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编辑适应受众多样化需求探析

2022-04-29 21:15:33张剑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6期
关键词:受众需求新媒体环境

张剑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业已经逐渐被新媒体渗透,并形成多元化发展局面。但是,新媒体的渗透使传统新闻业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全面化解这一困境的重点在于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为此,新闻编辑一定要分析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结合其个性化的需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对广电新闻编辑快速适应受众需求展开分析并提出应对举措。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电新闻编辑;受众需求

新媒体时代,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及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此背景下,广电新闻编辑要想打破传统工作的束缚与禁锢、提高自身新闻制作能力与编辑水平,就必须对新媒体的功能和优势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学习,纠正以往落后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新闻制作方法,制作全新的广电新闻节目。只有创新才能稳固传统新闻媒体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只有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广电新闻编辑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使新闻在传播形式及内容制作上获得更多可能性。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编辑工作遇到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皆面临着受众群体大量流失的问题,电视、广播以及期刊等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并且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首选方式,这一转变是影响广电新闻受众客户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青少年来讲,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时事新闻成为新颖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也有大量老年人逐渐认可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从而导致传统新闻受众流失十分严重。

其次,广电新闻节目吸引力逐渐下降也是新闻编辑工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众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在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阅读时间有限,所以碎片化的阅读模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编辑却尚未根据受众的多样需求进行节目的创新与调整,所以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必然会一再降低[1]。与此同时,相关调查信息显示,近年来广电新闻的创新性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而新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实现了不断更新,尤其是借助新媒体能够使受众群体享受到信息的实时性优势。

最后,竞争压力过大也是广电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挑战。伴随新媒体的发展,其发展潜力与优势日益显现,所以近年来新媒体数字平台不断涌现并获得了社会大众群体的广泛认可。这一改变使社会大众能选择的新闻获取途径日渐增多,从全局发展来看,这对整个行业与国家发展皆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广电新闻业来讲,若编辑制作人员无法进行多样化的变革来有效提升主体竞争能力,就只能任由受众群体被其他新媒体平台瓜分。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需求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对于广电新闻的多样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为心理需求。新媒体时代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并且随着信息传播人员与接收人员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更多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被激活,他们面对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也呈现出极大差异。一方面,因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及真假难以辨别,受众希望能够通过广电新闻这一传统媒介获取到真实有效的新闻内容。因此,广电新闻编辑需发挥自身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优势,在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时刻将真实性作为基本原则,全力为受众提供具有行为与心理指导作用的新闻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皆可成为新闻传播者,并且享有社会建设者与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因此广电新闻编辑可围绕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制作具有交互式特征的新闻产品[2]。

其次为新闻形式需求。与其他工作相比,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时事新闻本身具有严谨性、政治性及严肃性特征。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信息接收与浏览的各项习惯皆发生了较大改变,这就对新闻呈现的形式也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经过综合分析可发现,目前短视频和平台直播皆是受众群体较为喜爱的信息传播形式,所以如何能够在保证新闻类节目严肃性的前提下,尽快适应受众群体信息接收和浏览习惯以及个性化审美需求,是广电新闻编辑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最后为内容需求。新闻内容在传统媒体时代以及新媒体环境中一直是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尤其是近年来国民素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日渐凸显,新闻受众群体的审美意识随之进一步提升,相比内涵浅显、娱乐性较强的信息资讯,大众更倾向于获取与实际生活贴近、内涵深刻的新闻内容。广电新闻编辑应立足于受众的需求,时刻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为新闻作品制作的前提,切实做到通过新闻作品来讲述群众的故事以及客观反映社会面貌。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于能够反映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新闻作品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广电新闻编辑应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对各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内容加以综合处理,从而为广大受众提供全面信息。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编辑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精准掌握受众群体心理

受众群体心理可在其所选择的新闻作品中集中体现,在当前更为包容、多元且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中,社会大众可以以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及观点,所以透过评论就能充分了解受众群体对各类新闻资讯的需求。

鉴于此,广电新闻编辑在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整合时,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受众心理进行“画像”,以准确掌握受众群体对新闻作品的心理需求。

以“火神山”医院建设为例,通过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网络评论进行调查即可发现,大部分群众在“围观心理”的影响下都希望能够亲眼见证该医院的建设过程,同时也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责,以确保该医院顺利建成。

针对大众的这一心理,央视通过直播的形式为社会大众直播“火神山”的建设过程,大众可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随时发表意见,并可围绕相关话题展开集中讨论。尽管当时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但大众依然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了解时事新闻。在“中国速度”和“中国决心”的双重影响下,社会大众的抗“疫”决心和动力皆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直播这一方式也将“中国力量”充分展示给外国观众,国家竞争力也随之升高[3]。

此案例的成功,是基于新闻编辑准确发现并掌握大众的围观心理,并且在直播互动的模式下使大众能够更为深入地参与新闻话题的讨论,所以在为大众带来超强震撼的同时也进一步全面提升了广电新闻的影响力。因此,广电新闻编辑一定要充分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并时刻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选择新闻内容。

(二)不断优化新闻编辑形式

从某种层面来讲,新媒体的出现能够深入推动广电新闻的持续发展,而为确保其优势和潜力的发挥,广电新闻编辑应不断对传统新闻编辑形式与方法加以优化和创新。

目前,广电新闻编辑所选择的新闻制作方式及内容皆存在一定的固定性特征,而在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为突出节目的差异性,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编辑形式,以确保广电新闻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广电新闻编辑应充分明确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动力,但创新并非是进行完全的颠覆和取代,而是应以时代发展趋势及广电媒体原有的优势为基础,不断挖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融合点[4]。与此同时,广电新闻编辑也需要充分了解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并将平台内的新闻信息价值链作为新闻作品创作的重要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作品。

例如,“遛狗不牵绳”这一话题尽管较为陈旧,但仍是社会大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因此,广电新闻编辑面对该新闻时首先可通过各大平台搜索并整合与该话题相关的热门事件以及受众群体对于该类事件的主观看法和态度,对受众的态度与见解充分了解后则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其次可通过新媒体特点与传统媒体特点的结合,确定最终的新闻传播形式。如广电新闻编辑可利用视频等形式对某一热门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还原,同时也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围绕该事件介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客观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分析。此外,也可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投票功能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话题讨论;最后通过新媒体平台,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整个事件进行总结性的阐述,宣传宠物犬饲养的正确方式以及与狂犬病相关的防治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此案例的分析,能够充分体现优化广电新闻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只有编辑人员掌握了各种新闻呈现形式的优缺点,才能针对某一新闻内容合理选择传播方式,以满足受众群体对于新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需求。

(三)持续提升节目策划水平

新媒体时代,为加速适应受众需求,广电新闻编辑在进行节目策划时应不断创新。以访谈类新闻节目为例,该类节目的策划形式会对其内涵产生直接影响,并且节目整体策划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收视效果。

因此,一方面编辑人员可对新闻节目的呈现形式进行创新,并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激发社会大众的参与热情。例如,广电新闻编辑可利用图片视频播放,观众现场提问以及热线电话拨打,微信、微博平台互动等方式实现与受众人群的意见互动。另一方面,也可彻底打破传统新闻模式:如访谈类新闻节目,可摒弃以往所采用的演播室场景,根据访谈主题对节目场景加以创新;如竞技类新闻节目,可直接将场景布置于体育场馆中,真实的外部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受众的心理共鸣,从而使整个节目的真实性有所提升[5]。

(四)提前做好编辑预案

新媒体时代,广电新闻编辑的工作能力对最终的新闻节目播出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编辑具备较强的编辑艺术和能力,不仅可以提升节目的整体水平,而且也可以引导受访人员主动参与新闻话题讨论。广电新闻编辑在围绕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创作前,需要全面掌握受访人员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采访主题制定编辑预案、规划整体谈话效果。

在准备节目预案时要立足受访者的角度,有计划性地设计提问内容,以确保整个新闻节目衔接流畅。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是重要的核心所在,所以在准备节目预案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组织及运用的合理性,并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广电新闻的高质量呈现。

(五)丰富广电新闻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井喷式涌现,开放性的新媒体平台使各种内涵浅显且低俗的视频内容持续涌现,这就对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及审美情趣造成了一定影响。广电新闻编辑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认清自身主体价值和引导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递发展正能量。广电新闻内容的深入创新应坚持以下三点原则。首先,厚民生、顺民意。作为反映群众呼声的关键性渠道,广电媒体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联系党和群众,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广电新闻编辑只有做到关注群众、贴近群众,才能确保所制作的新闻产品具备超强的社会引导力,为此,编辑人员应当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活,挖掘群众所关注的各项热门话题[6];其次,大主题、小切口。以往广电新闻多是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但也有部分受众认为其所选择的主题内容较为宽泛,与基层群众的生活关联不够密切,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浏览兴趣。广电新闻编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时刻秉持“大主题、小切口”工作原则,在宏观角度和时代背景下合理选择符合民生需求的时事新闻内容。例如,《民法典》的实施价值以及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受众理解起来有难度,新闻编辑可以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对该项法律进行深入剖析;也可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故事激发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真正感受生活中所呈现的真善美;还可以讲述精准扶贫及改革开放历程。因为这些内容与受众群体关联性较强,所以能进一步激发受众的浏览热情;最后,重交互、精创作。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方式更为简单、方便,并且自创短视频已然成为广电新闻制作的重要资源。因此,新闻编辑可设置新媒体公众号,实施“短视频征集”,以确保在整合各项用户自创短视频的同时能够彻底实现与受众群体的零距离交互。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编辑要想快速适应受众群体对于新闻节目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广电新闻的影响力,就要在准确掌握受众群体心理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新闻编辑形式,提升节目策划的整体水平,丰富新闻编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高艳璞.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采写编,2021(12):58-59.

[2] 玉小倩.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与新闻整合的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2):207-209.

[3] 陶云海.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152-154.

[4] 丁玄玄.基于受众需求思维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1(19):92-93.

[5] 吴栾.受众需求视阈下电视新闻编辑改革方向探析[J].采写编,2021(9):77-78.

[6] 王瑜.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1(14):126-127.

猜你喜欢
受众需求新媒体环境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受众需求视角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方式论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继续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 20:08:55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09:46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5:43
电视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今传媒(2016年8期)2016-10-17 00:10:35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