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建构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29 21:17张红万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2期

张红万

摘  要:阅读教学枯燥无感源于情境创设缺位,破解这一难题有以下方法:围绕核心辩题切入情境,以点带面培养探究意识;紧扣关键事件梳理各种声音,还原现场情境;以写促读构建读写语境,充分领悟诗歌魅力。

关键词:核心辩题;现场情境;读写语境

阅读教学说教性强的原因是:第一,师生对教学内容陌生无感,缺乏必要的情境作为过渡;第二,考试参考答案的束缚让教师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

摆脱困境需要引领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探讨提升思维能力,教师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开启思维闸门,形成独特深刻的见解。

一、围绕核心话题,激发辩论活力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末句“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观众是被感动还是继续在起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被感动契合“以爱制恶”主题,观众善良一面被唤醒,庸俗蒙昧的劣根性得到抑制,这要归功于艾思梅拉达(下称“爱思”)不计前嫌,主动给伤害过她的伽西莫多喂水喝。伽西莫多镣铐加身罪有应得,但经历了痛苦的鞭刑和长达一个半钟头的羞辱,“给水喝”这么一个卑微的要求不该被拒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的观众可能也想给他喂水,受群体环境影响,没有勇气做出实际行动,爱思做了他们想做不敢做的事,赢得了掌声。如果不是真感动,“感动”就是反语,应该加引号,既然没加引号,说明译者也认为观众是真感动。

认为在起哄是基于观众之前一直在用恶毒的语言嘲笑辱骂伽西莫多,还向他扔脏东西,最后的转变太突兀。观众肤浅盲目,丑陋的犯人自然无法博得他们的好感,中世纪的人们把现场行刑当成一场狂欢机会,他们喊“好极了,好极了”,是因为单调戏份中增加了新刺激元素,天仙似的少女喂野兽般的伽西莫多喝水的场景很有视觉冲击力,也是全文高潮。至于感动没加引号只能代表译者个人看法。

感动还是起哄都能找到证据,这样的探讨能吸引学生就某一问题深入探究。有学生认为,爱思主动给伤害过自己的伽西莫多喂水喝太没底线,亵渎了惩恶扬善的法律理念,坏人就应该受到严惩,爱思的行为有点“圣母婊”——宽容有罪的人。

也有同学为爱思辩护,认为她对伽西莫多仍有所忌惮,当伽西莫多“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以示感激时,爱思“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爱思并没有彻底放下对伽西莫多的戒备,之所以喂水完全是出于朴素的同情心,同情处在困境中的伽西莫多,可见她的纯洁,没有让仇恨泯灭了善良。

巧妙的问题设计以点带面,引领学生对人物形象、小说主题深入解读,不仅没有超出所谓参考答案的范围,而且比机械说教效果好得多。合理辩论释放了学生的主体性,文本不再是被动的他者,而是内在于学生的一部分。

二、紧扣关键事件,创设现场情境

《记念刘和珍君》将历史镜头拉回到1926年的北京,“三一八”惨案吸引了社会关注,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引发了诸多争论,鲁迅与刘和珍生前有过接触,对事件有自己的认识判断。

初读课文,可设计问题链:“刘和珍怎么死的?和鲁迅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纪念她?”意在引导学生寻找蛛丝马迹梳理人物关系,建立起刘和珍经历时间轴——预定《莽原》全年(1925年初)、被女师大开除(1925年5月)、到宗帽胡同听鲁迅课(1925年9月)、22岁被虐杀(1926年3月)。有限交往片段中,刘和珍给鲁迅的印象是微笑和蔼、追求进步,惨案发生后一些人的评价,鲁迅认为与事实不符,故而写文悼念勇士,反击流言。

文本细读探究,可设计问题链:“刘和珍等人惨死后,社会各界反应如何?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的观点或做法?这些人可分为哪几类?作者鲁迅属于哪一类?”旨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不同人的声音。

政府:学生是暴徒

反动文人:学生是受人利用的

真的猛士:悼念进步学生;奋然前行

庸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苟活者(鲁迅):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鲁迅对刘和珍等钦佩有加,称赞她们为“真的猛士”,对来自政府和反动文人的污蔑非常愤怒。至于健忘的庸人,虽已见怪不怪,也有必要提醒,鲁迅有正义感,道义上支持真的猛士,但缺乏行动勇气,自称苟活者。

两大问题链设计由浅到深,在任务引领下,学生发挥主体意识,自觉参与文本细读,建构起关于那个风云时代的想象。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起适度陌生的语境,可以拓宽知识面,调整固有印象和看法,又能增强与那场事件的对话,聆听了各方声音后,学生一方面对纸媒平台形成的公共文化空间有了直观体验,围绕中心事件的多声部众声喧哗是那个时代原生态的文化场景,另一方面对历史进步过程中的多面性、复杂性也有了初步体悟。

三、构建读写情境,领悟诗歌魅力

《琵琶行》小序是课文的浓缩概括,正文是小序的扩写演绎。学生将小序与课文一一对应后熟悉了课文,用七字句概括每段内容促使他们对内容重新编码整合,这种任务驱动阅读是进入情境的有效方法,《琵琶行》是千古名篇,通篇用七字句写成,朗朗上口,学生多次诵读后感觉油然而生,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机。

首段教师示范,归纳为“江头送客闻琵琶”,结构是“什么人(省略)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次段学生依样画葫芦,

生1:江中船上听琵琶。

师:很工整,不过欠缺了点诗意。

生1:江心聆听琵琶曲。

师:很好!第三段呢?

生2:曲罢叙身世。

师:是白居易叙述身世吗?

生2:是琵琶女。

师:和前两段比,主语换过了,要写出来。

生2:琵琶女自叙身世。

师:可以的,第四段呢?

生3: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第五段呢?

生3:再听琵琶皆掩泣。

师:最后两段是作者听了琵琶曲和琵琶女经历后,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有感而发。作为主要人物,作者的感受应重点关注,琵琶女为身世而伤,控诉世人重色轻才、商人重利轻别离,那么作者为什么伤感呢?

生3:才华横溢却被贬谪到偏僻的浔阳。第四段可以概括为“同病相怜伤迁谪”。

师:非常棒!由琵琶女过渡到白居易,衔接自然,指出了他们遭遇的相似点。第五段呢?

生3:重闻琵琶青衫湿。

以上环节是学生熟悉课文后的牛刀小试,是对全诗情感的初步把握。《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叙事诗,字词理解难度小于文言文,逐字逐句讲解没必要,学生对课文内容略知一二的基础上,用七字句重组故事情节属于跳一跳能够到的任务。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已知到未知,再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初读几遍似懂非懂,只有在任务引领下,细读文本,才能抽丝剥茧由浅入深,这时合理的情境设置尤为重要,好的问题能够恰到好处地串联起整篇文章,循序渐进地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 解读语文[S].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陈森扬. 注重情境设置 提升思维品质[J]. 语文教学之友,2021(02):19-21.

[3]邵克金,徐林祥. “语境”和“情境”——兼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情境化教学思想[J]. 中学语文教学,2021(02)12-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