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欢科,张亢敏楠
(南宁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发展出现失衡,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因此农村和农业如何在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众多学者的关注。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乡村虽然已全面脱贫,但是受经济基础不稳、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已脱贫的乡村仍存在返贫风险,下一阶段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是这类地区工作的重点。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于产业、人才、环境和资源,尤其是产业的集聚发展决定了人才和资源的集聚程度。但对于民族地区的乡村来说,乡村可供发展的产业较少,主要依靠农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农家乐”模式。因此,乡村经济需要推动多元化要素融合发展,加大力度发掘新的产业模式。民族地区通过发展乡村多元化产业,能够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对于振兴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探讨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内涵。乡村产业振兴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农村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提出的新要求[1],主要侧重对农业的功能拓展,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创新促使第二、第三产业提供更具要素回报率的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第二,从产业振兴动力演进和作用机理来看,认为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转变是产业振兴的逻辑起点,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和文化消费需求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了新的条件,而经营制度改革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制度可能[3];产业振兴通过资源积累、技术进步、组织创新、利益分配促进资源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4]。第三,围绕产业振兴的运作模式,学术界已有诸多阐述,认为产业振兴包含生态、金融、文化、旅游、互联网五大模式功能[5];产业振兴应借助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力量[6],通过组织、共享、参与的“多环管理”,组织链、物流链、信息链的“多链管理”和横向、纵向、空间的“多层管理”发挥功能[7]。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产业振兴还面临着行政的过度干预、信息不对称、乡村劳动力转移性流失、空间资源分散、“益贫”与“效益”冲突等现实难题[8-9]。第四,就如何实现产业振兴,学者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依靠政策激励弥补资源不足,借助市场力量弥补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发展的偏离,走特色产业化道路[10],调节好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农民主体在产业链上的利益矛盾,建构公平的多重利益整合机制,形成多元主体价值认同[11]等路径。
现有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对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内涵、机理演进、运作模式、路径辨析等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但是针对民族地区如何通过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此文以广西大新县旅游扶贫产业为研究对象,将产业多元化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情况研判大新县在多元化旅游扶贫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发展对乡村振兴道路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为如何构建大新县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同时为民族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019年以来大新县旅游经济呈现出“海外市场稳中求进,国内市场持续增长,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大新县秉持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发展思路,为营造独特的沿边人文风情谋篇布局,把旅游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性优势来培育,创新“龙头景区”辐射模式,发展壮大桂冠景区,与旅游合作社协同共建旅游扶贫项目,采取“支部+公司”的经营模式,累计投入2亿多元推进边关旅游风景带——德天瀑布风景区建设,成功创建了国家AAAAA级景区,形成了以德天瀑布景区为核心的“两带三区”生态康养旅游格局,为民族地区实现旅游富民贡献“大新力量”。围绕“稳边、活边、兴边、筑边”的战略布局,大新县积极探索首个中国跨境旅游合作区创建,推动第三产业融入国际市场。为了扩大“大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大新县先后引进明仕隐秘酒店、明仕旅游合作区、明仕影视基地等项目,致力于将“明仕田园区”打造成为滇、桂、粤地区别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点。
深挖具有民俗风情的边关文化。大新县在加大边关风景区开发力度的同时,也积极布局“旅游+文化”产业升级,以“三月三”壮族节庆为主要载体,将壮寨、壮歌、壮彩等民俗风情表演移植到景区,丰富沿边旅游内涵。围绕“建设现代化民族文化旅游名县”,大新县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祭祖祈福”“八子舞”“划龙舟”等民俗节庆形式享誉全国。为落实大新县“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提质增效,大新县不断挖掘自身民俗潜力,5年内实现旅游收益翻一番,文化旅游成为大新县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完成,中国进入乡村全面振兴阶段,精准识别区域资源禀赋成为贫困产业扶贫工作的重点。大新县充分利用“特色民俗”与“边”的优势,组织创建旅游岗位近300个,2019年实现旅游净收益近64亿元,旅游扶贫惠及贫困户2059户、贫困人口8031人,占全县贫困总人口数的10%以上,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城乡就业总数的40%左右。以“龙头景区+农宿协会”的抱团发展模式,使1300多户贫困户及5200名贫困人员在乡村旅游中受益,其中“农家乐”经济辐射贫困户800多户,月人均创收3000元①。2021年大新县共接待游客近734万人次,与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582万人次相比,增长26%;2021年大新县实现旅游总消费58.06亿元,与2020年旅游总消费43.73亿元相比,增长33%,恢复至2019年旅游总消费的91%,同比恢复率增长26%②。
一是乡村旅游示范化:围绕示范创建,筑牢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大新县利用自身优势拓展边关风情体验旅游、边关民俗文化旅游及边关生态旅游等,将文化旅游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相关景点曾多次上榜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大新县通过积极探索“农旅共促”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以“明仕田园风光”为依托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形成集餐饮、民宿、田园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近年来,大新县结合自身生态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点,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名县”等示范称号。同时,联合各种农宿旅游协会,投入近650万元建设明仕“农家乐”一条街,创新成立“明仕农宿协会”,辐射5300多贫困人口,月人均创收2000多元③,旅游产业实现“增长性”向“示范性”转变。
二是乡村旅游特色化:推动特色民俗村寨旅游,实现旅游富民。为进一步扩充旅游帮扶空间,大新县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富有民族气息的“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通过项目规划和目录编制,推进少数民族村寨传承保护和发展建设,2012—2020年累计投入500多万元支持少数民族村寨道路硬化、污水排放、垃圾治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板价村板价屯、明仕村弄朋屯各投入1600万元和250多万元用于乡村房屋改造④,建设独具壮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加强村寨非遗文化保护,改善少数民族村寨状况,一批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民俗荟萃的边关特色景观村落陆续建成。2021年浓沙、弄朋、新屯3个民族村寨示范区通过验收,拓宽了边境地区群众的增收渠道,彰显民俗旅游资源优势。
三是依托电子商务,创造旅游“周边效益”。发挥旅游“周边效益”,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自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以来,大新县不断探索“旅游+电商”的致富新出路:一方面是打造“品牌文化”。借助直播带货、直播宣传、举办推介会等方式,打响“壮族三月三”品牌,通过建立特色电子商务文化展馆,景区带动周边的模式,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品牌”和旅游商品。目前大新县获得认可的县域商标共有92种,培育了30多个特色农副产品。另一方面是积极搭建传播载体。大新县共建有129个电子商务运营点、1个县级服务中心及13个乡(镇)级配送中心,推动“旅游+电商”与市场接轨,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促、抱团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模式,不断探索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旅游+电商”产业链惠及1000多户贫困户、近5000贫困人口,累计增收44万元⑤。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大新县乡村旅游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也存在经营模式趋同的问题。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依托自然风光和游玩场所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模式,而且此类模式没有实现“乡土气息”与产业经济的结合。乡村旅游模式以大新县明仕国家AAAA景区为典型,该景区建有酒店、影视基地、健身场所、摄影基地、沙龙等,但这些项目容易被模仿,且城市也能提供上述服务,乡村特色并未得到体现。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小灵珑景区、黑水河景区、龙宫仙境等景区是依托自然风光进行发展的典型,而此类景区缺乏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深层挖掘和利用,导致文化要素附加值低。“农家乐”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更为明显。截至2020年,大新县农家乐已达573家,主要表现形式为采摘篱园、休闲农庄、生态渔村等,可复制性极高。“十三五”期间,大新县饭店、酒店、民宿等旅游项目的建设数量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13倍⑥。从广西全区范围来看,区内不少县份也通过发展休闲农庄、酒店等乡村民宿旅游产业来壮大旅游经济。如陆川县建有悦利花园农庄,防城港市建有大龙口生态休闲农庄,横县建有缤纷水果生态农庄等。根据《广西旅游民宿发展规划(2020—2025年)》,预计到2025年,广西区内旅游民宿将达到3000多家,大量经营模式趋同、主题相似的载体将占据旅游市场。总而言之,这种“民宿旅游+休闲农庄”的发展模式过度关注旅游产品的表面,仅仅注重对景区外部环境的营造,而缺乏对消费者内在情感的关照,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新县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产业规划,大新县各个村庄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基本方式都是依托山水资源,结合季节性赏花、果园采摘、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进行开发。因此,游客的旅游项目局限于“爬爬山、赏赏花、尝尝果”,导致其消费方式仍停留在粗放的初级阶段,即农业观光、田园采摘、乡村度假三者组合的程序化“套路”。但初级化的旅游产品并不能满足各个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一旦需求遭到忽视,经济效应必定受到影响。在大新县旅游产业产品组合形态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其他专项旅游如康养体育、会展交流、教育研学等占比明显较少。除此之外,大新县旅游产品之间的组合不够多样化,关联产业的发展滞后,产业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大新县现有的“农旅”“体旅”“养旅”“商旅”融合过程中,经济、生态、文化、休闲几大功能相对独立,各个功能之间没有互相渗透,且缺乏成熟的品牌文化。
大新县旅游产业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和企业投资。以大新县久负盛名的德天景区、恩城水乡生态康养度假景区为例,这两个景区主要依靠广西中旅德天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卓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广西侬王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投资企业的支持。2021年度大新县计划投资13.1亿元,其中文化旅游在建项目6项,旅游产业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在全县计划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28.2%,仅占崇左市总投资额的1.7%⑦。随着旅游产业单体投资规模的扩大,单一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形式丰富的旅游服务项目发展的需要。小规模的旅游投资企业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无法满足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需求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并不能有效支撑大新县旅游业务多元化的发展。
从目前大新县旅游的经营管理状况来看,大新县旅游经营思维局限于对现有旅游资源的简单包装,而缺乏以产业多元化拉动旅游消费的理念。究其原因:一是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乡村旅游行业需求严重脱节,校企之间缺乏技术、人才、经验交流,企业与高校较少开展合作,导致旅游产业管理基础和实践基础薄弱,难以形成旅游新业态。二是当前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主体大多是农民,在乡村旅游合作社中,农民占到80%左右。由于大部分农民教育经历有限,文化基础薄弱,思想相对保守,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创新观念和服务意识,缺乏对成熟技术经验的把握,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不高,在旅游产业的经营和管理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了大新县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大新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左右。
旅游产业属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是集经济、生态、文化、休闲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能够有效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大新县以“边”“特”“旅”为核心,突出“农旅”“体旅”“养旅”“商旅”融合,但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利用特色产业吸纳整合多方资源的能力薄弱。大新县旅游产业化建立在“政府+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基础之上,由于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旅游资源分散等原因,大部分农民参与意识薄弱,对新型合作组织心存疑虑,持等待观望态度。即使加入合作社,大多数农民还是把等待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领取补贴作为最终目的,导致产业规模受限,“农旅”“养旅”“商旅”“体旅”旅游融合产品缺乏集成化经营和规范化销售。此外,除了少部分政府牵头建立的合作组织,其他专业化组织要依靠竞争来争取各方支持。这些专业组织缺乏政策扶持,没有树立培育优势产业、建立多元化综合性产业的新理念。
从目前大新县旅游经济的发展来看,消费者在进行乡村旅游时渴望体验个性化定制服务,而传统旅游产业的管理模式更多考虑的是满足消费者感官上的需求,而缺乏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考虑。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体验式旅游”成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创新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模式是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新出路,“互联网+旅游”的乡村智慧旅游为消费者参与“体验式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实现旅游模式的多样化,大新县可以依托其山水资源、独具特色的壮族“侬垌文化”以及沿边人文风情构建数字化旅游平台,充分整合乡村周围的特色美食、生态康养、民俗风情、传统工艺品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策划独具大新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在“农家乐”运营中注意加强消费者的情感参与,坚持把握教育性、娱乐性以及审美性等多元融合的原则,满足消费者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消费者可通过旅游APP迅速了解景区周边环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吃、住、游、购、娱项目,变被动参与为主动筹划;依托大新县丰富的自然禀赋与浓郁的民俗文化元素,借助数据网站定制个性化服务,自主发起并定制创意之旅,策划出个性新奇的旅游产品,如对艺术感兴趣的消费者,可以线上召集共同爱好者,开展驻村创作等活动。
市场需求的转变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全产业链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不能脱离全要素发展,而且应该在融合发展中提档升级,统筹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既要做好吃、住、行等浅层开发,又要做好游、娱、购的深层开发,形成一条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比如:景点在开发赏花、观景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其他娱乐、服务、休闲等配套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各种红色学习、探秘冒险、山地骑行等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涌现。大新县境内山奇水秀,盆岭相间,既有乡村生态田园资源、乡村生态山水资源,又拥有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资源,县域内民族色彩浓厚,有拓展文化旅游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可以纵向挖掘县域内各式“旅游景观+项目产品”,丰富县域内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在壮族特色民俗歌舞基础之上,开发民族健身操、赛龙舟体验等健身性较强的休闲体育项目,同时将其与康养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探索多元化旅游资源与乡村文化的结合路径,打造富有大新特色的旅游文化。此外,在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要积极布局文化旅游展示平台,拓展文化旅游的表现形态,提升大新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拓宽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市场。比如:布局旅游购物中心建设项目,加大品牌化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商品的销量;在休闲观光旅游线路上增添特色旅游商品采购环节,满足顾客观光、度假、购物一体化体验需求。通过旅游产业链刺激消费,带动县域旅游经济提质增效。
充裕的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障。旅游品牌的打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附加值产业链的打造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因素不仅要求地方政府加大相关投入,也意味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背景为大新县旅游产业构建“政府+企业”投资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社会资本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为例,大新县可以就成本补偿能力高、排他性强的产业项目,如旅游景区的供水供电、环保环卫以及景区闸道修建等项目与民营企业达成共识,共同打造“建设、转让、经营”模式,以吸纳更多民营资本的流入。通过鼓励、吸引社会和第三方投资组织参与到旅游产业多元经济的建设中来,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体系,完善内部运营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环境;推动重点旅游项目与大型旅游企业合作,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林地、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合作项目;放宽旅游市场资本准入限制,实现乡村旅游投资资金高质量性供给。同时,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协商平台,做好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配套,合理对接旅游资源和项目资金,通过质押贷款、贴息贷款、融资担保、信托投资等方式引导中介组织加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联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为构建多元化综合性产业谋篇布局。
在体验越来越深度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的“全域式旅游”背景下,大新县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要协调行业、企业、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推进社企、校企、政企间的合作办学,统筹旅游人才的技能培养与互联网经营、数字化管理、云智能消费的有效衔接,提升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打造多层次、高水平、创新型旅游人才体系;要吸纳专家参与,通过建立专家团队、发放津贴补助、开展学术访谈等方式鼓励专家学者参与乡村建设,吸纳更多的学术资源进入乡村,壮大大新县乡村建设研究的人才队伍,探索具有产学研合作特色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对村民教育的投入力度。村民是推动大新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政府应该致力于村民综合文化素质和水平的提升,对教育资源进行前瞻性、规范性、战略性部署。通过专项资金整合、定期开展技术和职业培训、为广大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咨询和技术帮助,提升他们致富创收的能力。加快培育村民市场经济和商品文化观念,引导村民在绿色环保、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上达成共识,动员村民参与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激发他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作为新兴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市场需求推动形成的产物。要面向市场实行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就必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在品牌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基础之上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和整体包装,形成聚集优势。这不仅需要依靠村干部的力量,还需要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村民等共同发力。一是村干部要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同时要完善政府、企业、村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达成乡村发展共识的基础上,做好利益识别与利益冲突的平衡,加快推动协商沟通平台的搭建,畅通各方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采用对话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二是通过分红入股等形式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合作组织,激发乡村旅游市场的内生动力。通过入股分红、资金奖励、专项补贴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合作组织,在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上吸引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村民可以就旅游项目的设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同时,村干部也要积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充分培育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信任关系。三是要建立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则,加大技术、人才、资金投入,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加强合作组织的专业性和运行的规范性,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对社会组织的运行进行全过程监督,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确保外包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切实收益。
此文以大新县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多元化为切入点,根据大新县旅游经济现状,分析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经营模式趋同、产品组合结构单一、旅游资源联动性薄弱、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创新型人才不足等问题;认为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在于加强统筹、彰显民族特色、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同时要明确以支柱性产业为主,特色性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将文化、生态、人才、技术等优势融入其中,以特色建立优势,形成一批过硬的民族地区特色品牌,引领民族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农建敏.大新:“旅游+扶贫”促进乡村振兴转型升级[EB/OL].(2020-11-23)[2021-10-06].http://fpb.gxzf.gov.cn/gzzc/sxfpdt/t7108771.shtml.
②数据来源:大新县统计局.2020年大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10-18)[2021-10-06].http://www.daxin.gov.cn/xxgk/jcxxgk/tjxx/sjkc/t10626550.shtml.
③数据来源:庞尉婷.明仕村:“美”了游客的眼,“暖”了群众的心[EB/OL].(2019-08-17)[2021-11-10].http://fgw.chongzuo.gov.cn/gzdt/t519223.shtml.
④数据来源:梁辰平.大新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效显著[EB/OL].(2020-08-05)[2021-10-06].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5904484.shtml.
⑤数据来源:陈文圣.引进电商新引擎 激发乡村新活力:大新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纪实[N].左江日报,2020-12-03(2).
⑥数据来源:广西崇左大新县人民政府.大新:把边境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篇)[EB/OL].(2021-7-23)[2021-11-08].http://www.daxin.gov.cn/xwz x/dxyw/t9612699.shtml.
⑦数据来源:广西崇左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崇发改重大〔2021〕2号崇左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崇左市2021年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3-05)[2021-11-06].http://fgw.chongzuo.gov.cn/tzgg/t8148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