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芬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而德育知识的研究必须从小奠定基础。小学的孩子们正处于思想的不成熟阶段,如果他们在这个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德育建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班风的建设。
小学德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偏小,阅历也不多,不良习惯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养成,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德育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然而,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爱玩耍的年龄,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将不理想。要根据时代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习更多的德育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班级的班风建设
一个班级的班风建设不能仅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这需要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一个优秀的班级风格肯定是团结、民主、积极、互相帮助的,但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到。它不仅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也要求学生不断磨合,从而与其他学生找到平衡,相互理解和尊重。但是,班级德育工作可以很好地加快班级作风建设,因为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它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而且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这更有利于班级优良班风的建设。
(二)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建设
德育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感受外部事物的过程。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习惯和思想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注重各学科的基础学习,更要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因为在德育过程中,它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也许他们只知道父母和老師说要努力学习,但他们并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但是,德育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不仅使学生的精神文明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为在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个很好的过渡时期,还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帮助。因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而好的性格则可以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事与物,那么就可以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思想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榜样形象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都不要忽视榜样的力量。在班级中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择几位个别方面优秀的同学,并交给他们一部分的班级任务,但是一定要公平选举,这样学生能够以他们为榜样,就会更加愿意主动地把事情做到更好,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可以使班级建设得更加优秀,还能够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班级氛围。
例如,在班会中,教师可以提出要选择班委的任务,但是这是由全体同学投票得出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帮助同学最多的学生可以当班长,学习中可以帮助其他同学的可以当学委,而爱护班级环境的可以当劳动委员,其他只要有关帮助班级建设的都可以。这样不仅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当选的同学更加努力做得更好,同时也会更愿意帮助班级的建设,同学们也能够在这些优秀同学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己。
(二)传递中华传统文化
在德育过程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习优秀的传统知识,还要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我国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因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多媒体,开展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在网络中查找有关端午节的故事的动画视频,还有相关的习俗,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节日知识,培养爱国精神。并且端午节都是要吃粽子的,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让学生亲自实践,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创建班级德育实践活动
正所谓“实践出真理”,只是普通的说教教育效果并达不到教学效果,因为只有亲自做了,才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容易;如果不亲身体会,永远都不会感同身受。老师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很好地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提升阅历,从而变得更加愿意尝试,也更加愿意珍惜身边的事物。例如,老师可以在植树节带领同学们亲自去栽树,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能够让学生知道劳动的辛苦。老师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去社区做志愿者,帮助打扫卫生或者去帮助一些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辛苦,知道以后要爱护环境,不可以再乱丢垃圾,还能够让学生知道要关爱老人。
三、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
班主任在展开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时,要不断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他们发展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他们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内在品质。比如在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周选出一个小班长管理班级,并且记录这一周内班级的卫生状况、学习状况等,然后在班会上和同学们进行分享,并且让每位小班长分享一下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在班会上教师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提出管理班级的建议,以此来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被其他同学的尊重。这种管理模式会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时,学生也能够担任起自己的责任,明白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激发自己对于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久而久之也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班主任以身作则,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
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将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活中,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道德教育的知识,还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带头作用,让学生以班主任为榜样,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行为。因此,平时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在課堂上侮辱和体罚学生,与学生平等沟通,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耐心引导学生的学习问题。班主任还应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平时,学校领导也可以安排班主任定期培训,或到其他小学观摩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班主任尊师重道、待人友善等优良品质,而且可以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乐观的态度,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小学生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而且他们对于一些活动也都是很乐意参加的。对此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并且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道德素质。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可以创设与“拾金不昧”相关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演绎当他们拾到钱之后的行为,或者班主任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在生活或是在学业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其中,并且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疏导,这样的话也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发展,使得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善自己不良的道德行为,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四)加强家校合作理念,强化德育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要和每位学生的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们的性格,以便于在后序展开德育工作时,可以按照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性格等设置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平时班主任可以定期地进行家访,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疏导,以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不断地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
简言之,在当今时代,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因为只有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只有学习,不讲思想品德,最终危害社会,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和责任感的人。一个人的贡献不大也不小,但他必须有自己的责任感。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从小进行道德教育。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