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优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制

2022-04-29 01:00刘彩荣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

刘彩荣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满足了人们获取资讯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竞争。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所承载的特殊文化功能。但是广播电视新闻在发挥文化功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传播的时效性有待提升等。因此,本文主要就发挥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优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制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采编;新闻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和提升,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渗透,并且之间也开始朝着相互协作的方向共同前进。我国传媒从业者必须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的分析,以文化功能为导向,不断进行采编体制优化,为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积淀功能

文字是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基础,也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就像跳跃的音符,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奏响了和谐的主旋律,使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增添了新的色彩。广播电视新闻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也通过文字记载了一次次历史性事件,见证了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例如,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振奋人心,向世界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对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的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科研人员的工匠精神、中国航天员超强的素质能力以及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对中国乃至全球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等。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的背后需要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兢兢业业的努力以及宇航员千百次的锤炼,广播电视新闻人在对其进行报道中深入挖掘神舟十三号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广播电视新闻通过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渠道进行消息的报道和挖掘,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内涵性、思想性以及互动性,使读者和观众能够在消息内容中有更多的精神体验,进而获得精神思想的提升[1]。

(二)文化传承功能

社会事件经过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之后,其内容和话题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关注和目光,成为舆论发酵的导火线,这也为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广播电视新闻在选题上十分注重层次性和价值性,并且尽可能符合大众价值观念,涵盖了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包含人们的基本生活和新兴职业等,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消息内容也被赋予文化传承的内涵。一条条新闻消息背后反映着当下社会生活百态,也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智慧,广播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中很好地发挥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以天津新闻广播为例,在新闻报道中开展了一期《美丽乡村说》——“记忆乡愁”专栏节目,在节目中访问了李七庄街道邓店村的村民,为我们讲述邓店村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对李七庄街邓店村的报道,实现了文化根脉的延续以及文化传承。

(三)文化引导功能

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广播电视新闻具有很强的文化引导功能,在新闻报道中广播电视新闻秉承“真实、全面、公正、客观”的理念给人们传递更加高质量的信息资讯,这种价值观念也会在观众心中蔓延并扎根,促进了观众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责任意识。相对于抖音、微博等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更强,在消息内容真实性核实上也更加严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对广播电视新闻最正确的诠释。在信息处理工作中,采编人员会加强整个新闻事件以及背后价值的分析,从中遴选出适合为大众报道、能够对大众起教育和警示意义的内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文化正向引导功能。

二、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文化功能现状

(一)新闻文化传播时效性有待提升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只有保障新闻的时效性才能发挥新闻的价值,但是在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受到采编等工作的限制,在时效性上与自媒体等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劣势,如自媒体从业者可以应用智能手机实时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时效性很强。而广播电视新闻则不同,它在内容的审核和编辑方面更加严格,需要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审核以及发布等环节才能向观众推送新闻内容,并且新闻播报也会受到节目时段的影响,降低了新闻的时效性。

(二)新闻文化的传播方式落后

广播电视新闻与新媒体信息传播媒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新媒体信息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之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且还会经过网友点评,在网友点评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影响力,给大众提供了参与新闻事件讨论的机会,但是广播电视新闻则不同,它将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念作为宣传的重点,但是却忽视了广大受众的参与,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被灌输者的身份,导致广播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开始疏远,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新闻文化内容单一

新闻文化内容是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基础,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只有保障新闻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才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但是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在新闻文化内容传播上内容较为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立意过高,与人民群众追求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无法满足受众在情感上的需求,并且部分文化传媒内容存在较强的主观倾向,不利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中包含一些时政新闻和国家政策,所以在文字和语言上灵活性不高,相对严肃枯燥,受众的阅读积极性不高。

三、发挥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优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制措施

(一)转变思维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条件,有什么意识就会产生什么行为表现,对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制来说也是如此,在开展工作中只有转变思维,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吸引大众目光。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新闻广播电视也应该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其为载体,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内容的深度和思想性,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央视为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国资委记者会上设置了4K超高清摄像机机位,在4K超高清频道直播两会记者会,同时总台4K超高清频道实现5G集成直播三场两会记者会,这标志着总台5G+4K新技术探索与重大活动直播的充分结合,在中国广播电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央视在新技术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广播电视新闻人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的新闻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助力[2]。

(二)改善舆论引导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出现,广播电视新闻人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保障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建立广播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重返现场——2021年世界怎样了》为例,它是央视推出的一项系列报道,之所以能够获得“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称号,离不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对新闻内容的层层严格审核,在系列报道内容上,采编人员从人们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如其中涉及人们十分关注的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等,这些内容在舆论引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编人员应该进一步明确政治站位,遵循客观的新闻事实,给人们推送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新闻内容的时效性[3]。

(三)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社会生活的日常管理,也有更多的人希望参与广播电视新闻探讨,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在发展中应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给受众提供更多互动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受众表达意见的权利。以《人民日报》为例,《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和中共中央新闻机构,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人民日报》在新闻题材选择和内容报道上总能够抓住焦点问题,给受众提供准确的新闻内容。例如,网友十分关注的“全网刷屏的买单大哥”新闻,采编人员善于从受众关注的角度出发,既为人们展示了消防员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的深厚友谊,也营造了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在受众参与方面,《人民日报》拓展受众参与平台,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参与“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号评论,在评价中受众参与新闻的欲望得到满足,拉近了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4]。

(四)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程度,在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必须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要做好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促使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细节,从小处着手,抓住受众的心理。例如,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报道和节目质量,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让广大一线采编人员实现一专多能,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频画面。濮阳广播电视台邀请行业专家对全台40余名一线采编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在培训活动中采取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就无人机的简述、理论知识、基础操作、航拍技巧、实操要领、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大家作了立体生动的解析,促进了采编人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和采编方法的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更加适应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需要。

(五)明确自身文化价值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众多发展困境,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在发展中要明确自身文化价值,在保障新闻内容严肃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引导的功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加强对受众精神思想的洞悉,了解受众对生活、对精神的需求,实现新闻文化与百姓生活的接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是一部优秀的美食类纪录片,它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展开,将具体的人物故事与美食文化串联起来,一经播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在节目中跟随着创作者的镜头见证了不同的美食文化,食物的离合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了人的聚散,俗话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舌尖上的中国》向人们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也是生活在城市中忙忙碌碌的人所奢望和缺少的,采编人员和导演通过对人性的观察,给人们呈现了一场饕餮盛宴,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冲击和味觉享受,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从《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采编人员必须明确自身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创新新闻采编内容,才可以将内容与群众的生活联系得更加密切,同时也能够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5]。

(六)优化内部管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要想提高竞争力,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必须优化内部管理,认识到广播电视新闻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同时深刻剖析影响其文化功能发挥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上加强内部管理,深刻剖析历史根源,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为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质量提供保障。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要完善行业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例如,为了规范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印发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在条例内容中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设置条件、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例,在条例中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新闻单位禁止制作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诽谤、侮辱他人等内容的节目,通过完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管理制度,能够改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乱象,从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广播电视新闻记录着历史的脚步,并且广播电视新闻本身具有文化功能,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明确自身文化价值、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优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制,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政.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及创新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8):164-166.

[2] 李如辉.广播电视新闻文化功能及采编体制优化措施[J].新闻文化建设,2021(17):136-137.

[3] 张葵阳.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文化审视[D].郑州:郑州大学,2002.

[4] 姜淑霞.刍议广播新闻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J].新闻传播,2017(1):85+87.

[5] 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经济性规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提高策略探讨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服装广告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主流媒体:如何以采编经营“两分开”实现“两加强”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