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忠 宁玉红 张奇峰 徐 翯 张秋洁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 100029)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①,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途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不断输送优质人才资源的根本保障,是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处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的关键期,学校全面履行内涵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类型教育。党中央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实现教育要素与市场要素的深度融合。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及时调整专业群布局,持续升级专业内涵,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与办学积淀为依托,以面向产业结构、服务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变革教育资源组织方式、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为抓手,确定合理的专业群构建原则、厘清组群逻辑、优化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点和着力点。
学校坚定扎根京华大地,服务民生福祉,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学校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④,以学校资源禀赋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明确专业群构建逻辑,即关爱“生命健康”,呼应“民生热点”,建设面向“一老一小”的康养护管育专业群;关切“安居乐业”,强化“民生保障”,建设面向基层社区的人力社保专业群;关注“居稳行安”,支撑“民生安全”,建设面向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的城市安全运行专业群。专业群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学校专业群布局
学校理顺群内专业结构关系,提出“求同存异”“动态融通”原则。一是聚焦群内专业在行业背景、服务领域、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共性,确保专业群在教学组织实施中的通用性;二是厘清各专业培养目标和面向的就业岗位群之间的差异,确保专业群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三是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确保专业群伴随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升级的动态性;四是促进群内专业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确保专业群多样化复合型发展的融通性。
组建专业群的主要目的是在群内专业之间实现课程、师资、实训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其中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核心。在整合专业群内课程资源时,学校立足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和专业课程体系需求,从专业群的共享平台中获取优质课程资源,如人力社保专业群共享国家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通过提炼共性、尊重个性,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
组建专业群形成集群优势,实现“1+1>2”的目标,需要以系统视角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学校专业群建设的主体单元是二级学院,学校赋予二级学院自主权,使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享有更多改革与创新空间,更好地发挥其集成功能。对于跨学院、跨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学校组建了跨专业课程开发团队,充分了解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岗位需要开发难易适当的课程;统筹规划公共基础课,主动深入专业,课程中尽量选用与专业或专业群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兴趣。
对专业群建设的成效应有导向清晰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专业群发展目标、服务面向与当前产业结构是否适应;二是专业群的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开放共享;三是专业群的结构和机制是否能随产业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适时解构和重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五育融合”是将“五育”融入学生课程、活动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最终实现高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⑤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分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五育”边界,推动课程教学融合、跨学科学习方式融合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融合,深入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有效路径。
依据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分析结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不同的职业能力组合呼应岗位和职业需求。课程内容以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相匹配,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即获得一项职业能力。按照人才培养的逻辑内涵,探索因材施教的课程地图。课程体系整体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技术技能基础课(含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综合应用课和专业拓展课。公共基础课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除必修课外,结合学校专业禀赋,开设体现民生福祉和人力社保特色的公共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技术技能基础课围绕专业群通用技能或支撑职业岗位所具备的基础技术技能设置,不同专业群间可以为其平台探索课程共通互融。专业核心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要求开设。综合应用课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就业去向或重组“1+X”课程需要设置。专业拓展课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开拓视野而设置。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基础实训-专业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以独立的实习实训课程或课内实训学时的形式呈现。
基础实训主要指公共基础课实训和技术技能基础课实训,是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应用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旨在强化人文艺术、运动健康、信息技术等通用能力训练,强调专业群通用技能训练,强调支撑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技术技能训练,如常见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专业耗材的认知及鉴别,电路的搭建、测量和故障排查等。
专业实训主要指专业核心课实训和专业拓展课实训,是胜任职业活动所需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和拓展技术技能的训练,旨在强化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专业实训室完成系统搭建、运行检查、操作维护和故障排查等。
综合实训主要指综合应用课实训,是为解决企业综合的、复杂的真实工作任务而设计的综合类、项目类或X证书类训练,旨在强化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优化、重组和创新。
以三级实训教学体系为主要载体,并行开展劳动教育,融入式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渐进式形成职业素养,强化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创新创业意识,打造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逐步构建由社会实践活动、三级技能大赛、课外创新创业创意活动等环节构成的双元实践教学体系。二级学院根据职能禀赋自主设计,学生全员参与,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属于第二课堂,对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专题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宣传、社会调查等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通过文学、艺术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通过体育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引导积极运动、适量运动、快乐运动、健康运动,培育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通过校级、市级和国家级各种技能大赛,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活动,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培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深化“三教”改革是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通过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师资队伍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养必修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育人一线作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切实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专业特长,举办和参与面向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宣讲活动,为实现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固化的大思政格局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教师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与兄弟院校、产业导师、企业专家等共同成立虚拟教研室,开展联合教研,共商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课题,提高教师参与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与企业合作,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设计能力,提高组织或参与结构化模块式教学的能力;培养1+X证书制度种子教师;积极组队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
积极提升教师“智力”服务水平。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开展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教研互促;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地方企业发展。
深入开展“课堂革命”,强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树立基于学习效果的教育(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以学习进步为根本,创新高品质学习设计,全面实施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校企联合开展课程建设,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改革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成果为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加快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拓展教与学的时间空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科学设计课前、课中及课后教与学的活动,树立职业教育大课堂理念。重视对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动态监测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服务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引入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及时融入教学,尤其是准入类职业资格,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引导,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站在政治立场讲好学术;注重坚持深透的学理阐释,以深厚的学术涵养征服人,站在学术的立场讲好政治;注重坚持鲜活的价值塑造,以生动的事例感染人,把学术与政治融于教学情境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紧密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和两个国家级培训基地重要平台,进一步打造“人力社保”“康养护理”“经贸电商”三大培训板块,通过培训课程菜单式定制化,整合优化培训资源,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鼓励编写反映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
坚持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遵循,完善教材规划、编写、审核、出版、评价监管机制;严把教材选用关,加强教材规范选用。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确保专业教材及时动态更新。
重视人才培养数据采集,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分专业分析人才培养工作关键数据,深挖存在的问题,反思改进建议。重视毕业生跟踪调查,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分析学校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推进学校及各专业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工作诊断,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把好质量内部保证的过程和出口。制定专业考核方案,形成各专业“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全校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教育教学科研,建立健全“吹哨报到”制度。
总之,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继续坚守提升质量的核心目标,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规律,找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努力建设首善融通卓越的现代高职学院。
注释:
①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②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④ 王社建,《“七有”“五性”解读》,《北京支部生活》2020年第01期:七有”是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在所居、弱有所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五性”是指反映市民需求的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五个方面,是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2018年1月12日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提出的。
⑤ 宁本涛,《“五育”融合:何谓、何来、咋办?》,《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