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2022-06-11 00:50蔡娜丹崔萌萌戚自荣裘建荣赵梦佳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采收期慈溪市全生育期

蔡娜丹 崔萌萌 戚自荣 裘建荣 赵梦佳

(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慈溪 315300)

结球甘蓝别名包菜,是浙江省慈溪市的大宗露地栽培蔬菜作物之一,在慈溪市的常年栽培面积达2 000 hm2左右。紫甘蓝作为有别于常规结球甘蓝品种的特色结球甘蓝品种,其叶球色泽为紫红色或紫色,叶球形状为圆球形,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但是,紫甘蓝在慈溪市的种植发展较为缓慢,表现为引进种植时间短、种植面积少、主栽品种不明确等。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适合慈溪市种植的优良紫甘蓝品种,笔者特引进5个紫甘蓝品种,通过进行高效生产栽培,开展了种植表现对比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紫甘蓝品种共5个,分别为“紫甘85”“紫甘70”“紫春玉”“紫光2号”“紫红”。各紫甘蓝品种均于8月11日采用穴盘播种育苗,9月4日进行移栽定植,采用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株行距为45 cm×50 cm,每667 m2栽植2 960株左右。定植后,各紫甘蓝品种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均按照当地常规生产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秋季在慈溪市逍林友谊农场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田的前茬作物为韭菜,定植前20 d翻耕大田,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作基肥。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45 m2(小区长度为22.5 m,畦宽连沟为2 m),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田四周设同一品种保护行。

1.3 调查项目

试验期间,对各紫甘蓝品种的生育进程、生物学性状、叶球品质及产量等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5个紫甘蓝品种的成熟采收期差异较大。其中,“紫春玉”的成熟采收期最早,定植后73 d即可采收,全生育期为97 d;“紫光2号”与“紫春玉”的成熟采收期相差不大,定植后75 d即可采收,全生育期为99 d;“紫甘85”的成熟采收期最晚,定植后97 d可采收,全生育期为121 d。

表1 不同紫甘蓝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2.2 生物学性状

由表2可知,5个紫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差异较大,例如,“紫春玉”“紫光2号”的株高、植株开展度、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明显小于其他紫甘蓝品种。其中,“紫春玉”的植株最矮,株高为31.0 cm,外叶数最多,为16.0片,叶球为紫红色、较为艳丽;“紫光2号”的株高为32.7 cm,外叶数中等,为14.0片,叶球色也为紫红色;“紫甘85”的植株最高,株高为43.8 cm,外叶数中等,为15.0片,叶球色为紫色、略偏暗;“紫甘70”和“紫红”的植株高度相差不大,叶片均较大,叶球色均为紫色,但“紫红”的外叶数最少,仅为13.8片。

表2 不同紫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2.3 叶球品质

由表3可知,在5个紫甘蓝品种中,“紫甘85”“紫甘70”“紫春玉”的叶球球高大于球径,叶球呈高圆形;“紫光2号”“紫红”的叶球球径大于球高,叶球呈扁圆形。“紫甘85”“紫甘70”“紫春玉”的叶球紧实度为紧,卷叶包裹的叶片之间缝隙小,叶球内叶片数在18.0~19.3片之间;“紫光2号”“紫红”的叶球紧实度为偏松,卷叶包裹的叶片之间缝隙大,“紫光2号”的叶球内叶数最多,为20.0片,“紫红”的叶球内叶片数最少,只有14.0片。“紫红”的中心柱高×宽最大,中心柱的高度接近10 cm,叶球商品性相对较差;“紫春玉”的中心柱高×宽最小;其他紫甘蓝品种的中心柱高×宽居中。5个紫甘蓝品种的单球净重在900~1 200 g之间,差异较小。由于紫甘蓝外叶硬且厚,故5个紫甘蓝品种的可食用的商品产量(单球净重)与生物产量(单球毛重)的比值均在1∶2左右,差异不大。

表3 不同紫甘蓝品种的叶球品质比较

2.4 产 量

由表4可知,5个紫甘蓝品种的产量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属于高产品种。其中,“紫春玉”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2 933.7 kg;“紫光2号”的产量最低,每667 m2产量为2 250.0 kg;其他3个紫甘蓝品种的产量居中。经方差检验,“紫春玉”与“紫甘70”“紫光2号”“紫红”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紫甘85”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紫光2号”与“紫甘85”“紫甘70”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4 不同紫甘蓝品种的的产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紫甘蓝品种中,“紫春玉”的成熟采收期最早,全生育期为97 d,植株矮小紧凑,叶球为艳丽的紫红色,叶球紧实、中心柱小,叶球呈高圆形,单球净重超过1 100 g,产量最高,在5个参试紫甘蓝品种中,属于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紫甘85”迟熟,全生育期在120 d以上,株型中等,叶球为紫色,叶球紧实、中心柱大小中等,叶球呈高圆形,产量位居第二;“紫甘70”的全生育期为101 d,植株高大,叶球紧实、中心柱大小中等,单球净重在1 000 g以上,产量中等;“紫红”的成熟采收期偏晚,全生育期在110 d以上,植株高度中等,叶球为紫色,叶球偏松、中心柱大、商品性差,叶球呈扁圆形,产量相对较低;“紫光2号”的成熟采收期较早,全生育期为99 d,植株矮小,叶球为紫红色,叶球紧实度偏松、中心柱小,叶球呈扁圆形,产量最低。

综上所述,“紫春玉”在慈溪市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表现为成熟采收期早、商品性优、产量高,适宜在慈溪市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采收期慈溪市全生育期
何方俊 徐依涵 管欣恬
我的好妈妈
张思宇 吴言蕾 周灏齐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古灵精怪的他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
HPLC法与比色法分析柴胡中皂苷与黄酮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
不同采收期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