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

2022-05-11 18:45张海龙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

张海龙

摘 要:当前的教育环境当中,教育部对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应该加强德育指导,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培养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健全其人格,提升其思想品质。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和德育工作存在紧密关联,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堂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2)11-0162-03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ZHANG Hailong (Baimiao Township School District, Kongtong District,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should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guidance, take education as the basis, and take moral education as the first educational concept, cultivate the valu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persona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thinking. The content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ork of moral education, so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classroom.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Moral education

素质教育环境之下,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立德树人要求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品德的培育。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生观初步形成,依托道德与法治课堂,展开德育工作,能够让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紧密关联,对学生思想加以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在中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目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同时,可同时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1.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程,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德行意识、高超的法治素养,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逐步提高。积极开展高质量、创新性课堂学习活动,为学生逐步构建和谐、高效、多样、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巧妙借助多元化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理念与认知,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维逐步形成。将《道德与法治》与中小学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适用性,为学生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有利于强化德育育人成效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推进德育进程,为学生提供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理念超前的德育环境。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思想,有效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逐步树立学习思想、培养核心认知提供助力。另外,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任务,通过有效教学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案例和思想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驾驭,为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维意识做好铺垫。有效提高“立德树人”理念落实,让中小学生从生活、学习的点滴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彰显中小学德育的重要优势,全面增强学生感受生活、融入社会、拓展学习的综合能力,体现“德育”教育整体成效。

(3)有利于优化实践教育过程

在当前多元化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实践教育帮助学生积累实践学习经验和体会,促使学生了解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魅力与本质,增强中小学生的德行素质、行为品质、人格魅力,为学生逐步开展高质量、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进而加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教育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理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行素养,加速德育进程,从而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德行教育等工作。推进我国中小学生思想改革发展进程,助力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思维、培养学习意识,进而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内涵。F9ABC1E5-C17C-4E0D-B5A2-A1862E8222C7

2.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的有效策略

(1)利用教材整合德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属于中小学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小学生行为习惯、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较为有利。所以,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以此作为载体,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体会道德与法治、德育内容二者之间的关联,能够从身边生活当中入手,自觉形成规则意识,树立诚信观念,养成遵纪守法行为习惯。

比如,“安全记心上”内容地教学,笔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规则教育内容,选择违背交通规则的案例,通過数据的方式呈现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学生伤亡事件,让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在生活当中自觉遵守交规,珍爱生命。为了保证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对于交通规则快速记忆,树立法规意识,笔者利用“交通安全歌谣”的方式,讲解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从小形成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

(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德育

第一,故事讲解。

在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有诸多栏目适合应用在德育工作当中。像“交流园”、“知识窗”、“故事屋”以及“阅读角”等,可以对教材内容深度分析,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的环境下,感受学习情境,受到道德内容熏陶,提高道德品质,还能增添课堂活动趣味。

比如,“我很诚实”这一课内容当中的“故事屋”模块主要讲解了“明山宾卖牛”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明山宾家境贫寒,然而他在卖牛以后却告知买牛者自己的牛患过疾病,于是买牛人要求他退钱。部分学生认为主人公的做法有一点“傻气”,还有的人认为主人公的品质令人敬佩。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观点,笔者设计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要求学生相互讨论,体会故事当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学生讨论以后,笔者总结“诚实是中华民族传统之一,也是人立身于社会的重要根本,我们应该学习主人公诚实守信的行为”。

第二,情境创设。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当中,融入了法律常识。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高度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构建学习情境,通过细节渗透德育内容。防止课堂德育渗透流于形式,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将《道德与法治》德育价值充分发挥。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故事讲解法,呈现教材知识,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细节,培养其法律观念。最后让学生能够自觉履行义务,对于社会道德、法律持有敬畏之心。情境创设需要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通过情境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了解其思维发展和品质发展,对学生展开引导,使其他们对客观事物形成判断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公民基本权利”内容地学习,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同学A将同学B头像制作成卡通人物,并且在朋友圈内发布,还呼吁他人在图片下方恶意评论”,“在这一事件当中,A学生的做法正确吗?”通过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加以总结,最终得出结论“A学生的做法错误,因为他并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而且还产生了侵权行为,侵犯了同学B的肖像权”。通过这一情境,让学生明确公民要行使自身言论自由权的时候,不可对他人尊严或者人身权利造成侵害,只有把握这一前提,才可按照自身意愿,表达言论。

第三,角色表演。

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喜欢表演,所以角色表演也可以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活动当中融入德育要求,让学生在表演时,明确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比如,“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内容讲解时,为学生设置两个表演主题,主题一内容为“妈妈在偷看小丽的日记,被小丽发现以后,她感到很生气,小丽应该怎样做?”主题二内容为“涵涵长得有点胖,经常遭到他人的嘲笑,在生活当中她很苦恼,应该怎样做?”要求学生围绕上述主题,设计情节和台词,小组合作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学生的表演过程,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维护他人尊严,进而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第四,问题引领。

《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主要是对中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行塑造和培养。所以,在德育渗透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观念,跳出传统灌输式教学应用的弊端。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辨析,使其能够联系实际和生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故此,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提问引导方式的运用十分重要。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想碰撞,形成精神激励,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才能将其品德素养外化于行。

比如,“共奏和谐乐章”内容讲解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节奏与旋律”内容,笔者在课前抛出问题“小团体是否一定会发展为小团体主义?”让学生进行思考,相互交流探究,之后为学生展示班级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以及各类比赛的图片,引领学生思维,辅助其深度思考小群体组成和发展对于班级整体产生的积极影响。之后让各组成员分别描述自己对群体生活有哪些感受。根据学生回答,笔者继续提问引领“小群体、集体二者之间是否会发生矛盾?”为了让学生理解问题,笔者还组织学生观看情景剧“我是老大”,让其直观感受小群体、集体等生活当中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明确拉帮结派这种小团体主义会对集体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问题的设置契合中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的问题也是学生常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其展开思考和辨析,寻找矛盾处理方法。这种方式在课堂上能够在回答问题过程当中受到启迪,观看表演过程受到德育熏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能够明确是非。

第五,实践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德育融入可以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引导,为其能力发展指明方向。但是,若单纯利用课堂教学途径,使用口头讲述方式传达教学内容,就会影响课堂效率,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对此,需要教师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培养作为目标,展开教学。F9ABC1E5-C17C-4E0D-B5A2-A1862E8222C7

比如,“让我们学校更美好”内容讲解过程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一说学校当中的美景。之后,组织主题活动“绿色校园有我的贡献”,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调查活动。明确校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制定改进方案,对于校园进行改造。这一实践活动不但契合教材主题,而且对于学生热爱校园的意识培养也极为有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期间,能够形成团结意识和合作观念,自觉接受德育,完成教学目标。

(3)联系生活感知德育要素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其育人理念当中认为社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要引领学生参与生活,体会生活,感受教育价值。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部案例的编写贴近生活,因此,为德育渗透联系生活提供了良好契机。在育人阶段,教师应该从生活出发,对教材内容加以改造,让教学过程针对性更强,选择贴近学生和生活的内容,深化其学习体验。

比如,“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生活当中的交通工具进行观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交通行业的多样化发展呈现出来,用直观的生活场景,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繁荣与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培养其爱国情怀。与此同时,还可以将交通法规、社会道德等内容用生活情景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生活当中的德育要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

3.结语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渗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德育要素,以理服人,用情感人。做到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滋养学生心灵,营造生动的课堂育人环境,占领课堂阵地,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完成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

[2]章小英.“法”润童心路径探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2017(10).

[3]王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设情境渗透德育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1(19).

[4]邹凤芹.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1(20).

[5]楊旖旎.刍议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1(12).F9ABC1E5-C17C-4E0D-B5A2-A1862E8222C7

猜你喜欢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