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蝶宜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劳动资源,增强劳动育人功能是提高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小龙小学紧扣立德树人目标,努力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劳动资源;劳动素养;劳动课程;劳动实践基地
一、紧扣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劳动课程体系
开发劳动课程是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点。我校紧扣立德树人目标,努力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力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并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文化塑造、习惯养成、实践教学中。
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劳动育人因素,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贯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全过程。
融入文化塑造——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中,构建“榜样文化引领+环境文化熏陶+活动文化培育”的塑造机制。
融入习惯养成——在教学、实践、生活场所全面推行劳动教育渗透,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
融入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实现校内外联动育人,构建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一)充满特色的道德与法治课
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除了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外,还围绕本校各年级的劳动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性劳动校本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明确劳动的意义、本年级在劳动方面需达成的目标,为学生介绍与劳动有关的名人以及推荐与劳动有关的读物,拓宽学生视野。
(二)与众不同的主题班队活动课
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围绕“礼、和、勤、孝、信、卓”六大德育主题,结合各年级的劳动素养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劳动主题教育。如:一年级学生在达成本年级劳动素养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学会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二年级学生重点学会做一个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教师在班队课上组织相应的主题中队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与本年级相应德育主题的密切联系,为下一阶段的劳动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三)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体验课
我校综合实践课围绕各年级的劳动培养目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每周在“正德小农田”中进行劳动实践体验,让学生“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知、做中获”。又如:每月举办一次校内烹饪大赛,学生在教师以及家长代表的指导下制作美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给学校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以劳育人。
二、依托校内教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
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是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把校内八十多方的闲置土地建设为农田劳动实践基地,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为工作思路,由14个班划片经营,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各班班主任共同规划每学期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和时间。
“正德小农田”的开发与投入使用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带领学生体验“出汗”的体力劳动,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植物生长规律的同时培养出“五个一”:一种习惯(劳动习惯);一种认识(对国情和农业劳动的认识);一种能力(动手能力);一种情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一种精神(勤俭节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实践活动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一)楹联活动进校园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显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我校积极开展楹联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收集对联、撰写对联,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熏陶思想情操。
(二)线艺制作促巧手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特色优势,定期举行少侠小子线艺制作活动。学生在探究、合作设计与制作少侠小子的过程中,感悟到铝线造型给生活带来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废料对作品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种植活动获技能
自“正德小农田”开发以来,我们每周均组织学生进行种植体验活动。在种植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种植蔬果、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技能;在收获的过程中,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到蔬菜的使用价值,获得新知;在采集蔬菜、叫卖、出售、结账等过程中,学生获得买卖技能。
(四)烹饪活动强本领
每月一次的校内烹饪活动再一次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平台。如在做汤圆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使用烹饪工具、高效地统筹烹饪流程、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在培养良好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同时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除了校内主题活动,我们还为各个年级制定了家庭劳动计划以及社会劳动实践计划,把“正德理念”下的劳动育人精神浸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教育回归到真正的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效能。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更有优势。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合理开发劳动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促进教师积极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劳动教育科研的基本素养;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增强体力,锻炼意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爱莲,张世珊.凸显以人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教育教学督导观[J].當代教育论坛,2005(11).
[2]樊品祎.新课程下的区域教学督导评估研究[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潘璋荣.教育教学督导实施应避免“硬性丈量”倾向[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10).
[4]卢秀效.谈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2).
[5]赵荣辉.论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J].教育学报,2017(01).
[6]张蕊.农村小学生劳动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