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2022-04-29 21:31:51冯成坚陈慧秋
新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冯成坚 陈慧秋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中可从研学旅行、常规课堂教学和生物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开展参与式教学,以更好地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参与式教学;生物学科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的新理念,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应达成生物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人类对自然的本质认识大多数是通过亲身实践不断积累形成的,在生物学教学中,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在修订后更加注重实验的操作以及科学史的发展历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实际参与实验,参与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大概念的过程。

二、参与式教学及其重要作用

参与式教学主要是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以及特点,来创设出实际或者重复性经历的相应情境,呈现出或再现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亲历过程来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参与和意义的生成。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教授和灌输,让学生进行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这种教学过程太过单调,致使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式教学是让学生实际参与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其中,通过创设情境学习生物科学史或者实际参与生物实验,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参与式教学是在学习生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提问、思考、辨析、领悟等环节更好的渗透生物学科素养,逐步形成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且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开展参与式教学渗透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

1.研学旅行中实践生物学参与式教学,渗透生命观念。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2018年2月初,海南省教育厅等12个部分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前进的重要策略,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获取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同时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参与不同自然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正确认识进化与适应观;参与传染病与防控、急救措施的演习,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等。这些说明研学旅行中可有效让学生感知自然,感知社会,有利于向学生渗透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这两大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研学旅行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有效地渗透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这两大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

(1)制定详细的研学导学案,掌握生物学知识。研学旅行一般是一个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涉及各学科知识,为了有效开展参与教学,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制定每个活动点的详细导学案,使得学生根据导学案,了解在不同的活动地点应该如何进行活动,同时又可以获取哪些有用知识。在活动中设计有效问题以更好地渗透核心素养,例如在参观南方某一植物园时,提问学生这里的树叶的形状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对于植物来说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观察叶子形状大小,说出叶子大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目的是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叶表温度,同时加快物质的运输。通过上述内容,体现生命观念中结构和功能观、适应与进化观。教师还可进一步提问,这一个植物园只有一两种植物吗?这里的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何影响?通过上述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从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复杂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社会责任意识。

(2)科学设计研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参与实际教学中,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开展研学活动之前,教师对班级进行小组分工合作,给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生物研学活动点,让不同小组设计不同研学地点的生物活动内容,并作为导游向不同小组进行展示。在活动设计和进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监督和完善,使得活动有效进行。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的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模式创新为野外参与式教学,分以下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研学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先以美丽且丰富多彩的植被景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爱护植被的情感和参与探究的欲望;

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的内容(分为藻类植物组、苔藓植物组、蕨类植物组、裸子植物组、被子植物组5组,由学生自由选择)、研学的方法(包括设计观察记录表、拍照、收集标本等)、小组分工合作的具体任务(任务具体到每一个人,设定好组长,强调合作的重要性)、研学的方案(包括路线、注意事项等)等,通过学生展台展示各组方案、生生师生相互质疑、共同完善,帮助每个小组制定好研学方案。

第二个环节—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进行研学,提问“这5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们有什么形态结构特点?”“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在所有的各类环境中都生活有这5类植物吗?”“为什么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中找不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生活在海岸滩涂中吗?说明了什么?”“如何保护环境,让人和自然和谐发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体验等参与式教学,在构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总结归纳这5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的知识基础之上,渗透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第三个环节—表达交流、总结归纳、构建提升。从自然环境中回到课堂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采集的标本、获取的数字、拍摄的相片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在班上进行交流,通过生生师生相互质疑、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完善,对原有的认知进一步的升华,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等大概念。

第四个环节—激励性评价。学生研学出成果后,教师要对研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激励性评价,如表扬三个环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组织标本制作评比、手抄报评比、科学小论文评比、环保宣传画评比等,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生成优良的品格,让学生受用终身。

通过上述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和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整合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创新为户外教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将学生带到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将课堂转移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既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将以下课程进行整合和创新(表1,见下文):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创新,将课堂溶于自然界中,让生物教学焕发出生命力,充满勃勃生机。

2.开展课堂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生物课堂教学上,有些内容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单调的语言陈述又使得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内容的理解不够彻底。开展情境式参与式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联系并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带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知识,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该生物知识的情感参与,进而促进学生认同生物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在2020年伊始,我們都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抗疫事件?接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这次抗疫过程的短视频,提问学生一旦发现某人患病,马上对此人进行隔离,说明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什么特点,得出此疾病具有传染性,引导学生说出传染病的概念。进一步创设情境,通过新冠病毒视频和学生的见闻思考,传染病在流行的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环节?针对这些环节我国在这次疫情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避免?通过上述情境式参与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得学生在情感上认可病原体无处不在,并结合课本知识获得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再如利用课本每一节内容上的“想一想,议一议”创设情境,如:“植株的生长”一节,“想一想,议一议”中的情境:“黑麦的根约1400条,总长达600千米,150亿条根毛,全长1万千米”,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帮助学生养成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文字是冰冷的,教师要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用心收集各类案例,应用于课堂创设情境,将知识溶于情境中,降低难度,提高兴趣,生动活泼地让课堂灵动起来,通过课堂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开展生物实验参与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中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或者参与实际生物学实验,使得学生身临其境,既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仅想学习生物知识,而且乐于学习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有关“花的主要结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如不同品种的花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辨并说出花的主要结构,同时如何分辨出单性花,观察不同花的结构说出它们如何进行传粉。通过以上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通过创设一定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知识情境以获取生物知识,同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和活动方式渗透生物学中不同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钱宇玲.参与式教学让课堂更“生动”[N]. 中国教师报,2021.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4:10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02:15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34:13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