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萍
摘要: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我国广播新闻的报道模式转型的新方向,现场直播这一新型新闻报道模式得到了广播电视台的广泛青睐。新闻现场直播作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直播的方式吸引广大受众关注,效果明显。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对新闻现场直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直播内容、形式以及事件的后续追踪等方面,但是目前我国新闻现场直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积极探索、尝试科学、有效的现场直播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媒体预警;新闻现场直播;策略
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框架和认知模式,新媒体语境是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具备大众化、虚拟性以及传播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在新媒体语境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微信、微博、QQ等,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在这一背景下,新闻现场直播应运而生,有效地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力,直播这一形式不但能够提高受众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其了解新闻内容,掌握关键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但目前我国广播媒体在新闻现场直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结合相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直播策略,推动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闻现场直播特点分析
(一)客观真实性
客观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新闻记者在发生新闻事件后能够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报道,同时现场直播形式以长镜头为主,通常情况下后期并不需要剪辑,能够还原现场真实情景,将客观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电视现场直播能够对事件发生场景进行真实记录与还原,为受众带来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带给其身临其境的体验,进一步保证了新闻信息的客观真实性[1]。例如,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新闻媒体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直播报道,帮助广大受众了解洪涝灾害发生后救灾第一现场的进展。
(二)直播和观看的共时性
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实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与受众观看的共时性,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目睹与感受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场直播这一形式强化了受众的同步体验感,拉近了与新闻事件的距离,有效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能。例如,2021年5月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新闻媒体及时派驻新闻记者前往第一现场,不间断地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报道最新消息,使全国人民能够零距离接触地震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的变化以及抗震救灾进展。
(三)不可预见性
不可预见性也是新闻现场直播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其魅力所在。对新闻工作人员来说,难以提前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以及结局进行准确预测,但是能够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帮助受众现场体验。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受众对信息接收的要求也在提高,第一时间现场直播的形式存在一定的悬念,能够给受众带来一定的期待感。例如,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新闻栏目《每日新闻》会采用SNG报道组采集的现场信号,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能够使受众跟随新闻记者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一同探寻事件的起因结果,更易吸引关注。
二、新闻现场直播存在的不足
(一)新闻主播的权威性不足
部分新闻事件为日常发生,仅需要进行常态化报道便可,一些并不需要进行现场直播的新闻如果均采取直播形式进行报道,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受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失去对新闻的兴趣。相关研究显示,新闻直播需要以报道本地新闻为主,将广大群众作为报道主角,满足大众需求,讲好新闻故事,这些才是保证新闻直播成功的关键因素[2]。
(二)直播视角与话语的人文关怀不足
部分新闻直播难以提起受众的观看兴趣,主要原因在于直播中的任务、形象十分固定,难以有所突破,缺乏悬念和人文关怀,必然无法吸引受众关注。因此,新闻直播的题材选择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元素的融入,在直播阶段,无论是主题定位、视角呈现、人物呈现,还是镜头的应用、细节的挖掘以及情节的渲染,均需要能够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三)新闻直播中现场互动不足或过于僵硬
现场互动对于新闻直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强化直播现场感的主要途径,但是部分新闻直播仅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单一的叙述,缺乏与当事人、周围群众的交流互动。这一现场直播方式将现场的人和事当作“背景板”,仅在表面化的层面进行现场报道,未设置悬念,不具有情节、细节和故事,必然对传播效果造成影响[3]。
(四)假直播现象严重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实时、真实客观、互动的优势,正是以上优势能够吸引广大受众关注新闻事件,但是部分新闻媒体为了通过现场直播吸引更多的受众,进行假直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闻节目已经做好事前策划工作,新闻记者以策划理念为基础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这一直播形式严重限制记者对现场情况的判断以及信息的筛选,难以全面、直观体现新闻事件的全貌;另一方面,部分新闻存在录播情况,将完成录制的素材作为直播素材,通过虚假不实信息掩盖新闻事件全貌。这一方式不但是对直播理念的曲解,同时难以使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真相。
(五)现场主持模式化问题严重
因为新闻现场直播的不可预测性非常强,因此对现场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应变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但是结合现状分析,主持人对新闻直播内涵的认知不足,认为直播仅仅是一种报道形式,因此在节目开头与结尾均通过模式化的语言和方式对内容进行叙述,直播过程中缺乏对指导性语言的运用,甚至本身很少露面,这一直播形式无法带领受众探寻新闻事件的真相[4]。
新闻现场直播中主持人模式化问题严重,现场直播的意义不复存在,部分主持人在直播时缺乏对节目特点与目标受众需求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语言风格,因此导致新闻现场直播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新闻现场直播策略
(一)提高策划水平,内容架构优先
对新闻现场直播来说,无论是大型新闻活动或突发新闻事件,均需要具备良好的策划意识,遵循内容架构优先的原则。对出境记者来说,在直播时不能看到什么便叙述什么、事件发生到哪便说到哪儿,而是需要严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好策划设计工作,对同一新闻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分析[5]。因为现场新闻直播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这也为策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进行现场直播前需要认真考虑相关问题,准备好背景材料和处理源,直播过程中,导播、主持人以及记者均需要具备良好的预见性,结合现场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使直播更为丰富、精彩,提高现场直播的魅力。
(二)加强对现场报道的重视
新媒体语境下,对现场直播进行优化,需要充分结合新媒体语境和现场直播的特点,做好直播的策划工作。为了确保新闻现场直播的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后,主持人需要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及时掌握新闻事件的发生环境、进展、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目击者,及时进行播报。例如,当我国沿海地区发生台风,直播现场的主持人在狂风暴雨的环境下进行报道,为观众呈现真实的现场情况,虽然主持人也能够在演播厅中对天气情况进行详细报道,但是效果远不如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才能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将新闻信息通过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受众,使其全面理解和感受新闻内容。因此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现场直播需要加强对现场报道的重视,通过现场报道为观众带来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满足受众的需求。
此外,新闻现场直播需要遵循传统新闻客观真实的第一原则,因为采取直播这一形式,更需要注重对真相的还原,从受众的视角和需求出发,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强化自身作为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7]。
(三)树立媒体融合思维,优化现场直播内容
新媒体语境下,媒体融合发展迅速,对新闻现场直播来说,需要树立媒体融合思维,对直播内容进行全面优化。简而言之便是将广播新闻媒体的目标受众定位为用户,认真考虑用户对新闻信息的心理需求,在这一基础上对直播内容进行优化。为了确保通过优化后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取得理想的播报效果,需要确保新闻直播题材符合新闻发展规律,具备极强的新闻性、重大性和贴近性。
对目前新闻直播的题材选择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突发公共事件以及重大活动、会议。其中,突发公共事件多为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同时也包括重大交通事故等,属于新闻热点事件,这类新闻本身具备极强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在进行现场直播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递进式的报道方式,进而满足广大受众对相关新闻信息的期待感和需求[8]。对于重大活动以及会议的新闻现场直播来说,因为活动与会议的内容、程序具有既定性,因此无法为受众带来意外的惊喜感,所以对该类直播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直播策划人员需要最大限度提高新闻的价值。例如,党的十九大期间,央视推出《还看今朝·内蒙古篇》节目,直播策划团队前往鄂尔多斯进行实地直播,直播的内容主要为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变迁,通过对当地特色建筑的全面展示,如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受众全方位呈现了鄂尔多斯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人们对内蒙古存在的仅有草原、蒙古包以及羊群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节目的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四)注重直播策略,多屏联动推送直播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闻现场直播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加强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融媒体技术的应用,避免直播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充分借助技术优势、平台优势,推动广播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手机客户端等融合发展,通过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对新闻直播进行推送,建立全面的传播格局及传播常态[9]。例如,央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中国·新疆篇》不仅采用多屏联动的方式提高了直播节目的影响力,同时注重直播前期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设计和制作时间长短适宜的视频宣传短片;直播结束后,对精彩片段进行再加工处理,制作成短视频推送至新媒体平台,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格局。
(五)加强交流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在新媒体语境下,越来越多的受众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受众的角色也从传统的被动信息接收者转化为信息的传播者、制作者和参与者。因此,新闻直播需要了解受众角色的变化,在理念、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对于新闻现场直播来说,需要强化其互动性,直播过程中突出交流感,互动展现真情,交流体现生动[10]。例如,在播报过程中,通过与嘉宾的互动交流对直播节奏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设置问答环节等强化受众的参与感,丰富新闻内容维度。
(六)提高直播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对目前新闻现场直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多数新闻工作人员认为新闻现场直播这一形式对现场主持人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主持人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必然会导致现场直播过程中难以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价值,受到这一现实情况的影响,部分直播策划和实施团队采用错误的方式,即通过假直播等方式弥补相关不足,但是最终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优势的应用,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11]。现场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提取能力,对现场直播来说,信息是新闻价值的载体,主持人需要对信息进行准确提炼和处理。主持人需要具备系统思维,任何事物和事件均具有内在规律,内在规律能够帮助受众了解事件全貌和内涵本质,主持人作为引导者,肩负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责任,因此需要具备系统思维,全面分析新闻资源,从内涵本质出发,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受众思考[12]。
四、结语
新媒体语境下,对新闻现场直播策略进行优化有助于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新闻传播价值,优化直播内容与直播形式,满足受众需求,推动广播媒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然.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及其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83+94.
[2] 李浩.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创新探究[J].记者观察,2018(20):34.
[3] 陈大柿.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现场直播:以温州交通广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9):168.
[4] 谭明瑶.浅析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J].华章,2012(15):283-284.
[5] 张晓梅.谈现场直播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全媒体呈现:以《让长三角更紧密: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融媒体现场直播》为例[J].采写编,2021(11):7-8.
[6] 刘红明.融媒体直播:电视新闻频道现场直播转型方向[J].中国记者,2018(2):92-94.
[7] 李楸.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及其技巧探析[J].科技传播,2019,11(4):35-36.
[8] 范宇星.试论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5):85.
[9] 卞建军,王莲.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4,22(2):62-63.
[10] 杨熙帆.媒体融合环境下突发事件新闻现场直播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4):48-49.
[11] 杨小兵.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直播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1,5(6):64-65.
[12] 莫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要点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