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楷 王一旺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审美关系的学科, “人”与“自然”的长期共存发展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作为生态美学的一部分,在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中通过其地域性的表达及画面中表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展现出来。
一、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牛态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流之一, “美丽中国”等理念的提出给予了生态美学学科发展更多的理论支撑, “文化自信”等的提出也为中国新时代生态美学指明了发展方向。
1972年,美国学者米克首次提出了“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美学这一学科的建立是基于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背景,是生态学和美学两个学科的一个结合点。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态不断受到冲击和破坏,更多的学者也因此关注到生态美学这一学科,南此也就开始了生态美学的研究。
国内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中,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阐述了生态美学的概念及构成内容,他认为生态美学是“以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美为主要任务与对象,是环境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构成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和精神文化生产生态三大层次系统”。曾繁仁在《试论生态美学》中从狭义与广义两个维度来理解生态美学,同时也提及了生态美学的对象: “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这是基础性的,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因此,文化生态是生态美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生态美学的构成内容之一,也是“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产物。正是人与自然、社会经历了数千年融合产生的文化之中所存在的审美关系,建立起了中国新时代的文化生态。
风景绘画以风景捕绘做题材,必然会展现出带有地域性的风景,地域性表现是风景绘画中展现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画面中描绘的地域性风景所反映出来的便是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因素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这些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共同构筑出了中国的文化生态。
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构建起的文化生态,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作为地域文化产生的根源,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形成,人文环境使文化生态更加完整。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即海洋、草原、山地等不同的自然原生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指人类与自然共生进而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保护所产生的生存空间。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态也会隐含于相应地域的风景绘画当中,并通过风景绘画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展现于我们面前。
二、自然环境中蕴含的文化生态元素
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的描绘主体是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产生“向海而生” “靠山吃山”等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又推动着不同的文化生态的构建, “海洋文化” “畜牧文化”等文化生态的形成都与不同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然环境作为风景绘画的主体,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形、植被、水域、阳光和灭气,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不可分割,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其相互作用、共同构架出该地域的自然特彳正,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家在描绘某地域的风景时,便会强调与突出这些特点,纵使不是面面俱到,但无论风景绘画偏重于哪种地域元素,艺术家对于画面的描绘都是为了准确地反映出当地的地域特彳正,使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该地域的生态环境。在绘画前的构思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出当地文化的部分已经由艺术家概括、提炼与总结,之后艺术家有所偏向地选取当中重要的部分,通过画面中表达的物象结合相适的色彩、技法等,再赋予个人的感受与情感,最终将相应地域的文化生态融人风景绘画当中。这种偏向使画面的重点更为突显,也避免画面成为现实环境的“复制品”,促使观者深切感受到风景绘画中所表达的地域特点,借此体会画面表露出来的自然氛围和独特的文化生态。
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作品以西北地区为题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而同属于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特色,这里除荒漠以外,还有大面积的草原, “游牧文化”可以说是这里不可缺少的。描绘草原的画家不在少数,艺术家妥木斯先生的绘画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其《无风的草原上》描绘了苍穹之下的牧民与草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 “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天空清澈而透亮;牧民的描绘也极为简单,可以说仅仅是剪影。画面并没有过多精细的描绘,仅由“天”“地”和“牧民”构成,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点已溢出画面之外,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中国沿海地区多丘陵山地,平原较少,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共生便瞄准了宽阔的海洋。 “海”作为该地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一,就成为相应风景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在艺术家洪瑞生的风景画《碧海红云》中,观者看到的是海天一色的景象, “海”便是画面的主体,海上的船只与“海”共同表现出该地域的海洋文化。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着几干年的中国文明。当代油画家王克举的油画长卷《黄河》表现了画家对黄河及其背后的文化的深切情感,描绘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自治区)的地形地貌和风土文化,通过“黄河”这一母亲河的联系,展现出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王克举通过一百六十多米的长卷表现出中国几干里不同地形地貌、气候的差异和联系,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苍茫的雪山、草原和湖泊,看到壮阔的高原、山地、丘陵和沟壑,也可以看到广阔的平原和田地。长卷《黄河》背后的文化因素各不相同却相互联系,其可以说是对黄河文化的概括,也是对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文化生态的表达。
三、人文环境下的文化生态元素构成
生态美学所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那么“人”在实践或者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所构建出来的人文环境在风景绘画中的表现便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在风景绘画中大部分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描绘,但除去自然环境里的“天”与“地”,人文环境(如建筑、生产生活工具等)也是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中相当重要的元素。不同的人文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的建筑和生产生活方式,更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域的文化生态。
建筑作为人文环境的一部分,体现出了地域性的人类生存空间,其与当地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不同的地域也产生了各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建筑均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建筑背后所隐含的美是与自然相契合的,其功能也与背后的文化因素不可分割,当地的文化因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建筑的艺术美感。建筑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相比于自然环境,其内在的文化因素更为明显。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是江南地区的典型人文地域风貌。江南地区河湖交错,雨量充沛,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貌。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穿梭于油画和水墨画之中,其所表现的题材与形式十分广泛,但“江南水乡”题材却是贯穿其一生的作品主题。《留得江山旧画图》以寥寥数笔展现出江南地区的独特风貌,白墙、桥和水交相辉映,以融汇中西、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通过对景物的取舍、概括与解构将充满诗性的江南水乡风光表现出来,江南的建筑、生活方式通过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吴冠中先生以西方的油画技法展现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这不仅仅是江南地区文化生态最直观的表达,也是中国文化生态的展现。
新时代有相当一部分风景绘画以黄土高原为题材,那里黄土遍布、千沟万壑、苍茫荒凉,却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产生了特有的“窑洞”民居。当代油画家白羽平的《高原的太阳》一改黄土高原的荒凉之感,通过光线与色彩的运用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壮阔观感。高原之上的民居是当地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隐含的是深厚的黄土地文化,其在画面中的表现使绘画背后的文化生态展现得更加彻底。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沿途经过多个国内外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交通,促使世界文明交流与碰撞,形成独具魅力的“海丝文化”。它是开放包容的,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著名青绿山水画家郑百重先生的风景绘画作品《海上丝路新篇章》,以传统的青绿山水展现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风貌,将历史和现代的建筑、船只有机地结合起来。画中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多个重要港口,还有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船只。画家把泉州东西塔、上海的现代化建筑群、长城和新加坡、日本、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标志性建筑通过具有流动感的海水编织在画面中,形成一幅内容翔实、布局合理的历史风景画。郑百重先生以海上丝绸之路将世界文明联系起来,展现了“海丝文化”中多样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表达,更是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展现。
四、结语
风景绘画中的文化生态无法脱离相应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产生的地域文化生态都基于相应地域的环境,并受其限制与影响。文化生态元素的体现并非艺术家刻意追求或是表达,其在风景绘画中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是不可磨灭的。地域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灵感、题材,也为风景绘画增添了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在风景绘画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绘之下,文化生态总是透过画面的种种因素展现出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风景绘画中的结合,将“自然”与“人”联系起来,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 “人”与“自然”在风景绘画中相互交融,共同塑造出画面的文化生态。地域性的描绘加强了画面中文化生态的表现,无论画家是侧重于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背后的文化生态。纵使风景绘画中表现的只是一座山、一条河或者是独特的建筑、民居,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所产生的景象,它不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物象”出现于画面当中,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也十分深刻。当画家将它们组织于画面中, “天” “地”与“人”融为一体,画面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便通过笔墨色彩直抵观者心灵深处。
地域文化与风景绘画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的艺术家。不同地域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体现出各自地域独特的文化内涵,艺术家对于当地的感受会通过作品流露出来,展现出与地域相匹配又别具一格的审美趣味。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极为明显,北方的壮阔山河、南方的小桥流水影响着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与之相应的是北方风景绘画“大刀阔斧”、南方风景绘画“含蓄柔美”的艺术风格。但无论何种艺术风格与语言,都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拥有着相应地域所赋予的独特气质,深刻展现出相应地域的文化生态。
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便是通过地域性的描绘,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元素呈现于画面中、展现于观者前,从而让观者深切体会和理解其中的文化生态。风景绘画中文化生态的展现符合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也与“文化自信”的要求相契合。同时,风景绘画中文化生态的表达也促使人们对自然抱持敬畏之心,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艺术家们以生态美学的观念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文化生态融人风景绘画之中,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底蕴提醒观者尊重和爱惜脚下的这片土地,通过风景绘画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生态美学视域中的中国新时代风景绘画研究”。项目编号:FJJKBK21-142。
[作者简介]方敏楷,男,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油画研究)。王一旺,女,汉族,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美术学、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