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讲好历史的故事

2022-04-29 19:50樊颖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家国情怀

樊颖

摘  要: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科育人使命的最终目标,有助于学生情感上的涵养与提升。情感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不一样的,其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历史课堂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如何依据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在课堂中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成为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剥离出历史的本质,用史料去讲好历史的故事。

关键词:学科思政;家国情怀;史料教学

一、用情境引入故事的开头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掌握了1927~1937年的时代特征是国共两党的对峙,但是他们对于“对峙”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在进行本节课设计时,打破了以往从大革命失败引入的做法,利用两则歌谣创设情境导入,同时要求学生指出设两则歌谣产生的时间和流行的地区。

“推翻万恶国民党,政权都归我家人,世界建立苏维埃,大红旗帜扯起来。”

“赤匪万恶,赤匪万恶,真心病!假借共产骗农工,杀人放火如猛兽,祸国害民卖祖宗;父母生你本不易,何苦跟匪去送终;我们国民革命军,要来剿匪救民众。”

学生捕捉歌谣中的关键信息,然后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历史的合理解释。第一则歌谣,“苏维埃”“政权”是关键词,可以推断是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的中央苏区流行的;第二则歌谣“赤匪”“剿匪”是关键词,可以推断是在1930年蒋介石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之后。歌谣是鲜活的历史材料,相对于“对峙”这一抽象简单的词语,更能够将学生带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故事的开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为后面徐徐道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数据”助推故事的高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中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很难引发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平衡,更加无法引发他们的价值认同和内化。本课的难点之一是认清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通过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这一概念,但是高中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再是人云亦云的,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完全相信教师或是家长,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认同这一结论,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典型史料作为支撑。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

这组材料对比南京国民政府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从农民利益出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南京国民政府也关注到了农村问题,但是由于其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的农村政策没有触及土地所有制,仅限于减少田赋,随着改革成效缓慢以及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的出现,南京国民政府逐渐放弃了对农村地区的问题的解决。表一的史料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新材料,以往教学中,教师大多讲述国民党对农村地区不重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样的讲述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民国时期每五个人中就有四个在从事农业生产,南京国民政府作为全国性的统一政府不可能没有相应的农村政策。因此选择这则史料,学生通过阅读打破原有的知识平衡,改变了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讲国民党历史的时候不客观、不公正。史料的价值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度解读,一方面可以扭转学生对于国共两党历史讲述的刻板印象,同时学生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权性质对比内化于自身的价值体系,进而能够对共产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三、用史观发掘故事的背后

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学习应该是对知识碎片的深加工和再建构,通过学习形成评判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特定标准,这就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教育,也是学科育人使命的体现。关于国共两党对峙道路的学习应该落脚于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928年中国的希望似乎就在国民党一边,中共一直是一个少数派,似乎就要被消灭了。20年后形势为何却颠倒了呢?如果说1931年以后日本的入侵是主要因素,那为什么它削弱了国民党,而加强了中共呢?”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要求学生针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阐述观点,并设计学生应答表现的水平层级划分。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新课标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从认识和运用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随着对核心素养的强调,很多学生都能够说得出唯物史观的六个基本观点和方法,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背诵这些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这个环节的设计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从人民史观的角度进行历史解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者。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少数人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救国救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畏艰难险阻,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勇于牺牲一切,在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同样,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对极其险恶的革命局势,中国共产党凭借坚定的革命理想和政治信念,最终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了革命新局面。从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史料支撑和唯物史观的统领,教师在课堂中只需要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合理的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史料的选用,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的背后获得情感上的成长,将爱国主义的价值内化于心。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李正楠,薛国军. 感动·认同·内化——以“抗日战争”为例探讨家国情怀培育的情感逻辑[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6):4-6.

[2]张乃和.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08):69-72.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