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题片创作中“激励事件”的叙事策略

2022-04-29 05:18陈远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感动中国叙事策略专题片

陈远

摘要:人物专题片创作是主旋律报道的重难点,而通过人物故事叙事来展现事迹,又是人物专题片创作中的重难点。历年来《感动中国》人物专题片以激励事件展现人物故事,见事、见人、见精神,是央视人物专题节目的精品力作。笔者以2020年、2021年央视《感动中国》的人物专题片为样本,通过具体分析,探讨剖析人物专题片创作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策略。

关键词:专题片;激励事件;叙事策略;《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是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年度品牌节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除了推举如杨振宁、彭士禄、钱学森、郎平等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知名人士外,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毛相林、汪勇这样的普通百姓,也通过《感动中国》的舞台走向全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以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为全社会树立了共同的心灵坐标,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实力量,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据央视数据,《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收视份额高达3.65%,“央视新闻”客户端上的推送《这一年,这些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昨晚,他们在故事刷屏》(2021年度人物)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也迅速突破10万+,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观后感,精选评论点赞过万。《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以“人物专题片 + 现场访谈 + 颁奖”形式呈现,而作为展现人物事迹,塑造人物精神的专题片,成为颁奖盛典上的一大亮点。主创团队十余年间刻画了数以千计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年度人物,仔细分析《感动中国》历年来人物专题片不难发现,在主题报道范畴的人物专题片制作中创作者所秉持的叙事策略和表达艺术。

一、见事——用激励事件导引,推动主人公故事的发展

一般认为,专题片具有满足国家主流媒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宣传的需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1]。展现人物事迹的专题片基本上都采用了故事化表达,而故事化表达的核心是设置激励事件,用强有力的激励事件推动故事的发生发展。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书中,将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性事件称为激励事件。相较于电影故事创作,人物专题片中的激励事件是指真实发生的,给主人公实现良好愿景、实现目标、完成任务造成严重障碍和巨大考验的关键性事件。这些关键性事件既有来自主人公个人、家庭内部的考验,如树立个人的愿景、目标,个人或家庭的重大变故等,也有来自外部的重大挑战,如战争、地震、社会变革等。它打破了主人公原有的生活、工作秩序,给主人公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制造了巨大的障碍和挑战。

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张定宇身为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遭遇的挑战是他身患绝症的同时,妻子感染新冠肺炎入院,突发的疫情使个人、家庭和医院经受空前的考验;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故事中,她的激励事件是看到大山里的女孩陷入贫困无助的境地,立志要创办华坪女高,通过教育来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谢军,“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他和团队的挑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西方国家在关键技术封锁、解决产品研发制造的“卡脖子”难题,成为片中的激励事件;毛相林,重庆市下庄村村委会主任,看到交通受阻,村民们深受深山阻隔之苦,立志要开山修路,脱贫致富……这些重大的关键性的变化和挑战,构成了人物故事片中的激励事件。

通过分析,除集体群像外,近两年的《感动中国》共计20组人物,均有具体而完整的激励事件。《吴天一》《朱彦夫》《张定宇》《陈陆》《王海》《谢军》专题片中的激励事件,都与外力的强烈干扰或侵入有关,而应对这一外部因素,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在所在领域的贡献卓著、建树甚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力量。而陈贝儿、张桂梅、毛相林、汪勇、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则是心系身边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康、生活福祉。他们都超越了“小我”的现实利益,为了他人的幸福安康,在心里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看似难以完成的心愿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在人物专题片中,激励事件具备显著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和对抗性(与个人所拥有的禀赋、资源悬殊过大)的明显特征。激励事件的显著性往往与个人的岗位职责——执行重要(或紧迫)的任务有关;也可能与社会的重大变革,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关。激励事件的对抗性来自主人公的资源匮乏与实现目标愿景之间的巨大差距,来自战争、突发重大公共危机、自然气候环境巨变、别国的技术封锁带来种种威胁和不确定性等,事件越紧迫越重要,给主人公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越大,目标愿景实现的难度越大,所产生的故事张力也越大,其凸显的人物品质也更可贵。激励事件是人物故事的推手,它要以巨大的悬念和强烈的同理心,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要把受众带入主人公的故事当中,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二、见人——激励事件是叙述人物故事的核心

在具有挑战性的事件面前,主人公有什么样的表现,展现什么样的行动,是凸显人物品质、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也是激励事件在导入故事后,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讲述人物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激励事件必须激发出主人公的潜能,磨砺主人公的意志品质,实现个人(集体)的自我超越,成就不一般的功业。

显然,在人物故事中激励事件是否成立,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取决于事件当中主人公的能动性,取决于他在种种冲突与对抗的困境中如何行动。因此,主人公能动性的展现是人物品质塑造最重要的部分。一般而言,故事的推进、主人公主观能动性的展现,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创作者需要重点展现的还是内因——主人公个人的能动性。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中,最能打动观众和最扣人心弦之处就是困境中主人公发挥能动性这一环节。在颁奖盛典上播出的人物事迹专题片中,张桂梅遭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开办一所乡村女校,而在于教育山区女孩获得知识,提升她们的能力,通过高考改变她们的命运。这位资源匮乏、身体虚弱的中年女性,展现出巨大的能量,表现出超人的意志品质:大山里的家长不愿意把女孩送来读书,她便一家一户地跑;家长担心孩子考不上大学,她给出承诺;山区的女孩有的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学习成绩堪忧,她就亲自抓学校的教学管理,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节目中张桂梅走村入户,到大山里劝导孩子上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桂梅抱病拿着喇叭催促学生们抓紧学习……一幕幕真实场景,一句句朴素的言语直抵人心。而张桂梅历尽千辛万苦、费劲周折,只是为了一个实现与个人几无关联的目标——希望深山里女孩通过受教育,改变她们自己和她们家庭的命运。

同样,在《王海》的故事中,在与装备和训练都远超己方的美军飞行员的对抗中,王海充分发挥近战的优势,在距离敌机百余米的高空中开火,不惧强敌、不怕牺牲,在险境中克敌制胜,以王海为代表的志愿军官兵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山谷底部四面绝壁,成为深度贫困村——下庄村难以逾越的天堑,因为道路艰险,毛相林记事以来,因为交通不便,已经摔死了23人。1997年,在毛相林带领村民们开山修路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在悬崖绝壁上施工,险象环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毛相林没有退缩,他拿出母亲攒了一辈子的700块钱积蓄,卖猪凑钱修路;在开山放炮,修路施工时,第一个走前头。这样一位敢作敢为,为了百姓福祉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村支书形象就立了起来;在《吴天一》中,经历战争洗礼后,回国内跟随部队调防青海后,吴天一发现很多支援青海的建设者患上高原病,一位志愿者战友因高原病倒下,更是深深刺痛了吴天一,激发了他对高原病的研究。吴天一先后遭遇过6次交通事故,14次骨折,最严重的一次险些丢掉生命。长期在高原上奔波,吴天一患上了高原心脏病,但他克服重重困难,花费了60多年时间,为国家建立了高原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守护了高原人民和一代代建设者的生命健康,在高原病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激励事件中,创作者要对主人公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时发挥的能动性挖掘到位,在困境面前,主人公在此如何选择,可以使我们对他的深沉性格,对其人性的终极表达,有一个最深刻的认识[2]。创作者要善于利用细节刻画、前后对比、情绪镜头迁移等手法,在困难和险境中刻画人物品质,塑造人物形象。

三、见结果——主人公的愿景目标最终达成,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

结局设计是人物电视专题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事件引入后,受众就会产生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激励事件的推进,他们越来越热切地期盼着主人公在与最强大对抗力量的斗争中能取得胜利。他们期待主人公跨越期望和结果之间的鸿沟,创造一个圆满的结局实现了个人(集体)最大的社会价值。激励事件结果的交代,不仅完成了叙事结构上闭环,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期待。

《张定宇》中,张定宇日夜奋战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带领全院800多人,与时间赛跑,与新冠鏖战,为后来成功分离出病毒颗粒和基因序列,及早发现和确诊新冠病毒争取了宝贵时间,为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为全社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杰出贡献;《王海》中,王海率领年轻的空三师九团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王海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王海大队荣获“集体一等功”;《张桂梅》中,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她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在为社会、为国家做新的贡献;《毛相林》中,毛相林带领相亲们,在付出生命的代价,耗时7年,终于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路修通了,毛相林又带领村民们成功脱贫致富,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杨振宁》中,杨振宁不顾个人安危,叩开了中美科技交往的大门,80岁高龄仍在为中美科技、教育交流,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不停奔走。

四、激励事件设置的节点受时长、节奏的限制,在专题片中出现的位置靠前

作为故事主体的激励事件,究竟该在何时引入,不同的专题片有不同的结构、节奏,节目编导的不同风格,对材料的取舍、素材的占有,甚至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会影响到激励事件在人物专题片中的设置节点。在专题片的结构中,倒叙结构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倒叙结构中,激励事件的呈现更加清晰完整。

《感动中国》2020年10组当选人物的专题片中,采用倒叙结构的共有7个,笔者将专题片中激励事件的出现时间与片长数据进行了对比:《张定宇》1分02秒/7分30秒;《陈陆》24秒/7分15秒 ;《王海》25秒/5分42秒;《谢军》44秒/6分51秒;《叶嘉莹》 31秒/5分36秒;《毛相林》21秒/7分54秒;《国测一大队》 1分02秒/7分43秒。这七个专题片中时长最长7分54秒(《毛相林》),最短的5分33秒(《叶嘉莹》),在专题片平均7分钟时长的紧凑结构中,序章结束后,激励事件在片中最早出现的是《毛相林》——开场21秒之后就开始引入激励事件,最迟的是《张定宇》和《国测一大队》都是在1分02秒之后才出现。统计发现,7个专题片中,人物专题片序章内容为与主人公关联的年度新闻事件的现场,或者为主人公工作生活的片段,时长一般在约30秒,之后就是激励事件的引入。激励事件开始的节点一般位于全片时长的前七分之一时段,基本上不超过1分钟。7个专题片中,激励事件出现在30秒左右的有5个,出现在60秒之后的只有2个。一般而言,主情节的激励事件设置,通常放在故事化过程的四分之一时段[3]。显然,在短视频广为传播的今天,为了更早地引入激励故事吸引受众,增强故事的吸引力,激励事件设置的节点明显前置,不超过故事开场后片长的七分之一,这也可能与《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总时长有关。总体上应该把主情节的激励事件尽快引入,但务必等到时机成熟[4]。

五、结语

运用激励事件讲述人物故事,是人物专题片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叙事策略。激励事件通过困难挑战等障碍性因素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故事主人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为了目标任务、理想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并最终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物的意志品质,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因之而熠熠生辉,故事也因此走向高潮,感人至深。激励事件构成了人物故事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展现当选者事迹的人物专题片成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的一大亮点。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传播格局下,我们应从大众媒体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中,汲取创作的养分,既要观察思考又要吐故纳新,在融合传播、多元发展的视频创作之路上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黎小锋,贾恺.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

[2]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3] 张秀丽.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研究[J].中华民族博览.2019(6):234-235.

[4] 同[2].

猜你喜欢
感动中国叙事策略专题片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感动中国”,“感动”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