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

2022-04-29 00:17:27刘蕾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

刘蕾

摘要:基于电视纪录片的功能定位与节目性质,需要充分体现出节目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因此,绝大多数纪录片都是采用写实手法进行叙述,力争对事件始末、成因背景以及人物性格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但是,其弊端之处是容易给观众带来枯燥乏味之感,更难以形成情感共鸣与心理波动。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将“故事化”理念融入到电视纪录片当中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力争通过这种节目形式赋予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效果,促进节目质量及影响程度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故事化”理念;运用策略

一直以来,电视纪录片都带有较强的纪实风格和写实色彩。这种节目风格虽然符合纪录片的功能属性,却难以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更不符合当代电视观众的观赏喜好。为此,有必要将“故事化”理念融入到电视纪录片的编辑制作当中,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叙事艺术,让观众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当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是吸引观众注意力、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有效手段,更是透过电视纪录片向人们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一、叙事艺术“故事化”的内涵

在正式录制电视纪录片前,需要进行脚本创作。通过这一环节,决定采用何种叙事方式对事件发展过程或者故事情节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然而,随着人们观赏需求的不断提升,很多电视纪录片都在脚本创新过程中融入了“故事化”理念。力争通过这一途径展现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所谓“故事化”理念,就是采用“故事化”的手法对纪录片中的事件、场景以及人物进行描述及润色,在保证节目内容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强的故事性、情感内涵以及艺术观赏性,彻底改变传统电视纪录片平铺直叙的叙事形式,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与生活化场景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世界,甚至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以此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以及情感需求,充分发挥出电视纪录片在传播文化与正能量、体现社会新风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

二、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原则

通过“故事化”理念塑造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之所以能够逐渐成为电视纪录片制作领域内的主流,并且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电视纪录片中融入“故事化”叙事后,不但保留了纪录片本身的客观真实以及传播价值,还赋予节目内容较强的故事情节性与情感色彩。通过这种方式,使叙事艺术与纪录片自身的客观真实性之间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和体验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达到电视纪录片在传播价值方面的作用。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不论如何创新发展,客观真实性始终是根本原则。电视纪录片主创人员要把握好“故事化”创作手法的运用角度,力争最大限度发挥出“故事化”理念的润色作用,使向来以写实为主电视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艺术效果[2]。

三、“故事化”理念在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中的运用流程

(一)收集并筛选节目素材

在运用故事化理念进行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创作时,需要从拍摄素材、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脚本设计,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一些技巧的运用与把握。概括而言,电视纪录片的素材主要包含社会、生活、自然、军事等多种类型。这就需要纪录片制作团队注重对各方面拍摄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从中挑选出那些有故事可讲,有丰富内涵的素材内容。在确定素材内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收集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影音资料,并且亲临实地开展走访调查,为下一步进行脚本设计和拍摄制作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素材时,需要依据社会上的主流思想、受众心理需求以及节目的自身定位,选择那些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并且带有较强新奇性与时代特征的素材内容,为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3]。

(二)进行纪录片脚本制作

在进行脚本制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故事情节设计,最终以一种叙事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整个事件过程或者人物经历。对此,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借鉴相关理论。在故事情节设计中,可以运用故事三角理论,即采用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三种元素,对某一个真实事件的起因、经过、矛盾冲突、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重新梳理。目的是在播放纪录片的过程中,使整个事件更具条理性、逻辑性与情节性,使观众更加明确纪录片反映的主题内容与核心思想,对节目内容产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认知。同时,满足纪录片本身对于内容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要求[4];第二,合理设置激励事件。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可以借用故事片激励事件这一创作手法,凸显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与故事化色彩。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激发观众的关注度与好奇心,使其带着问题观看纪录片,并且对节目内容形成深刻记忆。在构建激励事件的过程中,通常包括巧合性设置、根据事件因果进行设置以及根本编导创意进行设置多种方式,具体可以根据节目内容及题材特点进行合理选择;第三,做好开端及结局设计。要想通过故事化理念提高纪录片的吸引力,必须把握好开端和结局这两个关键环节。比如,在开端部分,可以提出一些带有悬疑色彩的问题,确定纪录片的基础色调,而结局部分往往是烘托节目主题、彰显核心价值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故事脚本创作中,可以针对悬疑部分进行解答,或者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给观众留下无限的遐想。通过这些设计手法,可以彰显出纪录片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内涵,使人们看过节目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引发更多思考,充分发挥出纪录片在传播理念与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5]。

四、“故事化”理念在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中的运用技巧

(一)叙事选题贴近生活

绝大多数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都源于生活。因此,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融入故事化理念,就是对某些生活场景或者生活情境进行故事化处理,从而赋予电视纪录片更多观赏性与情节故事性,这样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引发更多思考。有些纪录片记录因为题材新颖、贴近观众,本身就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通过故事化叙事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展现其魅力,在社会上形成较大反响,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以《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为例,其选题是以推荐各地美食作为切入点。在这部纪录片当中,不仅展示了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场景,还加入了大量与美食相关的故事情节。以这些故事为主线,展示美食家们如何寻找美食发源地,找到美食的创始人或者接班人,听其讲美食的发展历程。而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不仅闻到了浓浓的香味,更愿意跟随美食家一同寻找美食,感受美食文化。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在大街小巷上涌现出大批由《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美食店铺,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由此看来,以故事化叙事手法打造纪录片,可以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喜好与需求[6]。

(二)符合大众观赏习惯

因为广大电视观众是纪录片的主要受众群体,而且很多纪录片的题材来源于朴实无华的生活。所以,在采用故事化理念进行电视纪录片制作时,必须从观众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满足观众的兴趣喜好与观赏习惯。一部纪录片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拍摄环境、人物特点、故事情节、音乐背景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整个构思上一定要贴近平民化,更加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引吸更多的观众,让大家在观看纪录片过程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甚至在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拉近电视纪录片与观众间的情感距离。

(三)紧跟社会新闻实事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牵动人心的大事小情。在制作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不仅要贴近百姓生活,更要紧跟社会实事,将那些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引发热议的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型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为记录举国抗疫、弘扬医疗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特别推出了《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在节目中,不仅采用纪实影像的手法向人们传递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家国一体的理念,还通过故事化叙事手法向人们展示出抗疫群像和伟大的抗疫精神,极大鼓舞了人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念与决心,更对广大医疗工作者投去敬佩的目光。试想一下,如果在《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中,只是展示医护人员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场面,而缺少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作为情感铺垫,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播出效果,导致电视纪录片传播价值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再如,在《感受中国制造》这档纪录片中,不仅针对我国火车驱动新制造、中国“芯”力量、开拓航洋大世界等内容进行了翔实报道,还采用故事化叙述形式针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阐述。观众不仅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还被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所感动,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国家发展充满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好好生活、爱岗敬业的信念[7]。

(四)致力于人物塑造

对于一部纪录片而言,人物塑造不仅非常关键,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将人物的表层特点和隐藏性格全部展示出来,方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制作效果,呈现出较高的节目质量。因此,在运用故事化理念进行人物塑造时,需要节目主创人员针对事件本身与人物关系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找到塑造人物性格特点、彰显人物魅力的突破口,再配合多个场景的展现,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达到捋顺故事情节,凸显节目主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节目主创人员加强与故事主人公的对话交流,深入了解其性格特点、生活背景及经历,在从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弘扬先锋人物等角度出发进行人物塑造,并且针对节目内容进行故事化润色,赋予其更加强烈的人文色彩。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出电视纪录片在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以及传播价值等方面的职能作用[8]。

(五)利用影像剪辑技巧

一方面,影像技巧。将影像技巧运用到在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创作当中,主要包括电视画面语言、故事述说、人物塑造、情景再现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对摄像师的专业水平与技巧运用具有极高的要求,因为最终呈现出来的摄像效果不仅要体现出艺术审美效果,还要为刻画人物、情节展示、烘托主题、升华故事哲理提供服务。只有同时体现出审美性与故事性,才能为观众呈现出一档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节目;另一方面,剪辑技巧。当摄像师完成拍摄任务后,需要后期剪辑人员结合故事脚本进行镜头画面的剪辑。为了保证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需要在剪辑环节中,最大限度保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艺术加工效果,力争达到精益求精的剪辑制作效果[9]。

(六)设置故事化叙事悬念

以往那种平铺直叙的纪录片叙事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人的观看需求。因此,运用故事化理念的过程中,要合理设置一些悬念问题,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收看欲望。比如,在制作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节目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背景或者情节设计,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节目内容。在《五味的调和》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一位广东市民向人们讲述糖料的制作方法。在节目最开始便设置了一些悬念,吸引观众耐心地观看节目,进而对糖料的制作方法产生系统化的了解与认知,达到了弘扬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宣传效果,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认可[10]。

五、结语

将“故事化”理念应用到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可以使节目的观赏性、话题讨论度以及社会影响力获得全面提升。但是,对电视纪录片主创人员而言,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经验,不断揣摩研究观众的兴趣喜好与观赏需求,并且在借鉴其他节目成功做法的同时,努力开展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电视纪录片的影响力,将那些生动感人的人和事以叙事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传达出节目主旨,促进节目质量与观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倬.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艺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162-164.

[2] 谢莉芳.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实践与探索[J].传媒论坛,2019,2(16):68.

[3] 邓若蕾.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31.

[4] 张秀丽.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6):234-235.

[5] 徐雁,杨永榆.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分析[J].电视指南,2017(12):4-5.

[6] 姜涵予.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实践与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9,3(32):80-81.

[7] 周丽.试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策略[J].记者摇篮,2017(7):36-37.

[8] 张雨琦.电视纪录片实现故事化叙事模式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6(20):104+106.

[9] 吴江.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探微[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103.

[10] 陈建忠.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创新探究[J].新闻传播,2011(4):207.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4:49:26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新闻世界(2017年1期)2017-01-20 18:59:37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今传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1:43:21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 21:14:03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活力(2016年8期)2016-11-12 17:46:30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4:17
以水墨而文学
有深度 才有力量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7:28:36
论纪录影像中文化传播的限度
戏剧之家(2016年8期)2016-05-23 11: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