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巧巧,王志强
日本早在2008年就强调在未来的教育里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美国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多种交流能力、非公式化问题的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我国教育部提出未来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国家基础建设的完善以及互联网空间的搭载技术完备的情况下。[1]学术界在未来教育形态方面主要围绕着“自主学习能力”“弹性学习”“自主学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关系”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认为需要厘清未来教育的科学走向与规律,即未来教育是在技术支持下开展关注学生生命内涵的丰富的综合性活动且没有边际限制的交易场所,“技术中人的成长”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的核心,未来的教育中OMO(Online Merge Offline)教学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2],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同时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教育的目标之一[3],接续“历史与传统”,强化“反思与批判”,深化“对话和交往”是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4]
从内在逻辑来看,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多有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英语教学方面则表现为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记忆能力等都相差较大。除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外,高校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译等各能力的培养力度上也是不均衡的。虽然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逐年增加,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与2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生源数量的急速增长,优质的教学资源已经远不能满足这种巨大的需求。
从外在逻辑来看,当今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各国将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直指教育现代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高校外语教学作为党和国家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镇和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使命在肩,大有可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高发展阶段,各领域都需科学把握发展阶段,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教育新范例为统领,展示新作为,让高校更好地服务未来、引领未来。
从耦合逻辑来看,在未来,教育无法成为一个独善其身且孤傲的存在,教育从来都应置身于社会与时代变革的情境中,扮演着连接人与外界的纽带。而探出头去瞭望当代社会,甚至远眺未来文明,都是教育研究者必修的功课。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三新”教改工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手段)的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核心难题,特别是“卡脖子”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英语的历史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在技术和不同媒体形式方面经历的转变,并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移动”,去欣赏英语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发展自己的创造潜力,培养批判性分析英语语言的能力,在各种体裁、模式和媒体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建设高质量英语教学体系等等,这些都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确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和新起点,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和知识创新对于国家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性和决定性影响,建设符合未来社会培养要求的英语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教育学家纽曼认为,大学就是一个通过自由教育追求真理、培育理性的地方。在理性大学模式下,无论哪个阶段,英语教学的质量保障都体现出“红利”与“阵痛”并存的显著自治特征。现代高校(大学)的产生可追本溯源到中世纪,在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后,逐步从外在的神正论转向内在的对理性的追求。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新大学运动”的出现,强调市场驱动、回应社会需求,与工业形成紧密联系。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曾经用质的规定性来阐述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系统的特点,从其理论的出发点来看,揭示的是“量”的扩张,从其实践价值来看,是提醒人们关注“质”的变化,质的规定性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理论的核心。[5]现代英语是1500年以后形成的,中国最早认识到应当通过学习英语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是被称作“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由于发现学习英语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学习英语,最先进入的是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学校和书院。1862年创办的同文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也是正规英语教育的开始。1866年创办的船政学堂,在教授航海专业各学科时均全英授课。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部分高中将英语作为必修课,到了80年代,英语成为中国初中、高中、大学的必修课。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其中,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有1080所。
从实体角度出发,英语教学的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从非实体角度出发,教学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的发展状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校风等。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英语教学课堂的观察,我们发现高校英语教育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英语教育理论研究薄弱。教师们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与实际的课堂教学需求相去甚远,教师得不到理论的直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主要依靠集体或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
2.教学过程缺乏创新且教学手段单一。高校主要依存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机械的句型操练占去了大量时间,学生被迫用汉语理解其内容或经常分析语法形式以便弄懂词义、句义,输入量不均衡,情感过滤严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语言习得。
3.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模糊。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把教材和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唯教材是从,且偏重工程思维,技能训练脱离生活,强调应试策略,追求考分排名而忽视学生能力。
4.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机械且滞后。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教材为中心,只依托教学材料单向决定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缺乏有机联系,学习生态系统局限性强,学科间交叉、复合融通性差。
5.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标准“一刀切”。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评估主要依托“终结性评估”,忽略了“形成性评估”,考试评价“一刀切”,缺乏定制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未来教育虽然发生在未来,却是现实教育的合理延续。高校英语教育空间大致经历了单点空间、散点空间和异点空间三次阶段性变化。在每个阶段内,英语教育在环境空间、知识空间、交往空间和制度空间四个维度都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在变化的进程中,高校、英语教师与学习者等主题要素的空间流动频率加大,尺度增加,流向由内向外为主;资源与政策等客观要素的空间流动强度加强,频率增高,流向由外向内为主。[6]
打破现状和培养可持续的创新教育是理想的教学生成空间特征,但英语教育体系形态的地方特色与空间多样性存在不足,从英语教育生产空间挑战的视角看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有待加强;英语教育空间同质性强,各高校特色发展力不足,学科间融合交叉授课能力有待提高;英语教育制度衔接性不足,英语与教育、英语与知识、英语与职业连接不通畅,缺少与职业英语教育、终身英语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学习流动空间亟待提高,易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7]
以联合国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能否充分满足受教育权的需求描述为依托,提炼归纳出英语教育的“4A”基本特征,即可得获性(Availability)、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可适应性(Adaptability)。高校英语教育需形成更具弹性的教育体系,通过重心迁移实现定中求变,打造双轨多元结构,为形塑我国高质量英语教育体系的完备“4A”特征奠定优质框架。[8]这一体系由两部分构成:
1.增强“外部循环体系”的有效衔接
在可预见的将来,主流的价值创造会发生在知识-价值共享联结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中,英语学习的前景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复杂,我们需要重新塑造和改变教学模式,尝试在生态系统中动态地寻求学术联盟和资源合作。这就要求高质量的英语教育具备跨学校内外边界的能力来分享资源、思想、知识与技能,即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在英语人才培养上的角色、资源、需求等互补增强,使外部循环体系中的参与主体在未来英语教育教学体系及英语人才培养上实现目标理念一致性、培养需求的精准对接以及培养机制的协调性。
2.保证“内部循环体系”的深度互动
即构建高校对外开放的英语教学理念目标—师资建设—教法—教材—学生—教学评价保障六位一体的高质量英语人才培养的“内部循环体系”。经过对部分高校的问卷调研发现,学习者的英语技能成长需要经历初步自学、内外交流、学习实践、理论培训,再到更高一级的自学,并不断螺旋式上升。这种学习赋能模型如下图(见图1)。对于学习者而言,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转变成有效的记忆,也就需要高校、教师及学习者本人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记录下来并存储在固定的知识库中,供学习者持续学习和应用,打造高度的互动性,在英语人才培养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与优势互补。
图1 学习赋能模型
英语教育在未来空间的同质化竞争和改变中变中求序,新格局和新秩序也在逐渐酝酿。英语教育具有深厚的学科内涵,不仅具有工具属性,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在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思辨创新能力、文化鉴赏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天然优势,是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支撑。在回应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谋划未来发展、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国际输出能力可突出以下三个图腾标杆:
1.学习链、教学体系层次升格
以世界历史、区域国别、全球治理和人文素养等为切入点,推进通识教育和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英语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拓展“应用型”系列课程建设,推动跨学科交叉课程布局,形成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模块结构和课程体系,推进本科、研究生英语学习课程共享机制建设。将人文阅读课程代替原有的英语精读与泛读课,丰富和完善知识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三大板块,从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中心转向提升人文综合素质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另外,在全球化视域下,高校应大力鼓励师生多渠道开展话语实践,提升话语能力。如创建“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人文实验班”,设立国际化交流课程、中外文化比较课程及研究方法类课程等,并适当开展国际田野调查,进行专题调研,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科能力和话语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具备优秀的语言交际能力、全面的区域国别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卓越人文素养的外语人才,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石和知识体系。
2.教学角色、教学手段分类升级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端基础设施的运营/运维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提高,“模块化”或“元件化”的联合形式对教育范式的影响日愈加深,高校英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需重新设计教学任务,结合创新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沟通和倾听、协作意识等软技能,将传统的多个教学角色的工作分解、重组和扩展,形成复合型岗位工作并赋予新的意义,因为教师是办好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而技术可以为出色的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各高校应重视语言交际工具和知识工具的双重价值,鼓励教师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运用“SAPIE”技能(会检索信息Search、会获取资源Access、有良好的课堂呈现Presentation、做好网络交际与交互Interaction和合理完成教学测试与评价Evaluation)进行英语教学,思考和探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绩效和效度,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碰到的技术痛点,逾越“技术鸿沟”。[9]
3.课程内容、教学资源集成整合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这一辅助手段的同时,还应继续重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因为在常规学校环境中,英语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对于学习成绩高低有重要的影响。自我监控学习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学习者对认知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导航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认知策略,高校可搭建阅读课、写作课等与英语相关课程的“课程中心”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并利用“课程中心”平台直观导航功能,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践行课前问卷调研—教材编撰—慕课导入—课堂教学—课后语音诊疗坊—全学段个人语音档案的教学手段,并积极集成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促使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立体化PTCA”模式诞生,即教法创新—问题导入(Problem-oriented)+技术驱动(Technology-driven)、技术创新—案例阐释(Case Study)+拓展应用(Application),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并循环促进,授课教师需掌握多种技能解决课堂复杂维度问题,最大限度地运用技术与教育时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立体化PTCA”模式构建图如图2所示。
图2 “立体化PTCA”模式构建图
人本主义(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兰塞姆·罗杰斯)认为,学习者的感知、情感、信念和意图导致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人本主义者强调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标准化使学校像工厂一样运转,教学过程像生产线一样工作,学生看起来像标准产品。“互联网+教育”带来了变化,并重振了教育。[10]毫不夸张地说,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的高校,每班学生人数约为45人,而小城市或城镇的学生人数可达60人左右。仅一位英语老师就要面对如此规模的班级,不难设想授课教师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每位学习者。面对未来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如何“定向调控”英语教学,促成良好的学习生态系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定角色,定向调控创新与应用
目前,高校英语教育的外部环境呈多样性,管理任何创新和应用过程都是多方面的任务,创新与应用不再是封闭在一个组织内部,而是处在合作伙伴多样性的环境中,我们已身处教育创新和个性学习应用交融的生态系统中。教育创新和个性化应用需要通过一个和多个连续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需要我们定义一组主要的职能角色:教育政策制定者、英语教学团队、智慧课堂发起者以及生态学习者,来确保英语课堂各阶段有价值的教学投入并减轻生态学习者的关切。这些职能角色的活动包括确保各自领域内知识流动、学习效果稳定、创新适宜性以及协调、教材制定和有效反馈,用教材定向调控教学设计,并通过智慧教学授课模式对该门课程进行精准且明晰的评价考核(4大职能角色在教学流程中承接与贯彻力如图3所示)。反之,学生应通过良好的学习生态定制个性化学习战略目标,并及时做到有效沟通和反馈,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由选课”,并逐步实现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的自由选课,同时建立健全免修、免听、重修、转专业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图3 4大职能角色在教学流程中承接与贯彻力
2.促培养,精准滴灌教研与育人
积极探索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英语和“新文科”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大力推动英语学科与非语言类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文社科与现代科技融合。“精准滴灌”就是根据未来就业前景前瞻性培养具备卓越英语能力且融通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能力的拔尖研究型人才和国别区域全球治理紧缺人才。学校大力推动科教协同,建设学术共同体,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学习者为本,实施完全学分制,以此来培养英语人才,开展科研,服务社会,教研一体,建立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如高校英语教学从“听说读写译”的传统模式,可创新发展为“读写思辨创”:大一主要聚焦“听与读”,大二聚焦“读与思”,大三聚焦“思与辨”,大四聚焦“辨与创”。从专业特色型、多语复合型、战略拔尖型三大类型探索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建立畅通渠道。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加以部署,面对英语教育研究的多样性和争论性,英语教学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如何塑造发展新优势?如何打破“专业成才容易,精神成才则难”的枷锁?
首先,我们应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辨证立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从全局出发看问题,帮助教育者突破唯“语言”和唯“成绩”的偏狭之见,在“总体论”思维中涵养哲学思维,进一步规范语言表达,从而使我们对纷繁复杂的英语教育拨云见雾,对英语教育中的二元对立与二元超越有更清晰的整体认识,达到对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本质和学习规律的透彻理解和充分把握。聚焦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与研究,关注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和行为规律,帮助其更广泛和创造性地思考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全面推进高校英语学习革命。
其次,树立教育自信,充分发挥外语通识课程在阐释世界文化异同、促进文明互鉴、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开设“中国文化走出去实验班”“汉英笔译卓越人才培养教改实验班”“国际人才组织教改班”,培养英语语言技能扎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思政教育+英语教学”“思政教学+语言教育”“党建活动+英语学习”的育人模式,完善“特色双语思政课”“英语专业思政”和“综合素养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真正以行促学,知行合一,提升英语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实现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全覆盖。引导学生发挥英语学科独特优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传递网上正能量,在互联网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世界民心相通的美好愿望。
未来社会的变化必将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同时英语教育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结合未来社会变化的特征,增强未来意识和未来眼光,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11]未来英语教育将借助高级分析、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从所需建立的目标、条件、策略、英语网络学习监督和评估系统出发,尝试探索可行的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从一个不频繁、耗时的过程转变为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过程。用未来研究方法理性预见高校未来英语教育,以历史性、系统性、敏锐性、计划性、过程性的视角预见未来,推进高校外语教学高质量发展,这是外语教学内涵化发展的高级演化,是未来高校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的突破进阶,在智能技术的强力推动下,我们必须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建设“高质量英语教育发展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