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发掘学生思考潜力策略研究

2022-04-29 00:44牛芳芳
新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牛芳芳

【摘要】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借助问题设计启动学生学科思维,运用合作互动机会展开学习引导,利用任务进行驱动组织,都能够有效发掘学生学习潜力,赢得教学主动权。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教程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确保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掘潜力;教学策略

一、设计核心问题,激发生本思考潜力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对核心问题比较敏感,教师适时设计思考问题,对学生思维形成冲击,将学生带入深度学习环节。课堂导学环节、重点难点解读环节、课堂训练环节、教学小结环节,都属于问题投放时机。教师要对问题设计做优化处理,还要对问题讨论情况做综合观察,适时做出教学调整,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问题思考之中,在深入交流中达成学习共识。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课堂导学环节,教师拿出一个吊坠:这是一个吊坠,悬在黑板之上,如果将这个吊坠看成是一条直线,看这条直线与黑板底边这条直线呈现什么样的角度?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呈现出直角。教师拿出量角器做具体测量,果然是九十度。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求学生做生活观察:在我们身边,还能够找到垂线的案例吗?学生对垂线有了直观认识,自然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开始寻找身边的垂线案例。教师借助一个吊坠打开教程,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学习思维激活。学生主动展开生活观察学习活动,搜集适合的数学案例,这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数学思维顺利启动,在观察、归结、展示、解读等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现象和数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掘学生学科思考潜力,教师有更多方法运用,创设问题学习情境是最基本的设计和操作,其调动作用却是最为显著的。学生学习关注视线被锁定,其助学效果自然呈现出来。

2.拓宽教学设计

情境设计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媒体展示、案例引导、实验启动、操作展示、实物观察、实地测量等,都能将学生带入深度学习环节,教师需要有优化设计意识,推出更多鲜活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启动学科思维,对数学等量关系、数理应用、数学操作、数学实验等展开深入研究。

教师设计思考问题能够形成调动作用,投放学习任务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责任心。如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利用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诸多个角,找出这些角的相互关系,总结出规律。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做具体操作,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形成直观认识。教师要求学生做学习介绍,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活跃起来。有学生说,如果两条被截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对顶角是相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便不会相等。也有学生介绍,虽然这些角不相等,但也不是没有直接关系,找出平角、周角,也可以发现一些制约关系。教师对学生解读情况做评价分析,对学生学习思考给予正面鼓励。教师推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做实际操作,从观察学习中展开认知归结,建立学科认知系统。

二、渗透任务驱动,调动生本操作潜力

1.精选任务内容

学科教学有自身规律需要遵循,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任务投放,设定学习要求和标准,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在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会顺利进入到深度研学环节,教师借助任务做调动,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教师精选任务内容,针对性提出学习要求,能够为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如教学《平行线的判定》这部分内容,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平行线判定定理内容,结合相关图示做具体介绍,归结出平行判定定理。学生进入观察思考和讨论环节,对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推论、平行的条件等内容有了清晰认识。教师接着推出学习任务: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这两条直线会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要用符号语言展示证明过程,看谁的推导论证更为清晰直观。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借助图示方法做思考和推理。教师深入课堂与学生直接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必要的提示,确保学习任务顺利执行。

2.创新实践组织

任务驱动有不同呈现形式,教师要做好筛选设计,利用个性化操作活动作为调动手段,让学生展开深入研究和思考,能够促进数学操作和数学实验学习进程。

如教学《平移》这部分内容,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旧知,并做对比分析:小学阶段学习的平移和现在接触的平移,在概念解读上有哪些不同?如何列举生活案例做实际说明?学生对相关问题比较敏感,主动展开思考和讨论。经过一番互动交流,学生对平移概念有了全新认识:平移是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做移动,新图形和原图形要保持完全一致,还要确保原图形的每一个点都与新图形的每一个点都对接,如果连接各组对应线段,都应该是平行的。相比小学掌握的平移,这个平移操作要求更严格,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教师继续做出任务布设:利用方格纸画出一个图形,尝试做平移操作,观察平移前后位置有哪些变化,图形的每一个点是不是都做到完全平移了。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做对应操作,课堂操作研究气氛逐渐建立起来。一个平移定义的深入推敲,或是一个平移案例的设计,都能让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其历练效果显著。

三、推出合作训练,发掘生本探索潜力

1.对接生活认知

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认知推出实践活动,学生有更高认同感,并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启动学科思维。数学与生活有太多融合点,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和组织,推出更多实践性学习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的形成。

教师借助生活认知做数学设计,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学习训练任务,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产生冲击。如教学《有序数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教室内座位标记任务:你的座位在什么位置,能否用具体的一对数字来表示呢?学生对这样的训练任务比较感兴趣,自然会积极响应,纷纷展示自己的座位数字:如果从前向后数、每一行从北向南数,都能用数字表示,我的座位是(3,5)。教师对学生设计分析情况做评价,肯定学生学习表现。教师继续推出数学训练任务:如果设定一个观察点,利用方位角做目标观察,能否确定观察点到目标点的距离和位置?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深度思考和交流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座位进行数对设计,让学生利用方位角做观察判断,能够带来思考契机,对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形成重要激发。

2.延伸学习视野

数学训练设计环节,教师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延伸其学习视野,启动其学习思维。

教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图示方式做具体解读,然后利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并推出延伸训练任务:以学校为原点,正东方、正北方为X轴、Y轴的正方向,说说你的家处于什么坐标上。不妨做实地观察和讨论,以提升坐标设计的准确性。学生听说要设计自己家的坐标位置,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教师适时做出引导:自己设定的坐标未必是准确的,大家不妨做交流讨论,看谁设计的坐标能够获得更多认同。学生进入交流互动环节,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坐标设计情况做判断和分析,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做测量和思考,以提升坐标设计准确性。教师直接推出学校家庭地理位置坐标设计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学生对自己家庭位置最为熟悉,但坐标设计未必是准确的,教师组织学生做互动研究,给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契机。

数学学科教学程序启动后,教师利用核心问题展开调度、组织数学操作进行合作发动、投放数学任务展开驱动设计,都能够对学生学科思维形成冲击。主体教学强调学生学习地位,教师围绕学生思考潜力发掘展开教学,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调整、教学训练等内容做创新设计,都能够触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促使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弘政.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潜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5).

[2]孟凤玲.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21(S1).

[3]段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1(3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