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神话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克苏鲁风格的影视作品和游戏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本文就电影《灯塔》在多神话、多语义的原始文本中流露出的克苏鲁风格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克苏鲁元素在电影中的呈现及其精神内涵。
一、克苏鲁文化概述
克苏鲁神话是最初以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大克拉大特的一系列科幻小说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虚拟设定为核心,由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并由之后诸多作者共同创造的神话体系。近些年,克苏鲁神话的改编与应用从文学领域扩展到影视、动漫、游戏等诸多领域,其爱好者分布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亚文化现象。
二、模糊性叙述和多语义表达
在影片《灯塔》中,我们能够看出导演罗伯特·艾格斯借鉴了很多民俗、神话、传说元素,无论是对白还是数量繁多的象征符号,无不体现出浓郁的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这也让整部影片看起来隐晦复杂,如同入睡梦中无意流露出的呓语。正是因为如此, 《灯塔》能够用多种方式去解构、去定义,它本身的模糊性与多义性使克苏鲁爱好者被其吸引,也让我们结合克苏鲁文化对《灯塔》进行解读成为可能。
(一)剧情线索的模糊化
在《灯塔》中,剧情发展的逻辑是模糊的、不连续的、难以捉摸的。表面上看,主角温斯洛一开始只是一个被上司压榨的劳力,在枯燥而乏味的工作中日复一日,最后在孤独中走向疯狂。然而这个故事在温斯洛与上司的一场酣醉后发生了改变,在那之后的剧情,仿佛一场发生在上司与温斯洛之间的罗生门故事,越发复杂而模糊起来。
就像上司提出的假设一样,温斯洛可能是发疯了,可能是酒精摄人过量产生了幻觉,又或者这一切都是温斯洛的幻想。剧情在此时…现了多重矛盾,主角温斯洛忽然表露自己的原名叫托马斯,随后就好像是人格转换了一般,醉酒后的温斯洛开始不记得时问,上司托马斯则开始否定温斯洛曾经亲眼见证的那些事。剧情在二人眼中出现了分歧,观众也逐渐分辨不出哪些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哪些是被角色主观意志扭曲后的结果,又有哪些是真正的幻觉。
(二)多种文化符号与神话元素的应用
导演在《灯塔》中掺杂了大量的神话元素,最明显的当属温斯洛对灯塔的追逐。这段情节犹如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偷窃圣火的过程,整部电影犹如对普罗米修斯与海神波塞冬神话的新编。电影后半段,上司托马斯那形同海神波塞冬的形象,威风凛凛的目光逼视在温斯洛的脸上,还有温斯洛从灯塔上摔下来被海鸥啄食内脏的场景,与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被鹰啄食的传说如出一辙。
除了希腊神话,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巨型触手,也让人不难联想到北欧神话中的“北海巨妖”克拉肯(又称“挪威海怪”)。它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当中,相传克拉肯有着巨大的触手,能将船只拖人海底。
导演在访谈中曾经提到,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有意去探索美国的民俗文化,即盎格鲁一新教文化以及清教徒带来的迷信和异教民间传说。这些信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有关大海的传说,这些元素被运用在电影中。
(三)多语义解读的空间
在《灯塔》的影像世界中,问题不再拥有唯一的答案,观众跟随温斯洛压抑离奇的经历,始终处于枯燥的受限视角。温斯洛之外的客观世界究竟是什么,他的故事、托马斯的故事的真实状况又是什么,温斯洛是他自己还是托马斯,托马斯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前任下属,还有那些海妖、篮子里的人头,甚至是灯塔本身又代表什么……一切就好像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那场浓雾之中,真假难辨。
《灯塔》的故事是开放式的,具有多义性,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边界可供解读。荣格曾指出:“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在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克苏鲁神话,我们都能从这部电影中挖掘出不同的含义。
三、《灯塔》中的符号与克苏鲁文化视角解读
《灯塔》之所以存在如此强烈的克苏鲁神话既视感,正是因其包含大量象征意义符号。这些具有标志性和内在含义的标志物,有许多都能够在克苏鲁文化的语境下进行阐释。
(一)水元素(海洋、白雾、雨)
水元素是克苏鲁神话中必不可少的,克苏鲁这个旧日支配者沉眠在深海之城拉莱耶当中,因此克苏鲁神话衍生出来的故事中大多包括了人类对深海的恐惧。水,尤其是包含大量液体的海洋,在这个神话体系中代表着未知神秘的领域,而这种人类所无法观测到的中心往往存在着某种未知的恐惧。在大量与克苏鲁神话有关的电影中也同样运用到水、雾、风等自然物,其一自然是利用其实现恐怖氛围的营造,其二则是为场景营造出一种不确定感。
在《灯塔》中,水似乎是象征着物质与精神世界的一种媒介,同时也暗示着主角的精神状态。在影片一开始,海洋环绕着独处的二人,他们始终都没有进入孤岛的领域,直到男主角受到诱惑率先走人海中。压抑的雾气、猛烈的风雨,甚至连温斯洛每日运输煤块的车子都逐渐被水所填满。水漫进屋子的那一幕也正是双方对峙的高潮,此时,海水的蔓延象征着温斯洛逐渐丧失的理智与疯狂的欲望。
(二)海鸥与虾
影片中,身为老船员的上司托马斯曾经提醒过温斯洛不能伤害海鸥,否则会带来厄运。在海洋传说中,海鸟常被视为神鸟,除了电影中描述的“其中存在着水手灵魂”这种说法之外,还具有宗教意义。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的长诗《老水手行》中描写老水手在航行途中射杀了一只信天翁,造成船上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全部神秘死亡。这或许也是导演设计此情节的灵感来源。在克苏鲁神话中频繁出现的海鸥与海洋生物也常常意味着一种来自海洋的侵扰,尤其是受到“星之彩”污染的腐败之物。如果人类接触或者是食用此类海洋生物便会失去理智,堕入疯狂。在《灯塔》中,这种腐败抑或是侵扰的意象十分突出:污浊的水箱中腐烂变质的水鸟污染了水源,摔死的海鸥血液四溅,无缘无故忽然被大量捕捞上来的龙虾。这些意象伴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越发令人不安,直到最后温斯洛自己也浑身浸满鲜血,裸露在海滩上慢慢腐烂。
(三)触手
在电影中,温斯洛几次试图爬上灯塔的最上层灯室。在其中一次的经历中,他亲眼看见一只包裹着黏稠液体的巨大触手爬过栏杆,仿佛灯室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生物,这不免让人联想起极具克苏鲁神话气息的触手符号,这也许是电影中表现最为鲜明也最能被观众所识别的意象。洛夫克拉夫特曾在书中这样阐述: “文字无法形容那个物体,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描述那种充满尖叫和远古疯狂的深渊,那头恐怖之物违背了一切物质、能量和宇宙秩序。”
但同时,在试图描述被旧日支配者的能量所侵扰的人时,书中则这样写道: “皮肤上长满了粗糙黑毛,几十条带着红色口器的灰绿色长触手从腹部无力地向外伸展……” 据洛夫克拉夫特的描述,克苏鲁似乎是一种具有触手的,只能以“不可名状” “无法言说”等词汇概括的存在。触手也变成了克苏鲁神话流传最广泛、最经典的符号。
四、《灯塔》在克苏鲁文化视角下的精神内涵解读
(一)“未知”的恐惧
克苏鲁神话中蕴含着大量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本能,这也是克苏鲁神话神秘感与恐怖感的核心。人类与生俱来对黑暗的恐惧、对深海与浩瀚宁宙的恐惧,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然而在恐惧之下,人类还拥有对“未知”的探索欲。在这两种情绪的交织下,人类本能地想要去向外界探索,去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灯塔》中,男主温斯洛在上司托马斯的隐瞒下,对灯塔内部究竟有什么燃起了极大的探索欲,在剧情的发展下演变成一种超越常理的疯狂渴求。在那个深藏在海洋中心的孤岛上,观众与温斯洛一样,对环境的认知极为有限:岛上的规矩、奇怪的习俗和变幻莫测的天气。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似乎一切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到了后来,这种一无所知感便如同越发浓重的迷雾让人捉摸不透。直到电影的最后,温斯洛看到了自动打开的灯室中心,但观众始终不知道其中藏着什么。
(二)人的异化
“异化”意为“变化成异于己身的他者”,其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变化:一是肉体上发生的变化,如同前文提到的人类与深潜者的混血后代,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们原本身为人类的外貌特彳正发生了改变,成了半鱼半人的怪物;二是精神世界出现异常,在从人类变成深潜者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会不断受到来自深潜者血脉的呼唤,他们对人类本身身份的认同、基于人类社会的宗教信仰及道德观念都被另一套规则所取代。精神上的异化还常常体现在古神力量的影响,知觉敏锐的人们会开始做一些诡异的梦,到最后演变成眼前会…现诡谲可怖的幻象。
在电影当中,托马斯化作宛如怪物的形象对温斯洛展开追杀,无论是真正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还是这些全部来自幻想,电影中对人的异化的刻画都是非常明显的。从精神世界的扭曲上看,温斯洛刚刚登上岛屿之时循规蹈矩,二人在岛上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温斯洛的精神也走向崩溃,他开始变得暴躁、焦虑、极端。从他与托马斯的交谈以及不断闪现的蒙太奇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温斯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幻觉,灯塔的秘密占据着他的心智。与此同时,托马斯也暴露出极端独裁的一面。在压抑的环境中,人变成狗,人的理智彻底被疯癫所取代。
(三)探知真相的后果
克苏鲁神话中蕴含着一种强烈的虚无主义。在克苏鲁神话的世界观中,一旦调查员进入了问题的中心,循序渐进地拨开迷雾找到事情的真相时,我们便几乎能够预见他的结局:不是在世界的真相中陷入癫狂就是如同渺小的尘埃般消散死亡。
影片中,主角温斯洛在最终解决掉了上司托马斯后,终于获得了登上灯塔最高层的机会,温斯洛看着那向他展示出谜底的灯芯,露出扭曲的微笑。在强烈的光线中,他的面容变得越发扭曲癫狂,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号叫,宛如被什么东西剥夺了仅存的理智,陷入彻底的疯狂。
导演在一次访谈当中曾经谈到过为什么不把主角温斯洛在电影结尾看到的东西拍下来,他的回答是: “如果也让你看到了,那你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在这里,真相是不可探索、不可试图去认知的,这个世界中越是无知的人越有可能存活下来,而那些无限接近真相的调查员们则会在宇宙的高级法则面前失去理智、精神崩溃。
五、结语
本文对美国导演罗伯特·艾格斯的电影《灯塔》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并从克苏鲁神话的视角对《灯塔》进行了全新的解构;分别从《灯塔》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讨论了将克苏鲁神话与《灯塔》结合起来的可能性;结合克苏鲁神话以及民俗学和神话传说对《灯塔》中的符号进行了解析;最后探讨《灯塔》本身呈现的意象与克苏鲁神话中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宇宙主义等元素的潜在联系。
克苏鲁神话作为一个由个人创造,经过后人逐步整理完善并演绎的神话体系,具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与精神价值。对克苏鲁神话的呈现形式也并非表象上而是深植于影像表达的核心精神中。因此关于克苏鲁神话影视化呈现的研究,对照着中国传统神话体系的影视化呈现,也许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新的启迪。[作者简介]王源,就读于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