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哲
摘要: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很多读者不满足于国内新闻消息和国外简要新闻报道,因此在新格局中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成为目前国际新闻发展新方向。本文从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在西方语境下国际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构建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生态有效性策略,旨在促进我国国际新闻深度报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新格局;生态观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我国读者关注国际重要新闻事件的意识被激发,传统的“简短式”国际新闻报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在新格局中,国际新闻媒体人应更多地关注新闻背后的深层问题,增加对新闻事件的解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合理推断,表达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实现对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
一、国际新闻深度报道定义
国际新闻是指新闻媒体报道国际间发生重要事件的新闻,大多包含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或消息动态等。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则是在普通的国际新闻报道基础上,深度挖掘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存在问题,对国际事件预期结果展开讨论,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等,从而使所报道的新闻具有一定的深度[1]。
二、西方语境强势生态下,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挑战
(一)价值判断脱节
在世界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由于国际新闻发展传播较复杂,因此在国际新闻深度报道中时常出现价值判断脱轨现象。[2]尽管每个国家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每个国家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都会通过国际新闻报道的方式传播开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国际新闻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交流方式并不对等[3],很多时候发达国家的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闻报道。一般来说,在开展国际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要增加新闻媒体人对该新闻事件的点评,这种点评多数是国家或者民族的利益有意识的选择结果。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不加以辨析,就容易造成价值判断脱节。以西方媒体报道伊拉克战争为例,部分西方媒体称伊拉克主要生化武器专家为“炭疽夫人”,可见其具有一定的贬义。国内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如果不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沿用这一称呼,无疑就是附和了美国的价值立场,造成了价值判断脱节现象[4]。
(二)信息自主拓宽渠道不足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报纸对国际新闻报道来源,主要依赖于新华社消息。诚然新华社是我国官方通讯社,在世界各地都拥有自己的驻外机制,因此其新闻稿源丰富,且准确性较高,是我国大多数国际新闻版面的稿源。在国内,由于各家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都以新华社为稿源,而且电稿字数有限,这也使得各家国际新闻报道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时常出现新闻报道内容、角度甚至语言风格上的雷同,不利于新格局中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个性化发展[5]。
(三)信源真伪的精准识别
目前视频、图片等都可以通过技术伪造,还有部分社交网站、自媒体为追求一时的曝光度而运用一些虚假消息进行炒作,因此,除非是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的数据,针对其他的新闻资源都需要对其信源进行真伪精准辨识。在对国际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我们时常采用转载的方式报道国际事件。而很多国外媒体的报道内容具有夸张成分,如英国的《每日邮报》就以夸大事实著称,美国的《洋葱新闻》则喜欢发布具有搞笑意味的假信息,因此在转载过程中,要注意对国际新闻信源真伪的精准识别。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发展既迎来巨大机遇,也面临了诸多风险。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在近几年迅速兴起,为国家间的政治抹黑、军事欺骗、经济犯罪甚至恐怖主义行动提供了新工具,这给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造成了巨大安全隐患,各家新闻报纸在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新闻的信源真伪进行精准识别,很容易被动成为这些深度伪造者不良信息的传递者,给国际舆论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四)缺乏有效整合
在笔者对国际新闻报道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国际新闻报道缺少新闻整合的意识,发生了什么就报道什么。以国际疫情报道为例,2022年1月31日加拿大总理确认感染新冠。《人民日报》《杭州日报》《南京晚报》、腾讯网等相继报道了该事件,但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并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只是片面报道了加拿大总理确诊的事件,缺少对其他国家新冠确诊人数的报道,或是就该问题进行评价和后期发展预测,因此读者在阅读这则国际新闻的过程中,只能知晓这一事实,不仅缩小了读者阅读量,还容易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恐慌。
三、构建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生态有效性策略
(一)抓热点,贴近读者
新闻热点就是新闻卖点,因此在进行国际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要先抓热点,利用国际新闻版面优势,捕捉国际新闻事件中读者关注的问题,选取贴近读者生活的角度,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注意力。例如,自2021年5月爆发的巴以冲突,是国际新闻热点事件之一。为了让读者对这一热点事件有一个全面了解,《中国日报》开展深度报道专项活动,以巴以冲突为中心设置多个专题活动,如《外交部阐述中国对巴以冲突的立场》《中国督促美国对巴以冲突承担应有责任》等,从5月11日发射火箭导弹事件开端,到5月21日双方签订停火协议,其间共发表了35篇报道,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巴以冲突事件的立场表达,约占25%的版面;第二部分是对巴以冲突国际态度的报道,约占35%的版面;第三部分是对战争情况的表述,约占40%的版面。这些专题紧扣热点事件发展动态,及时表达立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时刻关注国际动态,运用超强的洞察能力,面临突发事件,对事件影响范围进行分析,选择热点问题开展深度报道,不仅是单一地转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对这一事件的国际态度、自身观点进行表述,通过方方面面的信息与资料报道,在关注事情发展的同时,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道理。像这样贴近读者的深度国际新闻报道,才能扩大国际新闻的传播范围。
(二)抓时效,借力造势
新闻报道受到时效性的制约,我们致力于开展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务必要保证时效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时效性和深度报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由于很多国际事件依靠于新华社的消息,因此在得到新闻消息时为了确保报道时效性,抢占新闻市场,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价,信息整合也不到位,因此报道的深度没有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华社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采取滚动式播发的方式,其中还增加了对事件的分析和背景介绍,这就给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提供了价值判断和信息整合的机会。我们不能忽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的优势,很多时候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在短短几小时内就会被人们所知晓。同这些传播途径相比,报纸的时效性较低,因此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开展接力造势,提高报道的深度。当国际上的重大事件,被互联网、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连续报道之后,为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就形成了一个热点问题。然而这些新闻媒体的报道多数以简讯的形式开展,对事件背后的资料分析较少,这就给报纸留下了深度报道的机会。之前读者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已经知晓了事情发展的简要过程,因此对后续报道的期待感大大提高,为报纸的深度报道提供了前提。通过随之而来的报纸报道,我们可以弥补之前国际新闻报道的空缺,实现接力造势。例如,美国大选相关事件一直是我国读者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自2021年1月20日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尽管这些内容在互联网、电视、广播中都已经报道过了,《深圳晚报》针对读者的喜好开展一系列专题,深受读者喜爱。在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开展专题《特朗普:我没输,是选举有问题!》,就“选举欺诈”进行专题报道。随后又开展《拜登也觉得美国选举有问题了?》开展对美国中期选举结果的专题报道,以形式统一的标题吸引读者关注,同时就拜登这一言论于其支持率下降进行分析。这样的国际新闻专题让读者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形成系列专题的方式提高国际新闻的可读价值,实现接力造势的效果。
(三)求整合,力争全面
正如上文所说,目前国际新闻报道缺少有效整合,信息报道不全面等问题,制约了深度报道的开展。因此在新格局背景下,要想力求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生态发展,就需要增加版面篇幅,可以设定一个主体,通过图片、人物介绍、最新消息、背景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整合性报道,力争全面。虽然我们获得的新华社消息是随着事情发展的顺序,逐条发送的,信息较为零散,但是通过我们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可以有效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客观、准确地开展评价活动,可以更好地开展深度报道。
此外,我们还可以扩展国际新闻的信息渠道,除新华社消息之外,其他方面的新闻资源,只要可以精准识别信源的真伪都可以收集融合到报道中去。例如,《人民日报》就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通过快速检索的方式收集新闻事件有关资料,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如针对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根据电讯稿把各国发来的贺电整合在一起,分别添加“最早的”“最唯美的”“最幽默的”“最直白的”等小标题,让读者一次就可以读到各国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所传达的信息更加全面,颇受读者喜欢。
(四)讲个性,风格取胜
如何在众多的国际新闻报纸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讲个性,通过合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新闻深度报道风格,从而以风格吸引更多的读者。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新闻撰稿人的专业能力,夯实新闻编辑的基本功,使其具有对新闻材料的把握能力和根据新闻事件整合版面、选取合适图片、拟定个性标题的能力。
首先,针对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新闻撰稿人进行定期培训,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的方式,从理论观点上使其认识到深度报道重要性,了解深度报道含义,帮助新闻撰稿人提高文笔水平,从而在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选择中做到详略得当,对国际态度、个人立场的表达更加详细、准确,而在对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转述中,可以用精简的语言表述。
其次,要构建专项工作小组,通过结合自身优势探讨出个性发展的入手点,不断促进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个性化发展。最终达到不署名,读者也可以根据内容知道是哪家报纸的效果。如在新闻题目的拟定上,就可以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国际关系三大焦点》《一个世界的五种表情》等,会让读者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激发读者一睹为快的求知欲。
最后,版面设置凸显个性化。对内在技能的提高固然重要,而在读者选择报纸的初期,外在的形象也极其重要。一个具有个性化版面设置的国际新闻报纸,获得读者关注的时间就会越长,并且吸引读者阅读其中的内容。因此,现代报纸要注重版面设置的个性化,在字体、排版、图片运用等方面进行优化。特别是现代报纸媒体陆续建立了移动平台、公众号等,因此对于线上的国际深度报道,也需要实现个性化发展。以《纽约时报》为例,为解决受众反映推送新闻过多,时常包含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影响对报纸的关注度的问题,推出了两种类型的新闻推送,即突发新闻和头条新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推送的内容,如此一来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方式得到了改变,受众的选择性更多了,这种个性化的现代新闻推送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例如,我们可以将国际新闻版块进行细分,如国际体育、国际政事等,针对不同的读者推送差异化的内容,在提高读者兴趣的同时,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化风格,使其在国际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讲政治,导向正确
国际新闻深度报道难免存在一些政治事件,需要我们谨慎对待,把握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第一,在深度报道中任何观点都应该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不能违背道德规范,不得具有民族歧视、反党反共的倾向;第二,在深度报道中要透过国际事件表面现象,发现其深层次的问题,从而确立报道方向,提出对该国际事件的立场和态度;第三,在新闻事件真实性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并开展客观逻辑推进。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离不开理性思考,这是把握舆论导向正确性的基础。无论是对新闻报道事件的选择、编辑,还是对版面的编辑,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意味,都包含着新闻撰稿人的思想和意识,反映着自己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态度,特别是在对新闻事件分析和评定过程中,更是具有清醒的判断,对事件本身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才能客观、理智地进行深度报道,提高导向的正确性。此外,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撰稿人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增强自己政治意识,通过自我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主动丰富国际知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具有责任意识,通过客观评价、全面解读、还原新闻事件,引导读者借助我们所深度报道的国际新闻,了解世界动态。
四、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报纸面临着发展问题的挑战,为了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保持竞争力,面对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确保时效性的基础上,开展深度报道。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报纸期刊的国际新闻深度报道发展分析,找寻西方语境强势生态下,国际新闻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借鉴较为成功的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案例,构建出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生态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毕振山.试析新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9(5):20-22.
[2] 林颖.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国际新闻深度报道[J].青年记者,2019(32):60-61.
[3] 马莹莹.在融合中创新实现信息多轮增值:中国石油报两会融媒体报道模式简析[J].传播力研究,2019(14):82-83.
[4] 王韵权.再发现:国际新闻深度报道的魅力[J].新闻传播, 2019(15):72-77.
[5] 李彬.从人文视角谈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4(1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