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2022-04-29 00:44何磊政
当代音乐 2022年4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除了“线下”的心理疏導和“线上”的心理健康咨询外,美育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歌唱作为一种感知美、创造美、传递美的审美活动,其教学活动并非狭隘认识上的“歌曲鉴赏”或“技巧比拼”,而是一种文化滋养、情感体验和精神熏陶,在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素养、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促进大学生有使命地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的文化内驱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歌唱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和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敦促大学生健康、有使命感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在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要求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1]当前,如何引导大学生调适心理问题、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显然已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面对的重要课题。歌唱教学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形式,迎合了时代和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育人功能远超旋律或歌词本身,其研究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歌唱和通过歌唱促进自身健康成长具有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大学生歌唱认知与行为偏差

(一)在歌唱学习态度上:技能技巧训练多于歌唱理论提升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歌唱是大学生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娴熟的歌唱技巧与深厚的歌唱理论是艺术美完整呈现不可或缺的条件支撑,也是每一位歌唱者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然而许多大学生对歌唱的文化内涵理解过于片面化,只是一味地“唱”,一味地攀比音域音质,一味地练习歌曲提升歌唱技巧,对于歌唱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未引起重视,并未真正意识到歌唱育人功能及理论学习对于培养歌唱审美创造力、提升整体歌唱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在歌唱美学、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声乐发展史等诸多歌唱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很少有人对歌唱理论有较为深入地研究,理论学习浮于表面,存在明显的轻理论、重技巧现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音乐教育如此,歌唱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亦当如此。教师应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引导学生摆正心态,科学正确地处理好歌唱理论与歌唱技巧之间的关系。

(二)在歌唱内容选择上:个人情感抒发多于家国情怀表达

伴随着越来越多“90后”“00后”大学生涌入校园,通过歌唱来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某种心境已成为高校音乐文化活动的主流现象。新时代大学生缺乏信仰,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在歌曲体裁选择上,他们一般会下意识地选择一些符合自己性格、情绪、气质类型的流行歌曲、Hip-Hop去聆听、哼唱、模唱、演唱,以求得某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除了在一些课堂、学校重大的节日、庆典、晚会和比赛上涉猎,对于中华音乐文化瑰宝之经典革命歌曲、艺术歌曲、歌剧唱段以及印有时代烙印的红色歌曲等很少有人主动问津。在歌曲呈现方式上,大学生一般以独唱、对唱为主,偶尔伴有齐唱或合唱。在对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音乐治疗上,往往选择一些节奏舒缓、基调明亮、能缓解学生焦虑、紧张、压抑情绪的轻音乐或者流行歌曲进行疏导。近些年,高校举行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之声、走进非遗等系列文艺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多像《南泥湾》《绣红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经典曲目开始回荡于大学校园,带给学生心灵冲击和情感共鸣。

(三)在作品艺术表现上:重“形”忘“意”多于“形”“意”合一

诠释歌曲,既要有“形”,也要写“意”。对待歌唱,当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浅学浅唱、急于求成、盲目自信的现象,即只学歌谱,不探其他,一味歌唱,很少热身。歌唱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要想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绝非唱一唱歌谱、练一练歌词、听几遍范唱就能达到的,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参加一些诸如新生才艺大赛、毕业生晚会、音乐会等校园文艺活动中歌声显得苍白无力、缺乏韵味美的主要原因。意大利音乐家巴基尼曾言:“艺术的目的不是惊人,而是动人。”对于歌唱者而言,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的作品分析能力、娴熟的歌唱表演技巧是基础,但如果仅凭这些就想将记录于歌谱中抽象、冰冷的符号变得生动、有温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歌唱者对作品内容进行深入探析。一部艺术作品,不论它如何自律,怎样拒绝或漠视社会现实与环境,它总是有其大量的文化意义,总深深植根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之中。[2]只有在挖掘出作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体会和对作品的个性化处理有机地融入歌曲艺术表现中,努力做到忠实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技巧性与表现性相统一,这样的歌声才更有“味道”和生命力。

二、歌唱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歌唱教学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

歌唱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审美教育,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课堂上,教师通过自身讲解、范唱以及多媒体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够聆听到经典歌唱曲目,对歌曲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音阶、调式等旋律构成要素有基本的认识,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中西方优秀歌唱文化的热情,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歌唱文化的探索,如:民族歌唱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歌唱作品与歌唱家、字正腔圆的歌唱技巧,等等。歌唱主要是靠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仅将歌唱止于作品鉴赏、理论学习层面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歌唱实践中体会歌曲的音乐本体之美、歌词韵味之美,达到心灵上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音乐本体之美为学生歌唱审美认知提供了美的“框架”,然歌词韵味之美则为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提供了美的“灵魂”。歌唱艺术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中国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歌剧等歌唱体裁,每一首经典歌曲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学生在探究歌曲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揣摩歌词意义之美来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建党百年之际,一些诸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把一切献给党》等红歌充斥于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有关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歌曲,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歌唱教学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另一种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3]对于歌唱者而言,想象力的多寡将直接影响到歌曲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否最大限度地趋于原作。在歌唱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将歌唱中抽象的技巧“具体化”,这其实就是一种歌唱想象力的培养。如:在练习气息时,教师会引导学生用“闻花香”的感觉去吸气,去感受胸腔、腹腔周围扩张的感觉;在寻找歌唱状态时,教师会让学生用“打哈欠”的感觉将声音“抛出去”,并去想象声音的运动轨迹。另外,在演唱作品时,教师还会经常点拨学生要根据歌唱内容与自身对歌曲的理解,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歌唱画面,这也是一种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作为歌唱者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条件,还需要歌唱者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歌唱表演之中,丰富歌唱内涵。

歌唱是表演的艺术,其表现力取决于歌唱者能否把握作品的意图,并以自己的理解和处理给予正确的表现和准确的表达,[4]做到既能陶冶自己,又能感染他人。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音响感知、理解记忆、联想与想象、临场心理调适等能力外,还会激发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将获取的知识、感受、经验、情感以及所具备的歌唱能力、歌唱技能进行有机统一,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在歌唱学习初期,学生一般以学习、模仿为主,重心会放在发声和歌唱技巧的提升上,对于演唱歌曲的选择,往往非常感性。到歌唱学习的中后期,伴随着歌唱技巧、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对于歌唱艺术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不再一味地追逐华丽的歌唱技巧,而会更加注重歌曲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表达。

何为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5]对于歌唱艺术而言,歌唱的创造性思维是歌唱艺术发展的生命线,[6]是建立于原作真、善、美基础之上的集歌唱者思想情感于一体的独特呈现方式。如:在歌曲《杨白劳》的歌唱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惨遭地主黄世仁迫害的佃户杨白劳这一形象,教师会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创作意义、人物关系、演唱风格等,然后再对歌曲《杨白劳》进行分析,最后,教师会鼓励学生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为此,学生既要有聚合性思维去融会贯通,更要有发散性思维去创新变通,以确保“杨白劳”人物形象鲜活丰满,避免千篇一律或千人一调的情况发生。

(三)歌唱教学有益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歌唱是一种身心交融的活动,对人的大脑、内脏和躯体都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调节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发声训练作为歌曲诠释前的一种“热身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学生歌唱肌肉群的弹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对于学生抒发情感、调节情绪、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歌唱状态,教师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给予艺术指导,如:在哼鸣练习时,教师会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和手势来帮助学生找到歌唱的“高位置”,而学生则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用心用情去感受气息的流动和声音的共鸣,体会哼鸣要义。与此同时,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一种强烈的“催化剂”,也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调节着学生。

此外,人可以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消极情绪的释放和宣泄,积极情绪的激发和强化,变忧郁、孤独、伤感为愉悦、开朗、自信。[7]歌曲鉴赏作为歌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当学生因失败而灰心沮丧时,可以播放一些诸如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等励志歌曲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当学生因未来而迷惘困顿时,可以播放一些诸如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孙楠的《追寻》等励志歌曲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让学生在歌声的熏陶中有使命地成长。

三、歌唱教学的心理育人对策

(一)丰富歌唱教学内容

坚持以生为本。歌唱教学作为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净化学生心灵、提高音乐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教师应始终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在了解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歌唱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迎合学生发展需求,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歌唱育人工作。通过歌曲学习、歌曲鉴赏、歌曲交流、歌曲演唱、歌曲创作等环节,着重加强歌曲中社会历史文化对学生的浸染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坚持与时俱进。在歌唱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多与寡、新与旧、淡与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应摆脱“照本宣科”“拿来主义”“经验主义”思想的依赖,不断更新歌唱教学观念,丰富歌唱教学内容,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既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歌唱知识,培养创造力,又能听到“时代之音”,增强学习的使命感;既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璀璨的歌唱文化,包括地方民歌、戏曲等,也能了解到诸如美声唱法等西方歌唱技巧的风采。

(二)提高歌唱实践比重

坚持力学笃行。艺术实践是学生歌唱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的决定条件。[8]对于学生而言,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仅停留于此,而缺少歌唱方面的日常训练与实践,是很难将教师讲授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及时内化于心,更何谈达到歌曲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应转变观念,调整自己在歌唱方面的时间投入,借助“校园第二课堂”,将歌唱理论学习与技能技巧训练付诸于具体的歌唱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歌唱自信心与艺术表现力。

坚持服务社会。歌唱教学不仅是心灵上的审美,更是思想上的引导,即教育引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既要懂得“用歌自助”,也要学会“用歌助他”。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以及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实现人生价值以及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服务社会中,学生可以通过歌声来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让自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一份力量。

结  语

歌唱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歌唱器官”,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对音乐美的认知水平及歌唱艺术表现力,还有利于扩宽大学生的文化视角,增进他们对民族歌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大学生有使命地茁壮成长。它在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上,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殊途同归。

注释:

[1]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

[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4.

[3]张  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00.

[4]刘大巍,黄常虹.声乐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2.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8.

[6]韩勋国,吴晓娜.音乐表演研究[M].武汉:华中大学出版社,2010:91—98.

[7]张贺香.歌唱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孤僻心理的干预[J].艺术百家,2011(07):353—355.

[8]傅国庆.论声乐教学中美感意识培养的意义——兼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音乐探索,2004(02):97—100.

[收稿日期]2021-08-24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JGYB19017)。

[作者简介]何磊政(1992—  ),男,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教师。(扬州  225100)

(责任编辑:韩莹莹)

邮寄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经圩社区香榭里8号8栋3单元106室,收件人:何磊政,

电话:18852716471   邮箱:1360042244@qq.com       兰楠代理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聆听,让生命如花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