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9 01:11:19鲁协盛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实践

鲁协盛

摘  要:思维导图是教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深记忆效果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和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其效果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故而在各类型、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历史是初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中考成绩,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应用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绘制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较多,年代跨度大,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密集。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目的性、系统性以及条理性不足,那么在学习难度大的背景下,学生很难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思维活跃性都难以达到培养的目的。但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绘制,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还需要创造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独立思考、制作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 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都能够显著提升。例如“百家争鸣局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要求学生要区分好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级别关系,保证思维导图的科学性。就是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要将“百家争鸣”作为核心关键词,各学派的创始人以及名称则为思维导图中的一级知识点,而后向下对应绘制各学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二级知识点,而后将每个学派主张的思想作为三级知识点,对应向下绘制出知识点的分支。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美化思维导图,从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注意,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析,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并且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思维导图绘制经验,进而提高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质量。

二、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展示思维导图

展示思维导图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个过程,是以小组代表或者学生个人进行展示的一种教学方法,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维过程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展示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表达的过程,所展示的内容是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原因、关键词以及不同内容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各层级内容所拓展的小知识点。为了保证思维导图的展示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构建的思维导图优点和缺点,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即:规定学生的展示时间,并且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和选拔,绘制出优秀思维导图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鼓励;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思维导图的创新性,注意思维导图教学的拓展,以此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完成明代、清朝兴衰的知识,可以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思维导图展示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感受,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例如“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构建思维导图,整理、归纳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在展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说明是以时间作为线索整理相关事件,结合地点条件,以简易地图的方式整理资料;或者是以辛亥革命的准备、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结果等条件,采用知识树的方式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三、指导学生收集资源,优化思维导图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不仅可以分享现有的教学资源,简化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难度,还可以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收集教学资源,并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对其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并逐渐丰富框架中的内容,使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19世纪时西方国家开始快速发展,而我国此时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还体现在思想、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在完成基本教材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19世纪的世界发展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对比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学生在收集和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将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构建成“神聚”的历史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世界的角度重视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形成整体意识,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度和宽度,还能够促使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对当时的历史展开综合性分析。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西方资本近代扩张的方式,即商品输出、军事侵略、思想渗透、资本输出以及政治控制等;分析欧洲在19世纪中期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即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了新的政治形式——近代民主政治、在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等实现思想文化的科学化以及理性化发展等;中国在工业文明影响下呈现的特点,即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近代化特点越来越突出以及受到西方影响较大等。

四、督促学生完善自我,完善思维导图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学生在完成自己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需要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且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完善思维导图。教师在评价时,要明确提出修改的方向,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具体需要修改的内容。完善思维导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思维导图的实际使用质量,而在完善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对内容的修改,保证内容的合理性,而不是大范围修改图形和颜色。例如“美国内战”思维导图的完善中,其修改应从关键词“内战”着手,逐渐将知识点延伸到内战发生的原因、影响等方面,且学生对各级知识点下所延伸的小知识点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完整、表达是否简单明了等,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改,既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又能够有效完善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并且能够掌握知识,可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并达到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素养的目的。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历史比较特殊,其知识体系比较庞大,涉及的历史知识背景和线索较为复杂,学生很难理清其中存在的关系,机械化地学习、背诵效果不理想,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和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思维导图可以从一件历史事件,或者一个时间点向外延伸,将相互关联知识点衔接起来,降低学生理解和背诵的难度。此外,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掌握整体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孙胜男. 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4):61-62.

[2]徐敬.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36.

[3]宋雪晶. 浅谈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求知导刊,2020(47):30-3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