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政府预算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政府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产负债等核算需求。我国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分录报表等制作依据做出改变,扩大核算范围,重视核算和预算双管齐下,引入财务共享报销系统,采用业财一体化模式,核算系统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新旧政府会计制度在衔接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核算和预算衔接时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根本原因,最终提出可行性对策,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合理安排财务人员工作,使财务人员高效化,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顺利实现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平行分录;双核算;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
0 引言
在政府预算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政府预算体系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
同时,原政府会计制度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只确定当时收到或付出的收入与成本,无法体现未来可能出现的负债,最终形成的财务报告无法提供较高可比性和全面的财务信息,也无法体现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预算的具体完成度。因此,2017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下称“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核算。在利用权责发生制下,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最终确认在本期内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弥补收付实现制无法确认未来收入和支出的缺陷[1]。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资产、收入、负债、净资产和费用5个财务要素,以及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3个预算要素,全面反映财务会计信息和预算信息,完善政府预算系统,重视预算会计,扩大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弥补旧政府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2]。新政府会计制度从各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产生了一定影响。
1 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变化
1.1 核算和预算结合
核算是对资金运动循环产生的盈利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的体现,
而预算是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核算,核算和预算相结合作为核算基础,既可以体现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结果,也可以展现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因此,在实务中,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编制会计分录,当涉及现金流入流出时,也要编制预算分录,从核算和预算2个方面同时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科目和预算科目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货币资金和资金结存、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利用财务科目和预算科目之间的关系与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之间一定的勾稽关系编制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双报告,全面反映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及其他非财务信息,最终摆脱以往核算职能的禁锢,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1.2 核算与其他部门协调
1.2.1 与预算部门协调
核算和预算结合之后,在做预算分录时要注意项目支出的范围,具体什么项目支出什么类型的费用,要与预算部门协调、沟通,这样财务人员做账时才能准确地对报账人员预约的项目支出进行审核和判断;同时也需要与预算部门协调确定项目负责人,从而确保财务人员做账之后,项目负责人知晓该项目支出的金额和事项;还要协助预算部门管理项目,在财务人员做平行分录时,确保涉及现金流入流出预算分录的编制,资金在预算下账,资金在项目预算明细表和财务明细表上同时记支出和收入,并且要避免项目的财务和预算余额不一致或项目余额为负数,出现项目超支情况。财务人员在做账务处理时需要重点关注这一点,以方便预算部门管理项目。
1.2.2 与信息部门协调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引进了网上预约报账系统,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了解网上报账流程、各个报账模块的内容、网络报账系统的页面设置及系统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与信息部门协调、合作,当遇到网络系统报账出现问题时,用财务专业知识对现有的报账系统提出针对性建议并进行改进。同时,引入业财一体化思维后,将后勤部门等基本信息转化成财务数据,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形成总账信息,最后将各个模块的信息体现在一个报表中,汇总财务信息,方便财务信息的获取。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搜集基础信息,利用信息技术部门构建的系统实施业财一体化。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利用财务共享收集财务数据,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1.3 财务人员职能转变
过去,财务人员的职能主要集中在核算和监督方面,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重复的核算工作中,并需要进行审核与复核,但随着业财一体化的出现及财务机器人的引进,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改变,大部分重复、批量、标准化工作交给财务机器人处理。通过业财一体化可以获取各种基础财务信息,而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分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上,最终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使其强化管理,实现绩效最大化。因此,财务人员的职能从核算和监督转变为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具体来说,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收入和支出信息,为提高收入和降低支出提供决策信息;还可以通过分析固定资产占用情况,为扩大规模提供决策信息。
1.4 政府财务报告变化
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发生变化,政府财务报告也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按照原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编制2018年12年31日的含有基建并账的会计科目余额表,再编制原账科目余额表;其次,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建立新账,将原来的科目余额转入新建账套,并计入未记账事项和调整新的科目余额;最后,编制新的政府财务报告。此时,将新增4张表,分别是《事业单位原账2018年12月31日会计科目余额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表明细(财务会计)》《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事业单位原会计余额明细表二(预算会计)》。
1.5 管理模式变化
在原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重视服务,希望财务人员秉承诚实公平的工作态度,为报账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并为其解决问题,针对报销人员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加快报销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报销人员的疑问。但是,随着财务人员职能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只满足于核算和提供良好服务的现状,而是既要增强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又要提升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包括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报表衔接,以及对报告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等。除此之外,一般行政事业单位采取科级模式,层层进行管理,这既会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又会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不同的分区可以形成财务共享中心,对每一区域进行平行管理,节约管理支出,提高绩效。
2 新旧政府制度衔接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2.1.1 账面和项目同时管理和反映
在原政府会计制度中,没有直接和及时确认收入和支出,只是通过收付实现制确认已经收到或付出的款项,预算管理模式也不是很成熟,而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根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编制财务分录和预算分录,不仅要体现实际支出和收入,而且要体现项目预算是否下账。这样能更好地管理项目和执行预算,完成年底的预算指标,同时防止项目超支或出现财务余额和预算余额不一致的情况。
2.1.2 减少财务人员和报账人员冲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引入预约报账系统和业财一体化后,报销流程和报销附件得以简化,大部分核算工作交给财务机器人操作,财务人员不需要在初审单据和报账出现问题时与报账人员直接沟通,而是进行电子审核和报账。财务人员只需要找出报账人员在网上提交的问题单据出现的批复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等报账人员在系统中修改之后再进行处理,最后交予资金结算部门进行付款。这样直接减少了财务人员与报账人员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并且解决了异地报账人员交通不便的问题,增加了财务人员的报账效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1.3 熟练掌握部门文件和单位文件
通过与预算管理、信息技术、固定资产、采购招标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财务人员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及时了解和学习项目管理支出范围、固定资产登记范围及采购招标方式等相关文件,在工作中熟练地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和相关文件标准,有助于加快网上审核进度,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流失和采购招标流程符合国家规定。
2.2 消极影响
2.2.1 财务人员负担重
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财务人员需要熟练地将新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到财务报销业务中。因此其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服务于提高决策能力,而且要熟练掌握新信息技术引入财务系统的流程,解决报账人员在网上预约报账时出现的问题;在增强财务核算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和控制项目预算,编制财务分录和预算分录;要提升与各个部门的协调能力,及时掌握政策变化,熟练地对相关账务做衔接处理;还要加强对各种信息的分析能力。综合来看,加强信息化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其他工作负担,甚至造成财务人员的日常焦虑。
2.2.2 各部门沟通和协调容易滞后
各部门沟通和协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财务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其他部门的最新政策,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报账进度。在无法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和随之产生变化的政策的前提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约束力会增加内部控制风险。同时,新旧政府会计制度扩大了资产的划分范围,如果没有及时执行相关制度和规范,就会影响资产的后续处理问题;对于最重要的往来款项也一样,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定期清理。例如,在部门沟通方面,信息部门如果没有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那么信息人员不能及时获知财务政策的变化,也就无法解决报账人员的系统问题;财务部门如果没有与信息部门沟通,那么财务人员只知道核算方面的专业问题,对网上预约流程及其变化并不了解。
2.2.3 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困难
在颁布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由于新的会计基础、会计分录及政府财务报告都发生了一定变化,财务人员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不够熟悉,无法及时做到新旧会计科目和会计科目余额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衔接,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慢新政府会计制度衔接进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报账程序,加强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也没有积极宣传新政府会计制度,让报账人员及时了解现行报账的变化和流程,造成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解混乱,以致报账执行标准不一致。
2.2.4 会计信息化建设耗时长
会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引入了财务机器人减少财务人员核算工作量,通过业财一体化降低单位运营成本,但是在引入这些辅助工具的同时,也要给财务部门留出一定的适应时间。为顺应信息技术变革浪潮,报账系统也要升级,为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新的网络和报账软件。在构建和维护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人员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耗时长,要经过较长的开发过程,加上后续对数据进行维护,会产生大量支出,同时也会使财务人员在新旧会计科目等方面的衔接上遇到一定困难,无法顺利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
3 新旧政府会计制度顺利衔接对策
3.1 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财务人员对新旧科目及余额等衔接内容不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信息技术变革正在推进,财务人员无法适应新报销系统;在财务共享背景下,财务人员更重要的素质不在于核算能力,而在于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及决策能力。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财务培训和信息系统培训活动,让财务人员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统一报账时应执行的报销标准,规范和简化报账流程,并让财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彼此了解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加快报销进度,更好地促进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
3.2 推动财务共享
财务共享是利用信息系统,将各个部门高度重复、高标准化的工作集中到一个共享中心中进行处理,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统一各项业务的标准,而且能增强信息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财务的数据化处理,简化核算和预算及报表编制工作。建立共享中心后,在财务共享过程中,大部分核算工作被放到共享中心,再对财务人员加以合理分配,可以促进财务人员职能转型,节约核算工作时间,更好地推进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因此,财务共享是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的必然趋势。
3.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在各个部门和下属单位宣传新政府会计制度并合理安排相关工作。要告知各部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的报销变化,包括报销附件要求政策和网络报销流程变化,加快各部门报销进度;可以在下属单位引入财务共享机制,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更好地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其次,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合理安排各项衔接工作,把控内部控制风险,转变财务人员的财务理念,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后,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加强监督,加强外部审计力度,合理合规地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
4 结语
顺应预算管理和核算管理改革需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应运而生,但是在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时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包括核算与预算结合、强调预算管理、核算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财务人员职能转变、政府财务报告转变及政府管理制度的变化等,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产生一些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需要统一执行标准,否则,财务人员报销时容易出现标准混乱现象,阻碍报销进度,也会加重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负担。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引入新的财务报销系统时,维护和建设系统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都会造成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困难。本文通过研究如何解决新旧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1)在衔接过程中,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和新引进财务报销系统不熟悉,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速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
(2)在报销过程中,财务人员如果没有执行统一的报销标准和报销流程,就容易造成财务报销出现混乱,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完善财务制度,统一标准,并让财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熟悉彼此的业务。
(3)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财务部门中合理安排财务人员工作,优化人员配置,并适时引入财务共享中心,降低人员成本。
参考文献
[1]韩蕾.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商业会计期刊,2018,(15):34-35.
[2]陈春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期刊,2019(24):174-175.
[3]赵其峰.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师期刊,2020(8):97-98.
收稿日期:2021-11-08
作者简介:
毛梦娇,女,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政府会计、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