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碳减排模式及对策

2022-05-12 08:50廖志高震高英腾刘攀简克蓉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碳碳达峰排放量

廖志高 ,钟 震高英腾刘 攀简克蓉

(1.广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6)

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21世纪下半叶全球温室气体实现零排放,即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承担相应的环境治理责任。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30·60”目标)。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中国2021年8大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份文件为推动绿色发展、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中国是全球高耗能、高碳排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将会推动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和广泛领域的大变革。由于中国各行业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耗情况各不相同,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双碳”目标下中国碳减排研究状况

(一)基于产业结构的研究状况

为响应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应对环境变化压力,学者对中国三大产业的碳减排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在第一产业中,中国农业碳排放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脱离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农业的碳排放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出现下降的趋势。田云等人通过收集各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碳减排成效进行综合评估[1]。王留鑫等人通过引入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等自变量的方式,提出了农业减排的目标与路径[2]。张保留等人研究发现:能源结构优化的速度是影响碳达峰时间及对应峰值的关键因素,且碳达峰时间越早,碳排放累积量越小,达峰质量越高[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周迪等人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碳排放在公平性及效率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固化现象,且在效率方面的固化程度更高[4]。王文举等人通过生产函数分析了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5]。王勇等人基于能源系统内各个部门的活动水平、技术组合、技术能效和排放系数预测了未来能耗与碳排放的总体趋势,探究了中国工业实现碳达峰的路径与方法[6]。李治国等人的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双赢发展的目标可期,但现阶段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会引发潜在的产出损失,因此应当继续强化减排力度并促使碳达峰节点提前到来,从而缩短节能减排下工业转型的“阵痛”周期,尽早推动工业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步入双赢发展的正轨[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是第三产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领域中的CO2排放量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0.7%。有效控制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对于实现中国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涵等人从新能源汽车技术[8]、刘学之等人从运输路径[9]、方晓平等人从低碳出行[10]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王勇等人认为: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降低运输碳强度,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与组合效率,设计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并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使用量是降低运输业碳强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有力促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的重要途径[11]。

(二)基于区域特征的研究状况

区域研究主要分为全国研究与省域研究。在全国层面的研究中,马丁等人认为:中国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主要受经济、能源和技术水平等内在因素以及全球碳排放空间、各国和各行业碳排放配额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12]。赵明轩等人认为:相较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更大[13]。余碧莹等人认为:通过合理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出台低碳政策,中国CO2排放量可在短期内实现先缓慢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趋势[14]。乔晓楠等人认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与消费结构,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以及积极推动国际碳排放交易将构成中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策略[15]。在省域层面的研究中,学者主要从经济、能源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如李明煜等人分析了不同发展情景下特定区域的能源需求与CO2排放状况,为特定区域制定能源及CO2减排政策提供参考[16-17]。

综上所述,学者主要从经济、能源和技术等方面研究全国整体或单个行业、省(区、市)的碳减排问题,较少有学者研究行业联动或地区协同减排的问题。因此,此文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考虑“双碳”目标的影响,将影响中国碳减排的因素分为经济、能源、技术、政策4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碳减排模式;通过分析行业与地区在减排协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双碳”目标下国内外碳减排的发展状况

(一)“双碳”目标下国外碳减排经验

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的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2020年,在碳排放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实现碳达峰。其中,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2007年实现了碳达峰,其达峰过程对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产业结构方面,2007年以前,美国的GDP逐年增长,其碳排放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美国经济中高碳排放企业较多。2007年以后,美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从77.51%上升到81.51%,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从21.48%下降到17.66%,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美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下降,见图1。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得美国经济在短期内出现了下行的状况。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处理好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图1 1990—2019年美国与CO2排放量相关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在能源结构方面,1990—2019年,美国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2.6%下降到11.31%,石油消费在其中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天然气消费在其中的占比从23.3%上升到32.05%,非化石能源消费在其中的占比从14.4%上升到19.98%,能源结构的优化是美国实现碳达峰的主要原因,见图2。自2007年实现碳达峰以来,美国煤炭消费的碳排放量下降了50%以上,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消费的增长;政府通过政策补贴,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因素使煤炭的消费逐渐减少,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消耗的碳强度,使得美国CO2的排放量实现了持续下降。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由于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为33.51亿吨,由于非碳能源使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为21.25亿吨。风能和太阳能是美国当前发展的两种主要新能源,截至2020年,这两种能源的消费量已有较大增长。

图2 1990—2019年美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综上可知,美国实现碳减排的主要原因是实现了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一方面,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持续降低和第三产业占比的持续上升,使美国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优化,也使得美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单纯依赖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天然气、新能源等低碳甚至无碳能源逐步代替煤炭,使美国的能源结构实现了优化。美国政府从政策与技术两方面双管齐下,持续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大力推行能源市场自由化政策,努力营造一个竞争充分、鼓励私人投资和技术进步的能源市场,同时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使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美国的产业与能源结构获得持续的改进与升级。

(二)中国碳减排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碳排放的总量非常大,在中国经济努力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形势下,中国碳减排行动面临许多问题。

1.产业结构现状

中国CO2的排放量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关系紧密,见图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碳排放量逐年增长,其中第二产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增长源,其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2012年之前,中国CO2排放总量的增速与中国GDP的增速一样,都处于高位运行状态。2013年,由于第三产业GDP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国CO2的排放增速开始减缓并趋于稳定,但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202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8%、38%、54%。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第三产业GDP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持续加大和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中国CO2的排放增速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图3 2000—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的CO2排放量和各产业GDP在全国GDP总量中的占比

目前,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分别为5%、31%、64%。相比之下,中国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仍然偏高,第三产业的占比仍需增大。中国第二产业仍然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65%左右。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需要优化,但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需要协调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降低行业能耗的途径。

笔者综合相关文献,绘制了中国三大产业碳排放关系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中国的CO2排放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二是电力的使用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三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各产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能源消耗的强度和碳排放量,因此需要根据产业特点,坚持实行产业联动,推动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

图4 中国三大产业碳排放关系图

在第一产业中,碳排放主要来自种植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和种养殖过程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种植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包括:种植过程投入农药、农膜、化肥等生产要素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排放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土壤排放的二氧化氮等气体。养殖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包括:猪、牛、羊等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排放的气体;动物粪便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等)。种养殖过程中能源消耗造成的碳排放包括:种养殖过程中电能的使用、使用农业机械或器械对柴油等能源的消耗。其中,能源消耗是农业碳达峰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截至2018年,第一产业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达到2.37亿吨,在农业碳排放中的占比为27.18%,能源消耗已超过化肥成为第一产业第一大排放源。

在第二产业中,钢铁工业中煤炭的消耗在第二产业能源消耗中的占比高达70%,是第二产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高炉—转炉的长生产流程中,焦化、炼钢、烧结、高炉炼铁等环节因煤炭等燃料的使用,会排放出大量的CO2。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仍居高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与钢铁行业的碳达峰进程密切相关。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是该产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2%;货运是第三产业CO2排放的主要来源,货运能耗约占交通运输业总能耗的48%;城际客运和城市客运能耗分别占交通运输业的13%和39%,其中货车、公共汽车等车辆耗能最大,2018年这两类车辆的能耗占当年交通运输业总能耗的70%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一段时间,交通运输业的CO2排放量仍将继续增加。2019年,全球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较2018年增加不到0.5%,但是当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增长率却超过5.5%,中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综合来看,未来客运电气化和低碳化将成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如下: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将大大提高铁路电气化水平和城际客运的效率;民航的发展会增加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但其发展的潜力有限;水路客运便捷性较差,近几年发展缓慢;公路运输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客运方式,未来公路客运的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潜力比较大;私人汽车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在所有交通工具中是最高的,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势头比较迅猛,从而有望降低私人汽车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2.能源结构现状

综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年度统计年鉴数据和相关数据,笔者绘制了1990—2020年中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CO2排放总量和CO2排放强度示意图,见图5。从图5中可见,1990—2020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变化情况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大致相同,呈现先平稳增长,后跃升,再保持高位缓慢增长的态势。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CO2占中国CO2排放总量的88%左右,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是中国CO2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CO2排放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这主要得益于CO2排放强度的降低与能源结构的逐步改善。1990—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炭消费在其中的占比从76.1%下降至56.8%,天然气占比从2%提高至8.5%,水电、核电、风电和光电等无碳能源占比从4.8%大幅提升至15.8%。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仍以含碳高的化石能源为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高达84.2%,非化石能源占比仅为15.8%。

图5 1990—2020年中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CO2排放总量和CO2排放强度变化情况

当前美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分别为11.31%、36.66%、32.05%、19.98%,而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及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分别为57.64%、19.69%、7.81%、14.86%。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 提供的数据,在中国查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其中的占比分别为99%、0.4%、0.6%。中国的资源禀赋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能源结构特征,且这一结构特征在未来30年内不会发生改变。中国天然气储量少于美国,天然气的开采难度高于美国;加上水电、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能源很容易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无法取代煤炭资源,所以中国想象美国等国家那样,普遍采用天然气、页岩气等能源来替代煤炭发电可能难度较大。现阶段,中国燃煤电厂的主要减排手段是应用CO2捕集技术,但该技术比较复杂,投资成本高,且与现有工艺兼容性差,使用时需要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改造,因而其应用的速度比较缓慢。

3.省域结构现状

2005—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区、市)碳排放量都呈现增长趋势,山西、新疆、安徽等省(区)碳排放量增长尤为明显,如图6所示。2018年,山东、河北和江苏是全国碳排放量最高的3个省份(达8亿吨以上),其次是内蒙古、辽宁、广东、河南、山西、新疆、安徽、浙江等省(区) (在4亿吨至8亿吨之间),海南、青海、北京、天津、重庆、宁夏、甘肃等省(区、市)的碳排放量相对较少(不到2亿吨)。在2018年,中国部分(30个) 省(区、市)碳排放量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从整体空间分布来看,中国东北部、西北部、东部省(区、市)的碳排放呈现一定的聚集效应,且高排放与低排放省(区、市)之间的排放差异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图6 中国部分(30个)省(区、市)主要年份碳排放量

从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演变特征来看,中国碳排放强度在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如图7所示。随着山东、河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上述省份的碳排放强度在2010—2018年显著降低,但相对全国其他地区,其碳排放量仍然偏高,需要继续进行产业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中国西部省(区、市)的碳排放强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这些地区有较好的可再生能源条件,有丰富的水电、风电、太阳能资源。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碳排放强度仍然偏高,今后这些地区需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的使用力度等措施来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

图7 中国部分(30个)省(区、市)主要年份的碳排放强度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各地区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东部地区较发达,但其碳排放强度仍然偏高,说明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高能耗;中国西部地区拥有较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能耗增加可能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隐患。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与能源结构各不相同,如果区域之间在碳减排上缺少协同,将会增加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难度。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碳减排路径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特征,统筹各地区实现协同发展。

三、“双碳”目标下中国的碳减排模式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要用30年时间走完欧美发达国家用50到70年才能走完的减碳历程。中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综合考虑各种碳减排的因素,从经济、能源、技术、政策4个方面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为此,此文绘制了“双碳”目标下碳减排模式图,见图8。经济与能源结构的优化是中国经济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产业与能源结构的优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CO2的排放。经济结构与能源结构紧密相关,要实现“双碳”目标,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量,还可以促进经济与能源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政策会对碳排放产生重大影响,“双碳”政策将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力之一,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完善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中国碳减排模式实现稳定发展。

图8 “双碳”目标下碳减排模式图

“30·60目标”有着“达峰快则中和早,峰值高则中和难”的内在逻辑。达峰时间、峰值水平和平台期不同,实现碳中和的整体成本会有较大差异,所以需全面、理性、科学地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联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全国统筹,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为突破,重点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结合“1+N”政策体系,统筹推进中国行业联动与地区协同发展。

四、“双碳”目标下中国碳减排的建议与措施

要解决中国碳减排存在的困境,需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考虑影响中国碳减排的各种因素,从经济、能源、技术、政策4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政策引领、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行业联动与地区协同等多项措施,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推动“双碳”目标愿景早日实现。

(一)经济路径

1.产业转型

碳排放量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为实现“双碳”目标,就要促进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要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加快低碳转型,使其率先实现碳达峰;要积极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合法淘汰落后企业,推动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尽快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2.延长产业链

延长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深加工层次,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将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要延长产业链,就需要加快构建系统的产业链,形成绿色集约化能源生产及消费模式,促进能源各领域提质增效。同时,保留优势产业链,提高行业的产业密集度,升级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企业出现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二)能源路径

1.调整能源结构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用其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并积极建设清洁能源体系。具体路径可包括:合理有序地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统筹煤与非煤能源的使用,促进煤和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全面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增强矿区生态功能;全面提升中国清洁能源的开发规模和速度,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水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加大核电标准化、自主化使用力度。

2.调整能源消费体系

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实现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建设新的能源消费体系。加快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与调控能力,加快形成以清洁电力为基础的工业、交通、商业、居民生产生活体系,通过能源利用环节的全面电气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三)技术路径

1.创新智能化信息技术

顺应时代发展,对现有产业进行智能化信息技术革新。(1)在第一产业中,可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畜牧养殖的规模化和智能化;可利用现代化技术控制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效率及养殖质量,降低养殖成本。(2)在第二产业中,可充分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优化现有工业流程,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加大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上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帮助电网实现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提升其智能化水平。(3)在第三产业中,可在交通运输业使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化技术,建立智慧物流系统,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运行,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旅游业进行“云旅游”“智慧旅游”技术创新,以减少线下旅游频率,间接降低碳排放量。

2.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大力研发储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资源循环利用、可控核聚变等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问题,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现阶段实现CO2大规模捕集的重要途径,这项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脱钩,可以有效缩短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过程,延长材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原材料开采、材料初加工、产品废弃处置等环节所造成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在产业领域,可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等;(2)在社会生活领域,可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促进再制造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3)在农业领域,可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

(四)政策路径

1.完善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营造一个竞争充分、鼓励私人投资和技术进步的社会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建设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碳减排目标;随着电力行业启动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钢铁、石化、化工、建材、造纸、有色金属、航空等主要碳排放行业也应纳入碳交易市场,并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中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作用。通过制定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实行绿色评价、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产品创新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流动,助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同时积极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

2.统筹推进行业联动与地区协同

低碳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行业本身,还取决于其他相关行业的参与和合作。国家应基于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基数,坚持适度的原则,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具体情况,提出各地各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转型路径,行动策略,行动方案和节能减排清单,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各领域、各地、各重点企业要依托顶层设计,制定各自的执行方案,实现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有效衔接。通过行业联动和区域协同,推动中国尽早实现“双碳”目标。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要实现“双碳”目标,就要坚持全国统筹,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为突破,重点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碳减排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碳减排的难点是协调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碳减排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引领。

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结合“1+N”政策体系,坚持行业联动与地区协同发展:第二产业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各产业由于生产特点不同,其能源消耗强度不同,碳排放量也不同,所以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坚持行业联动,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量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格局。

中国东部地区较发达,但其碳排放强度仍然偏高,说明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高能耗;中国西部地区拥有较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西部地区面临着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又要承担碳减排压力的严峻局面。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与能源结构各不相同,如果区域之间在碳减排上缺少协同,将会增加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难度。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碳减排路径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特征,统筹各地区实现协同发展。

(二)研究展望

1.行业上

第一产业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已占农业碳排放量的27.18%,超过化肥成为该产业第一大排放源,能源消耗成为农业实现碳达峰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从农村居民生活角度开展的碳达峰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碳排放量核算与影响因素上,基于能源结构调整角度开展的碳达峰路径研究更少。未来研究应基于农村居民生活的碳排放核算,探寻基于能源结构调整的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

第二产业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虽然第二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使CO2的排放增速变缓,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碳排放量依然呈上涨态势,所以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研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此外,以煤炭为主的火电能源暂时无法替代,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由于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储能技术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工业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可从提高机动车能源使用效率、增加燃油税和碳税、提高电动汽车使用量及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开展碳达峰相关研究。碳达峰之后旅游、金融业等非能源行业可能成为中国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力,这些方面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各行业的协调发展、相关产业链的延长、循环经济的形成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区域上

在全国层面,学者从能源消费、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经济增速等方面展开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碳达峰路径,并对中国碳达峰时间和达峰峰值等相关参数进行预测。此外还可以区域和省市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目前区域碳达峰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省市和区域层面,研究局限性较大。未来研究应该扩展碳达峰研究区域的范围,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研究。由于各地区具体状况不同,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先后不同,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措施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特征,统筹推进地区协同发展。这一内容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猜你喜欢
双碳碳达峰排放量
碳中和·碳达峰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