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学生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作为丰富语言输入、促进全人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英语教学和学生人格培养大有裨益。一个文本一旦成为英语教学文本,必将承载一定的英语教学功能,它不仅具有自身的文本价值,还具有相应的教育价值。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之后的文化精品,具有丰富的文化营养,其独特的“神奇力量”从问世起与日俱增。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内外联动,将文学作品以互文性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阅读中,是丰富语言知识、涵养文化素养、发展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和手段。教学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汲取其“神奇”,追寻其价值和意义,助力身心健康成长和素养形成。观摩周丽萍老师所授的The Secret Garden一课,感悟很多。
一、其人:以“花园”密语诠释教学情怀
所有人都有对花园的向往。莫奈说过:“花园是我最美的作品,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它四季的颜色。”周丽萍老师徜徉在教育的花园中,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和花朵对话。
她是课堂的实践者。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周老师二十几年深耕于一线教学,追求“审美英语”课堂样态。她将课堂转化为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情感场,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找寻其散落在生活经验中的“金子”和“珍珠”,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的审美体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她是课程的探索者。作为宜兴外国语学校的副校长,她带领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深入开展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通过构建初中英语主题阅读课程样式,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为引领,打通课内外阅读通道,帮助学生在与同主题的多篇文本互动中体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阅读素养。
她是团队的引领者。作为江苏省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无锡市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将辐射和引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工作室成员探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融合统整为原则,以语篇为依托,通过打造一批精品课例,集中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呈现英语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样态。
立德树人是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周老师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深刻领会新时期、新形势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通过“育己”以提升“育人”的能力,融立德树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正面积极的主题引导学生,追求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其课:以“秘密花园”建构育人蓝图
(一)以文本研读为有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程式化解读转向个性化阅读
对文本的研读过程包括基本理解和深度理解两个阶段。基本理解即为对文本初步的感性认识或基本的信息获取阶段,是阅读活动的真实起点,调用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相关的世界知识,体现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反映阅读教学的基本学情(学生的相关认知、思维、审美情趣等)。深度理解是在教师指导和同伴互助下,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追寻文本的意义,理解、解释、建构文本的价值。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度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
针对真实、完整、具有育人导向并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经典名著阅读,如何让学生去接近文本并尽快融入文本的世界?周丽萍老师在The Secret Garden一课的设计上,基于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从故事动态发展中的情节转折和冲突切入,精心设计了一连串激发学生好奇和阅读兴趣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之中,渐渐走进主人公玛丽(Mary)的心灵深处。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结构及呈现方式等均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度”,给予学生更具体的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提取阅读中的基本信息,处理语言知识,掌握文本概念和语篇知识,提高阅读流畅度。同时,让学生在体验故事转折和冲突的过程中探寻、感悟故事背后的意义,体现了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想。整体教学设计精准对接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以略高于学生已有语言水平、适当的认知挑战和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学习兴趣和主题探究的主动性。
(二)以主题探究为阅读活动的主要路径,从零散阅读转向整体知识建构
《秘密花园》的创作受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作者伯内特在英国的住所周围有几个被围墙圈囿的花园,其中就有她自己的户外书房。该作品是1909年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家花园时突发灵感而创作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读者眼中《秘密花园》的主题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有赞美、亲近自然这类浪漫主义文学最常见的主题,也有后期对生态主义主题的挖掘。如果这样引导主题探索,可谓中规中矩,契合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但是,周老师的主题探究设计并没有受主流分析的限制而落入俗套。她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特有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了“秘密花园”作为“精神乐园”的比喻意义,聚焦故事“爱”与“成长”等主题内容,为教学设计奠定“人与自我”的基调。
主题提取的创新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情的理解。读者的解读往往来源于先前经历和图式积累;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来源于自身的认知情感、思维品质和语言技能的多维度准备。汉娜(Hanna)将主题教学定义为“聚焦于对某一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的理解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其中这种课题被视为是一个横断各学科且基于儿童社会需求的意义整体”。如果主题提取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学习体验就更贴近学生,主题探究过程更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和动力来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更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共情,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层次、信息层次到思想层次的文本整体知识建构。
(三)以综合发展为阅读成果的评价证据,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
从整堂课的设计与实施不难看出,周老师有意识地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主题意义探究贯穿全程。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到主题探究的整体目标、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结构,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情境化。图1为The Secret Garden一课的设计思路。
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行之有效的教学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同伴合作互助、师生有效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阅读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积极的阅读情绪,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并获得情感发展。因此,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和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学生通过体会文中词眼、深挖标题含义、扩展词汇量等达成对词语内涵的深度理解,并且掌握通过标题快速获得意义的阅读技巧;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体验,对人物形象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关联,分析、对比、总结和发现人物变化,从而实现感知主题到思考主题再到提炼主题的层层递进;通过升华主题、共情迁移,完成“爱”与“成长”主题的深入探究,产生积极的情感指向,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这样的设计延伸并发散了教材主题;通过对比与综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分析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接受新的挑战,从而锻炼思辨能力,为培养创新思维夯实基础。另外,周老师通过恰当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了阅读策略与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期发展。
阅读是拓宽视野的重要手段,英语整本书阅读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深化与发展。在大量英语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各国文化和世界文明,感知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对教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课标》指出,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主题意义探究可以成为名著阅读的关键抓手。正如周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的那样,“抓住了主题意义,也就抓住了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抓住了主题意义,也就抓住了依托名著进行英语阅读的关键。主题意义的有效探究,有助于充分发挥经典名著的力量。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和文本本身特点的同时,了解适应现实生活和新世界所需要的能力,以想象的眼光和评判的视角,紧跟时代动向,在对作品理解和评判的基础上,进行跨国界、跨世纪的多元思考。
参考文献:
[1]顾琦一,丁莹烨. 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与教师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11).
[2]刘道义. 谈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J].课程·教材·教法, 2018(8).
[3]黄伟,梅培军.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9.
[4]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17(4).
[5] Hanna, L. G. Teach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 New York: Rinehart,1955.
[6]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
[7]胡庭山,郭庆. 心理评价机制与二语阅读过程中的认知信息处理交互关系[J].外语研究,2007(5).
[8]朱蕴轶. 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2002(3).
(魏惠,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