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伟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体育教学部 浙江 金华 321013)
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明确高校关于学生体质监测与加强体育锻炼要求,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2016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比传统校园跑刷卡锻炼、指纹签到等方式,设备昂贵易耗、需要指定运动场所以及相对固定运动时间等不利因素,学院自2017年9月开始将跑步APP督促学生课外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根据身体、天气、时间等情况,自主选择课外锻炼方式和强度。本文将2017级在校三年使用跑步APP进行课外锻炼次数、配速、时间、距离等行为和体质测试成绩等级进行汇总统计,通过分析和总结指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参与课外锻炼,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及为学校体育课程多元化评价提供参考。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7级男生494人、女生892人。
(1)测试法。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方法,采用教育部指定仪器对2017级13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于 2018年 5-6月(9-13周)、2018-2019年 11-12月(9-13周)由任课教师课堂完成。体质测试成绩分为4等级:≥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
(2)数理统计法。
时间任务:2018年 3-6月 (1-15周)、2018-2019年 9-12月(1-15周),男、女生使用跑步APP分别完成锻炼任务。跑步要求:①单次跑步最少距离不低于2km;②配速在3.25-10min/km,超出或低于该配速均显示成绩不达标;③跑步路线必须经过1个必经点位和2个普通点位,满足以上3个条件才算有效数据,否则系统将默认认未成绩异常或成绩不达标。通过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和跑步APP后台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男、女生共跑1-15次分为1次以下/周组,跑16-30次为1-2次/周组。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2组跑步行为和体测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1)课外锻炼任务公里数完成情况。
男、女生课外锻炼完成率随着年级增加均有所提高,其中女生完成率达71.48%明显好于男生46.86%。男生平均配速7.10min/km、平均用时 1537.96s、平均步频 83.70次 /min、单次跑步平均距离3621.83m。女生平均配速7.71min/km、平均用时1581.95s、平均步频85.39次/min、单次跑步平均距离3427.78m。96%学生跑次步频在40-300次之间,与跑步任务要求相符。见表1:
表1 2017级三年课外锻炼完成情况统计
(2)跑步模式与成绩异常统计。
92.74%同学选择计分跑,6.6%同学选择约定终点跑。各学期正常完成率平均为96.62%,跑步异常次数平均为3.27%,随年级增加成绩异常和作弊次数有所减少。见表2:
表2 2017级三年课外锻炼跑步模式及异常统计
(3)课外锻炼习惯统计。
课外锻炼时间及次数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ig<0.01,每周跑步次数具有显著差异,第11周、12周、6周、2周、3周、5周、7周和8周均明显高出期望值。见图1。对星期一至周日跑步分布次数做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ig<0.01,周一至周四跑步次数相对周五至周日具有显著差异,利用周末进行课外锻炼次数最少。见图2。图3统计显示:每日18:00-23:00跑步次数达总数70.8%,其次是14:00-17:00,占总次数 21.8%。
图1 每周跑步次数
图2 星期跑步次数
图3 时间段跑步次数
不同体质得分男生组在跑步次数和平均距离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平均用时、平均配速和平均步频统计均有差异(P<0.05),80分以上组比其余两组用时分别少32.87s、53.93s,步频分别快6.2、1.52,配速分别低 0.15和0.34。见表3;80分以上女生组比其余两组在平均用时、平均配速和平均步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80分以上组比其余两组用时分别少54.69s、91.73s,步频分别快40.58、5.1,配速分别低0.14min/km和0.33min/km。见表4;不同得分男女生跑步方式除跑步次数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得分男生比女生平均用时分别少614.17s、635.99s、651.97s,平均距离平均少 570.85m、595.19m、698.08m,平均配速低1.69min/km、1.68min/km和 1.68min/km,平均步频低 37.07次 /min、40.27次/min和33.49次/min。 见表5:
表3 不同体质得分男生跑步方式对比
表4 不同体质得分女生跑步方式对比
表5 不同体质得分男女跑步方式对比统计
经过对比2017级三年体测成绩发现大二年级时及格率和优良率最高,故选取对2018年体质测试四个等级同学不同跑步次数和跑步距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体测成绩良好以上比不及格该学期平均跑步多3.9次,平均距离多跑15.3km。平均跑步次数和距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测成绩及格与良好以上女生跑步平均次数和平均距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不同等级跑步次数和距离对比
男生跑1-2次/周组对比1次以下/周组1000m、引体向上和体测总分分别高4.4分、9.5分和2.2分,前两项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体测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跑步次数多组1000m跑、50m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体测总分成绩比周跑步次数少组成绩更好。跑1-2次/周女生800m比1次/周平均高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周跑步次数多组在800m、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体测总分均比跑步次数少组成绩更好。见表7。
表7 每周跑步次数与体质测试得分统计
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和监督课外锻炼配速、距离和时间,在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原则下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制定不同配速和距离锻炼方案,为体育课程体测、体研、体练三位一体内容与评价提供新型方式和参考。体育教学部要充分联合学生管理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良好学风和锻炼氛围,将完成课外锻炼任务思想转变为通过掌握科学课外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必要途径,将课外锻炼与体育课评价相结合同时不失科学性和联系实际,思考更加人性化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运动,通过合理设计跑步任务及评价机制激发学生锻炼兴趣,提升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