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爱明 郑小翔
[摘 要] 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与社会脱节,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需要用网络思维去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认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但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给青年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里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关 键 词] 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14-03
青年大学生工作要紧紧围绕时代的特点,紧扣时代脉搏,回应青年大学生的呼声。在如今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避免不了要打上网络的烙印。这就提醒我们青年大学生工作不能脱离网络,要发挥网络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一)培养“六有”大学生的需要
网络给青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享受着网络带来更多形式的休闲生活体验,更加自由地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以此来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网络言行,预防被网络中错误的信息蒙蔽,培养网络时代里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网络所具有的较高自由度,为青年大学生思维方式由单向向多向、由平面向立体、由封闭向开放、由收敛向发散、由线性向非线性等方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法律环境、教育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促发了个性张扬与个人自由主义的广泛盛行。”[1]当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是非和繁杂的思想文化不能有完全正确的认知时,在网上张扬个性和自由,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情事件。因此,要适时引导青年大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告诫他们什么样的行為是被认同的,什么样的行为要自觉抵制,勇担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做“六有”大学生。
(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的需要
传统的青年大学生工作方法在网络时代是捉襟见肘,网络呈现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在传统青年大学生工作方法中并没有体现出来。青年大学生在生活中的需求,网络往往能够及时予以反馈,进而拉近了青年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距离,并因此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同时,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和利用是快速的和热情高涨的,工作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否则难以吸引青年大学生,也就不能高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密切关注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中呈现的新发展、新趋势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深入了解网络中青年大学生追捧的热点、焦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新语言,进而改进工作方法。青年大学生工作要留心观察由网络而衍生的载体,这些载体时常是青年大学生聚集的地方,例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载体,要充分利用载体去引导青年大学生,使他们朝着主流思想方向发展,进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三)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需要
在“大思政”育人背景下,网络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下,不断拓宽思政育人的形式。青年大学生对网络关注度高、依赖性强、利用率高,因此网络思政在铸魂育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网络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四史”宣传学习等主题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主题教育效果,提升了网络育人的质量。同时,要充分把握网络时代里人人都可能是自媒体的特性,打造网络育人新格局。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自媒体作用,融合自我教育和同辈教育的促进作用,因为青年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各种资源开展自学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分享的形式在同辈群体间展开互学,最终达到共同受教育。
二、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青年大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这些挑战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一)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点,因而青年大学生乐于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喜欢创造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青年大学生似乎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但当这种归属感若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就显得不真实了。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中失去了相应的制约,网络道德意识下降可能性增大,遵守网络道德行为的行动将会减少,个人私欲将会打破道德规则的约束,则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的后果。例如恶意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把涉及个人的隐私信息公布于网络之中,并认为这是一种带有趣味性和维护公平的手段。网络中不良的追捧现象有时也伴随着对网络道德的蔑视,意图通过歪曲正常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吸引别人的注意,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性和满足自己身心上的快感。当然,网络也客观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内容尤其是视频内容对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具有推动作用,因为网络中的内容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年大学生在自己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不足的情况下,不加辨别地模仿,会导致对错误网络道德接纳。因此,需要重视并及时发现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中可能会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用适当的方式引导青年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人际关系的虚拟化
青年大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顺利社会化。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但是网络的不合理利用使青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呈现虚拟化。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对角色认知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角色认知易于失衡,进而导致一定角色冲突,角色冲突会“引起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中的内外矛盾和冲突,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进而影响青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与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不一致的行为。网络交友成为青年大学生重要的网上活动,日益多样的交友软件助长了青年大学生交友的热情。但是青年大学生日益迷恋网上交友的行为,却忽略了现实的正常的人际交流,久而久之网络中的虚拟人际关系必将影响青年大学生正常角色的扮演。“人际情感交流是需要人与人之间正常紧密的交往来实现的。单纯的网上交流,使一切都非人性化了,它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真实的情感交流反而常常被掩蔽,甚至披上了虚伪、欺骗的外纱,人机交流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的隔离,网络中虚拟的广泛交际空间实际上进一步压缩了现实中人与人的交往空间。”[3]这种虚拟性的人际交流妨碍了一个人的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角色变得不再真实。现实中一个人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人存在着,需要走进真实的社会去感受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在网络中感受描述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去感受真实社会的形形色色,而不是网络中片面地认识世界。只有青年大学生真正认识了周围的世界,才能发挥他们真正的力量去适应和改变世界。
(三)对主流价值的文化反叛和背离
网络汇集了来自全球的各种思想文化,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当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思想文化糟粕进行盲目跟风和不理性评判时,网络会助长这种思想文化糟粕的扩大化,严重的会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情绪。这不仅影响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还会对网络意识形态构成无形的威胁。文化领导权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对一个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能把握思想文化层面的阵地,会直接影响社会其他方面的持续健康运转。因此,青年大学生工作要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
三、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创新思维去做好青年大学生工作。
(一)加强网络建设,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给青年大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提高青年大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加强网络建设,规范网络行为。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网络制度建设,道德约束力是有限的,依赖自觉行为是不够的。就像罗尔斯所表达的:离开制度的正当性来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即使个人真诚地相信和努力遵奉这些要求也可能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已。因此,要通过制度规范青年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当然,网络制度建设并不是否定网络道德建设,相反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是迫切需要的。在青年大学生中宣传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行为,激励每个人为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避免生活在欺骗、虚伪、充满不诚信的网络环境中。“网络道德原则既要考虑已经出现在网络上的道德主体本身,道德行为、道德事实、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秩序的特殊性,又要利用既有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道德思路来协调既有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关系,又不破坏现实的道德规范体系及网络道德的养成运行机制。”[4]青年大学生工作要从学生主体出发,选择丰富的教育手段和宣传方式,让学生真正认同相关的网络道德。
(二)形成良好习惯,理性对待网络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好现象,与青年大学生自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青年大学生工作需要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正确认识网络,明白网络是帮助我们更好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本身。痴迷于网络,其实是把网络异化了,人反而被网络奴役了。在日常生活中青年大学生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帮助青年大学生利用网络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激励学生制作自己的生活作息表,把利用网络时间合理地标注出来,以便检验自己的行动;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帮助青年大学生去分辨网上繁杂的信息,共同探讨最近网络中有哪些不良信息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找出应对措施;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校园文化墙、电子宣传屏、公众号等开展隐性教育。同时,要注重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当处于一个有着良好网络习惯的青年大学生群体里,一个人的不好习惯就有可能会慢慢得到纠正,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当青年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用网习惯就会理性对待网络,明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主流思想
网络带来的信息的便利化,让青年大学生接触各种思想文化价值更加快捷了。青年大学生是一个追求个性的群体,外力强加的教育容易遭致抵触。强力的外在显性教育,有时会促使青年大学生认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要使互联网兴利除弊,为我所用,最重要的是要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加大网上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噪音成不了声势,兴不起风浪”[5]。因此,要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进而抵制外来错误思想的侵蚀。充分利用网络,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媒体载体,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并在经常关注浏览这些载体的地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以无形的熏陶促使青年大学生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如随着网络微视频得到青年大学生的热捧,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把文字呈现的理论和知识通过这种鲜活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发挥课堂的显性教育后,要更加注重结合网络的隐性教育。网络是进行“软性”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是青年大学生易于并乐于接触的一个领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和网络结合,利用网络自身的特点,把相关内容无声无息地渗入进去,从而有效抵制外来不良思想的影响。
四、结语
网络时代给青年大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思路,网络也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青年大学生群体。在这种接触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新的行为习惯,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工作。网络的普及让青年大学生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也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青年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因此对待青年大学生工作要更加有耐心和洞察力。当然,在解决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出现问题时,需要合力发挥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石英.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特征与青年大学生工作策略探析[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C],2010.
[2]风笑天.社会学导论(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88.
[3]于洋.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明照凤.网络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道德社会化[J].山东省青年大学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5]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211.
①基金项目: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研重点项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探索”(项目编号:hyjyzd202006);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研究——以合肥幼兒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20jyxm1629);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思政专项(科研)一般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政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yszyb202106)。
作者简介:卫爱明(1990—),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助教,就职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郑小翔(1989—),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助教,就职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