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与路径分析

2022-05-05 13:00:53包宜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3期
关键词:物流思政中职

包宜富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当前在我国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实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实业发展需求,同时实业发展、学生个体发展、职业教育是否有效融合,影响着中职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中职学校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其更加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因此,从中职物流专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将课程思政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价值和路径。

[关    键   词]  中职;生涯规划;课程思政;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013-03

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中职生的就读目标是就业,学生要考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如何在目标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问题。可以说,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人才培养任务决定了中职将课程思政融入生涯规划课程的必要性。物流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认识其实际价值,加大对融入路径的研究力度,从而不断发展物流专业、提升人才质量,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质量的同时,促使他们乐业。

一、我国近年物流发展整体状况

(一)物流总额以及整体收入状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物流交易总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物流呈现整体向好的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物流总额的增长态势与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态势呈现共频的状况。我国的社会物流贸易总值已经达到14.9万亿元。与物流总额相比,我国的物流总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并在2020年达到峰值。我国的物流总增长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真正彰显了物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

(二)物流经济就业发展强劲

据2020年物流数据显示,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吸纳就业具有较强的优势,从业人数有明显增长。在具体的物流人数统计上,物流吸纳了5191万人(包括零售业、批发、工业、个体从业者等)。就此可知:一是物流运输吸纳就业人数多。与铁路物流、水路物流相比,我国的道路运输物流吸纳人数最多,且逐年的增长量最大。二是电商成为吸纳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电商物流人数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多式联运以及运输代理方面,我国电商物流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

二、中职物流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专业发展基础和优势

随着物流对各行各业发展支持力度的提升,物流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只要人才培养质量有保障,本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一般会比较广阔。以笔者所在的中职院校为例,物流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优势专业,且被本校打造成示范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在区内当地,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这给学生个人和专业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看到物流专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的同时,笔者同样发现了两个影响因素。首先,生源问题对物流专业发展的影响。选择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是中考失利,他们入学时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都比较低。其次,学生缺少职业规划,影响物流专业发展。考试失利,加之年龄较小,学生尚未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规划。

(三)专业发展空间

目前国家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对优质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极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需要大量的基础物流专业人才。所谓优质人才,即指掌握必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可持续的发展素质。因此,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必要的,这对于物流专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三、中职生的就业意向分析

(一)存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中职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并真正开始务实,不过于重视工作的地点以及薪资福利。大部分学生认为“先就业,再择业”较为稳妥,且主张通过工作的方式锻炼自己,提升个人的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注重强化个人的技能

大多数物流专业学生通过现阶段物流的认知,以及与学长、学姐的交流真正意识到只有强化个人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在未来的就业中具有相应的优势。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学历对于一个人未来就业的重要性。这些学生在重视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进行深造,比如通过成人自考、电大的方式提升个人的学历,并在未来的物理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三)学生对于多种经营体制存在认知偏差

相当部分学生更为热衷于大中型企业,并不愿意在一些小的物流公司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对于从事一线的工作心存芥蒂。这種思想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虽然能认清个人的就业形势,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就业存在狭隘的认知状况。9CC80AF1-B10F-46BB-BCFD-A66D4FFC6D69

四、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

(一)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目标、职业观念,课程思政教学融入其中,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赋予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和实践的理念支撑,促使其认识到个人能力发挥与物流行业发展的联系,从而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以及在未来工作中的责任。

(二)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职业道德是构建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基础,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思政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树立职业道德,促进物流专业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以就业指导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质更为有效。学生在接受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哪些行为与社会发展相符,并做好思想准备,可以在就业竞争中展现出更多优势,从而更加有机会得到心仪的工作机会。

(三)指导学生就业方向

物流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促进了劳动岗位的淘汰,同时也在不断创造新的需求。课程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辨别就业方向,培养其与物流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能力。具体来说,课程思政教学在学生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极具优势,学生关注物流领域发展,并有意识地调整能力结构,可以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学生以行业发展信息为指导明晰职业目标,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和求职心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五、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路径

(一)优化思政目标,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

首先,教师要针对中职物流专业的生源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目标进行优化。学生在学习基础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上的差距必然影响其对生涯课程的接受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拟订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目标,从教学目标层面提升教学工作与学生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就业观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设计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之初,建立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积极认知。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并以就业目标为参考,分析自身能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促使学生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和兴趣开展职业规划活动。再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的技能,还要通过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就业观的指导下确认职业发展方向,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比如,某个岗位仅仅是工资高,但是社会认可度低,那么该岗位是不适合作为学生的就业目标的。

(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基于物流专业发展的优势和未来就业空间,会有大量学生涌入该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借助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授课效果,并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的自主性较强,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有学生比较依赖教师,他们期望教师或者学校为他们拟定发展方向和规划。针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主动性不同,教师要引导主动了解自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促使学生以自我了解和调研物流行业发展为基础,强化对未来就业的信心,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希望被动接受安排的学生发挥主动性。思政教育内容要围绕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的构建进行改变,并随着具体学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课程思政融入效果

首先,中职学校要针对物流行业人才缺口的发展趋势拟定系列纲要、制度或者年度规划,指导课程思政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融入。比如,对学生开展市场调研、社会实践所需的经费和其他支出作出安排,从制度和物质两个层面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开展,避免学生闭门造车。其次,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给予学生适当指导。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依据形势而变,即根据学生思潮变化、市场对人才思想品质要求的变化,调整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最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发展状态与趋势的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渗透就业观念教育,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学生入校因为学生阅历、思维能力、思想品质变化,他们对物流专业课程、个人职业理想没有清晰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结合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四)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开展人性化的思政教学

作为职业教育从业者,在中职物流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掌握专业性的技能,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尤其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实际的思政教学过程中。

英国通识教育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在《通识教育》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个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他年轻时受到的训练可以使其身体服从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轻松而愉悦地从事工作;他的心智好比一台敏锐、冷静而有逻辑性的引擎,每个部分能力相当,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他的大脑中充满知识,既有关于大自然的重要真理和知识,又有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笔者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入手,注重从增强学生的情绪控制力,让他们在遇到各种突发事情时可以更加冷静地思考相应的问题,真正寻找问题的解决出路,也能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感性的快乐。我们要坚信,中职学生并不是一个苦行人,他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生机和热情;他们学会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不论是自然之美还是艺术之美。通过这些内容的感悟,教师要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让他们理解即将面对的工作是给最爱的人的,并专注、用心,同时享受专注的乐趣。”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生命教育,经常向学生分享所感、所悟。笔者经常对学生说:“人生中的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而有的人能够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成熟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也是生命的真谛。”通過这些心与心的交流和分享,教师让学生获得更加阳光的心理,增强学生心灵的韧性,旨在让他们真正在未来的生活、就业中获得精神指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结语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其中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具体到物流人才培养,中职院校要立足专业发展现状,以市场发展为导向,通过不同的方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渗透思政教学,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做好职业规划,促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路也.课程思政视域下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58-159.

[2]丁育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探索[J].南方论刊,2020(5):96-98.

[3]任源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25-28.

[4]周乐,庄莉莉,马爽.“课程思政”背景下中高贯通一体化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5):162-164.

[5]刘笑,刘江华,唐丽坤.就业指导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55-56.

◎编辑 薛直艳9CC80AF1-B10F-46BB-BCFD-A66D4FFC6D69

猜你喜欢
物流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