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课例改进实践

2022-04-29 00:44陈秋实
教育视界(外语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将探究主题意义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深度研究文本,设立主题语境目标;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经验;设置层级活动,引导主题意义探究。为促成主题意义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应对课程内容六要素进行动态整合,通过学生访谈和自我反思进行教学课例改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题意义;课例改进;学生访谈

*本文系2021年度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专项课题“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CERA2021Z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课程内容六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教师应以挖掘主题意义为起点,探究语篇的育人价值,实现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到超越语篇的主题升华,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促进其心智发展,达成课程育人的目的。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重语言知识教学、轻主题意义挖掘的倾向。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类:一是忽视文本研究、学情分析,从不设立主题语境层面的教学目标,只关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二是不通过创设语境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文讲文,直接帮助学生提炼文本主题意义;三是教学活动设计无序,且大多停留在文本表层分析,课堂内容看似丰富、有梯度,但实际文本解读浮于表面,没有进行主题意义的凝练。以上三种做法都割裂了课程内容六要素,无法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而在优质的阅读课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语篇主题情境中构建意义,又可以通过探究语篇的表层和深层意义领悟语篇的文化意识,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通过学生访谈和教师反思,探索聚焦主题意义的课例改进尝试。

二、教学设计及首次访谈分析

(一)教学文本分析

教学内容为《阳光英语分级阅读》高一上册中的故事The Kings Jokes。该语篇属于“人与自我”及“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讲述了一个喜爱笑话的国王的故事。他原本热衷于与妻儿分享笑话,但在收集笑话的过程中忘记了初心和本意,忽视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妻儿因此离开他去往“远岛”。国王最后幡然醒悟,找回亲人,倾诉衷肠。全文表达了要重视亲情、珍视家人的主题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文章语言难度适中,故事内容富有想象力且引人深思,能够满足高一年级学生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水平。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他们英语基础较好且阅读兴趣浓厚,能够阅读长文本的故事。但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习惯记录语言点、查找信息等活动,对探究主题意义的活动比较陌生,较少参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赏析语言特点,探究主题意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教师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 读懂文中的西式幽默。

2. 理清故事线,掌握文章大意。

3. 挖掘文章重视亲情、珍视家人的主题。

4. 了解拟人、明喻、双关、象征四种修辞并在文中找出相应例句。

(四)教学过程

1. 分享自创笑话,理解西式幽默。

本节课教学语篇中出现了大量knock-knock jokes及riddles。“笑话”是揭示本文主题意义的关键词之一。为帮助学生理解西式幽默,课前教师给出两种笑话的定义及示例,引导学生完成创编笑话的预习任务。

两种类型笑话:

1. The knock-knock joke is a type of joke and a time-honored “call and answer” exercise. The standard format has five lines: A: Knock knock. B: Whos there? A: Eye. B. Eye who? A: Ice-cream.

2. A riddle is a statement or question or phrase having a double or veiled meaning, put forth as a puzzle to be solved. Riddle: What room do ghosts avoid? Answer: The living room.

预习任务:

Appreciate all the jokes in this story and try to write your own knock-knock jokes or riddles that would make the King, the Queen and Prince Tom laugh.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呈现两种类型的笑话,然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创编的笑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发现并理解语篇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理解其中的寓意,初步体会该语篇的主题语境。

2. 完成故事线图,把握主要情节。

为帮助学生回顾情节,教师展示本文故事线(见图1),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主要内容,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特征。在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使用衔接词,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为探索文章的主题意义做准备。

3. 聚焦重点段落,探索主题意义。

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教师提问 “What lesson did the king learn in this story? How do you know?”,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第21页中的重点段落“Oh, my dear. I know I went too far thinking of nothing but jokes, but you went too far, too, when you went to Far. Without you on one side of me and Tom on the other, the jokes just arent funny. The best part of them was hearing you and Tom laughing. ”。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有学生认为,我们要重视家人,珍视亲情;也有学生认为,要理解家人,学会和谐相处。教师继续追问“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underlined phrases? What is the tone of the writer? What kind of literary device is used?”,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语气和修辞手法,自然地过渡到全文的语言欣赏环节。

4. 找寻典型例句,探讨修辞手法。

教学语篇使用了较多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课前,教师给出相关修辞手法的定义并要求学生预习时找出文中使用拟人、明喻、双关、象征的地方。

在课堂语言欣赏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寻各类修辞例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理解文学手法的使用对主题衬托的作用。

(五)课后访谈

课后,教师选取学生A(英语高水平男生)、学生B(英语中上水平女生)、学生C(英语中下水平男生)进行访谈。围绕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 这节课你最喜欢什么?2.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3. 哪一项教学活动最适合你?4. 你觉得这节课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经过记录整理,教师总结了该节课的亮点和不足。

1. 亮点。

(1)文本解读由浅及深。学生A在访谈中提到,这节课包括了情节回顾、修辞手法赏析、主题意义探究等活动,教学顺序由浅入深,引人入胜,教学结构合理。学生C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活动是梳理文章大意。

(2)西式幽默解读到位。学生B在访谈中直言,通过本节课她从完全不理解到开始理解西式幽默。学生C表示,本节课帮助他提高了鉴赏外国笑话的水平。

2. 不足。

(1)主要情节处理简略。第一次教学设计压缩了故事情节的处理,只要求学生填写故事线中每个句子的关键词。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调动对故事内容的记忆,课堂交流的氛围也不热烈,影响后续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2)寻找修辞用时过多。学生A在访谈中提到,感觉时间控制方面有些问题,寻找体现修辞手法的句子用时过多,无差别地对待文本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不可取。学生B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课堂的节奏有待调整。

针对以上优缺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体而言,第一次授课虽有意识地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但在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过多关注语言知识、主题意义教学不凸显的问题,未能完全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挖掘。

三、教学改进及二次访谈分析

基于以上学生访谈结果和教师课后反思,教师修改了教学目标,在回顾情节环节增设细节提问,在语言欣赏环节重点关注象征体现的主题意义,并增加提出解决方案的环节,其余环节及活动未做调整。在课后进行了第二次访谈和分析。

(一)教学改进

1. 修改教学目标,凸显主题意义。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读懂文中的西式幽默。

(2)理清故事线,回答主要情节相关问题,掌握文章大意。

(3)挖掘文章主题——重视亲情、珍视家人,寻求达到目标的解决方法。

(4)简要了解拟人、明喻、双关三种修辞并在文中找出相应例句;着重分析象征背后体现的主题意义。

2. 增设细节提问,铺垫主题探究。

在引导学生完成故事线梳理和填空的基础上,教师增设细节问答环节,调动学生已知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要信息,为课堂后续挖掘主题意义做好铺垫工作。具体问题如下:

(1)Why was the King fond of jokes?

(2)How do you know that the King kept ignoring his family?

(3)What is Far in the story?

3. 重点关注象征,服务主题聚焦。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压缩了其余几种修辞手法的解读时间,将重点放在了象征手法上。无差别地关注文本修辞手法本质上是重语言知识、轻主题语境的表现,而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才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

主题意义的探讨主要围绕“远岛”(Far)和“笑话”(jokes)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个关键词的理解,阐释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思考现代社会中究竟什么对于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在发现问题、阐述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末的句子“... which was far but not too far for people who wanted to live happily ever after.”,提问学生如何理解这个句子,并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文章彰显的生活态度。

4. 提出解决方案,升华主题意义。

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设语境,提问“What does it take to make your island Far not that far?”,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提出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给出willingness、determination、efforts三个关键词,作为对学生回答的总结和全文主题的升华。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最终能够挖掘出文本的主题意义:要重视家庭、珍视家人,并且意识到人只有靠意愿、决心和努力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后访谈

根据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教师在第二个班级授课。课后,对学生D(英语中上水平的男生)、学生E(英语高水平女生)、学生F(英语中下水平男生)进行了访谈,访谈问题仍为上文中的四个问题。在整理访谈记录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出提升点和问题如下:

1. 提升点。

(1)课堂节奏感提升,流畅进入主题探究。教师处理文章信息时设计了合理的师生问答,问题有层次、有梯度且与文章情节内容契合度高。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学生能够梳理出文章脉络,扫除了阅读理解的障碍,为后续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奠定基础。

(2)思维活跃度提高,深入探讨主题意义。在调整了修辞手法的探讨重点后,学生在Far和jokes象征意义的思考上非常深入,除了能够提到Far背后的意义是“家庭”这个关键主题外,还有学生创造性地将其理解为“灵魂栖息之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对jokes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爱好、工作、学习、钱财、名誉等。从访谈的结果看,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新的认知,逐渐意识到英语不止具有工具性,还有强大的人文性,这有利于他们保持英语学习动力,提升英语阅读兴趣。

2. 问题。

由于文本自身的特点,有些学生在理解一些专有名词方面还存在困难。虽然部分词已编入学案,但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仔细检查,客观上会影响课堂推进。另外,重点概念需板书体现,方便学生学习和回顾。

通过第二次教学尝试,教师发现课堂的参与度、流畅度和学生的思维深度都较第一次授课有了明显提升,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对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以及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教研启发

(一)深度研究文本,设立主题语境目标

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领下,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才有方向,各项教学活动的指向性才会更明确。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度研究教学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判断语篇研读过程中主题语境理解的层次要求,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并在后续的教学实施中围绕目标展开各项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中两节课均设立了探究主题意义的目标,但第一节课在具体实施时没有完全实现此目标,所以在第二课中进行了改进并取得较好效果。

(二)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在抓准主题的前提下,教师要积极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在学生理解主题语境和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教师如果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口,结合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主题意义,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三)设置层级活动,引导主题意义探究

学生虽然处于不同班级以及不同英语水平层次,但是他们对英语课堂都有自身诉求。停留在表面的文本解读不利于英语高水平学习者保持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而单刀直入进行深层次挖掘会使英语学困生产生挫败感,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分层次解读文本,设计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活动来满足各层级学生的需要,让他们最大化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逐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意义。

五、结语

经过两节研究课,教师在探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对策的同时,也在实践中通过学生访谈和教学反思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应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聚焦主题语境并不是忽视语言知识教学,而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研究学生,设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继而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引导学生在语篇学习中理解主题语境,巩固语言知识,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升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周丽萍.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三位一体”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9).

[3]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薛军,谢先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大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1(19).

[5]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陈秋实,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邮编:210005)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