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建
摘要:《大学》开宗明义即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渗透明德教育理念,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以“幸福教育”为基点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教导学生与人和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是结合我国当前德育教育来看,尚处于探索阶段中,还需要理论的依据与实践经验的支撑。本文在幸福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进行探究,并提出实践策略,为初中生全面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關键词:幸福教育;初中班主任;明德教育;德育工作;策略
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以满足学生诉求,带给学生幸福感为基础,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助于推动教育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安全的学习氛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思想与情感的价值,是当下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与幸福教育理念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初中班主任应当充分明确幸福教育意义,结合实践策略丰富德育教育体系,构建高效德育教学。
一、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落实,幸福教育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地位逐渐突显,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所以,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多种方法,为学生构建充满幸福感的学习氛围。“明德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渗透明德教育理念,宗旨在于关爱学生,发挥高尚的美德,才能接近教育的成功之道。而这对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并深入学生群体探查学生想法,融合德育工作要求,创造充分的幸福教育条件[1]。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心智与思想还不成熟,所以需要教师的循循诱导,才能铸造学生健康的思想。由此可见,以幸福教育为基础,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主要负责人,对于学生的品德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责任,需要逐渐深入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渗透明德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环节,幸福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分之一,关乎着德育教育的发展进步。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而在教学中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全面认识幸福教育内容,深刻领悟教育内涵,有效开展德育教学[2]。
二、营造幸福氛围,构建班级活动
组织学生群体开展班级活动,是实现学生幸福感提升的重要途径,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是通过合作创建活动,来培养学生感恩、友爱的思想,为学生创造快乐的成长氛围[3]。在活动中要充分渗透“明德”理念,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渗透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思想,要求学生人为善、和谐相处。需要注重的是教育的生动性与活跃性,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渐得到人生感悟,体会活动的中心思想,丰富学习生活,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关怀并重视学生,引导学生表现出真实的自己,感受活动带来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强对班级活动的设计,创造欢快的活动氛围[4]。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构组织班级开展“集体生日会”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户外一起过“生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友爱思想,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成长记忆。在活动期间要具备系统化的计划,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活动的目标主要是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让班级中的学生生成幸福感,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在活动期间,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总,大胆表达真实的自己,积极与学生、家长、教师们活动,增强自自信心。在活动前期,可以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制定一个蛋糕,并制作一条横幅。要求家长们按照意愿来自带一份美食,并自带几个垫子,保证学生至少有一位父母陪同参与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引导过生日的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如姓名、爱好、理想等等,为学生们准备小礼物,并教导学生们感谢自己的母亲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培养学生感恩的思想。通过活动,能够构建一种浓厚的家庭氛围,增进学生们的友谊,充分体现学生与人和善、和谐相处的深远意义,渗透“明德”思想,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家长、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拍大合影,并放在班级的展览板中,将浓厚的家庭氛围带入教室,提升课堂的幸福氛围。
三、开展团队合作,满足学生诉求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非常渴望受到他人的关注与赞同,希望在群体中体现出自我价值。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充满的满足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在团体中发挥自身优势,得到个人精神与情感的满足,充分渗透“明德”教育思想,构建校园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团队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发挥价值,找到自我位置[5]。教师要为团队中的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以及各自的职责,并定期进行回顾,考量自身成就,然后对日后的规划作出调整,完成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赞赏与学习,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同时,要根据团队合作的提升来适当调整执行计划,并确定小组的人数、规模,分阶段开展活动,从而多个方面分析评论团队的优势与问题,为团队提出建议。
例如,在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明确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文化,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历史的演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民族精神、历史故事、祖国山河、经典诗文”等多个板块,鼓励学生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板块,并为每个小组制定针对性的人物,小组成员要全员行动,收集与板块相同的资料,然后将组员分为活动策划、主持人、编剧等等角色,要求每个组员积极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开展分工合作。在一个团体中包含多个位置,并让学生选择自己爱好的角色,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教师要针对活动制定长期的计划,如一个月举办一次,或一个学期举办一次,让学生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阶段性目标,并逐渐达成总目标。如按照月度制定“搜集200条经典诗文、收集30个具有学习价值的历史故事、为班级同学提供红色阵地旅游计划”等等,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完成任务,从而达成月度目标。学者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必须推崇高尚的品格和德行,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完备的人格。在团体合作中,让学生充分积累了活动实践经验,并受到传统文化、国家历史等文化的丰富浸润,充分的体现了“明德”教育的作用,构建了温馨、和谐的团体氛围,为学生带来幸福感。
四、应用“小先生制”,培養自我管理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主张学生自发、自愿的参与到管理和被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挑选班级中思想品德好、文化素养高、思想水平高的学生,任命为班级的德育教育管理者,发挥学生的领导、表率价值,为学生们提供学习的榜样,提高德育教育影响[6]。在德育工作开展时,要注重“明德”教育理念的渗透,班主任可以定期为德育管理“小先生”进行教育思考,或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到校园中的德育培训中,联合多个班级、年级的德育教育工作,定期开展集体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德育管理“小先生”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同学的思想与需要帮助之处,发挥带头作用,帮助班级中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学生,从而实现班级整体的提升。通过活动,可以构建班级中温馨、友爱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价值感的体现与关怀需求,提升知识水平,满足情感需求,在“明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班级中的幸福氛围感。班主任在这之中要积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增强对学生的交流,提供实际建议,为学生解决思想与学习上的问题,从而有效开展德育教育。
例如,身为校园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加强德育效果,考察思想水平。为了了解学生德育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试卷测试、课堂问答的方式筛选出班级中思想水平高、品德修养好、学习水平高的学生,任命为班级德育“小先生”,并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知识的学习,然后由小先生动员班级同学,组织班级活动,带动班级同学构建良好的氛围。并开展月度定期思想培训课程,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渗透辩证唯物注意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小先生在班级中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发挥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找到人生目标。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不记名制的班级建议调查,询问班级学生的活动建设意愿,而小先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并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同学们的个人思想、意愿,以及需要帮助的内容。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创造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长此以往,不仅能够培养班级中积极和谐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关爱和照顾,为学生带来关怀,满足学生情感需求,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与充满幸福感的集体,充分推动德育教育的落实。
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发育期间的重要阶段,随着身心的成长,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受到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认知,同时三观思想并不成熟,所以在面对生活、学习、情感方面出现问题。及时开展德育教育,渗透“明德”理念,以幸福教育为基点,在明确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融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思想、经验、理论的丰富,促进学生幸福感的产生,培育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德育黄锦.德育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德育德育2021(2020-14):16-17.
[2]德育黄锦.德育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德育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德育2020,德育5(14):2-2.
[3]德育张方.德育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德育家长,德育2020(11):2-2.
[4]德育金潘.德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德育考试周刊,德育2020(10):2-2.
[5]德育傅志坚.德育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谈[J].德育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德育2020(7):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