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王标
【摘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时应强化听读、关注文本、注重实践、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海洋意识,帮助学生关注海洋文化、海洋科学、海洋人文,实现自然海洋、科技海洋、人文海洋教育的有机融合,切实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海洋教育,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海洋素养。
【关键词】台湾地区语文;语文教育;海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可见,国家已经把“海洋强国”作为重要战略。而实施这一重要战略离不开教育的重要奠基和推动作用。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海洋教育体系。自2001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相继出台了《海洋白皮书》《海洋政策白皮书》《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基本确立了“融入式”海洋教育模式,即主要通过基础教育各个学科渗透实施海洋教育,其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笔者通过阅读我国台湾地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语文领域—国语文)》(以下简称“纲要”)发现,该纲要把海洋教育渗透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确定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这对我国大陆地区,尤其是近海地区实施海洋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中关于海洋教育议题的规划
我国台湾地区充分依托其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推动了海洋教育蓬勃发展。该地区的语文教育也充分融入了海洋教育知识,在语文课程纲要中对海洋教育议题做出了全面规划,并就重点内容进行示例说明。
1.课程目标。纲要中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八大目标,其中第六、七、八三个目标均与海洋教育相关。如目标六“经由阅读,印证现实生活,学习观察社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增进族群互动”中,提及语文教育的多元性特点,强调语文课程发展应以核心素养为规划要点,适当融入性别、人权、环境、海洋教育等议题,教材编选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目标七“透过语文学习,认识个人与社会族群的关系,体会文化传承与生命意义的开展”和目标八“借由语文学习,关切本土与全球议题,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与能力”也与海洋教育密切相关。
我国台湾地区将海洋教育渗透于语文教育中,其海洋教育目标表述为:“体验海洋休闲与重视水安全的亲海行为;了解海洋社会与感受海洋文化的爱海情怀;探究海洋科学与永续海洋资源的知海素养。”由此可见,其目标主要包括亲海、爱海和知海三个维度。
2.学习主题。依据上述目标,该纲要按小学、中学、高级中等学校三个学段对海洋教育的各个主题及其实质内涵进行了规定。学习主题方面共涉及海洋休闲、海洋社会、海洋文化、海洋科学与技术和海洋资源与永续五大主题。
以海洋文化主题为例,小学阶段实现的目标包括:(1)阅读、分享及创作与海洋有关的故事;(2)了解海洋民俗活动中体现宗教信仰与生活之间的关系;(3)依靠肢体、声音、图像、道具等,以海洋为主题进行艺术表现。中学阶段则要求:(1)阅读、分享及创作以海洋为背景的文学作品;(2)了解我国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及地区海洋文化的异同;(3)能用各种形式,从事以海洋为主题的艺术表现。(4)了解海洋民俗信仰与祭典之意义及其与社会发展之关系。高级中等学校阶段则提出:(1)善用各种文体或写作技巧,创作以海洋为背景的文学作品;(2)了解掌握各种海洋艺术的价值、风格及其文化脉络;(3)比较我国台湾地区与其他国家及地区海洋民俗信仰与祭典的演变及异同。
3.示例说明。为有效实施上述主题,纲要还就相关主题进行了学习重点举例说明,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主题的内涵和知识,培养其探究、思辨与实践能力。如海洋教育的海洋文化主题,其实际内涵在纲要中被界定为三个方面:(1)阅读、分享及创作与海洋有关的故事;(2)阅读、分享及创作以海洋为背景的文学作品;(3)善用各种文体或写作技巧,创作以海洋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为有效把握这三层意蕴,纲要列举了六条示例:(1)大量阅读多元文本,以认识议题;(2)大量阅读多元文本,辨识文本中议题的信息或观点;(3)大量阅读多元文本,理解议题内涵及该议题与个人生活、社会结构的关联性;(4)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尊重不同社群文化,做出得体的应对;(5)大量阅读多元文本,探讨文本如何应对文化与社会现象中的议题,以拓展阅读视野与生命意境;(6)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多元价值、尊重多元文化,思考生活品质、人类发展及环境永续经营的意义与关系。
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中涉及海洋教育五大议题,各议题目标十分具体明确,具有相关的示例说明,特点鲜明。
二、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中海洋教育议题规划的特点
笔者仔细研读了我国台湾地区语文课程纲要,从其中海洋教育议题方面来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1.阶段性。阶段性特点是指针对不同发展年龄阶段的儿童,根据其接受和适应教育的特征,提供不一样的教育产品服务,但总体上又是一个教育整体,不可分割,彼此联系。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中关于海洋教育的议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其教学内容和目标按照小学、中学、高级中等学校三个阶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现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的海洋教育内容不一样,掌握的海洋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也有区别。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凸显了教育从认知到行为、从行为到思想的转变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更强调增进学生与海洋之间的情感,真正落实了“知海、爱海、亲海、护海”的课程教学目标。
2.主题化。主题化是海洋教育议题另一个显著特点,指的是海洋教育议题具有鲜明的中心,即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同时主题化还表现为系统性,即围绕主题细化为诸多子主题,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中关于海洋教育的议题由休闲、社会、文化、科技与技术、资源与永续五个子主题构成。五个子主题又各自为一个整体,贯穿十二年基础教育,既实现了课程主题的连续性,又增强了海洋教育的厚重感。
3.实践性。实践性是我国台湾地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海洋教育的又一突出特点。其特别强调在语文教育中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海洋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爱海、亲海等情感,形成护海等能力。学习实践活动安排十分丰富,比如要求沿海的学生对海洋水质进行检测,真正走进海洋、感受海洋、认识海洋;课余时间清理海滩垃圾,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爱海行动;将海洋运动融入课程,记录游泳、帆船和潜水等比赛活动;开展以海洋保护为主题的作文活动等。
三、我国台湾地区在语文教育中融入海洋教育议题的启示
建设“海洋强国”,语文教育责无旁贷。在语文教育中融入海洋教育具有明显优势,因为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能够有效融入海洋教育内容。同时,语文学习以“听、说、读、写”为主要路径,有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探究活动。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教育实践已经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案例。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在语文教育中融入海洋教育的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大陆地区语文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可通过以下方面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海洋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为“海洋强国”建设助力。
1.听读文本,感悟海洋文化。语文课程教材和语文课外学习资源中有着丰富的与海洋相关的文本,教师和家长可以把这些文本讲给学生听,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生通过听读文本感受大海的博大与宽广,感悟海洋的美丽与波澜壮阔。比如听读语文课本中的《精卫填海》《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文章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课外时间也可以引导学生听读人与海洋的故事,明白海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和影响,比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海洋的秘密》等都是不错的文本。此外,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如《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等,能够引导学生明白海洋安全对国家主权而言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2.丰富实践,了解海洋科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是阅读文本,语文实践也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学习知识组织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办讲座、开展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如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对我们的海洋气候、近海养殖、海洋军事、海洋治理、海洋生态、海洋动植物等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活动实践,学生能亲切地感受到海洋在我们身边,拉近学生与海洋的距离,激发他们探求海洋科学的兴趣。
语文实践还可以成立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等,以海洋科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校可以成立新媒体兴趣小组,每周播报刊发关于“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天气”等内容;可以采访与海洋相关的海监部门和渔民,了解相关海洋知识,培养学生亲海、知海、爱海的意识;还可以成立演讲兴趣小组,围绕海洋开发与保护主题进行演讲比赛。这样既可以对海洋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3.营造氛围,渗透海洋人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课程中渗透海洋人文教育是最佳的途径。一方面充分发挥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推荐学生开展海洋主题阅读,通过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各种海洋知识,将海洋教育融入课堂,融入生活。尤其可以利用以海洋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本,培养学生的海洋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合作,积极营造海洋教育浓厚氛围。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海洋教育主题活动,举办“海洋教育周”“海洋演讲周”“海洋活动月”等,也可以积极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开展“语文+其他学科”融合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民间海洋故事搜集活动等,把语文教育与海洋人文教育紧密结合。
4.搭建平台,开拓海洋教育路径。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一基本的学习途径,这些途径也是海洋教育的重要路径。前文已经提到学生可以通过听、读、说等方式进行语文学习,提升海洋素养。开展海洋教育也有一条重要的路径—写作。学校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主题开展征文活动,比如“海洋生活”“海洋动物”“保护海洋”“海洋的重要性”等。通过征文深化学生对海洋的认知,将海洋意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此外,还可以结合新媒体开展海洋主题的短视频制作大赛,拓宽学生学习、接触和宣传海洋的渠道。
综上,笔者在解读我国台湾地区语文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其特点,并具体联系我国大陆地区语文教育的实际谈了几点启示。事实上,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一直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实施海洋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海洋教育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素养,比如开放包容、四海一家、勇立潮头、风雨与共等精神,这些都潜藏在语文故事和文本之中,值得学习和弘扬。总而言之,语文教育与海洋教育看似没有联系,实则紧密相关,我国台湾地区语文教育的实践案例值得大众借鉴和学习。
海南省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与台湾地区的地理特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近年来海南省也积极提出要发展“蓝色经济”。《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应依托海南‘深远海优势与特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自由贸易港建设,切实履行好党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为拓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强化海洋教育,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对海洋充满向往,并立志成为海洋科学的优秀人才。广阔的南海孕育着丰富优质的资源,我们应该予以利用、保护,实现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与海洋共同高质量发展。因此就海南省而言,更应借鉴台湾地区的海洋教育经验,积极开展融入式的海洋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海洋教育,发挥海南岛独一无二的深海资源优势,助力海洋强的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朱信号,马勇.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海洋教育探索及借鉴—兼与大陆地区的比较研究[J].教学研究,2014(04).
[2]杜文彬,马勇军.我国台湾地区海洋教育体系建设及对大陆地区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
[3]马勇.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EB/OL].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xctp/202106/330c71cacf264cea869eeb645e9afee4.shtml,2021-1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阶段海洋资源教育路径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SK(ZC)18-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义务教育学校海洋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Z201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