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阶段性评价应秉持素养立意”,“纸笔测试要注意与日常教学的融合,增强测评题目的科学性、多样性,发挥阶段性评价的诊断、调节功能”。这提示我们,阶段性测试题应注重与日常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题目】
材料一: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材料二: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邵雍《心安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材料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孔子游春》
材料四: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题目1 请你为材料一中的文本加上标点,并在句内用“/”表示出停顿。
题目2 “巍巍乎若太山”一句中,有人认为“太山”是指东岳泰山。材料二中与该句对泰山的描写不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3 伯牙曲中的高山与流水,寄予了他怎样的情志?参考以上几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4 材料四中的诗句据说是伯牙得知锺子期身故之后所写,写罢伯牙即破琴绝弦。请你结合对知音文化的理解,想象并具体描绘下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1 相对简单,重点关注语言运用方面的素养,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伯牙鼓琴》属于背诵篇目,学生凭借记忆就能完成一部分加标点的任务。划分节奏则需要结合从文言文学习中积累的语感以及对句意的理解才能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节奏划分符合朗读习惯即可。
题目2 重点关注语言运用方面的素养,兼顾思维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需要理解材料二中诗句的意思。“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都直言泰山之高,与“巍巍乎若太山”意思相同,较好判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通过对“绝顶”“众山小”的分析,也能推断出写的是泰山之高。用排除法,可以确定答案为“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一句。该句强调的是泰山稳重、安定的品格。
题目3 主要指向思维能力方面的素养。解答此题,学生需要综合材料中的信息,尤其是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信息,进行联想想象、归纳判断。从材料三中,学生可以直接归纳出“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等“流水”所传达的情志。理解“高山”所表现的情志,学生需要迁移阅读材料三获得的经验,结合材料二中对泰山高大巍峨和稳重安定的描写,可以联想出顶天立地、志存高远等情志。作答时,学生需要结合材料一中的“巍巍乎”与“汤汤乎”展开论述。
题目4 主要关注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方面的素养。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材料四所表达的情感:失去挚友的哀痛、无人与语的孤独、破琴绝弦的决绝。其次,要明确“知音文化”表现了中国人对友情的重视、注重心灵相通的交友之道等。最后,对当时的情景进行艺术想象,可以描写伯牙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描写伯牙的言行举止。总之,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的环境描写,可以成为加分项。
【设计意图】
本组阶段性测试题,为做到与日常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素养的形成,特别关注了三个方面。
一是命题立意注重对日常教学的反馈。本组试题,力求在考查内容上做到教什么考什么,在命题情境上注重教与考的差异,以保证试题对日常教学的反馈效度和对学生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例如,题目1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节奏和韵律的把握能力,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学生文言文朗读与理解的水平,是对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一课教学的直接反馈。再如,题目4属于迁移情境,这一题目的立意紧扣第七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教学要点,可以反馈学生的语言理解水平和想象能力,同时,此题兼顾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方面的素养,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音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语言创造美的能力。
二是材料选择与题目设计遵循日常教学的逻辑。首先,四则阅读材料从课内延伸至课外,遵循着日常教学从学到用的逻辑。材料一为课内文本,材料二、材料三可视为课外助学资料,材料四则可作为互文阅读的拓展材料。四则材料,围绕着《伯牙鼓琴》一课形成一个整体,与文本朗读、词句理解、知音文化传承、艺术想象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其次,四个题目的设计遵循日常教学由读到写、由基础到拓展的梯度。题目1指向有节奏地朗读,这是理解文句意思的基础;题目2则是对文句意思的考查,选择的“巍巍乎若太山”一句,与题目3的题干形成关联;题目3关注“高山”“流水”两个主要意象的内涵,是从“理解意思”向“理解意义”的跃升;题目4则进一步上升到对“知音文化”的理解与表达。四个题目呈现了明显的梯度,依次关联相关的素养。
三是命题内容关注教学重点与常态积累。每一课、每一单元都有重点练习的内容,《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文本意义的理解与知音文化的感悟,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艺术想象,本组试题的命题内容基本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本组试题也注重常态的积累性练习。本组试题中,有文言文节奏等方面的朗读练习、基于迁移情境的语言理解练习,也有综合分析信息作出判断的练习、借助文字展开创造性想象的练习等,这些都是必要的积累性练习。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常态积累性练习应该是指向能力或素养而非知识的积累。正是重点练习与常态积累的辩证组合,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与日常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何春光,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邮编: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