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但都具有短时性、粗放式特点。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零距离体验职业、检验岗位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但大部分院校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思想行为教育重在安全底线,部分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面对全新的职场环境,由于心理锤炼不够导致遇到困难很容易弃岗,尤其是汽车销售岗位流失率高,职业发展后劲不足,薪酬满意度低,以上都反映出粗放式指导下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存在诸多问题。
2.3 单一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較明显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看,高校课堂类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作的突进而阶段性变化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育手段,从而课堂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多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中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未能很好的实现多课堂之间的协同操作。
3 多课堂联动职业素养形成路径规划
“多课堂”的融合可以利用正面的社会环境、活跃的学习氛围、衔接的课程链条、积极的情感熏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能使用信息化工具快捷获取信息。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的第二课堂和企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促进学生兴趣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同时,校企共建递进式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从感官识岗、实践融岗、探索跟岗到实战顶岗四个阶段递进式建立职业情感认同、夯实专业技能,明确职业选择规划,强化职业素养。校企双元育人主体、三课堂联动多学习阵地,以及四阶式课程体系,能为学生营造更活跃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情感熏陶,实现“德”与“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思路,体现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下“双元内涵、立德树人”的育人主旋律。
3.1 深化改革第一课堂,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第一课堂建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具有核心作用,借助课程思政的实施,深化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从理念上重视主课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从授课教师到教学质量管理部门,都要重视德育成效,对学生要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从根本上营造“德育和技能并重”的学习理念。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根据工作过程将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学习化处理,挖掘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以思政元素为根基的素养教育引入课堂,重点培养学生明礼、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职业精神。以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销售课程为例,把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国学精髓为根基的儒商文化引入课堂,同时,将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技能加入教学内容,推动汽车营销专业“课堂革命”,打造智慧营销课程体系。
3.2 丰富特色化第二课堂,因材施教多样化人才培育
从专业职业素养培育视角出发,根据学生学情特点、个性特长、开设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的第二课堂课程。从学科竞赛到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多样化课程与第一课堂学习相互衔接融合,协同育人。如把学科竞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能体现专业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能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第二课堂形式建立科学的竞赛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各项梯队建设,同时,竞赛资源反哺课程体系,形成一个与学科竞赛齐头并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创新教学体系,以汽车营销大赛为例,汽车销售和营销策划赛项反映时代热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彰显团队精神,考查学生应用信息化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提高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优势载体。
社团活动可从专业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出发,把原先相对分散的各学科整合成课程模块,通过科学地设计社团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具体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以快乐分享、为他人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此类专业社团活动体现了专业特色,以实践为导向、以素质提升为根本的路线,通过师生互动,职业道德渗透,最大限度地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补互融。
3.3 校企共建第三课堂,打造实践育人载体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平台,开展企业第三课堂,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设计阶梯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从岗位认知到胜任,通过环环相扣,信息互馈的校企课程,为学生培养职业素养打通职场衔接。
(1)感官识岗,建立职业情感认同
大一新生对职业任务进行感官主导的系统认知,产生认同情感,形成初步的专业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考志愿调剂学生。岗位认知活动可以解除其在专业上的抵触和迷茫,树立学习信心。除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业教育活动以外,部分課程内容的学习可由传统课堂被动学习向企业课堂主动观察分享转变。如商务礼仪课程传统教学为教师讲解、视频演示等,企业课堂教学可布置学生分组至汽车4S店进行参观,由学生亲身体会感受4S店工作环境,鲜活的感官体验除了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点以外,对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耳濡目染,从而在情感上更容易达成共鸣,对后续职业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实践融岗,夯实专业技能基础
在具体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一直把专业技能提升放在首位,但校内实训课程受场地、情景限制,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职业体验。应借助产教融合企业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以企业任务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实训内容。以某高校汽车营销专业为例,大二学生汽车销售实务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车展实训,担任“小蜜蜂”、销售助理等职位,真正接触客户完成典型集客活动,让学生体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提振其职业信心,也提高了课程满意度。同时,可与合作企业信息互通,针对学生在车展实训的表现,及时对校内课程进行教学调整。
(3)探索跟岗,明确职业选择规划
充分利用优质产教融合企业资源,整合分类用人需求,改变以往机械化单一择业现象,实现学生个性化选择,实现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汽车营销专业实习岗位为例,在具体实习过程中,很多4S店在实习期实行轮岗制度,轮岗期间可实行1对1科学帮扶,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同时企业也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转岗能力培养和进一步的职业规划指导,实现职业选择的“因材施教”,提高企业和学生满意度。
(4)实战顶岗,强化职业素养
顶岗实习可以打通学生从校园至职场的通道,实习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期的主要课堂,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资源,为毕业生返校招聘提供特殊渠道服务,力争在部分优秀合作企业中形成校友“传帮带”,指导学生完善岗位胜任力,并开发潜在职业素养,为后期向管理岗位、技术能手岗位晋升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多课堂联动”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形成路径研究(课题号202103G40),广东省高职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汽车营销人才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号JTYSJZW2021A18),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类科研项目——基于信息素养提升的《汽车销售实务》课堂革命研究与实践(课题号YJZD2021-16)。
参考文献:
[1]陈文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课堂融合的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16(20):55-56.
[2]高群,通用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构建:需求逻辑与设计路径.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1):48-54.
[3]史文晴,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内涵特征及融合路径.中国职业教育, 2020(8):67-71.
[4]蒋文全,”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9):131-132.
[5]姚长佳,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路径探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8):52-57.
作者简介
刘金霞:(1983—),女,吉林延边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