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权, 许林英*, 龚燕京, 张琳玲
(1.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慈溪 315300; 2.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 慈溪 315300)
叶菜类蔬菜喜氮,农民也有多施氮肥的习惯。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属沿海冲积平原,土壤特性多以盐碱性夜潮土为主,素以种植叶类蔬菜为主,土壤含氮量多处于超标水平。当地大白菜种植以秋冬季为主,在12月至翌年2月收获,春季鲜有地产大白菜供应。为增加春季大白菜供应,引进耐抽薹的春季大白菜,经过多年多点的筛选试验,品种HCH-01产量高、口感适应性好,在当地已有不小的种植面积。适施氮肥,多施钙肥和巧施硼肥有利于促进结球、叶片含水适中,而且还有利于春季储存、延长货架期[1]。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多施氮肥产量高的观念,这一方面导致大白菜烧心现象日趋严重,另一方面使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更好地提高肥料效能,同时也为配合国家肥料减量施用的要求,本课题组在引进、推广适合本地春季栽培中小型大白菜品种HCH-01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不同用量的肥料试验,以提出盐碱土最适肥料施用量,便于指导实际生产。
试验于2021年在慈溪市长河镇晨义果蔬农场进行,试验田土质为夜潮土,肥力中等,前作花生,土壤肥力均匀一致。供试品种为从北京高思顿种子有限公司引种的早春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HCH-01。
试验采用128格育苗盘。所用基质体积配比:东北泥炭∶珍珠岩 3∶1,再添加1 kg·m-3过磷酸钙,以增加磷的供应能力。
试验共设10个处理,667 m2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施用量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和0 kg,以0 kg为对照(CK)。采取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3.04 m2,小区间隔0.4 m,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种植6行,株行距0.4 m×0.4 m,行长9.6 m。各处理统一667 m2施硼肥(持力硼)0.5 kg、钙镁磷肥(P2O515%)10 kg,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2021年2月21日播种育苗,每穴播1~2粒种子,3月27日移栽,按高产栽培标准防病治虫。5月18日开始收获。
试验期间记录各处理的生育期。
根据文献[2]的标准,在4月16日莲座期田间测定株高及株幅;在结球硬实达到80%以上时一次性收获,收获时每小区取中间2行10株进行室内各项性状调查考种,按小区计产,并调查单株外叶数、外叶长、外叶宽、叶球横径、叶球纵径、短缩茎高、短缩茎横茎、单株毛重、净菜率等性状[3]。
试验数据分析采用GP-Install数据统计和LSD方差分析。
从表1可见,本试验因使用穴盘育苗,各处理的出苗期、移栽期、莲座期、收获期,及全生育期均较为一致。
表1 春季大白菜HCH-01各复合肥施肥处理的物候期表现
由表2可知,各处理株高27.5~36.7 cm,处理2最高,对照最矮;株幅46.6~53.7 cm,处理6最大,处理5和8最小;外叶数为8.9~11.0片,对照最多,处理5最少;外叶长为38.5~40.9 cm,处理2最长,处理10和3最短;外叶宽为22.0~26.7 cm,对照最长,处理7最短;叶球纵径为23.3~25.2 cm,处理9最长,对照最短;叶球横径为11.4~13.8 cm,最宽的是处理9,最窄的是处理1;短缩茎为2.5~3.6 cm,最长的为处理2,最短的是处理3;短缩茎宽为4.2~4.7 cm,最宽的处理9,最窄的是处理1和4;各处理净菜率在57.08%~68.93%,最高的是处理4,最低的是处理7;单株净重为1.18~1.89 kg,最高的是处理4,最低的是对照。
表2 2021 年春季大白菜HCH-01各施肥处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由表2可知,这10个处理的平均667 m2产量为2 846 kg,处理4产量最高,为4 645 kg,比对照增产217.1%;处理5次之,为3 868 kg,处理6再次,为3 513 kg,分别比对照增产164.0%和139.8%;处理3第四,为3 031 kg,比对照增产106.9%;处理2第五,为2 894 kg,比对照增产97.6%;以上5个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7和8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9和1产量虽高于对照,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在盐碱性夜潮土环境下,光施硼肥和钙镁磷肥,不施氮肥,对大白菜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只有适施氮肥,大白菜才能获得高产。在667 m2施硼肥(持力硼)0.5 kg、钙镁磷肥(含P15%)10 kg的基础上,施复合肥 40 kg,大白菜产量最高,为4 645 kg,施复合肥50、60、30 kg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施肥量过高或过低均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仅代表该块土地的结果,对周围相似的土壤环境条件的地块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