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成长的10个梯度

2022-05-06 13:23陈吉君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梯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

陈吉君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主观反映。其中,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更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从表面上看,教师培训是通过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技能,但从认识论的本质来看,教师培训的本质应该是外因通过内因的作用提高教师个体或群体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水平,促进教师个体或群体的专业的梯度发展。

笔者把教师个体在空间上对教育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广度、深度以及对教育规律认识在时间上的前后延展度统称为对教育规律把握的“层度”。因此,对教育规律层度的把握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梯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这条线索,笔者把教师个体的专业的发展划分为下面十个梯度。

一、被动地适应教育规律——合格教师

从大学毕业、取得教师资格证,经过学校或教育局的招聘考试,录取成为某学校的学科教师,也就开始了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涯。

在个人教育生涯的头两三年内的教师,我们一般将他们成为“生手”。因为在这个阶段内的教师,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很大的教育热情,但他们却是被动地、模糊地适应教育规律。这表现在他们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对课堂教学秩序的调控、对班级常规的管理等方面,都是模糊的、被动的适应教育规律,缺少自觉性,基本谈不上发现、总结和提炼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他们的教学教育反思虽然不像个别上进心不强的教师那样“应付式”,但绝大多数还很肤浅,基本是现象的罗列,还没有深入到现象后面的内部本质和必然规律。

为了使一个教育教学“生手”更快地成长为教学教育的“熟手”,学校都会采取学科教学方面“师徒结对”和班主任教育及管理方面的“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办法和方式,让教育“生手”在教学业务和教育业务上尽快地成长起来,以期提高学校的教学教育质量。

二、朦胧地利用教育规律——教坛新秀

经过一到三年“师徒结队”的传、帮、带之后,教育“生手”会逐步成长为教育“熟手”。他(她)可以自主处理教材、比较自如地调控课堂教学、比较合理地管理班级工作,教学教育成绩较好,并开始了初步的教育科研,有了一定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的教学教育反思文章或论文。于是,这样的教师就可能被评定为校、区(县)的教坛新秀,得到了学科组、年级组和学校行政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但在从教育“生手”到教坛新秀的转变过程中,年轻教师一般还没有达到能够真正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的梯度,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初步的、肤浅的,感性的成分过多,他们对教育规律的利用还是模糊的、朦胧的,而不是很自觉的,理性的成分较少,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更是缺乏甚至没有。

要使处于教坛新秀阶段的教师继续向更高梯度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学校给他们搭建更广阔、更高一级的平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个体把自己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并制定出自己向更高一个梯度目标发展的专业奋斗理想与专业发展计划;再者,还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虚心向学校同事、地区同行学习,以继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教育技巧;更需要教师本人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大胆地独立思考,并开始初步提炼自己的教学教育主张。

三、自觉地利用教育规律——骨干教师

教坛新秀在有了自己的专业奋斗目标和专业梯度发展计划后,学校一般会给予更高一级的专业发展平台。也就是说,达到教坛新秀这一梯度后,只要教师个人愿意继续奋斗且教师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大体一致的话,学校会给他们“压担子”,让其独当一面,促使其向更高一级的专业目标发展——骨干教师。

在向骨干教师奋斗的这个阶段,不仅需要教师个体能够独当一面,也需要体现高尚的师德,更需要教师个人有比较突出的教学教育业绩,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比较自觉地利用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教材、比较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教育及管理风格。

当然,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专业发展,除了较为突出的教学教育业绩和属于自己的初步的教学教育风格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提炼自己的教学教育风格,使自己初步的、独特的教学教育风格体现出自己自觉地遵循和自觉地利用教育规律的过程。

骨干教师,由于自觉地遵循和自觉地利用教育规律,因此,已经是成熟的教师。而且,由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评选骨干教师的条件中,一般都有相应级别的教育研究课题和教育学术论文的要求。因此,骨干教师的教育思想提炼已经有了初步的深度。

四、高效地利用教育规律——地区名师

在骨干教师阶段,骨干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教育规律,在团队的合作下,自己不仅在教学教育以及管理上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也初步提炼了自己的教学教育风格,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甚至上一级政府的认可。但骨干教师的名气还是小了些,层级的梯度还是比较低,其名气的影响圈子也比较小,专业梯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个体继续向地区名教师的高度更上一层楼。

在向地区名教师发展的阶段,除了理想力、毅力、论文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必须同时具备四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平时的言行无不展现高尚的师德;二是,自己的课程教学业绩十分突出;三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又可供别人模仿借鉴的教学模式;四是,要加入当地、当市或更高层级的教育学会并积极地工作。或者说,要成为地区名教师,教师本人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或独特而又可供借鉴的教学风格,并在当地的教学教育改革中积极地工作、服务,把自己如何自觉地充分利用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教育水平的经验与主张与地区同行分享、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并为当地的教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使自己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

可以说,地区名师之所以比骨干教师名气大,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一点、对教育規律的利用程度更大一点;还在于地区名师扩大了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方法的思想影响。

五、优质高效地利用教育规律——特级教师

按照我国目前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一般地,名教师基本都是地、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定的,特级教师基本上都是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定的。所以,地区名教师还应该向更高的梯度——特级教师的高度发展。

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适应教育规律,更要自觉地利用教育规律;不仅要有效地利用教育规律达到高效的结果,更应该有效地利用教育规律达到优质高效的教书育人的结果。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就是教书育人的效果十分优秀。

当然,这个阶段最大的阻力不在于教师本人,而在于特级教师指标名额的稀缺。许多教师明明已经达到了特级教师的条件,但由于特级教师的指标稀少,再加上目前在评定特级教师中存在着较多的人为因素,许多够格的地区名教师没有被评上特级教师。但不能因为指标名额的稀缺和评定中的不正之风,我们就放弃了继续奋斗的理想,就失去了专业继续攀升的毅力。就算当不了特级教师,也要有特级教师的情怀。这也是教师专业梯度发展的内驱力之一。

其实,特级教师的“特”,不仅仅在于他的教学成绩特别突出、教育效果特别良好、教育管理特别有效,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本质。特级教师的“特”主要在于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比较到位,尤其在于他对教育规律的利用有别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和地区名师的特殊方法。特级教师由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比较到位,利用教育规律的方法也比普通教师特别,因此,特级教师已经是完全成熟型的教师了,但不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

六、独立地发现教育规律——教育专家

教育是有规律的,教育规律是可以被人发现、认识和利用的。而规律是存在于教学教育及管理活动中的。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既有特殊的教育规律,又有普遍的教育规律。在不同地区的教育中,既有个别的教育规律,又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在不同的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教育专家就是指在遵循教育普遍规律的前提下,独立地发现不同阶段教育的特殊规律,或发现不同地区教育的特殊规律,或发现不同技术条件下教育的特殊规律,并将这些教育规律理论化。这就需要教师个体具有对教学教育及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能力和发表意识。或者说,教育专家不仅要做得好,也要写得好、说得好;或者说,教育专家不仅要有艺术性地應用教育规律的能力,更应具有发现新教育规律的创新能力和表达新教育规律的分享意识。

从青涩到成熟、从成熟到成名、从成名到成家,是教师梯度发展的几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贯穿这几个阶段的主线是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教育规律利用方法的不断优化。这种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教育利用方法的优化可以通过教育思想提炼养成与提炼能力的逐步提升。

七、区域性辐射教育规律——教育名家

作为教育专家,不仅教学教育业绩突出、师德高尚,而且独立发现了不同阶段或不同地域或不同条件下教育的特殊规律,提炼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当地同行、政府和其他专家的认可,已经小有成就和名气了。但是,如果就此止步,那他(她)对教育的贡献还不是很大。

作为教育专家,不仅应该把自己发现的特殊教育规律与当地的教育同行分享,而且更应该把自己独立发现的教育特殊规律充分地在当地通过其他更多学科、更多地区的更多教师的教育实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这样的教师,就是教育名家。

从教育专家到教育名家的攀升与扩展,既是教师个体的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扩大教师个体自身教育影响力、学科影响力和地区教育影响力的需要。这个阶段,既需要教育专家具备宽广的胸怀和继续奋斗的毅力,也需要教师们的团队协作,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支持。

八、系统地阐释教育规律——教育大家

成为教育名家,有了突出的教学教育业绩、独立发现的教育特殊规律和普适性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学科产生了较大的教育影响力。这时,教师个体的专业梯度已经很高,但他(她)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当地或较近的周边地区,也还局限于部分学科或一个学科。

那么,比教育名家更高的专业梯度是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大家。教育名家,除了坚守课堂教学,保持优秀的教学教育业绩和高尚的师德外,还需要把自己独立发现的教育的特殊规律进行普适性的推广,还需要坚持独立思考,更需要超越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现在,在继续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著书立说,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不断地完善、丰富、扩展、深化、提高,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教育理论的影响力。

在这个阶段,著书立说是最主要的。著书立说不仅需要丰厚的、真实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有时间、有恒心和毅力去阅读大量的教学教育及管理文章,还需要自己对其他学科也有了解,还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辩证否定、坚持真理的能力和勇气,更需要把自己的教育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并能做到对所有学科和不同地区的普适的理论指导作用。

九、全球性传播教育规律——名教育家

教育大家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过去,超越了自己的现在,超越了当地地域,但还需要继续攀登。教育名家还需要一个超越,那就是超越国界,使自己对某一个教育规律或某些教育规律的阐释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那样的教师,就是名教育家。做世界的名教育家,首先需要的是自己的教育理论是真正揭示了教育的某一规律或某些规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次是需要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向世界推广、在全世界得到应用,也就是对世界的教育发出我们中国教育的声音,向世界输出我国的教育思想,提高我们国家教育的软实力。教育名家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以全人类近期或较长时期的共同需求为最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十、给后世留下教育经典——教育圣贤

虽然名教育家在当今世界凤毛麟角,但名教育家还不是教师专业梯度发展的最高层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后梯度和最高境界是教育圣贤。教育圣贤的教育思想,不仅要超越过去、超越现在,更要成为后世的教育思想经典。2500 年前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平等思想和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等方法吗?我们今天的启发式教学不就是发源于 2400 年前苏格拉底的问题式课堂教学方法吗?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后梯度和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教育圣贤。

以上教师专业发展的十个梯度是由教师个体对教育规律把握的十个层度决定的。当然并不是一定要一个梯度一个梯度的递进式攀升,也可以是跨越式的提升,但基本上是沿着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程度这条主线而发展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运动;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是人类认识的基本秩序。从自己以及他人的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符合教育发展实际并能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的教育规律,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终身的教育追求。

【本文为广东省2015年“强师工程”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梯度发展校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为:2015ZQJK003】

猜你喜欢
梯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组合常见模型梯度设置问题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