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摘要:文化复兴背景下的文化创造性转化是谱写优秀文化的前提,也是新时期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新考验。从本质上来说,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推动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的必然途径。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可谓历史源远流长,开封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建设“美丽开封”的进程中,开封文化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是打造品牌城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开封文化遗产;文化复兴;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开封市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文化复兴背景下开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KFKTA2021-03。
新时期以来,博大精深的开封非遗文化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和推动开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当前持续加快开封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文化自信”治国思想、理念在开封的活化运用,是奋力实现开封崛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更加出彩的客观要求。如何推动开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则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开封文化遗产简述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黄河冲击大平原西部边缘,处于黄河平原、华北平原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居于中原要地,兼具水陆、交通双重便利条件。开封在历史上实属多灾多难的城市,经历过数次水灾、火灾,共埋六座城池且相互叠压,造就了独特的“城摞城”现象,与开封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交相辉映。
开封文化积淀深厚,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结果统计共涵盖14大类,其中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如汴京灯笼张、朱仙镇木板年画、汴绣等;另有4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18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市级分别33人、179人,另有特色文化乡、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先进乡镇等,都表明开封市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巨大潜力[1]。为了传承、发展当地文化遗产,开封市也倾力举办各类活动,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等,打造了极具特色的 “汴绣之乡”“菊花之乡”“木版年画之乡”等文化旅游品牌。
二、开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开封文化根植于中原文化沃土,在打造文化复兴之时、众多学人集中研究之际,建构“开封地域文化学”可谓“生”逢其时。打造“开封地域文化学”的命题有助于推动整个河南省文化建设步伐,是推进文化遗产融通发展的理想途径。一方面,开封文化遗产发展与创新是综合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文化事业和产业、哲社理论、传播媒介等结合起来的过程,同时又是强调揭示单项文化遗产的内部特征、发展规律等的过程。在未来创新性转化过程中,要既重视阐发开封各个精英文化遗产间的相通之处,又专注于探索以某一或若干优势、特色文化遗产为主干,其他相关文化遗产相附相生的交互融合体[2];另一方面,创造开封文化遗产新的辉煌,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开封化进程”,提升开封文化的软实力,充分展示开封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巨大魅力和重大作用,充分展现了开封高度的文化自信,也是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上的认识升华及实践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文化复兴背景下开封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托
一方面,“红黄两色”铸其“魂”。“红色文化基因”与“黄河文化积淀”是开封在“古都型”城市中的独特优势,文化遗产衍生品若继承“红黄两色”在宏观精神层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透过艺术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出特有的味道与情韵,必将成为当下备受推崇的时代产物;另一方面,现代设计强其“骨”。基于西方现代设计物质层面的功能性、生产性和符号的传播性,融合开封本土文化特色及社会人文理念,令开封文化遗产衍生品由内而外焕发文化情怀与时代神采[3]。
四、文化复兴背景下开封文化遗产发展之路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
(一)文化遗产整体保护问题
当前,开封市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尚且存在着统一协调机构缺失的问题。一方面,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需要建立在全面的基础上。应由开封市牵头,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及对应的调节机制,切忌只保护、发展重“点”,忽略周边文化遗产遗迹,以及整体古城保护发展。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避免出现为了单纯追求创城建设而将新老城区人为割裂的情况,科学处理整体保护与协调;另一方面,要尽快提高工作效率。开封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日常需要处理的民生、文化、环境、治安及经济等事务繁多,组织体系负担过重,很难完善兼顾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工作[4]。在很多情况下,由政府牵头负责文化遗产申请时,各项数据、材料的收集、准备工作非常积极,但在成功申请后维护、发展过程便有所懈怠。
(二)文化遗产社会参与度问题
当前,政府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学者与企业仅部分参与,各类权益性、服务性中介组织比较少。民众尽管知晓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整体参与热情不高,历年来参加文化遗产发展活动的实践证明,开封市民众在龙亭大殿维护、城墙修复等过程中参与度相对较高,且主要精力倾注于重点文物的保护上,对于历史街区、一般文物建筑利用以及周边环境的创新性更新环节参与度较低,多数都需要高度依靠政府主导并出资,相关单位配合。上述相关问题可概括为整体保护组织的“结构性缺失”。针对这一问题,开封市文化遗产发展创新工作要更多的吸纳社会力量,尤其在调动原住居民参与度方面要重点突破,让这部分民众真正理解,他们才是开封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三)文化遗产法律法规问题
当前开封市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比较缺失,尽管针对开封城出台了《河南省开封城墙保护条例》,但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没有出台本省、市的相关法律保障,致使历史街道、文物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时常出现私自改建、乱搭乱建等情况,很多文化遗产项目保存方面存在的漏洞很大,尤其是开封城墙范围以内的地下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更大,更别提发展与创新性转化[5]。开封市应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及时厘清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文物建筑,列好保护清单,政府和各职能单位要制定出明确的《开封市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开封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从而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四)过度关注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保护作用
虽然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往往是按照政府“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为主导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想要将文化遗产发展工作放在基层社区中,但在实际中往往还是将其下放到了基层组织中,这便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发展以及创新工作带有行政化色彩。据负责开封市当地很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反映,很多日常工作都需要事无巨细地逐条上报,仅政府相关部门日常统计表格每年就高达数万张,需要参加的会议也非常多,同时还有大大小小的会议需要参加,并需要深入街道开展调研、宣传,很多工作还缺乏群众配合,处于被动局面,今后需要密切在群众中开展积极性调动。
五、开封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方式
(一)加强制度创新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文化遗产的制度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对于地方文化遗产最为有利的保障便是制度保障,是应对地方管理不确定性的最权威方式。要结合我国其他省市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宝贵实践以及未来变化新趋势来配套搭建相关的制度保障,从硬性层面,可引入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夯实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从弹性层面,要在建立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呼吁全民参与,形成全民监督、共同保护的健康发展格局[6]。
(二)着力打造极具品牌特色的文化遗产,孵化知名文化品牌
文化遗产是当地的,更是全民族的。唯有基于文化遗产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打造,才能发掘出深层次的文化遗产内涵,树立民族地文化品牌。大到城市风貌、建筑、民风,小到手工艺、民谣,都应该重视起来,可以以“树图”的形式加以分类、归类,并筛选能够串联利用、打造极具品牌特色的部分。
(三)以融合发展发挥文化遗产产业的要素作用,形成文化遗产产业的溢出优势
开封文化遗产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与国民经济体系融合发展,要在国民经济体系和旅游、体育、消费品、建筑、农业等相关产业中贡献“文化含量”,打造在文化遗产的溢出效应,从而强化与国民经济体系的融合度,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开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重点工作
(一)加强文化遗产学建设
按照“开封地域文化学”的命题,推进学科建设,系统探索开封文化遗产发展的理论体系,开拓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创新应用的途径。为开封高校增设文化遗产(学)专业,加大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研究、学习开封文化工程;发展历史、艺术、经济、技术多维度的交叉学科,建设、加强一批重点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利用专业刊物或(新增)媒介专栏,推进文化研究,合理扩大研究成果,提升研究层次、质量。
(二)打造文化遗产产业集群
以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为基点,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为重点,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建构在智库联盟监督下的智库企业,签订协议、明晰责权,及时转化学术成果,精准开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实现学术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多措并举,推动文化遗产产业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文化遗产产业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更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要素参与其中的引力,为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继而形成良性循环。搭建智库企业,推动、夯实文化遗产在开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7]。
(三)有效发挥文化遗产“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
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捋顺精英文化遗产与普通文化遗产间的关系,在打造精英文化遗产高地的同时兼顾发展普通文化遗产;做好选题策划,抢救性挖掘精英文化遗产中因一时忽视而被遮蔽的内容和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发掘、整理优秀(特色)文化,以保存一代史料;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为管理者提供经验[8];组建文化志愿协会联盟,协同基层党员、青年学生、离退休人员及其他感兴趣者主动肩负收集、整理当地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在存史的同时,以亲历者的身份真切感悟开封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博大精深,从而知开封、爱开封、荣开封。
(四)加强立法定策、信息交流
与时俱进,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准立法,切实保障开封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健康持续。紧跟发展步伐,出台有效的灵活政策和优惠措施,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大扶持文化遗产发掘、文化遗产研究项目与成果、专业刊物(或专栏)以及文化产业创新的力度,引导和鼓励高产精出,借以提升它们的级别和影响力[9]。进一步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联盟等相关部门(协会)和个人间的信息共享、交流互动,以助推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五)推动制度供给来应对新阶段问题
一方面,以制度供给应对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形成文化遗产的制度性优势。应对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确立制度的确定性。制度的确定性就是一种产业优势。要健全现代文化遗产产业体系,核心问题是文化遗产市场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在新发展阶段,文化遗产产业必然会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深化文化遗产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制度供给,以《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产业政策,推动文化遗产供给市场化的机制保障以及文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以文化品牌塑造新发展阶段文化遗产影响力,形成文化遗产产业的品牌优势。经历了原始的、粗放的产业化阶段,文化产品亟须一批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能够代表中华文化形象形成品牌优势。开封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打造国内知名品牌,也要孵化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扶持出一批既有实力又有品牌影响力的基业长青的文化企业。
七、结语
开封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与创新性转化需要从技术创新出发,打造新发展阶段的整体性竞争力,形成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优势。数字时代大背景下,文化遗产产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将是不可阻挡的大潮流,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创新应用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历史的重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电视,2017(8):4-5.
[2] 郑长忠.文化生产新空间中的传统文化再加工——对二次元、网上文化社区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9):78-85+90.
[3] 姬会然,李茹.新时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逻辑、挑战与路径——文献梳理及反思[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6):83-89.
[4] 成锦.开封“城摞城”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20(34):13-16.
[5] 杨永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背景下的开封古城复古规划[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82-386.
[6] 张宁,王晖,卢青青.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1(43):72-73.
[7] 刘慧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美丽开封”建设[J].美与时代·城市,2019(8):51-52.
[8] 吕雪怡,李雨琦.利用多途径、众力量促进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社会广角,2018(4):85-86.
[9] 段伟.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社会广角, 201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