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勇
摘要: “云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并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由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平台建设、资源建设走向实践应用,以商业领域的应用最具代表性。该文基于高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云教育”活动的问题分析,结合笔者“云教育”实践的总结和认识,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云教育”内涵建设及实施策略进行思考、探索,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云教育”实践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疫情 云教育 自主学习 问题分析 内涵建设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4(a)-0000-00
Thoughts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Clou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Peiyong
(Tianfu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2105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loud educ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has gradually moved from theoretical research, technical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construction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with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 in the commercial fiel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loud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situa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cloud education" practice, explores and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clou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help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cloud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pidemic situation; Cloud education; Autonomous learning; Problem analysi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云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并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由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平台建设、资源建设走向实践应用,以商业领域的应用最具代表性。学校现代教育的今天,“云教育”虽普及率不高,但“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教学实施手段,正促使着教育与信息技术真正走向融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真正走向整合,而“线下+线上”混合是“云教育”介入下的学校教育的新特点。从长远来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和发展“云教育”,是推动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在“云”时代背景下,云计算、云服务、教育云等虚拟化资源遍地开花;超星、慕课网、爱课程、班云课、网易云课程、腾讯课堂等智能云教育及在线学习平台层出不穷;全国范围内智慧校园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持续推进,以上条件都为各类学校开展“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1 疫情期间高校“云教育”活动的问题分析
纵观来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各类学校对“云教育”的认知和应用还十分有限,以高校为例,除国内部分优质和“云教育”先驱高校外,其他高校在“云教育”方面大都处于小范围探索和试验阶段,众多教师对“云教育”的认知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甚至相当多数教师对“云教育”存抵触和排斥情绪,而教育教学仍以“线下”为主。2020年初因疫情的影响,大、中、小学延期开学,“云教育”作为“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应急手段,被广泛应用。从客观角度来看,“云教育”的发展和应用是大势所趋,但此次“云教育”的應用大有“形势所迫”和“仓促上阵”的特点,众多教师在对“云教育”缺乏认知、缺乏准备、缺乏实践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广大学生在打破惯有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的情况下仓促应阵。此次“云教育”的情况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全国范围内跨出了“云教育”探索的重要一步,这是“云教育”试验大胆的一步;忧的是来自学生、家长、教师的综合评价反馈仓促之下的“云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现后疫情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已普遍开学,以高校为例,众多高校以此次“云教育”探索和实践为契机和出发点,普遍在后疫情时期践行“线下+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期推动教育教学的革新和发展,基于此对特殊时期(疫情期间)的“云教育”活动进行再梳理、再认识、再思考,对未来长期“云教育”实践和应用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1.1 教师对“云教育”的认知偏差
“云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教育模式创新,其基础是互联网和信息数据资源的高度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技术与教育信息资源融于一身,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云教育”通常基于“云教育平台”,是集教学、管理、学习、互动交流、资源共享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新教育模式,具有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且汇聚海量的教育资源、教学成果,借助互联网平台突破了教与学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不仅能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还能适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但众多高校和教师在开展“云教育”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云教育”就是在线直播教学。将教学目标的达成简单、机械地转换为在线直播教学,甚至全天候满堂灌,用高频率的考勤约束学生的线下行为和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用提问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这样的教学并不是真正的“云教育”,本质上是“填鸭式”教学的线上版。
第二,认为“云教育”就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教师筛选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在线辅导或答疑。此种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仅仅是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在线“自主学习”不仅具有盲目性,网络教学资源还因学生受众的差异和变化,缺乏针对性,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及作用也大大降低。
第三,认为“云教育”就是特殊时期不能开展学校教育情况下的过渡形式,并不看好其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消极应对教学[1-3]。
1.2 学生在“云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
“云教育”倡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课堂于学生,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立足自身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体验者、知识的发现者和运用者,并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持续学习的动力。
在“云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云教育”的认知限制、经验限制,以及教学环境的突变,往往表现出教学的方法、技巧、策略的缺失和偏颇;另外,依托“云平台”,虽有海量网络学习资源,但由于学生群体的知识、能力、教育层次的差异性,众多课程难有十分匹配的资源,且教师自建适合“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需要长时间以及建立在庞大的知识框架体系上,故从一定程度上讲很难快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引导、启发,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亦是在探索中前行。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导致教师依托“云平台”的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然也就存在盲目性,且不易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更不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在疫情之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传统课堂为主,且接受多年的注入式应試教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得到有效重视,故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的锐变,众多学生是一时难以适应的;另外由于学生群体知识、素养、自我管理等的差异性,“自主学习”能力也千差万别,甚至有些学生需要经过长期地引导和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再者,学生主要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如果没有十分匹配的学习资源,外加得当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则容易产生盲目性,学生所学亦会耗时费力,反而失去主动性、积极性。
1.3 学生在“云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教育缺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治学态度、才情、人格魅力、三观、作风、思路、方法、技巧等均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理解、欣赏、帮助亦是他们成长的催化剂。“云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展开,师生间处于互联网的两端,在这个过程中较难开展情感交流和课程情感要素的渗透。如何在后疫情时期的“云教育”活动中践行情感教育是广大教师应着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云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职责使命,人才培养以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引领。基于疫情期间高校“云教育”活动的问题,结合“云教育”的特点,要提升“云教育”实效,应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立足学生根本,加强思考、总结、规划、实践。笔者工作的院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下为笔者在疫情期间开展“云教育”实践的心得和体会,通过分享,以期为同类高校开展“云教育”活动提供思维借鉴。
2.1 认识“云教育”活动的对象
究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群体,他们或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优质生源”,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无不渴望成长、无不渴望进步、无不渴望被尊重和肯定”。曾经影响和制约他们发展的因素或有文化素养原因、或有习惯原因、或有性格原因……但笔者通过实践证明,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只要被肯定一次、或被欣赏一次、或成功一次,或闪光一次,他们就会持续迸发出强大的成长动力,制约成长的因素或许都还在,但通过持续引导,它们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弱,被逐渐克服或修正。综合来看,他们的可塑性极强,成长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2 “云教育”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
关于如何有效开展“云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其关键不在学生,因为我们较多的学生在学习面前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如学习没有兴趣、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差、学习没方法,而且在海量的知识面前、厚厚的书本面前,加之学习模式和环境的锐变,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是盲目的、无头绪的,故如何有效开展“云教育”,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方法、教师的引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云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感、方法感、渐进感、成就感。
目标感即让学生知晓学什么,并明确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应用什么、拓展什么。
方法感即如何学习、如何应用、如何拓展、如何提高。
渐进感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点串成线、组线成面。
成就感即完成学习目标,获得肯定、收获能力、取得进步的大小成就感,成就感的获得是形成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
2.3 互动交流是“云教育”开展实施的催化剂
互动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互动交流、语音互动交流、直播互动交流,具体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交心、分享、讨论、指导、答疑。
第一,在互动交流中将“尊重”带给学生。有尊重才会有平等,有平等才会有信任,有信任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也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端架子、不恃才自傲、不言语偏颇、不崇优贬低;有热情、有激情、有笑容、有态度、有专业;激励上进、崇尚勇气,以上即为笔者理解的“尊重”。
第二,在互動交流中将“魅力”带给学生。良好的仪表、规范的谈吐、昂扬的激情、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进取的精神、正确的三观、扎实的学问。身正为范,为学生展现良好的知识底蕴、职业(道德)形象、人格魅力。
第三,在互动交流中将“信心”带给学生。深度解读课程,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化学习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变不知所措为明确清晰;构建初步学习兴趣,鼓励思维活跃、积极提问,倡导高效、自主。
第四,在互动交流中将“规范”带给学生。让学生认识规范、明晰要求,树立“规范”意识,并主动遵守规范;鼓励优秀、鞭笞不足、警示懈怠。
第五,在互动交流中将“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带给学生。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路径,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学习兴趣,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 应用型本科高校“云教育”实施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故在教学中大部分课程都应注重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并将案例教学、实证分析、实践训练贯穿在课程始终。
3.1 在教学模式上,探索运用“狩猎场理论”
在“云教育”活动中,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利用“云教育平台”的资源、管理、评价优势,着力把“云教育”课堂设置成体现“丛林法则”的“狩猎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掌握“生存”本领,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教师为学生创设与社会规则相符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情景,并布置工作任务、设置学习目标,制定规则以组织激励和监督实施;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及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体验式学习者,并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教师通过核心知识点归纳(课件)、理论或实践视频教程录制、教辅及拓展资料的准备、直播分享,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素材和方法指导;通过任务设置、实训安排、作业布置等组织教学,以达成学习目标;通过通知、讨论、答疑、任务管理、考核评价等手段来指导、帮助和督促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
3.2 在教学组织上,采用“雅典式教学思想”
在“云教育”活动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角色转换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教师立足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加强核心理论知识的归纳和典型案例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深刻的体会和领悟;加强教学方法设计,强化在案例教学中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加强作业设计,坚持以案例分析、实践应用为重要内容和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去研究、分析问题,提升立足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思考、总结、运用,倡导高效、自主;扎实答疑、指导环节,指导、帮助和督促学生去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在问题讨论与解决、实践开展、互助合作、帮扶答疑、推进“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作用;邀请辅导员老师参与到学生管理、问题管理、数据统计、意见收集等工作中来。通过以上举措来构建“学习共同体”,并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3.3 在教学实施上,始终坚持“因材施教”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设置合理、渐进的教学目标,并将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及应用实践巧妙地融于各目标点,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供持续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说,将总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分解成多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又分成多个难度适宜的任务点,让学生能够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掌握;通过云平台发布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和作业,巩固理论和实践;通过在线答题、互动讨论、作业批改、实践跟踪、在线答疑,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和解决不足;通过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指导、敦促和帮助学生去学习、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7]。
4 结语
未来,不管是对传统教学的丰富和补充,还是作为独立的手段应用到教学中,“云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直接参与者,还是教育成效的关键决定因素,故教师应充分转变思维,积极响应“云教育”的形式任务,主动学习、研究“云教育”的规律特点,强化“云教育”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并坚持终生学习,常态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以适应教育发展各个阶段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志堃,林亮,李丽智.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7):192-193.
[2] 顾建荣.基于云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9(2):121-126.
[3] 江晓燕.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4] 曾臻.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5] 王守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8):161-162.
[6] 于孟晨,马鑫一,王艳,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2):105-111.
[7] 吴超凡.沥青罩面层对玄武岩纤维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温缩应力的影响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2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