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创造营2021》的传播美学分析

2022-04-29 05:18:05程可彤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1期

程可彤

摘要:《创造营2021》是腾讯视频制作的一档男团网络选秀综艺节目。该节目的训练生由多国学员组成,通过舞台竞演与比拼,最终组成一支国际化男团。节目用丰富的视听手法和多元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审美活动总是与传播过程联系在一起,传播中的审美活动涉及对传播结果的阐释,只有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通过传播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完成审美行为。本文从传播美学视角入手,对《创造营2021》进行剖析,从视觉之美、共鸣之美、情感之美三个角度对该节目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和解读。

关键词:传播美学;《创造营2021》;综艺节目分析

在宏观层面,传播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现象;在微观层面,传播美学研究内容包括活动本质分析、心理分析和价值分析三个部分。《创造营2021》作为一档选秀综艺节目,其最主要的传播美学特征蕴含于传播审美活动之中,其中最具特色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视觉之美、共鸣之美、情感之美。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创造营2021》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探寻此节目受众的审美体验,总结综艺节目审美功能的实现方式,以期推动综艺节目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舞美设计营造视觉之美

视觉之美是一档节目带给观众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只有当观众先感受到了美,形成了关于美的第一印象,才会有动力和激情继续观看节目。《创造营2021》的舞美设计能够直观地给观众带来视觉之美,舞台设计、灯光设置与镜头切换无不体现着幕后制作团队的别具匠心与精心设计。

(一)舞台设计增强视觉美感

《创造营2021》的舞台设计突破了以往101系列的风格,打造了全新概念的像素风舞台。舞台采用了三角形的几何设计,每个座位前放置立体三角形发光灯箱,灯箱紧密排列,营造纵深感。座位两侧的台阶向上延伸与三角形顶部汇聚,形成了放射状效果,高低交错、大小得当、宽窄适宜,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新芽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的活力。此外,差异化与个性化的设计带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对于整档节目及其风格调性的印象,吸引观众持续关注。总的来看,《创造营2021》的舞台设计富有视觉美感,在注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巧妙融合了现代科技感,与像素风概念相吻合,带给观众与往期系列节目不同的视觉享受与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灯光设置丰富视觉效果

节目中灯光设计遵循突出人物的原则并结合巧思以达到丰富视觉效果的目的。舞台灯光以银白色为主,沿用了创造营系列的三角形主题,以三角形空间为主要结构的灯光排列具有丰富的呈现方式和多样化的变化形式,营造出震撼的舞台效果,丰富了节目画面。灯光设置的整体设计富有极致的光影效果,既能契合本次的像素风概念主题,又能让视觉中心集中在人物身上,使观众既能观看到细致精彩的舞台,又能集中注意力观看选手的表演。此外,舞台灯光注重人物光与强调光、效果光的结合,其频闪变化能够很好地与表演节奏统一步调,营造出统一的舞台氛围,打造出细腻生动的舞台,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体验节目内容。

(三)镜头切换加强视觉冲击

镜头的多机位呈现与结合能够加深记忆,增强视觉冲击。《创造营2021》的镜头切换延续了往届选秀综艺的特色,运用镜头切换来进行叙事与刻画。在舞台竞演环节,节目会采用反复或慢速手法来对舞台的精彩部分进行剪辑,通常这一部分由表演组的中心位来呈现,能够达到突出强调的效果,并且能让观众对训练生的精彩表演环节加深印象,增强认同感,更好地参与到节目当中,享受美的体验。另外,在镜头切换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除舞台表演环节以外的训练生和老师的反应,通过他们惊讶、夸张、赞赏的表情和语言,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通过人物的反应特写展示舞台的冲击力,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增强观众对节目的认同与喜爱。

二、传播主体蕴含共鸣之美

共鸣之美是指人们在思想或者情感上相互感染而产生的美感,它的产生与传播主体有密切联系,这意味着传播主体本身必须有某种特质、表现或者思想情感能够引发传播受众的相同的情绪[1],而在共鸣的过程中也就伴随着与二者意识相一致的美学价值。在《创造营2021》中,传播主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导师、学员以及观众。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参与审美活动的体验能够激发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共鸣之美中完成审美行为。

(一)优势互补的导师

导师在节目中承担着专业性功能,其点评与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对选手的观感和态度。作为一档全民选秀综艺节目,对于导师的要求不仅在于个人实力,而需要根据其综艺能力、知名度等进行全盘考量。

《创造营2021》导师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各具风格。女演员宁静担任创始人代表,男演员邓超担任发起人团长,周深、刘逸云、周震南担任发起团成员,创造营前辈师姐郑乃馨担任国际学员助教。导师团成员既能够给出专业性的点评和指导,也能够与学员们相处融洽,整体氛围轻松愉悦,能够产生较好的综艺效果,让受众更好地代入。同时,在导师团自带粉丝基础的情况下,能够吸引较大规模的导师团粉丝来观看节目,阵容搭配强强联合也有助于吸引其他受众群体,提高节目丰富性与观赏度,增加话题性。

(二)风格各异的学员

学员是综艺选秀节目的核心,是传播效果的基础。学员的选择关系到整档节目的吸引力与传播效果。

首先,《创造营2021》以国际化为全新标签,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国际学员比例提高,如来自泰国的尹浩宇、高卿尘,来自俄罗斯的利路修、大卫,来自日本的力丸、赞多、米卡、庆怜等。节目打造了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使国内选手与国外选手同台竞技,增强比较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其次,学员的整体实力较强,使节目有较多看点,满足了大多数观众以实力来选拔学员的需求,如来自日本的赞多曾在街舞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与赞多同组合的力丸曾担任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的编舞老师,为多位知名艺人或组合编舞等;最后,学员风格各异,在队伍中有不同的担当,能够各自出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长处,特色鲜明,如被称为“国风美少年”的刘宇,“创造营舞蹈导师二人组”赞多和力丸,“选秀Rap天花板”刘璋等,因此许多学员身上都带上了唱歌组、舞蹈组、说唱组、古风组或气氛组等标签,这也便于节目后期对于人物群像的塑造和特点的挖掘,以增加节目收视率,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学员风格的多样化能够吸引具有不同审美需求的受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多样的审美体验。

(三)热情洋溢的观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越来越大,对情感体验的需求和渴望更加强烈。现场观众是最接近节目的角色,引发的共鸣最直接、最真实。在每场舞台竞演中,都会有许多现场观众参与其中,镜头也会捕捉他们一些精彩的反应,如某些夸张的肢体动作、代入表演的沉浸式表情、真情实感的尖叫等。

(四)满足释放压力的需求

除了现场观众外,线上粉丝的互动行为同样会引发广大受众共鸣。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构建出一个线上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内,粉丝能够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建立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群体身份认同,进一步促进群体团结,促进粉丝将情感转化为行动,主动为选手出道而努力,也让其他受众感受其情感能量。例如,腾讯视频是《创造营2021》的播放平台,粉丝会在腾讯视频上通过点赞、弹幕、转发、评论等方式为选手加油鼓励,因此其他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会看到粉丝对选手的评价与话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审美活动的进行。

三、多元个性塑造情感之美

“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闯”是《创造营2021》全新定位后制定的节目口号。由于节目组选择以“国际化”作为新的切入口进行内容设计,因此邀请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参与节目录制,与中国选手进行同台合作与竞争。不同国家的训练生们在节目中交流互动,避免了同类型选秀节目模式的趋同,个性化与差异化更能够从中凸显,使观众能在多元的个性中找到与个人相对应的内容,加强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碰撞。

(一)多国学员的文化交流

作为一档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综艺节目,《创造营2021》中的学员来自中国、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节目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而语言不通成为学员们进行交流的最大障碍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节目组给外国学员配置了同声传译,除此之外,学员们还可通过非语言符号如肢体动作表达想法,或是通过语言翻译进行交流。例如,在“海岛男孩”国际组中,来自中国的训练生张腾将中文规则翻译成英文与日本学员羽生田武进行沟通交流,羽生田武又将英文翻译成日语与同样来自日本的训练生喜内优心进行对话,实现了不同国籍之间的学员的流畅交流。这种有趣的交流方式打破了语言界限,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也让观众看到了学员们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为同一个梦想共同奋斗的拼搏精神。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无论是日常的宿舍生活还是舞台竞演的小组合作,又或是团建活动,观众都能从中看到学员们跨越国界的交流与交融,看到学员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的相互帮助与配合,看到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方式与可能性,加强观众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情感的共通与升华。

(二)多样性格的差异碰撞

在神经科学理论中,人的意识的自我包括原始自我和核心自我,原始自我是一个人真实的存在状态,是一种真实自我,核心自我是向外界展示的角色自我,是一种非虚假的在社会中形成的角色扮演与性格展示,受众在观看以娱乐属性为主的综艺选秀节目时,会轻松自然地进行真实自我的塑造。

由于《创造营2021》中学员众多,有多种多样的性格,在多样性格的差异碰撞下,学员的人格与人性会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与感染力,受众会根据自身的爱好对最接近自己兴趣的学员表示好感和喜爱,从而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这个学员的支持和喜爱,这就是一种真实自我表达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情感的真实表达。学员的人格与人性会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与感染力。例如,俄罗斯人气学员利路修凭借“我想下班回家”的发言和身上散发的“丧文化”特质吸引了大批网民的关注与投票。不少粉丝表示由于看到利路修身上与自身相似的“打工人”的无奈,产生了共情,因此为他投票,而粉丝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自我身份的构建与认同,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随着选秀综艺不断发展,粉圈去中心化不断加强,围观群众不断涌入,利路修本身真实的性格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呈现给受众,打破了受众对偶像以往的形象,唱跳实力不再是当下选秀节目唯一的衡量标准。这背后也反映了当下的选秀逻辑正逐步让位于群体情绪,能够唤起大众情绪的东西才是提升综艺节目热度的核心。

(三)多种风格的价值导向

在大众文化泛滥的当下,人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冲击着曾经被精英文化主导的社会意识。在提倡多元化、差异化的当下,综艺节目里引导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节目所倡导的价值观也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影响和改变,因此节目中蕴含的价值观导向是满足受众需求、保证收视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创造营2021》虽然是一档选秀综艺节目,但节目的核心始终是对于“人”的塑造。在生活中很难能有一个平台或者场景让人们全程观察具有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一群人的互动生活,青年们多元个性的风格和多元价值观的魅力,能够让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自己想具备的某种特质[2],符合当下流行的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现实,而被大众选出的出道成员身上带有的是当下大多数青年所认可与肯定的价值观,反映着当代青年真实的状态,凝结着具有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

四、结语

通过对《创造营2021》的传播美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蕴含的视觉之美、共鸣之美与情感之美,通过对节目形式的创新和对人物群像的深入刻画,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也促成了美学价值的目标实现,为受众带来了异彩纷呈的美的享受。在全球化的当下,人们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是共融互通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具备更高层次的需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备丰富、独特、深刻的美学价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意义与存在价值的追求与思考,对于当代审美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建构与审美体验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创造性转化后满足当代人们对于美的精神需求的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创造。《创造营2021》突破了以往选秀综艺的模式,以国际化为切入点,承担着向外输出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责任,也为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综艺节目在承担娱乐功能的同时,也应积极承担社会功能。综艺节目不应以传达浅层化、碎片化的观念,追求短期效益为目标,应该转变思路,积极思考其媒介职能与审美职能,将美学价值作为其重要追求目标,在节目中实现美学升华,带给人们丰富且有意义的审美体验,推动综艺节目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王雨菲.偶像养成类节目价值观与底层逻辑架构:以《创造营2020》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