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
摘 要:在传统的《边城》(节选)教学中,主要是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对其中“隐伏的悲痛”却视而不见,或者只是作为课堂的尾声稍做探讨,这样的解读虽然重点突出,却回避了难点。此时需要用一种审辩的思维来细致深入地阅读,进行文本内容的重新解构,品味潜藏在字里行间里更加深刻而丰富的意蕴内涵,以期更加接近作者创作的初心和本心。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阅读教学;教学实践
关于《边城》(节选),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都是在努力挖掘边城的美,诸如“民风淳朴之美”“人性质朴之美”“风俗古朴之美”“自然环境清新之美”,还有沈从文书写《边城》时的那种“文字朴实之美”。这样的审美教学自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可是回顾过往的《边城》教学经历,却总有些许不满意,总觉得在阅读《边城》的时候还缺点什么,在教学时还应该做出改变才行。恰逢此时有机会参与一个“审辩式阅读与写作”的课题研究,并有幸执教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节选)来探讨小说审辩式阅读的教学。课后有些许的思考和感悟,整理成文,以便引起更多的交流与探究。
一、审辨式思维的内涵
“审辩式思维”是个舶来品,原本称作“Critical Thinking”,多被译为“批判性思维”,可是“批判”二字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挑刺、找毛病、挑战权威、推翻既有的理论等,于是乎提出了更多的译法,其中之一便是“审辩式思维”。其实无论是哪种翻译,跳脱字面的直指,深究其内里,本质上是一样的。
例如《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书序言中说道:“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一词,不是空洞负面的否定,而是主动通过理性质疑和建设性开放来不断发展的倾向,即它包含这个不断发展的精神”,是一种“细致、深入地理性分析以及发展自己的问题和想法的能力”。而在谢小庆在《审辩式思维》中为介绍了“审辩式思维”提出者格拉泽尔的观点“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思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谢小庆先生更是将审辩式思维提炼为十二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并被广泛认可。
通而观之,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审辩式思维”,都立足于理性的有理有据的质疑,都追求一种对问题多元的思考和认知,都希望能拓展人的思维界域进而丰富人的头脑,而放诸教育教学,则更强调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的育人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语文这种人文属性极强的学科,更需要这样的能力培养,需要做出这样的教学改革。
对“审辩式阅读”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回看《边城》(节选),便会发现对其进行审辩式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一,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是基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需求。
《边城》这篇小说在那个时代,乃至近现代中国小说发展史中,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独有的散文式的笔调,字里行间溢满诗情画意,而且一改小说对情节的过分重视和依赖,转而着意创设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情境,其中的美常常令读者不禁沉醉。
可是一次又一次翻开课本,反复重新审视《边城》的时候,越来越觉得《边城》“使人读后总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感到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总感到他所描绘的明丽景物和温暖人情上,笼罩着一种似雨似雾、挥赶不去的阴湿与愁苦”。这种“忧伤、悲凉和惆怅”“阴湿与愁苦”并不显露于文字的表面,若非潜心反复阅读是很难以察觉的,但是又真实存在于《边城》之中的,此之谓“隐伏的悲痛”。
沈从文先生自己就曾说过:“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言语之中透露出沈从文对读者的些许失望,也表达出对读者的些许期望。
其二,就作者的角度而言,是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需要。
沈从文曾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注意,他特地在“优美”和“健康”之后强调了“不悖乎人性”这五个字。那人性又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有着“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争,我想人性本就是善恶并存交织的真实存在。
沈从文还在他的《边城》“题记”中也说道:“因为他们是正直、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这番话中既道出了人性复杂之处,并非单纯的伟大与美丽,同时更表明了沈从文的一种创作态度——“老老实实”,绝不为某种所谓的创作目的而刻意地掩盖或粉饰,在老实的书写中呈现最自然真实的社会情态。所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看似与世隔绝,但是绝不是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种纯属乌有的“世外桃源”,沈从文先生并不是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刻意去创造一个世外桃源。
而且,沈从文还在《边城》的“题记”里说,他创作《边城》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与《长河》来做一个对照。他在《长河》的“题记”里写道:“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
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可以看到,沈从文不仅悲慨着“正直朴素人情美”的消失,同时感叹着“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被摧毁。而且对于这种常常被认定为“封建糟粕”的“迷信思想”的摧毁,作者似乎也并没有那种样欢欣鼓舞,毕竟这其中还包含着中国人最朴素的义利取舍的人生哲学。我深以为的社会进步中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不是失“美”,而是失真!最真实的呈现,最真实的表达,最真实的情感!“美”可以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去创设,但是“真”一旦失去了,确是难以创设的,如果可以人为创设,那就不叫“真”了。
其三,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是提升学生阅读核心素养与能力之所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四大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立创造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一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所在。
在《边城》的教学设计中,我虽然设计了《边城》之美的感受教学环节,但是它只是一个铺垫,目的在于引出后面的《边城》之痛。那种“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感到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总感到他所描绘的明丽景物和温暖人情上,笼罩着一种似雨似雾、挥赶不去的阴湿与愁苦”之感我自己就有,想必学生亦然,只是这种审美感受相比于《边城》之美,来得隐晦和深刻得多。不过这种隐晦与深刻恰好给了学生阅读更加丰富的思考出发点和更加广阔的感悟话语空间,颇能体现课程标准中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深刻性”“批判性”和“独立创造”的思维品质。
二、对《边城》(节选)展开审辩阅读的策略
在小说阅读的教学中,执教者常从“圆形人物”的立体多维认知,到“情节留白”的丰富联想想象,再到小说主旨的多维探究,来对小说进行批判性的解读,更有甚者挖空心思,不惜脱离文本。但是审辩式的认知不是为了审辩而审辩,一切都是基于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整体把握而获取的。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中提到:“审辩式思维的养成基础是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地理解文本,进入文本的深处,甚至进入文本的缝隙,找到文本的张力,挖掘出文本的潜在义,才可能有审慎的辨别力,才可能进行真正的批判构建。”这番话可谓切中肯綮。《边城》之痛正是沈从文所言的“那文字背后的隐伏的悲痛”,这种“痛”在小说中着墨不多,除却最后翠翠的爱情悲剧性结局之外,很难从情节的展开中感知,而想要感知到这种确实存在的“隐痛”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阅读文中诸如“祖父则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样表述细节,深入地揣摩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方能感受得深切。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之后,在课堂上的教学生成让人惊呼。有些是意料之中的,诸如第五节中写道翠翠和爷爷在端午节的时候连粽子都包不起,真切感受到贫穷在这个美丽的边城很真实地而且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小说第四节里有关棉花坡杀人的事件时,感觉到边城在原始的淳朴之中,也存在原始的野蛮,不文明,边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第三节看到有的人在节日里欢乐,但是也有人在节日里皱眉,可见美丽的边城也并非忘忧之地,这里的人也都是“痛并快乐”地真实活着,也少不了为生活而劳碌奔波,少不了离愁别恨……
然而,更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有一位同学特别留意第六节里写了宋家堡的新嫁娘过渡的场景,有翠翠“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这样的一个细节。一般人可能在阅读的时候只顾着赶新娘子出嫁的热闹,除了欢乐喜庆便觉得并无其余。可是这位同学却深入到了翠翠的内心,她发现都是十五岁的女孩子,在边城都到了婚嫁的年纪,可是翠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托付所在,在那无尽的羡慕的眼神里,终究透出几分落寞、迷茫和辛酸。又如有一位同学说她在读第三节的第一段的时候,第一感觉也是安宁祥和,仿佛世外桃源,可是再仔细读的时候便看到的是边城以外的世界,那里战乱动荡,百姓可能流离失所,这样虽然更能反衬出边城的美好,可是让她觉得心里有些许的悲哀。而且她还说,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这里虽然能因为与世隔绝而安宁祥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显得封闭。课上还有同学说翠翠的命运让她感到心疼,不管是爷爷还是美好的爱情,在翠翠那里总是显得那么虚无缥缈,翠翠拼命想要抓住,可是却总觉得一不小心就会失去,就像文中她时而蹦出的爷爷会死去的念头,而她对爱情的渴求始终是那么朦胧,最终也只能是苦苦地等待。此时沈从文似乎表现出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命运的一种无力感,是一种生命的悲凉感,这是对生命的思考中经常流露出的一种“悲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阅读之路上,还需要继续动用的“脑髓”,行走在字里行间,用审辩的思维去深思慎取,丰富的认知,探寻创作的本真。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欧阳林. 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谢小庆. 审辩式思维[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3]王继志. 沈从文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梅培军,黄伟.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