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是融合了生态学与美学的理念的新式交叉型学科,虽然“生态美学”这个专有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但形成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早已见诸先贤们的学术著作,生态实践也早已流转于普罗大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国内外不同时期、地区、民族、专业等的学者,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约翰·杜威、车尔尼雪夫斯基、海德格尔、卡尔松等,均对生态美学有所思考,甚至不同的群体(如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学说之中也阐述了有关生态美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也存在着关于生态审美意识的探讨,并间接影响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搭建。故此,构建当代生态美学的思想来源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有共识也有特性,有历史局限也有实践价值。生态美学理论具有历史与时代双重语境,在扬弃中形成对当代社会文明产生积极影响的助推力。
一、生态美学的西方思想资源
(一)西方生态学思想
众多哲学、文学、生物学、环境学、美学、人类学的研究学者为西方现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构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和“海洋三部曲”中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谈及杀虫剂与农药导致空气、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过度捕鱼和不当利用水资源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应用生物环链的理论号召人们遵循大自然平衡规律,放弃只顾经济利益的错误观念。生物环链的支持者除了蕾切尔·卡逊、汤因比,还有达尔文和查尔斯·埃尔顿等人。
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布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报告《增长的极限》以科学翔实的数据阐述了有限的地球再也无法承载人类无限增长的贪欲,唯有可持续地发展演进才可以共创美丽世界。后续也有《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等,都充实了西方学术界的环保思想。
(二)西方生态性美学思想
从纯生态学范畴的理论演进到生态美学的思索也历经了众多学者的努力。意大利学者维柯在其于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中探讨了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规律,史实逻辑和哲学体系相结合,追溯人类文化的起源,观察文化内涵的发展。他的生态美学理论蕴含了原始诗性思维,共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是人依据天然感官对外部世界形成想象力,其次是在“万物有灵”的基石出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最后是将自然现象或事物比拟人体状态,提倡人和自然携伴为友的平等观。
美国学者桑塔耶纳提出的自然主义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其1896年所著的《美感》一书中。他认为美即是最高等级的善,可以丰盈人的心灵,并且他强调人理应投入一切生理机能来参与到审美活动之中。桑塔耶纳还主张“事物的实用功能”,批判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无利害”说,坚定地认为审美领域包含生态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内涵,并且美是一种生命的和声,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振”。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约翰·市十威,他在1934年出版的美学论著《艺术即经验》中阐述了他的生态美学观点,诞生背景就是工业化浪潮的高峰阶段。首先,他表示自然孕育人类,人与自然是衍生关系并非二元对立。其次,他的审美经验论认为人的理性意识是能够保存生活经验的缘由,人们在和周遭环境产生排斥或融洽的反应时,实际上增加了自身的认知经验。最后,他认为审美的艺术经验会使人的生命迸发出更强有力和更充沛的活力精神。
俄罗斯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写就的论文《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批判了黑格尔等人所主张的唯心主义美学观,倡导“美是生活,也是健康地活着”“生活美高于艺术美”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从而又批判了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艺术中心论。同时他也反驳康德等人否定自然美的论断,坚决维护自然界存在着的崇高美学价值。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亦是当代生态审美观的重要思想资源。他在《存在与时间》里凭借现象学的方法来探索“人在世界之中”的生态整体观,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表述艺术作品是对存在于事物深处的真理进行的一种解蔽。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可谓其最知名的论句,这一观念也影响了“大地美学”的发展。
20世纪工业化运动带来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生活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精神状况的异化,西方学术界兴起了环境美学思潮,这也对现代生态美学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加拿大美学家卡尔松在《环境美学》中提出了“自然全美”的论点。他继承了达尔文的一些观点,同时将其改造成环境美学的一些原则,比如尊重原生态的自然、保护天然美的价值、宣扬存在即美的“肯定美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罗尔斯顿1995年所著的《哲学走向荒野》中阐释了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号召人们从多重意义上遵循自然。自然中也具有经济、生命支撑、科学、审美、生命等价值内涵。他主张“哲学的荒野转向”,强调生态本体的立场。自然审美经验是借助欣赏者的审美能力与客观物体的审美特性所构筑的。
美国学者阿诺德·柏林特在其于1992年所著的《环境美学》中从生态整体视角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自然之外并无一物”。也就是不存在“自然保护区”一说,人不是排除在自然之外的。其《生活在景观中》一书诠释了神圣环境观。
此外还有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了“身体美学”,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等,均对生态美学贡献了思想的启蒙。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审美思想
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朴素生活哲学孕育了传统生态美学思想,历代文入学士的诗书画论中也可见生态美学的观念。钟嵘《诗品序》中说,人在美好环境的浸润之下陶养心性,生发才情;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表达了天地人和、文明同体的想法; 《吕氏春秋·十二纪》根据历史记载的“同气”原则,记录四季时节特征和与之相对照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一)儒家生态审美智慧
“天人合一”实际是儒道两家共有的思想,所谓“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简洁直观地论述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孔子率先垂范,认为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大自然孕育万物,教化人类。《国语·郑语》中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初步具备了万物共生的思想,即多种生物和谐共处,自然才会繁盛。同样在《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生态保护思想也有迹可循,较先辈进一步提…“不违农时”的政策建议,倡导百姓依照自然界生物的特性与规律开展适当的农业活动,如此才能实现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受益。
“生生之谓易”显示了《周易》的生命论美学哲思, “三才说”从天、地、人三个维度论述了万事万物须臾难离的古代朴素生态人文美学。 “坤厚载物”歌颂了土地滋养万物的美德,为《周易》添加了一份大地伦理的色彩观念。人们从《周易·彖传》和《礼记·中庸》中提取出了阴阳相偕的“中和”之美;《周易·系辞上》与《礼记·乐记》中都提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问题,礼乐是人们的娱乐消遣方式,同时礼乐活动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生态审美观的熏陶。此外, 《周易》还含有追求生命健康之美的观念,也是在国内最早主张“美好生存”的“家园意识”的著作。
(二)道家生态审美智慧
道家向“天人合一”侧重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学观念,主张清心寡欲、自由和谐。“道法自然”之中的“道法”是指宇宙万物诞生之根源,这是肯定自然效用的生态存在论。老子的“无为” “不争”思想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种美好天然的生存路径,庄子则将这类思想继承并发展为“逍遥游”的理念。道家学说还有“齐物论”,力主自然万物皆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一举反对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论,更倾向于从生态整体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道家的生态审美思想还包括“至德之世”论,号召人们修身立德,不要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以至为自身招致恶果。 “至德之世”本质是追求简朴理想的生态型社会。
三、马克思丰义生态美学思想
(一)生态审美的实践观
两次工业革命催使资本主义扩张泛滥,造成近代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的精神异化,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着力抨击了资本主义的丑恶行径,创立了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力图人类个性自由的解放和美好生活的产生,以整个无产阶级的大解放为旨归,形成以社会为核心的实践途径。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便论述了美的规律就是自然与人共生协调,劳动是美的,美为无产者所共有。消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方法。
(二)生态审美的自然观
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类妄想征服自然的行径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应对人与自然两面割裂危机的举措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自觉分配的生产组织体系,实行有计划的生产。
同样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化的自然”,也就是说自然对人施予作用力,人类方可对自身、对社会、对艺术文化和科学技术进行实践创造。 “人为”就像是误人了世界里的迷途,遵循自然的“人化”才不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国寺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所思考得…的中国式回应和中国式方法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体现了遵循自然法则、呵护地球生存环境的理念。此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思想,加快绿色发展、解决环境问题、修复生态系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
四、生态美学理论建设之反思
(一)理念共识
众多思想家和实践者戮力同心,使生态美学领域终于完成了由主客二分、以人类自我为中心到生态整体观的转向。生态美学所秉持的“生态整体主义”既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它主张万事万物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环链,强调生态美学对人的教化作用和现实意义。
虽然中国和西方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不同,但都体现了共同的理念与意图。杜威、卡尔松、柏林特表达对自然的尊重,道家所主张的“道为天下母”同样显示的是自然是人类之根的观点。桑塔耶纳、卡尔松、卢梭等表达了“参与美学”共识,海德格尔、罗尔斯顿都提出了“家园意识”,维柯、道家的齐物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都明确表达了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思想等。
(二)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
生态美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较容易走人无须作为的思想困境,并且在实施阶段存在被人利用的隐患。现如今,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某些发达国家在挥霍资源的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迫使他们放弁工业高新技术的开发,甚至回归原始农业,做资本主义社会的“供养者”。所以我国的生态美学建设之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需要遵循中国国情和民族传统,并且如恩格斯所说,某些理论的诞生绕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因时代需求的不同,对实践目的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生态美学应当构建多元灵活的开放体系,以便人们随时总结前人经验,减少历史与时代的思想局限性,积极向生态学、美学、哲学、伦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汲取知识,形成栅栏式思维,共筑当代生态美学。
五、结语
归纳构筑生态美学理论的东西方思想来源,可以得知生态美学对人们的要求并不是一句“保护地球”如此简单空泛的口号,而是真正地将生态保护行为贯彻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寸毫厘之间。生态美学观的建立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地球这一生态系统的大家庭中。也许地球离得开人类,但人类只能依存于地球。即使有人因为感知力或个人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想当然地认为自身并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可其作为生态家园的一分子必然会受到伤害和惩罚,而一些人身处其中却无法看清现实。笔者希望通过对生态美学理论的宣传,真正唤起民众生态审美意识,警示人们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理念,对抗家园溃散、人性异化等负面作用。[作者简介]赵名子,女,汉族,安徽安庆人,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