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2022-04-29 00:44王炳权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

【内容提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为新时代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基石。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a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显著特征,实现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这一创造性制度设计,契合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全过程并充分表达政治意愿的权利,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富有生命力和发展性的现代政治文明新形态。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基石

人民民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政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涵,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为新时代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举的旗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b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实现人民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特别重视过程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1945年毛泽东在著名的“窑洞对”中,就把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突破“历史周期律”的金钥匙;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了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大民主”,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又加入了民主决策环节,使人民民主的过程更趋于完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 历史性地明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与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深刻的现实合理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建设中心”走向“四个全面”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建设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展开,着力解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投身改革发展大潮的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驾驭时代发展大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逻辑。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了对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等论调曾风靡一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抄照搬,结果却是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民生凋敝。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功实践,生动地向世界揭示了民主发展的规律,即要成功把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需要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机统一;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依据的是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而不是自我粉饰,更不能画饼充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体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这一民主新形态以强调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根本,注重民主活动主体、民主参与内容、民主覆盖范围、民主实施流程等方面的全面性、连续性和有序性,从而很好地实现了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开辟了人类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统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d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须开放政治渠道实现民众的广泛参与。中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保证人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不仅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也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人民拥有广泛而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当家作主的参与感贯通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也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战后西方式民主的一个失误就在于将民主拘囿于“竞争性选举”,极大地窄化了民主的过程。同时,这种以党派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为核心的政治博弈,从来不会也不可能把人民利益作为政治考量因素。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独特魅力所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善的制度程序,不仅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样重要的制度载体,也有我们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职工代表会等制度安排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同时,又规定相应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把人民的民主参与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的轨道,有效避免了激进民主、失序民主的困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平等地位。同时,注重加强民生建设,坚持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为不断深化和扩大人民群众的实质性自由与平等,从而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充分社会条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但这样的人民民主并不是全体人民在所有事务、所有场合、所有时间的直接参与,而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统一。人民既可以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协委员组成政治协商会议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此提高民主的效率。与此同时,通过村民自治制度、职工代表会等制度安排实现直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或者通过畅通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实现民意表达的直接性、广泛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保证了民主方式的生动性与民主成果的有效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都能参与的一种民主形态。人民依其在这个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把各种各样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输入政治体系,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体系不断地作出回应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把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汇聚上来的人民的声音通过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上升为国家意志,又进一步转化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福祉的大政方针、政策措施,这种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实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e “最广泛”强调的是民主活动主体的全面性;“最真实”强调的是民主活动的利民性;“最管用”强调的是民主实践的有效性。在我国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越来越广泛,意愿表达越来越充分。人民民主正具体地、生动地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各环节。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始终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权利。这一权利实现的根本体现,在于人民意志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尊重。新中国成立之后,围绕尊重和体现人民意志的民主政治建设伴随着党治国理政的全部进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成了多样、畅通、有序、高效的民主渠道。人民意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体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大代表,接受人民委托并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使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汇聚、整合和表达人民意志的集成平台;集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的人民政协制度,为广大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保障,极大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将民主政治延伸到各个社会群体及社会生活的神经末梢。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与高效协同进一步优化,人民作为国家权力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彰显;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平台日趋多样化、规范化,参与技能、程度与效能进一步提升。

人民民主是历史的、更是具体的。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是民主政治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以“八个能否”和“四个要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及民主是否有效的标准,深刻阐明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真谛,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追求,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八个能否”,即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四个要看”是对“八个能否”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即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上述重要论断,揭示了民主形式与民主实质的关系,特别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基本条件与根本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最大限度实现人民政治意愿为根本追求的原则、立场与坚定信念。

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实践特质的有机结合,是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固有活力内在驱动的必然结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在于民主程序连续性,即将民主原则贯穿于政治实践的全过程,在形式上、程序上和范围上坚持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通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的全链条民主。人民民主权利的内涵是复合的、全方位的,更是连贯的和发展的。因此,人民民主的实现,注定不是阶段性的,更不可能是节点性的,而是勾连着民主实践所有程序与过程的民主。既体现为对人民选举权利的尊重,更体现为对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持续参与和表达自身政治意愿的权利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基于对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所作出的独到设计,是一种以依法保障人民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根本要求,将人民意志贯通民主实践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闭合式全链条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f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化,一系列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程序不断得以完善:建立健全了各级决策机构的民主决策程序、各政治组织的民主协商程序、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程序等等。全链条人民民主政治使人民民主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运转的每一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体验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穿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民主。人民民主并不局限于政治领域的民主,而是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历史范畴,是经济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社会民主、生态民主的有机统一。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元的、全方位的,更是不断发展和无限趋于美好状态的。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也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前提,这也决定了人民民主要在社会活动空间层面实现全覆盖。全方位民主强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处理,都必须遵循民主的原则和方式,即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社会主流民意,形成各种社会性民主制度,协调各方面的意见与诉求,把人民民主的原则覆盖各类议题、各个领域、各层域。这种在充分民主基础上形成的规则与方案,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同时适当兼顾社会各方面合法利益诉求,使人民利益得到更为充分地保障。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全覆盖民主。努力寻找凝聚社会民意最大公约数,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要义。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社会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发展任务艰巨的大国,如何集中广泛的智慧和共同的意志,探索出一个保障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治理方案,其难度和挑战是空前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追求的独到设计。党委政府和人民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决策调研、决策形成、决策实施和决策反馈各环节,形成良性互动,即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意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诉求,又注重对群众诉求的引导和整合,以形成广泛共识。这样就将民主实践与个人自由成长、人民共享进步、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治理有机统一起来,汇集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为国家发展涵养了攻坚克难、移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五、新时代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不断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推进人民民主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战略目标、基本路径和保障措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明确指引,是新时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指针。

大力发展全过程民主,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政策措施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六个必须”,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制度保障;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和完善;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履责制度,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意识与履职能力,健全基层选民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机制,以及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制度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切实保障人民意志的表达和落实。

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党政机关是党治国理政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机构。同时,机关各个层级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联系作用。党政机关工作作风是人民当家作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因素。机关作风建设事关党委政府形象,事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落实,事关改革发展的进程与成效,始终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工程。增强群众观念、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监督机制是根本。一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强化公仆意识,不断增强为人民用好权、服好务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切实完善机关工作制度。要根据机关的基本职能、中心任务及运行情况,不断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制度管理体系。三是强化监督管理。要立足工作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建立机关工作责任清单,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和强化督查督办制度,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履职意识、从政能力和服务效率。四是强化绩效考核。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注意提高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评价的权重,激励机关干部更好地担当使命、服务人民。

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把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g 民主政治是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眼点与价值追求,就是真正为民造福,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要坚持“双循环”战略,大力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完善全民共建共享机制,特别是关乎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形成尊重劳动,鼓励创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制度环境和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再一方面,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更加便利、更有品位。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环保立法执法,逐步修复和提升生态系统,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让美丽中国愿景日益变为现实。

【注释】

a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5—36页。

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c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页。

d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页。

e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求是》,2022年第5期。

f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页。

g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页。

(截稿:2022年5月责编:季哲忱)

作者简介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猜你喜欢
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政治
接诉即办立法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基石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人大工作守正创新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