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现状调查及互助养老路径探索

2022-05-12 08:50郭会宁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山区养老农村

郭会宁

(西京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学者2015年开展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显示:成都市失独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约6592人,占该市失独人口总数(10761人)一半以上[1];据估测,陕西省2018年农村失独家庭的数量占该省总失独家庭数量(1万户以上)的30%以上。研究表明,上述数据还在逐年增长。据此推算下来,截至2021年底,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的农村失独老人①的人数应超过10万。这些老人年轻时为中国西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年老时失去了子女的依靠,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关心和关注这些老人的生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当下,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养老问题。中国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城乡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是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要积极思考和探索适合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的互助养老路径,为解决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近几年,国外互助养老的研究和实践获得快速发展,在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目前国外互助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德国的“多代屋”全龄互助养老模式[2]。这种家庭代际互助的养老模式旨在让不同年龄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大家相互交流,愉快生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具有开放、志愿和互助性质的社区养老模式,是德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为应对老龄化问题而探索出来的一项新举措。

2.美国的“国会山村”会员互助养老模式[2]。该模式积极营造“居家”的氛围,舒适度较高。老年人通过会员制加入“山村”并在其中进行自我经营与管理。

3.荷兰的“老少相伴”互助养老模式[2]。荷兰是较早提出“让年轻人住进老人院”的国家,实施办法是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活动。每位大学生志愿者每月完成3次志愿服务,即可免费入住空闲房间。这种在大学生和老年人之间开展互助的模式,既能解决部分大学生面临的住宿难、住宿贵问题,又能给老年人提供帮助。国外互助养老事业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与完善,有较多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和研究。

(二)国内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近几年中国的互助养老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构建农村互助养老的理论体系。学者刘妮娜认为:农村互助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形式;应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应构建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3]。

2.对农村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及实现互助养老方式的研究。于长永研究员对各地区农村互助养老实施情况、老人是否愿意参与及何种方式参与度高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人的互助养老意愿较低,其意愿有待进一步开发;影响农村老人互助养老意愿的因素有所在地区、银行存款和健康状况3项。他还认为,获得经济补偿、获得未来养老服务和志愿照顾是农村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3种方式。其中,越是靠近东部地区的老人越希望通过志愿照顾的方式参与互助养老;越是靠近西部地区的老人越是希望通过获得经济补偿的方式参与互助养老[4]。

3.对近几年中国部分地区开展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的研究。2008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肥乡镇前屯村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由于该村生活条件比较差,且大部分老人的子女出门在外,不在老人身边。因此,该村由村集体出资,利用原村小学闲置的房屋为老人们建起了“幸福院”。“幸福院”有25名独居老人免费生活在其中,建有厨房、餐厅等,起初有宿舍13间,床位25张,宿舍内配有家电、家具和基本生活用品。老人们相互照顾,儿女可不定期前来探望。该模式后来在该县得到了推广,到2012年,肥乡区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0多家,可供全区60%以上的独居老人居住[5]。肥乡区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实践体现了互助养老“自发组织、集中居住、互助服务”的特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也探索出了一种农村互助养老的新模式——以“互助服务+老年餐桌+老年电视大学”为特征的老年协会与社会专业组织合作模式。该模式以老年协会为依托,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的方式,将村(社区)老年协会、社会组织等力量联合起来,构建救助性和适度普惠性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该模式在实施初期(2006年)是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无人照顾的难题。当时,在老年协会的帮助下,该县成立了“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向老年人提供相互照料、文化娱乐、助餐、慰问等形式的“互助服务”。2017年,安吉县政府转向培育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向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与此同时,安吉县老龄办也积极组织或联合社会组织通过送课下乡、视频教学等方式将政府购买的娱乐服务送至老人家中[6]。该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互助的特点,还将社会组织引入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之中,扩大了互助养老参与的范围。近几年,北京、河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等省(区、市)也成功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可见,农村互助养老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此研究以中国西部的陕西、四川两省为研究重点,探索中国西南、西北山区及中国西部城市近郊地区农村失独老人的互助养老路径,希望能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当前中国农村互助养老实践有以下特点:第一,互助类型多样。互助可以是老人之间、邻里与老人之间或政府与老人之间的互助,还可以是社会组织、志愿者与老人之间的互助。互助养老有助于减轻子女负担,缓解养老机构的压力。第二,互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互助的内容包括:老人之间就日常事务的相互照应;老人之间结成互助小团体,大家共同劳动,用取得的收益开展相互支持;老人与镇(村)中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结成互助对子,双方以土地收入或土地出产物开展互助;等等。第三,互助可使老人得到精神安慰,不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可见,互助养老可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应加以认真、系统、全面地研究。

二、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现状调查

此研究调查了陕西省西安市C区(中国西部城市近郊地区代表)、榆林市Y区(中国西北山区代表)和四川省H县(中国西南山区代表)3个地区13个街道(镇)278位农村失独老人。调查分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问卷共发放205份,收回194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问卷有效率为97.4%。调查组访谈失独老人及其邻里和政府工作人员158人,记录、梳理有效信息32条,这些信息补充了问卷调查的内容,充实了调查主题。此次调查主要了解失独老人的年龄、经济状况和养老现状3个方面的信息;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调查的实际情况,侧重了解失独老人的住地条件、基本生活条件、医疗现状、平时活动与娱乐活动5个方面的信息,调查分项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现状问卷调查统计表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三地的失独老人主要集中在60~79岁这一年龄段,其中60~69岁的人数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59.3%,80岁及以上的失独老人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5.3%。在经济状况方面,低收入者占比超过50%。从所在地来看,西南山区失独老人人数最多,西北山区失独老人人数较少。综合经济状况和所在地两项信息来看,西南山区失独老人的人数和低收入人数都比较多,其主要原因有: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山区物产虽然丰富,但不易转化为经济收入。这些因素对失独老人的生活影响较大,老人外出购买日用品或换季衣物、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生病时去医院就医、外出参与较远距离的各类日常或娱乐活动都会受到较大限制。城市近郊地区的失独老人相对西南山区的失独老人而言,由于其住地距离城市近,交通便利,且谋生方式较多,其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经济收入(含政府补助)比较高。例如:西安市C区失独老人每人每月除获得陕西省统一发放的1000元扶助金,还获得C区政府每月补贴的700元,加上个人的养老金、村里土地分红和个人劳动收入,这些失独老人平均每月可获得3000元的收入,其中有15人每月收入超3500元。而西南山区和西北山区的失独老人每人每月收入等于或大于3000元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住房条件较好,衣物和伙食都比较丰富。在西南和西北山区中部分位置更为偏僻的地区,经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那里失独老人的生活条件与城市近郊地区失独老人的生活条件相比,差距比较大。以下具体分析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平时活动与娱乐活动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1.在基本生活条件方面,笔者调查了住房、衣着和伙食3个主要项目。在住房方面,有64%的失独老人拥有自有住房,但住房比较破旧。这与被调查者大部分居住在西南和西北山区有关,这两个区域失独老人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3%。两个山区中部分失独老人的住房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砖瓦房,现已比较陈旧,这些砖瓦房中翻新的很少;部分失独老人住的是土坯房;部分失独老人住房较新,屋内有较好的家具和家电。这些调查结果与笔者的访谈记录一致。笔者走访了榆林市Y区5户、四川H县26户失独老人,他们的住房普遍较破旧。其中,有6位失独老人没有自家住房,6位老人或寄居在亲戚家,或暂居于村里的公共房屋。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几位老人都是单身,在失独前家庭状况就比较困难,住房条件也比较差。在失去孩子后,他们无依无靠,翻修住房更不可能,只能投亲靠友,或暂居在村里的公共房屋内。笔者走访的西安市C区的28户失独老人,他们的住房条件都比较好,住房格局是关中平原常见的三室一厅一卫一厨样式,院落内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有些老人居住的甚至是2层或3层小楼。在衣着方面,衣物陈旧或破烂者有104人,占全部受调查者的55%。从调查对象所在地来看,西南和西北山区大部分失独老人更新衣物的频率较低,有些老人几年都不会买新衣物,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有限,同时也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城市近郊地区失独老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有时间和经济能力经常增添衣物,所以他们的衣物较新,也比较干净。在伙食方面,整体来看,所有地区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满足;而生活于山区的失独老人,偶尔会出现米、面、油、肉类或蔬菜的暂时性短缺,主要原因是其在山区出门不方便,不能及时采购;或者个人不愿意做饭,但基本上不存在因经济困难而无钱购买生活物品的情况。调查发现,常年食物充裕、能够定期改善伙食的失独老人在总调查人数中的占比为28.6%。

2.在医疗方面,有83位失独老人(在受调查总人数中的占比为43.9%)有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且能自行去村、镇、县(区)的医院或卫生所就医。有106位失独老人(在受调查总人数中的占比为56.1%)有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但不能自行去村、镇、县(区)的医院或卫生所就医,主要原因如下:有的不能独立完成挂号、就诊、拿药等事项;有的害怕看见医生和熟人,不愿意去医院;有的不会使用特殊绿卡,不能完成医院的报销程序(对他们来说,医院的各项程序太过复杂)。这些情况普遍出现在3地的失独老人身上。访谈发现,失独老人就医前,一般会找亲戚、朋友,或找村干部、街道(镇)干部陪同前往。

3.在平时活动和娱乐方面,调查发现,这两项活动是农村失独老人最普遍缺失的。许多失独老人一般没事不出远门,基本上就在村子内活动,最多去一趟镇上,在村、镇范围内活动的老人在受调查总人数中的占比为74.6%,不出村子的老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三成左右。可见,大部分失独老人不愿意出远门,也很少参加各项活动。久而久之,失独老人活动的愿望和能力都在减弱。失独老人的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农闲时的娱乐活动一般是打扑克、下棋。像唱歌、跳舞这样的娱乐活动平时很少有人组织,失独老人也几乎不参加。农忙时娱乐活动就更少了。所以整体来看,几乎不参加娱乐活动的老人占受调查总人数的八成左右。由此可见,农村失独老人的精神生活比较单调,这很容易导致思想负担加重或产生精神脆弱等问题。

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失独老人的生活都能达到基本的生活条件,老人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缺乏平时活动和娱乐活动,精神生活比较单调。部分地区失独老人的日常伙食在供应上偶尔会出现一些困难。部分老人因某些客观原因或者心理原因,无法长期自己做饭;部分失独老人由于经济或交通原因,不能正常、规律地更换新衣物。无住房和住房陈旧的老人在受调查总人数中的占比较大,住房问题已成为这部分老人生活中的一个困难点。在医疗方面,需要帮助失独老人解决就医上的细节性问题。

综上可见,西部农村失独老人按照目前这种单门独户的养老方式很难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互助养老在其他农村地区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可见,对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实行互助养老将成为大势所趋。

三、西部农村失独老人互助养老的理论依据

探索和构建适合西部农村失独老人互助养老的路径,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此研究根据西部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结合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价值理论、中华传统互助思想、社会治理理论,为构建西部农村失独老人互助养老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1.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西部农村失独老人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5个方面都有获取的渴望[7]。与其他几个层次的需要相比,失独老人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大,身体健康是失独老人最关注的问题。受限于农村目前的医疗条件和自己特殊的“身份”,失独老人无法实现自己对健康的渴求。调查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都提出这个问题。所以,在构建互助养老路径时,必须充分考虑失独老人的健康、医疗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的安全需求。

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强大的内心和对自我能力、价值的充分肯定,有利于个人走出阴霾,开始新的生活。自我效能理论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年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8]如果能够通过互助的方式让失独老人充分发挥自我效能,并使其得到一定的社会回报,就可以很好地消除他们心中的无助感和痛苦感,使他们感觉到快乐与成就,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因此,构建互助养老路径时,可将自我效能理论纳入其中,使老人在相互帮扶中领悟自我、开导自我、实现自我。

3.根据自我价值理论,人是自由的,人可以给自己下这样的定义,也可以给自己下那样的定义,在定义自己的过程中,人能自觉承担责任并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认可。因此,可通过互助劳动、相互照料、相互安慰的方式使失独老人加深对自我责任与自我价值的认知,使其逐渐改变陈旧的传统观念,在共同的生活中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义自我。这既可减轻失独老人的思想负担,又可帮助老人打开心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9-10],在帮助他人、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4.中国自古就有互助的传统。《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互助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北宋范仲淹在苏州创办的“义庄”,将宗族福利以普惠的方式提供给宗族中的成员以及宗族外的乡邻,可谓是中国传统互助思想的最好诠释。中华传统互助思想与实践可为当前构建互助养老路径提供有益参考,并使互助养老路径更具中国特色。

5.构建互助养老路径时,还需要以社会治理理论作为支撑。社会治理的前提是社会不断走向成熟,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信赖、相互合作。政府能持续地进行自我调整,在不同社会组织之间重组与配置公共管理权利,形成政府主导、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局面。社会治理理论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源,促使治理主体达成共识,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事业是社会公共事务之一,互助养老机构的形成,需要政府、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和热心志愿者的参与和协作,各方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形成合力,共同办好互助养老事业[11]。

四、西部农村失独老人互助养老的路径

笔者尝试从以下3个方面构建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互助养老的具体路径。

1.西南山区自发互助型养老路径。自发互助型养老是国内外互助养老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形式,这种互助形式适用于区域内老人人数较少,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情况。调查发现:西南山区失独老人总体人数虽然较多,但居住比较分散,具体到各个区域,人数并不多,符合自发型互助的适用条件,如:农户生产物虽多,但由于交通不便,生产物难以转化为经济收入;老人居住地距离乡镇卫生所较远,当地的医疗条件也比较有限;老人的思想观念比较淳朴,恋家恋土地的情结较重。具体实施这一路径时,可在当地乡镇政府、当地民政部门的领导和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将分散居住的失独老人集中到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两户老人家中,以3—5户为1个互助组(视情况而定)。同时,将村镇闲置土地或失独老人的土地作为共同劳动的平台,平台生产的农产品可作为老人生活的来源之一。互助的老人实行自我管理,相互照料彼此的饮食起居,平时自发组织日常活动和各项娱乐活动,使老人在劳动和相互照料中重建自我价值。在长时间的互助生活中,很多老人可能会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痛苦与不幸向其他老人倾诉,从而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老人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开导,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收获。在医疗互助方面,建议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由于老人人数少且居住分散,可实施村镇医生“一对多”电话巡诊服务模式,1个互助组可安排1名乡镇医生负责。医生通过电话问诊的方式对组内所有老人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组内老人出现重大疾病时,组员可协助医生联系基层政府和医院,帮助老人前往就诊。

乡镇政府需做好3方面的前期工作:(1)了解失独老人的居住情况,需对他们居住的分散程度、交通状况和拥有的土地数量等进行全面梳理,为实现互助做好准备。(2)了解失独老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解决实现互助的思想问题。(3)组织协调各基层单位,做好基层单位与失独老人的联络工作。如:将电话本统一打印并发放给每位失独老人;建立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等),方便失独老人相互联系。

2.西北山区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路径。根据社会治理理论和价值理论,在互助养老事业中,政府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西北山区与西南山区相比,劣势较多,例如:自然条件不如西南山区,雨水较少,土壤以黄土和沙土为主;农户出产的物品数量少且品种单一,农户收入比西南山区更少;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比较有限。同时,西北山区农村的住户比较分散,失独户数比西南山区少,区域性的自发互助条件不充分。因此,西北山区适合采取政府主导型互助养老路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最好的做法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为地区内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互助院,或者联系当地的养老院,设置专门的床位给失独老人。失独老人的养老由当地政府和互助院主导完成。(2)可将失独老人分为两类:一类为丧失或者半丧失劳动力的失独老人。这类老人可由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互助院或养老院的养老费用,即一方面,老人可获得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老人使用自己的养老扶助金支付相关费用。老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院内工作人员,借助外力,解决困难。另一类为有劳动能力的失独老人。对于这类老人,在居住于互助院的同时可继续经营自己的或承包的土地,使其继续保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3)政府需要组织基层党员、爱心村民或者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日常服务,组织老人参加娱乐活动,接受健康检查,鼓励老人参与自我组织与管理。(4)在就医方面,采取指定固定医生开展定时巡诊的方式。西北地区地域广袤,互助院或养老院距离乡镇医院较远;失独老人居住在一起,相对集中,指定医生开展定时巡诊是比较适合西部山区实际的方式。可以让医生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观察其健康状况;老人有重大疾病时,医生及时与医院联系,帮助解决老人就医难的问题。

3.在城市近郊农村地区实施的半市场化互助养老路径。城市近郊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条件较西部山区农村要好得多,交通条件也比较便利,乡镇卫生所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好。因此,可借鉴浙江省湖州市吉安县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的经验,探索发展半市场化的互助养老路径,即引入市场化的专业养老机构,通过政府与失独老人共同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失独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一方面,政府将这一群体的养老服务交给社会组织,同时为这些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社会经济团体、民间组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创办适合本地失独老人的互助养老机构,为失独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实施这一路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基层政府要对创办养老机构的团体、组织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其资质符合要求。第二,创办者与当地的失独老人应相互了解。创办者应充分了解本地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失独老人也应该通过政府介绍、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社会组织的经济实力与其创办互助养老机构的能力。在双方合意的基础上,政府可允许社会组织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创办互助养老机构。第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来运营互助养老机构。要兼顾失独老人与养老机构的利益,实现健康养老和机构发展的双重效果。第四,费用承担问题。养老机构要根据当地农村的生活水平,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费用可采取政府补贴与失独老人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和老人共同承担相应费用;也可采取由失独老人自付费用,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方式。不管哪种方式,社会化养老机构都应秉持服务至上的理念,为老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调查发现,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失独老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当地政府也为老人提供了一定的补助,所以在城市近郊农村地区采取社会参与型互助养老路径具有可行性。在医疗互助方面,建议社会组织与村、镇卫生机构与本地区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校开展合作,吸引护理专业大学生到养老机构开展实习实践,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服务;同时,社会化养老机构要积极运用现代化通信设备,为失独老人提供“一对一”医疗服务,指导其就医和用药。

结 语

失独老人是中国的一类特殊老人群体,中国西南、西北山区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生活于其间的失独老人更是当地农村弱势群体中的深度困难人群。此文以陕西、四川两地的农村失独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相关调查,结合国内外互助养老理论和实践,就中国西部农村失独老人提出3种互助养老路径,以帮助农村老人过上舒心的养老生活,为中国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注释:

①目前学界对失独老人有两种界定方法,第一种是传统的界定方法,即以是否超过60岁作为界定的标准;第二种是考虑失独老人的特殊性(人数少且再生育或收养机会少),将49岁及以上的失独者均纳入失独老人的范畴。此研究采取第二种界定方法。

猜你喜欢
山区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养生不是养老
山区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