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印度影视事业逐步迈向全球化,而影视国际化传播也为印度影片的大量出产和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提升国外观众的接受度,印度影片在主题、故事内容上都做出了调整。尤其是印度影片中对于社会现实议题的揭示,可谓风格鲜明,不管是从选题立意还是从影片表现上,均可以挖掘出其历史积淀与社会内涵。
长期以来,印度影片因高产而闻名全球,印度年影片出口量已位列全球首位。题材内容上的改良和调整,使得印度电影更加国际化。其成功走向世界的背后,是一套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作为支撑。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积极推进经济改革,也逐渐减少了对电影行业的管制,允许电影产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贷款,并放开了外国资本进入印度电影产业的限制。这不仅为印度电影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也促进了电影产业相关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在鼓励拍摄表现印度社会问题等题材的影片的同时,影片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广受国际关注。
如今,印度电影,特别是出口的电影,减少了歌舞成分,而且增加了对内容题材的整体把控,最明显的就是印度电影人在社会现实议题影片上的得心应手。无论是教育问题、儿童问题还是女性问题,印度影片都可以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印度电影中儿童问题的挖掘
(一)选题立意的厚重性
后殖民主义电影是伴随着后殖民主义产生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后殖民主义最先发生在文学领域,其诞生和复杂多变的殖民历史有诸多联系。后殖民主义电影主要出现在以前的殖民地国家,如印度、澳大利亚等。[1]印度作为颇受殖民主义侵害的国家,历史的伤痛为他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拍摄后殖民主义电影成了他们抒发情感的方式之一。
针对印度的社会现实议题,印度影片常常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的描绘来加以展现。印度有许多影片立足于后殖民主义,例如《史丹利的便当盒》(2011)、《茜拉派对》(2011)、《起跑线》(2017)等。
获得第63届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电影奖项”的《起跑线》,聚焦印度社会现实的儿童教育问题:一对普通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接受精英教育而精心伪装,这映射了阶层固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诸多社会问题。电
[1]出自向秋婷《〈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分析》,刊载于《视听》2020年第8期。
影用一个喜剧的外壳揭示儿童教育中的社会矛盾,有着极为深刻的观照现实的意蕴,值得人们反思。[1]
透过细腻的影像刻画,由印度的儿童教育问题引发的对社会阶层问题的思考,也慢慢展现在社会大众眼前。影片通过大量的画面展示了那对夫妇所考察的校园,里面有高端的场所、完备的运动设施、赛马场地等;而非精英阶级的校园却相差甚远,那些学校甚至完全不像是真正教书育人的地方。家长们盲目追求精英教育,实际上表现出了某种对西方国家教育的无意义的模仿与崇拜,反映出了深深的英国殖民统治的印记。而电影中教育精英化思潮的渗入,成了这种教育不公与阶级不平等的错误价值指向的表象。
影片主要是通过精英阶层和非精英阶层的对比,来表现主人公矛盾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印度长期作为英属殖民地,其语言也被同化。英语成为精英阶层常用的语言,非精英阶层则常常使用印地语。贵族学校的入学条件非常苛刻,不仅对父母的学历、谈吐等加以要求,还要考察英语水平。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却成了划分阶级的分水岭。在学校里,因为女儿皮娅说的不是英语,其他孩子都不愿和她一起玩,这几乎瞬间摧毁了父母费尽心思为皮娅搭建的信心。孩子们玩耍时全程使用英语,从儿童视角将精英做派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尊与反抗在这一刻根本比不上对于西方的崇拜,体现出了深深的后殖民主义情结。西方的烙印近些年在印度仍然无法被消除。影片用西方的“文明”掩盖印度的文化特性,可谓深沉而又隐晦。
(二)题材选择的独特性
在外国的电影创作中,展现儿童困境的并不少见,其中,立足于特殊儿童问题的影片,在国际社会更是广受认可。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儿童。对特殊儿童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即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都包括在内;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例如《黑色的风采》(2005)、《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5)、《地球上的星星》(2007)等,都是关于特殊儿童的影片。创作者希望通过影像呈现社会现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选择特殊儿童作为影片主人公,一方面将儿童所受的现实教育明显化,另一方面则深刻突出现代教育制度的缺陷。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是典型的儿童教育电影,它将主题落脚在对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和探讨上。影片中,老师们并不会考虑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每个学生,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背公式、语法,残酷的重担过早落在孩子们身上,尤其是常常被忽略的特殊儿童身上。这部影片将患有先天阅读困难症的孩子作为主人公,印度教育制度的缺陷在影片中被暴露出来,然而影片中的现象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导演阿米尔·汗深知现实的残酷,所以他试图通过电影来警醒人们。
印度此类题材电影,善于运用小景别镜头,不断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地球上的星星》中大量深焦镜头、特写镜头和大特写镜头交替使用,不断刻画和丰富人物性格,渲染了剧情氛围。在逃学一天的伊桑回家后,有一个关于他作画的大特写:一滴水滴在画纸上,伊桑的小手指沾着颜料涂呀涂,一幅美丽的画就出来了。之后是伊桑的脸部特写,这时候的伊桑是幸福的,因为他在做自己热爱的事。而在被送到寄宿学校之后,父母和哥哥走了,这时候也有伊桑的面部特写:看着父母乘坐的车启动了,他的嘴抖动了起来,流下伤心的泪水。通过这
[1]出自麦维欣《教育不公与阶层固化——谈印度电影〈起跑线〉中的现实观照》,刊载于《传媒论坛》2022年第5期。
些不同的镜头描述,影片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所处的背景环境,丰富了人物形象,并且把影片的情节推向了高潮。
影片中的主人公伊桑象征着儿童的灵动,老师尼克姆则代表着新的教育制度,他们相互的救赎和成长则是影片的主题。阿米尔·汗从小男孩伊桑的角度直视教育制度的缺陷,他并没有通过猛烈的抨击来控诉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反而用感人至深的笔触提供了对教育制度与亲情的思考。儿童教育电影可塑性很强,不单表现在题材的深刻性上,也表现在内容的特殊性上。
二、印度女性议题在电影中的呈现
(一)现实社会的特殊性
基于印度特殊的社会状况,印度产出了许多聚焦女性生活、揭露女性生存现状的电影,例如《厕所英雄》(2017)、《摔跤吧!爸爸》 (2016)、《神秘巨星》(2017)等。影片中女性的成长往往与男性有关,即她们的成长来自男性的启蒙和男权意识的引领。
电影《摔跤吧!爸爸》立足于女性的生存现状,通过主人公成功打破封建藩篱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让女孩子参与一直由男性统治的摔跤运动是残酷的,但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够逃避没有结果的婚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爸爸教给女儿们的生存法则。影片中的对立部分则由吉塔与巴比塔的母亲来隐晦地表达。一开始母亲并不同意女儿们去学摔跤,母亲代表着印度的传统女性形象,她深受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应该相夫教子的观念的影响,认为女性不应当学习摔跤这种男性的运动,甚至想要女儿们尽早嫁人。
这部电影巧妙地贯穿了音响与配乐,在画面表达上别具一格。在姐妹二人第一次被带入摔跤场时,慢镜头配上振奋人心的歌曲,给人恰到好处的流畅之感;而当吉塔接触到国家学院的不同思想后,回到家中和母亲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在母亲看着她一直走下去的背影时,有了伤感的歌曲;当决胜局吉塔获得胜利以后,场下传来观众的呐喊和欢呼声……这些音乐和音响起到激发人物情绪、抒发人物情感的作用,使影片直击人心。这些音乐声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画面的补充和修饰,表达出画面和人物动作无法传达的情感,通过听觉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共鸣,扩大了影像方面的传播价值。主人公吉塔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基本上由她来展现。在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之后,她见到了不一样的摔跤方式和多彩的生活,从这时候起吉塔开始自主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电影的这一阶段,吉塔才真正开始反抗父亲对她的生活的掌控,女性意识开始觉醒。[1]当最后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父亲却不在身边时,吉塔终于意识到比赛不仅是为自己而战,而且是为成千上万的女性而战。当整个社会环境都不利于女性意识觉醒时,势必要有人站出来,吉塔就是这个关键的人物。
(二)影像故事的真实性
基于社会现实,印度电影产出了很多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影片,通过对原型人物和真实事件的改编,将身处黑暗却依旧拥抱光明的女性形象在电影中呈现出来,例如影片《印巴冤狱》 (2016)、《印度合伙人》(2018)、《甘古拜·卡蒂娅瓦迪》(2022)。印度影片对于电影现代性的呈现和现实性的表达有着自己特殊的方式。这些影片用朴实平滑但一针见血的镜头语言表现出女性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女主人公最终在沉默中爆发。
[1]出自春香《印度社会的痼疾——透视新世纪以来印度电影中的女性复仇主题》,刊载于《世界文化》2022年第3期。
《甘古拜·卡蒂娅瓦迪》于2022年2月16日在柏林电影节上映,影片的原型人物就是伟大的女性社会活动家甘古拜。影片立足现实,从妓女这个特殊职业出发,展现底层女性的生存条件,为底层女性争取合法权益。印度妓女合法化的历史已经超过六十年,长久积累形成的社会观念使得很多女性被迫从事这个职业。印度底层人们的生存现状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影片对于红灯区的描绘十分赤裸:肮脏的街道、沉迷情色的男人、无辜的性工作者们,甘古拜的满脸伤痕控诉着社会的不公。影片开头甘古拜说:“卡马提普拉的夜晚总是有月光,因为甘古拜住在那里。甘古拜曾经,现在,未来都会像月亮一样闪耀。”声音虽小,但点点光亮总能驱散黑暗。甘古拜做到了,她在泥沼中成长为不服输的女性,在得到权力后撑起了其他女性的未来。
不可否认,影片对甘古拜这一人物的塑造十分成功。从妓女到加入黑手党,再到最后参加居住地区选举取得成功,每个身份都赋予了她不同的价值。这三个相互矛盾的标签,使得甘古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数次的身心伤害和忍耐后,她终于走出了红灯区,从此开始了拯救女性的运动。在接管红灯区之后,甘古拜为许多逃离家乡却被卖进情色行业的年轻女性提供辅导,并把她们送回了家。她还致力于帮助孤儿,收养了很多孩子,并负责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甘古拜不仅为自己争取了自由,也帮助更多的女性争取到正常的生活。
印度电影《星期四》中有段十分震撼的描述:“从你开始看这部电影到电影结束,据统计……印度已有8名妇女被强奸。”一部部影
[1]出自王静怡、佟玉平《电影媒介对印度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以〈摔跤吧!爸爸〉为例》,刊载于《声屏世界》2021年第21期。
片,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印度女性的无助,本应该被呵护的花朵却被任意蹂躏。现实往往比影片更加残酷,每一位女性的安全都应当得到重视。
印度电影在社会现实议题上的呈现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深刻展示了印度电影在儿童问题和女性问题上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印度在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儿童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女性问题也暴露在大众视野下,影片中拥有独立意识的主人公正在逐渐唤醒沉睡的女性。印度影片擅长将残酷的社会现实深植于影片内容中,用平和的韵律揭露残酷的现实,并且节奏紧凑而又清晰,给人们充足的思考空间。
全球化为电影的国际传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为了争取最大公约数观众的认同与肯定,电影的民族性被不可避免地削弱了。[1]正是由于印度影片对其民族现实性议题的把控,影片的国际传播更加有力。印度影片中无处不透露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身下土地的热爱与歌颂,影片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民族记忆和深层情感。印度本土电影对于民族性的坚守,是印度影片取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并不齿于承认本国的社会现实究竟如何,而是想通过电影来唤醒人们,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为了扩大本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推广,逐渐增强了全球观众能接受的电影价值的传达,挖掘全球观众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题材内容。通过真切的影视呈现,印度影片在揭露社会现象的同时,也表现主人公在人生坎坷路上的坚强与执着,传递互助、理解的人间温情,达到传递共同价值的目的。
[作者简介]杨季芳,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天津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