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一样,“话”却不一样

2022-04-29 00:44黄凯玲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想象力题目

黄凯玲

导读:绘画是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的重要活动,也因此广受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喜爱。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借助绘画观察幼儿心理特点,利用一样的绘题为幼儿插上特异的想象翅膀,引导幼儿自我丰富与自我表达,是如今在幼儿高质量绘画教学中思考与探讨的共同课题。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在绘画表达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推动幼儿教学的发展。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幼儿的画,便是自身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美的创作。不同的幼儿的想象力也存在天差地别的不同,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也不能够一眼从画中看出幼儿的想法。为此,教师需要让幼儿既“画”又“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幼儿的艺术表征能力,从画的实践,再到“话”的展示,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现出自身的想象力,推动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画出生活,引导幼儿发现生活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6 岁的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认知世界与发展想象力的奠基阶段,这个时期培养幼儿发现美的眼睛具有深远意义,既能加深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又能激发幼儿发现与创造的精神。绘画是培养幼儿发现美的眼睛的重要途径,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模仿”与“创新”两个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之美。

(一)模仿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心思单纯细腻,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外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模仿学习。我们在开展绘画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幼儿大多能够抓住物品的“形”进行有效的模仿。例如,长颈鹿有着长长的脖子,猫咪有着长长的胡须。但是有些幼儿的模仿绘画能力还不足,绘画课上常出现幼儿教师布置了绘画题目后,有些幼儿却无从下笔的教学困境。究其原因,可能是绘画题目超出幼儿认知范围,抑或这些幼儿想象力缺乏引导。因此,教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模仿绘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幼儿阅读《与大师一起艺术创想:脑·想象力》,该绘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有许多跨页的大画面,色彩艳丽、内容丰富,有认识形状颜色的,有临摹原画、添画、改造原画的,有根据背景图进行绘画的,还有自由设计、装饰画面的,都十分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进行动物绘画时,教师就可以向幼儿展示动物相关的动画,让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积累有关动物的有效经验,为之后的模仿绘画打下基础。并且,为了帮助模仿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根据所教幼儿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调整题目,适当为幼儿延伸拓展认知。让幼儿完成模仿绘画的学习。看完动画之后,幼儿都能够抓住动物们的特点,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跃然纸上。

(二)创新

前面已经提到,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成熟地掌握模仿技能之后,幼儿便应该进行创新。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延伸。那么在模仿之后,为了更好地放飞幼儿的想象力,教师自然应该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幼儿创新。菲奥娜·沃特是一位出色的儿童图书作家,她善于揣摩儿童的心理,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图书中表现出来,作品曾多次获得前实用教育奖银奖、奥谢菲尔德婴儿图书奖,而《与大师一起艺术创想:脑·想象力》更是让幼儿打开艺术思维、捕捉萌动灵感、释放无限想象的绝佳空间。在这里,一笔一笔描绘的何止是一幅幅绚丽的图画,更是满心的喜悦与自信,他们能够做到用眼、手、脑去观赏,去仿照、理解,进而真正走向创意。为此,幼儿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连贯的动画,并且极具个性化色彩。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画树叶、花草、房子这些认知范围内的事物,还可以在幼儿认识猫的基础上教幼儿画老虎,认识鸭子的基础上为幼儿普及天鹅……这样的创新虽然幼稚,但是却十分有效,幼儿能够“照猫学画虎”,掌握更多的绘画技能。即使没有模仿的原物,幼儿也可以释放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

(三)联系生活

生活是幼儿的另一个优秀教师,幼儿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常常会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念念不忘的同时,也会在脑海中进行畅想。教师要学会解除幼儿想象力的枷锁,让生活成为绘画的来源与支撑,生活便会是想象力的源泉。

例如,绘画课上,教师让幼儿画“秋天”,这样的题目有些抽象,部分幼儿就无从下笔,教师便问幼儿:“秋天的时候大家穿的什么衣服呀?”“学校的花草树木怎么样了呀?”“家里比较多的水果是什么呀?”……通过与实际生活联系,引导幼儿找到绘画角度,找到想象力的突破口,让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绘画与生活相得益彰。借由绘画,幼儿对世界有了更生动与丰富的认识;借由生活,幼儿画笔下有了多彩与无尽的主题。一样是绘画题目,幼儿不一样的生活赋予了画卷不一样的主题。

二、画出想象,发展幼儿独立思维

幼儿教师在绘画课堂上布置一个绘画题目,幼儿可以有多少不一样的画交上来呢?正是在这样“一题多画”的多样性中丰富了幼儿的认知与想象。可如何引导幼儿的画“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幼儿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细节还有很多。

(一)学会“留白”

幼儿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过分地模仿也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以成人思维固化幼儿,例如,草就只能是绿色的,大海只能画成蓝色,太阳一定要是圆的,女孩是穿着裙子的……这样的成人思维绘画指导下,幼儿就会思维定势地认同教师所灌输的内容,缺少了自己的主观意识,缺乏创新意识,限制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注意给幼儿的绘画题目中不能太局限、死板。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的“留白”,不是一种空缺,而是留给幼儿挥洒想象力的空间,留白用幼儿的想象来补充。这样的留白思维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生长。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绘本故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课堂上,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够想象补编了虎斑猫的几次神奇经历,于是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补写这只猫的神奇经历。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补写丝毫不遜色于原创,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虽然不强,但展示出来的想象力却是惊人的。我们只能发出这样的惊叹:绘本的魅力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能够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效率。

又如,“设计一个杯子”“画出你喜欢的房子”“你最喜欢的蔬菜”这类题目就比“画燕子”“画红色的花”“画萝卜”这样限制性的题目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创造空间。在绘画活动“找春天”中,教师就没有为幼儿设限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自认为能够代表春天的物品。这样的题目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的这种想象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元素,想象力让这些元素进一步被修饰、被打扮得可爱有趣。这种阅读的联结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宝贵财富,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培养幼儿的联结力是让学生将生活与艺术相连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将图画书中的爱与美好带入现实并运用自身的过程。

在完成一本绘本学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拿出一张白纸写下自己的收获,讲一讲自己从这本绘本中观察到了哪些不一样的东西。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换自己手写的感悟,这样的安排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的思维。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幼儿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共性,教师不能操之过急,避免“揠苗助长”的情况发生。在绘画教学中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教学还需要注重循序渐进,阶梯式放飞幼儿想象力。为幼儿布置过难的绘画任务只会打击幼儿的绘画兴趣,枯燥或重复的绘画任务又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从而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更不适宜幼儿的发挥。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认识水平设计绘画教学安排,合理科学引导幼儿绘画发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获得合理的提升,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幼儿。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例如,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先以颜色、涂鸦、绘本阅读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储备绘画知识;中班幼儿可以通过模仿、定题绘画让幼儿加深绘画的印象;大班可以开放性题目,鼓励幼儿自我创作。小班教师教大家认识鸭子,中班让幼儿跟着教师画鸭子,大班让幼儿画自己最喜欢的动物。逐步放开幼儿绘画的笔,让幼儿能更顺畅地表达与创造。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穿插“话”的引导,逐步提升幼儿们的想象力。

三、画出表达,鼓励幼儿自我展示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并没有办法通过“写”来展示自己的心情与想法,“画”成了最好的方式。绘画的表达不止停留于画纸上,在幼儿阶段,“说画”是幼儿想象力表达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中班及大班幼儿的绘画教学中同一个绘画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自己讲解自己画的过程中,既能让幼儿教师更加理解幼儿的心理,同时鼓励了幼儿的自我表达与展示,更容易激发其创造与想象的空间,营造幼儿放飞想象的良好氛围。这也是幼儿从知识内化到思想延伸展示的重要环节。有了“画”,幼儿零碎的想法也就有了被串起的可能,幼儿的想象力变成了具象的图画。以画为载体,幼儿们都可以较好地展示自己,在提升幼儿艺术表征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有效地展示自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使用有效的方法。

(一)说说我的心里话

幼儿的想法单纯且天真。教师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的引导虽然简单,但能够让幼儿通过讲话最直白地展示自我,说出心里话。

例如,绘画课上,教师让幼儿画太阳,画了几朵云的小豪讲解自己的画说:“这是阴天的太阳,它在云后头,所以我们才看不到它。”教师点评道:小豪没有局限于题目,而是联想到了云,没有画太阳画中却有太阳,很聪明的想法。小梅的太阳一半是金色的,一半是黄色的,小梅讲解道:“因为太阳太热了,我希望太阳能少一半光,就可以不那么热了。”这反映了幼儿对太阳的感触与认知,小明的太阳是五颜六色的,小明说:“太阳照出五颜六色的光,到处都可以是彩虹了。”这反映了幼儿对太阳的美好期盼。“画”虽一样,话”却不一样,同样是画太阳,幼儿“说画”反映出其不同的认知与心理状况。

(二)重视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想象力发展的不竭动力,“说画”本身便是一种培养幼儿绘画兴趣、释放幼儿想象力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满足幼儿表现的心理,幼儿各种有趣的设想也使绘画课程活泼生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在进行绘画内容的设计时,教师也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重视幼儿的想法。例如,在进行“我喜欢的水果”绘画活动时,教师就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爱的水果。有的幼儿画出了一个圆圆的苹果,有的幼儿画出了一个大的西瓜,还有的幼儿不挑食,画了一个果篮。在对话幼儿的环节中,每一个幼儿都十分热情,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绘画活动也变得好不热闹。

(三)善用绘画评价

评价是发展想象力的催化剂。在“说画”的教学策略中,幼儿教师应尤为注意教学评价的正面反馈。教师的意见与评价对 3~6 岁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绘画评价也是“说画”过程中发展幼儿想象力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要注意表达的艺术,是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表达。既要点出幼儿需要改进的地方,又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呵护幼儿的热情。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幼儿的热情,使幼儿的绘画作品合乎常理。

例如,幼儿的画上老虎的身子跟蛇一样长,向教师说道:“我的老虎身子很长,跑得很快,两步抵得上别人10步。”可是老虎的身子并没有那么长。这时,教师不能够单纯地否定,而应用善意的语言进行引导:“那这样的话,老虎的四只腿就撑不起这样的身子了啊!怎么能跑得过其他的小动物呢!”幼儿听了教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自己的画进行了修改。幼儿在放飞自身想象力的同时,也得到了教师的善意评价,帮助幼儿将画画得更好。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鼓励幼儿的自我创作与自我展示。

四、总结

一样的绘画题目,却可以有多姿多彩的话蕴含其中。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引导幼儿画出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画出想象,发展创新的思维;画出表达,展示不一样的自我……“画”的一样是教學安排,“话”不一样却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丰富的表达。教师要重视“话”的开展,让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艺术表征能力,让幼儿的想象力与美相伴,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想象力题目
看见你的想象力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打开新的想象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