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文内容,渗透劳动教育

2022-04-29 04:22黄晓瑜
教育视界(智慧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劳动教育课文

摘 要:统编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其中既有劳动者形象的塑造,也有对劳动场景、劳动特点、劳动过程的描摹。教师可围绕课文中的这些劳动教育元素展开教学,在落实语文学科本职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品德、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实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文;劳动者形象;学科育人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叶圣陶‘习惯教育思想的小学劳动教育班本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Z-c/202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要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这些要求的提出,旨在解决以往学校教育过分注重智育,忽视劳动教育的问题,对培养“完整的人”有着很大的指导性价值。从语文学科来讲,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转变知识本位的观念,借助课文这一载体,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保持语文学科本色的同时,适当融入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纵观统编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各册教材,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尤其是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深入开发,并有效利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劳动教育的浸润。

一、立足课文中的劳动者形象组织讨论,培养敬业奉公的劳动品德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呈现了丰富的劳动者形象,通过对劳动者的外貌、语言、行为(尤其是劳动行为)的描写,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劳动者形象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感悟劳动者的精神追求,理解劳动者以个人的奋斗为国家和民族谋幸福的劳动品德。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可借助问题“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而理解课文的主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片和如今绿树覆盖的青山图进行对比,让学生交流感受,认识到如此巨大变化的背后,凝聚着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和他的辛勤劳动。而后,重点讨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认识“老人之老、环境之恶、青山之美”,体会老人用看似平凡的劳动,创造了这片沾溉后人的绿洲,品悟这位劳动者高大的形象。进而使学生明白: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要用自己的劳动为更多的人服务,为国家和民族服务。

纵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像《青山不老》这样赞扬劳动人民的文本很多,塑造了大量的具有榜样作用的劳动者形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品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挖掘内在的劳动教育元素,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形成敬业奉公、实干兴邦的劳动品德。

二、立足课文描绘的劳动场景设计情境,培养积极参与的劳动情感

课文中的知识,是人们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同时劳动本身有着一定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它对学生理解生活、理解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课文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更可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真实的劳动场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了解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内心的劳动愿望。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劳动场景,设计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劳动情感。

例如,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农村劳动人民的辛劳,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由于城市学生普遍缺乏田间劳作的实践经验,对文中提到的采桑养蚕、插秧割稻、麦苗儿、打谷场等比较陌生。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描绘的劳动场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把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感受农作物在农民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果实的过程。这样,在真实劳动情境的引领下,教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对参加劳动的热切希望: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平时吃的食物、穿的衣物等生活物品的由来,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都来源于生产劳动;可以号召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参加学校劳动实践、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由此将劳动教育延伸至生活中。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劳动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文中传达的火热劳动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劳,明白劳动是人们生活、生存的第一需求,培育积极参与的劳动情感。这样的教学,让劳动教育不仅超脱于课文,更延伸至生活。

三、立足课文呈现的劳动特点引发思考,培养勇于创新的劳动品质

如果说劳动教育就是去田间地头挖挖土、种种菜,日复一日地机械劳作,那么这不仅偏离了劳动的真实特点,更扭曲了劳动的本质。劳动的本质特点在于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生来就有一种特殊能力:他不仅能使用工具,而且能创造工具,以满足其基本需求——衣、食、住、安全以及生育后代等。”因此,教学课文,教师也可以抓住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本质,从文本出发,拓展思考空间,引发学生的思辨。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语句发问:“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这一问题可引发学生的积极阅读和思考。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与与众不同,进而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悟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发散思考: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是怎么产生的?在生活中,有哪些原来没有,现在有了的事物,它们又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经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感受到:正是劳动中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完成了许多的发明创造,丰富、改善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教师就可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怕失败,不怕他人嘲笑,坚持探索,勇于创新。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开放且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课文《赵州桥》,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增强语文技能,还可以通过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劳动品质,实现发展学生个性、开掘创新潜能、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

四、立足课文描写的劳动过程设计体验活动,培养学以致用的劳动精神

课文不仅承载着语言训练的任务,更具有人文教育的作用。学生从课文中不仅能了解到汉语的博大精深,更能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思想。统编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或多或少地呈现了具体的劳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依托课文中对劳动过程的描写,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真实体验劳动,培养学以致用的劳动精神。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歌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诗中无论男女老幼,辛勤劳动、有条不紊的充实生活。尤其要让学生品悟诗中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影响,向长辈积极学习劳动技能的样态,感受儿童积极实践运用的劳动精神。接着,可以利用学校劳动基地,让学生亲自体验播种、耕田等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学习耕种等劳动技能,再将所学运用到劳动实践中,感受技能对于劳动的重要性,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最后在劳动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诗歌学习中感悟到的劳动精神,并结合在劳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写一篇主题为“我学会了______”的习作。

设计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劳动和学习的相通性,领悟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生产劳动都要努力付出、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都需要勤学好问、孜孜以求、学以致用的劳动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在劳动中有一种比获得满足物质需要的资料更重要的东西,即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只有在那时候,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育人的视角挖掘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共振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感受劳动之乐、劳动之情、劳动之美、劳动之思,为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学科力量的支持,最终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佩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2(10).

[2] 胡月,靳玉乐. 教科书里的劳动者形象塑造——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6).

[3]刘琴. 高中语文劳动主题单元的劳动教育渗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5).

(黄晓瑜,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爱德校区,邮编:215200)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劳动教育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背课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