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黎阳 姚钰 徐天 董佳妮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职扩招的不断深入,高职入学门槛持续下降,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与本科生的差异性也日趋明显,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学生干部是高职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和骨干力量,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XY理论视角下,对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理论视角下的人才培养途径。
[关 键 词] XY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17-03
一、XY理论的内涵
1957年,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的人性面》中提出了XY理论,对人性做出了正反两面的假设,为企业管理者分析了人的行为动机和方式,进而提供了激励员工的方法。其中,X理论建立在传统的员工动机假设上[1],认为人满足于低层次需求(生理和安全),强调要采取严格的管控手段和物质刺激来管理员工,其主张:(1)人生来懒惰,厌恶、逃避工作。(2)人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甘愿被人领导。(3)工作中要对人采取强制、指挥、监督甚至是处罚等严格的管控手段。(4)要给予人一定的物质刺激,他们才愿意工作。(5)人们只关注自己的个人目标,对组织目标不感兴趣。而Y理论与此相反,建立在对人需求的认知上[1],认为人除了满足低层次需求外,还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提出:(1)人并非天生懒惰,当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就像娱乐休闲一样自然[2]。(2)人有上进心,会主动工作,愿意承担责任。(3)人在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4)人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要通过引导和激励人们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5)人们愿意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从而追求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XY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适配性研究
XY理论最早诞生并运用于企业管理中,而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管理环境不同,员工与学生的群体差异性也较大。因此,首先要对XY理论的适配性进行研究。
从现实角度出发,一方面企业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服务),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在管理的本质和职能上具有共通性,都需要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来实现管理目标。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企业主和员工,而高职院校的管理主体和客体分别是教育者和学生,两者管理的落脚点都在人身上,而人的本質具有共性特征,能够符合XY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从校情实际出发,一方面高职学生干部有作为高职学生相较于本科或更高学历层次学生在学习、自制力、上进心和责任心等方面较弱的群体特征,满足X理论假设的人性本恶,需要教育管理者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管控来管教学生。另一方面他们也具备相较于普通高职学生更高的综合素质、更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好完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或者倾向,更愿意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符合Y理论对人性善的假设。
从理论本质出发,XY理论的关键在于引导管理者要在了解X理论对人性本恶假设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Y理论的重要性,进而从重监督、严控制转变为重引导和强激励,最终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转变。这也符合高职院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综上所述,XY理论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教育管理者既要采取“严加看管”的手段守住人才管理和培养底线,更应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激励学生干部通过自身努力成长成才,以此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三、XY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高职扩招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群体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学生入学门槛不断降低,以浙江省为例,全省近五年高职院校分数线呈整体下降趋势,专科与本科间的差别也在逐年加大。另一方面高职招考渠道不断拓宽,其中,分类招考的社会生源拉开了学生的年龄层次,社会人群特征也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当前,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经历、生源与生情状况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XY理论下,高职学生干部本身具有高职学生群体符合X理论主张的好逸恶劳、缺乏自制力、工作能力较弱等共性,但也具备Y理论提出的有上进心、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自我管理等特征。因此,基于XY理论对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院校缺少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方案
XY理论的关键在于引导管理者要在了解X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到Y理论的重要性。对于高职学生干部队伍而言,院校应充分考虑“XY”假设的两种人性,因材施教,分类管理,针对性地实施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按照国家、省部、地区相关学生管理政策和文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全校性的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但缺少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方案。以浙西地区某高职院校为例,一方面学校通过实施《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办法》和《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条例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建设和管理。现行制度虽然涉及人才选拔、评议和激励,但缺少培训、考核和奖惩等其他关键性环节,并且都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指导性文件,未能形成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青马工程”来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作风品格,侧重提升学生干部队伍人文思政内涵,缺少对他们工作技能、专业专长等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和培养。
(二)教育管理者自身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综合素质不够
1.对高职学生干部理解不深刻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干部队伍大多由校团委教师或分管团学工作的辅导员直接管理。一方面这些教育管理者的学历随着高职教育持续深化导致入职门槛日益提高而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因高职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整体逐年下降,此消彼长,使得师生间在成长与教育经历上差距日趋明显。这也使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会受自己的经历、阅历和能力等影响,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形成倾向于X理论假设的高职学生好逸恶劳、工作能力欠佳、不愿承担责任、自制力薄弱等刻板印象,不自觉地忽视Y理论倡导的教育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干部从事体力或脑力活动就像休闲娱乐一样自然,他们有上进心,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从而采取偏向于X理论的管理模式,重管控,轻激励,最终不利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
2.缺乏队伍建设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直接负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教师毕业于管理、师范和思政类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缺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所需的教育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以浙西某高职院校为例,全校各二级学院负责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毕业于管理和师范类等相关专业的仅占16.7%。教育管理者不懂管理学、教育学等原理和理论,难以掌握和运用相关学科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工具。对于大多数缺乏相关学科背景的教育管理者而言,他们采取的协调、控制和激励等管理措施相对单一,同时由于自身对高职学生干部理解不深刻,从而更倾向于采取X理论的管理方式,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教、轻引导,阻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发展。
(三)高职学生干部自身局限阻碍了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教育一般以三年学制为主,部分因特殊招考形式存在两年学制。因此,高职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过程一般为:一年级考察和竞选;二年级任职和发展;三年级帮带和卸任。职责划分特征鲜明,使高职学生干部在相较于本科学生干部更短的任职周期内普遍存在“一年级态度热如火;二年级工作淡如水;三年级效率冷如冰”[3]的现象。此外,虽然大部分高职学生干部能够满足Y理论的假设,相较于普通高职学生更有上进心,更积极地工作,更愿意承担责任,并且能够尝试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但同时,他们也具有高职学生符合X理论假设的好逸恶劳、工作能力不强、自律意识较弱等群体共性。因此,对于高职学生干部而言,无论是其固有的任职周期,还是自身的群体特征都存在局限性,这些都给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四、XY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
基于XY理论的研究分析,发现当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缺少针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方案、教育管理者自身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综合素质不够和高职学生干部自身局限性三方面问题,为此,在XY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尝试以下途径来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一)院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和实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时,应充分认识到XY理论假设的正反两种人性。一方面要在严格实施《学生手册》各项校纪校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干部队伍建立系统性的管理制度,包括选拔、考核、奖惩和培训等关键环节,应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指导性文件,以此来约束、监督、控制和激励学生干部的日常行为和工作表现,从而避免出现X理论假设好逸恶劳、逃避工作、缺乏自制力和责任感等人性恶的一面,守住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底线。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干部个性化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向内探索。Y理论认为,人除了满足低层次需求外,还需要满足更高層次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有上进心,愿意承担责任,能够自我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培养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作风品格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训促赛,以赛促奖”的“两促进”培养方式,通过针对学生干部的兴趣特长、工作技能和实际需求等采取专项训练来鼓励他们参加相应学科、团学等方面的竞赛,在各级各类竞赛争先创优的过程中获得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此着重引导学生干部在做好日常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向内探索,自我激励,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教育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1.转变观念,加深对高职学生干部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学校到院系,从各级相关领导到直接负责管理的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加深对高职学生干部内涵的理解,提高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XY理论下学生干部的两面性。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分管和指导学生干部队伍的年轻辅导员而言,要尽快完成从高层次院校求学到高职院校工作的角色转变,贴近学生,了解X理论下高职学生的共性,认识Y理论下学生干部的特征。
2.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在队伍建设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
负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教育主体要加强对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以系统性学习取代碎片化了解。既要掌握基础的教育管理原理和技术,又要学会使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和新平台开展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既要认识到学生干部符合X理论假设的一面,严加看管,常抓不懈,更应发掘他们满足Y理论假设的特性,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要在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实践中不断发展自我认知,检验理论水平,纠偏与自我调整,最终提升管理能力。
(三)学生干部要突破自我发展局限
高职学生干部虽然有X理论假设下的高职学生在工作能力、上进心、责任感、自制力等方面较弱的群体共性,但他们主动参加学生干部选拔考核,依靠自身努力通过综合考察和人员比选最终被任用,体现出Y理论下他们比普通高职学生更有上进心,更主动地工作,更愿意承担责任和自我实现。因此,学生干部要对自身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特别是部分因当初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要重拾信心,树立目标,找准大学中努力的方向,制定科学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要明确“学生”的身份。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岗位技能,更要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向内探索的意识,注重培养自己的专长和技能,通过自我管理完成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要理解“干部”的含义。干部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好更先进的榜样引领,更努力地完成组织目标。因此,学生干部要在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协助管理,做好服务,当好表率的同时,强化担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人目标融入组织目标,主动参与到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玛丽亚·P·阿里斯蒂格塔.公共组织行为学[M].赵丽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1.
[2]曹海德,汪铭信,邹萍秀.“X”理论与“Y”理论的双重激励[J].企业经济,1988(12).
[3]杨雪冬,吴志鹏,王辉.浅议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与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35).
①本文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项目“XY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TGXM20200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