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在当下

2022-04-29 00:44秦菁
中学生报 2022年40期
关键词:原典温习整本书

秦菁

如果见识过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精微,人就会深深地折服于那些在浩瀚与精微中同一并同在的智慧。《论语》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它曾经真实甚至零碎,是生活中最真诚的对话,有疑惑、争论、感叹、批评、赞美……流驶的时光,反复验证了真实永恒的规律,消解了琐碎,过滤出智慧,使《论语》成为中华民族植根于精微渺小的浩瀚伟大。

将《论语》的深刻伟大与生活的真实平常重新建立起联系,历代哲人、文人孜孜不倦且著作浩繁,我们始终在寻找最适合当下的、最能解决当下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罗晓晖先生的《<论语>课》,即是这样一本书——既非臣服权威解读的亦步亦趋,亦非漠视经典原义的自说自话,而是立足文字精义、逻辑关联的本意探索、领会。“当下”,是我拜读罗晓晖先生的著作《<论语>课》时,最强烈的感受。

他的当下,他们的当下

孔子的当下,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他同时代的所有人的当下。那些字,在“他们”的当下,他们用来表达什么含义,传达什么态度和观点。汉字自甲骨文以来,历经三千多年的变化,时代现象和社会内容不断在调整、修改它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必须知道它在“他们”的当下是什么含义,我们才能真实地触摸到他们使用它来表达的思想。

《<论语>课》对《论语》原典的理解始终遵循这个基本原则,把字,放回“他们的当下”,“译文致力于还原本意,尽量不受前人译述的影响;字句若有疑义,则多以《说文》为主要释义依据,并做到有先秦文献可征。”“说文”是对字最原初的释读,而征以“先秦文献”又做了旁证。

从字义上溯源: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罗晓晖先生认为“朋”不宜径直翻译为“朋友”,“朋”是指同门(同师)的人,“友”是指志趣相投的人。“朋友”作为双音节词是后起词汇,兼有“朋”和“友”两字含义的同时,在后世的使用中也模糊了“朋”“友”两字的区别。而先秦文字非常善于将字义区分明晰化并分别使用,这也是《诗经》中大量使用更换句子中个别字来构成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无友不如己者”则使用“友”而非“朋”。又,从造字法来讲,“朋”为相同的两串玉并联,侧重其相似性;“友”则为两支手互握,强调其相交性。《周礼》注曰: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由此可见,原典是通过精准用字来表现两者区别的。

从逻辑上分析:罗晓晖先生认为,“朋”有领悟须说或有疑惑未解,故“自远方来”与同门交流。既然“从远方来”,若非慕名而来求教,则为闻名而来指教,总之非一向“相交”之人。罗晓晖先生继续解释:根据语意连贯性要求,“人不知”,是指他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前后贯通其“学”之核心,与该句所属章节“学而”相应。

“无友不如己者”,罗晓晖先生释读为:不要把与自己不同类的人作為同道(那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这个解释根据语义逻辑,不仅把对这句话的通常解读中的悖论解除了,而且明晰了“友”的价值,补充了“无友”的原因。

按照通常理解,“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很明显,比自己优秀的人按照同样的标准也是不会与自己交朋友的。如果原典中公然出现这样的悖论却在流传中不被孔门弟子修正,这也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把“友”放回到“他们的当下”,从“相交”的基本含义出发,解释为“同道”,句意就豁然开朗了。

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耳熟能详的句子,学界通常解释为“温习旧的知识就知道新的知识”,习焉不察,很少有人质疑其中的合理性。

然而,罗晓晖先生以生活常识验证习惯性误解,把这句原典解读为:“温习旧知识以充分熟悉这些知识,并懂得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担心这个解释与习惯性解释的差异带来不理解,继续补说:孔子不是认为不断温习旧知识就能够获得新知识——温习旧知识可以熟悉旧知识或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但这不等于拥有新知识;通过温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极小概率的或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某项特定知识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边界,温习不能突破这结构和边界——例如我们不太可能通过不断温习“排比”的知识而懂得关于“比喻”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才更容易获得新知识。在孔子的时代,知识更新和发展的速度很慢,对老师的要求主要是熟悉知识(温故)并懂得知识在更大范围的运用(知新)——懂得某项知识在各种不同情境中的运用才代表着深刻地理解了该项知识,因而可以做老师。

当面对这样质朴、浅易的分析时,我们会由衷地认可罗晓晖先生尊重生活真实和追寻原典含义的诚挚和深刻!

“在孔子的时代”,这样的话,提醒我们,《论语》,产生于孔子的当下,是孔子的弟子门人及无数仁人志士江湖奔走以追求真理的当下。当然,如果只是“他的当下、他们的当下”, “逝者如斯”的儒脉不会有流淌至今。《论语》正是因为具有“一直在当下”的魅力,我们才醉心于斯,一读再读。《<论语>课》即充分体现了《论语》一直在“我们的当下”。

我们的当下,我的当下

潮流,往往是众人对开风气之先的人的集体并集中认同。比如,韩愈倡导古文运动,领一时文化风气并催生一批优秀古文作品。陈独秀等人倡导新文化运动,开启一代民智。任何一个“当下”,都有其先声,也有其余韵。

中国社会的当下,传承并发展传统文化,是时代潮流;语文老师的当下,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教学的核心素养;中小学生的当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是考试,更是语言文字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是的,这一切,都与《论语》暗合。《论语》是最早的非连续性文本集合,是最精炼的群文阅读,也是最经典的整本书阅读。

罗晓晖先生在十六七年前便在成都七中开设“论语课”,不能不说,这种前瞻性可以视为潮流的先声。固然当时并不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但是,课中所贯穿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却是语文老师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目标。

先声其实不在于“先”,而在于它是事物、时代发展的确定必然。只有洞悉事物的本质、了知时代的轨迹,才能发出这一“声”。

现在出版《<论语>课》,罗晓晖先生把“经典研讨课”作为“原典研读”后的第二部分同时呈现,既是对其先声的再现,也是对社会“当下”呼应。

整个教育界都在观望“整本书阅读”的走向,整个教师群体都在期待“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示范,整个学生群体都在盼望“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经典研讨课”给出了响亮的回应。

“课型”,是罗晓晖先生课程研究的核心理论,几个同道为此投入实践已几年,亦颇有成效。“经典研讨课”沿袭罗晓晖先生一贯的课型设置观念,分为“语义辨识课”“资料梳理课”“主题探讨课”“审美鉴赏课”(分为“美的观念”“美的表现”两章)。

这就是对当下的担当。既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也是对教学研究的担当,更是对学生引领的担当。

我们的当下,是在奔赴星辰大海的途中记得出发的原因,是在追随潮流奔涌的路上凝視求索的目标。每一个文字都来自千百年前,也都活跃在当下。每一个思想都产生于当下也都渊源自古老的时光。没有一个人不在血脉里生长,没有一个民族不在历史中成长。每一个当下都平常而琐碎,而每一段辉煌都根植于当下。

从孔子曾经的当下对话到流传千年的《论语》,是他们从平常琐碎抵达深沉伟大。而我们,要面对深沉伟大,溯源到曾经的平常琐碎。

“我”的当下,无论是作为社会人还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学生:读一本书,不离作者本心;学一段文,由此获得启迪;记一句话,沉淀智慧涵养心性。这是平常,亦颇不易。因为,要穿透千年的时光隔阂带来的迷雾,还原曾经的场景、因由,领会他们的当下,既需要学养,还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而这就是罗晓晖先生《<论语>课》所做的努力,也是《<论语>课》所能抵达的目标。我想,当初坐在他讲台下的那些学生,而今应该深有体会。

于浩瀚中体会精微,崇敬先贤的伟大并立足于自我的渺小,愿每一个“我”,都能在《论语》中看到曾经的“当下”,也愿每一个读到《<论语>课》的“我”,都能领会当下的“当下”。

写在后面:罗晓晖,我们是朋友,因缘际会,相识相知。我一直称呼他为“晖哥”,然而在本文中,我一再称呼他为“罗晓晖先生”,正如他所言:“我是怀着对圣哲的敬重和对教学的慎重来编写这本书的。”我也是怀着对他的尊敬和对教学的慎重来写这篇文章的。他的严谨、认真、深邃、清晰,是我通篇称呼他“罗晓晖先生”的原因。

作者介绍

秦  菁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师,重庆市两江新区兼职语文教研员。出版教学专著《九州故事》,第一作者著作《千秋诗歌》。主编《读写素养——名家经典深阅读巧写作》,副主编校本教材《中国茶文化集萃》。出版文学专著《一路流浪》《此心安处》《多情乃佛心》。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新课程》等刊物发表《诗词鉴赏中的动词鉴赏》《利用网络流行语讲解高考小说阅读考点》等数十篇论文。主持重庆市精品课程“中国茶文化”。参与编写《名人素材·拓展·运用》等多本书籍。

猜你喜欢
原典温习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教学下高中生原典阅读的困境及路径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不温习烦恼是人生的智慧
温故知新
金 /玉 /良 /言
对创建少数民族原典阅读品牌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